肿瘤化疗患者应用PICC的临床护理分析

肿瘤化疗患者应用PICC的临床护理分析

牡丹江市肿瘤医院157000

摘要:目的:探讨肿瘤化疗患者应用PICC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78例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中心导管即PICC,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肿瘤化疗患者结论:肿瘤化疗患者需重复进行多次化疗,反复穿刺带给患者带来的很大痛苦,PICC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损伤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保证化疗过程顺利地完成。

关键词:肿瘤化疗;PICC;护理

PICC从80年代起在国外开始应用[1],1997年进入我国,最早在北京协和医院开始应用,是经外周静脉置中心导管,头端送达上腔静脉的下1/3,靠近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导管[2]。PICC管由于具有在体内存留时间长、对机体刺激小等优点,已经在临床较广泛应用。我科于2010年11月~2014年10月对78例肿瘤化疗患者应用PICC,现将护理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78例患者,年龄为36-81岁,平均61.5岁;其中胰腺癌6例、肺癌8例、胃癌13例、肠癌22例,乳腺癌29例。

2.护理

2.1PICC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非常重要,应对患者讲明PICC的优越性、手术时如何配合,并列举成功进行PICC置管病例,降低患者对手术的紧张情绪,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手术。

2.1.2严格选择适应证根据患者各项身体指标的检查情况,选择手术时间。患者如果处于骨髓抑制期、白细胞下降期,有外伤史、外科手术史、放射治疗史、静脉血栓形成史及上腔静脉综合征史,有严重的出血性疾病或凝血机能障碍,血小板<5×109/L者等,不能进行置管手术。此外,还要检查患者的心功能、出凝血时间和血小板计数,并了解静脉走向和局部皮肤有无溃破的情况。手术前要对手术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先用消毒液湿拖地面,等地面干后,再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30min。

2.2PICC术中护理正确选择穿刺静脉首选贵要静脉,其次为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置管成功率最低,最易引起置管困难[3],而且最易引起致静脉血栓。手术中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准确测量置管长度,患者取仰卧位,上肢外展呈90°,测量自穿刺点到右胸锁关节,然后向下至第三肋间长度。置管前用肝素液冲洗导管,再加地塞米松5mg浸泡导管。注意保持穿刺点周围的皮肤要进行彻底消毒,保证清洁无菌。常规的穿刺技术提倡“一针见血”,使皮肤与血管的进针眼重合。送管过程中,动作轻柔、匀速地将导管向前推进,切忌粗暴及反复抽拉,以减少对血管内皮的机械性损伤,防止血栓形成。送管时因导管刺激引起血管收缩或痉挛可致送管困难,嘱患者放松,将导管旋转角度或拔出一点后再送[4]。也可嘱患者调整肢体角度,边推注生理盐水边送管,动作要缓慢轻柔,以免损伤静脉内膜。封管时用生理盐水20ml冲洗导管,用1~3ml肝素液封管[5]。为了防止纤维蛋白和血栓沉积,注意要使用含有防腐剂的肝素液。手术完成后,穿刺点周围要局部加压包扎,用无菌的敷料将导管固定在前臂,嘱咐患者注意防止不慎移动导管,减少感染的机会。

2.3PICC术后护理术后加强观察,注意穿刺点是否有渗血、肿胀或疼痛的情况,如果发现敷贴潮湿或渗血,应及时更换,必要时进行加压止血。在手术后的3d内,如果无特殊情况则24h更换敷贴一次。以后每周2-3d更换一次。消毒范围应大于10cm。注意要使穿刺点保持完全干燥,并同时消毒外露导管和固定圆盘。患者每次化疗输液后,同样要用生理盐水对导管进行冲洗,避免出现药液附着在导管内的情况,并用肝素液封管。不输液时每周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1~2次。对出院患者要做好登记,定时电话回访,督促患者按时回医院进行检查和维护治疗。

2.4PICC术后指导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穿刺侧肢体避免提重物,适度活动,避免置管侧肢体做过度外展、旋转运动,致导管随肢体运动增加对血管内壁的机械刺激。在输液及睡眠时避免长时间压迫置管侧肢体,致血液流动缓慢。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不要擅自撕下贴膜。指导患者可淋浴,淋浴后如发现贴膜浸水,立即请护士更换。嘱患者在置管侧肢体出现酸胀、疼痛等不适感觉时应及时报告,每日测量上臂臂围,仔细观察置管侧上肢肢体有无肿胀、疼痛、皮温增高及皮肤颜色变化,及时发现静脉血栓的症状。尤其要重视静脉血栓的隐匿症状,如患者主观感觉置管侧肢体、腋窝、肩臂部酸胀疼痛时,应给予高度重视,及时处理。

3结果

并发静脉炎3例、皮肤过敏样反应3例、静脉血栓形成1例、管路堵管2例,经过正确处置后,所有患者全部完成各期化疗。

4讨论

肿瘤患者化疗常因药物不良反应造成静脉渗透性损伤,施行PICC后能有效避免上述问题,同时避免反复穿刺的痛苦,而在临床广泛应用。PICC管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优点很多,但仍有一些患者在应用过程中出现问题[6、7],如导管移位、堵塞、感染、穿刺点渗血渗液等,这些并发症可以引起患者严重不适。我们认为严格的术前准备,熟练、正确的穿刺操作,精心的术后观察护理是成功置管,并减少PICC术后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叶昱,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J].四川省卫生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7,26(1):48.

[2]萸莉萍,PICC导管的维护[J].中外健康文摘,2012,24(9):311.

[3]邹勤,戴晓玲,谢娟,应用循征护理解决PICC常见问题的实践[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420-421.

[4]解桂平,肿瘤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化疗22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35-36.

[5]蒋书娣,PICC在肿瘤患者应用中常见的并发症及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8,4(5):1.

[6]赵锐,谢彩琴,曹素娟.25例PICC异位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6):526.

[7]国红,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5(8):195.

标签:;  ;  ;  

肿瘤化疗患者应用PICC的临床护理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