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护理在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

全方位护理在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呼吸内科28病室湖南长沙410008

[摘要]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在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本文选择我院在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呼吸内科患者108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接受全方位护理的实验组和接受常规呼吸内科护理的常规组,每组各有54例患者。结果与常规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感染控制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护理过程中运用全方位护理不仅仅可以提高护理有效性和质量,同时也能够控制感染,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予以广泛的临床推广。

关键词:全方位护理;呼吸内科护理;感染控制

呼吸内科是我国临床的一个主要科室,其包括的疾病类型有很多,主要指的是患者呼吸道在细菌以及病毒感染情况下出现的炎症病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身心健康军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随着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程度的不断增加,呼吸内科疾病的发病率有着一定的提高,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护理的有效性和质量就应该分析更好的护理方案[2]。本文选择我院在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呼吸内科患者108例作为实验对象,探讨全方位护理在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现将实验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文选择我院在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呼吸内科患者108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有54例患者,实验组中有男患者28例,女患者26例,患者年龄在23-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6±2.7)岁;常规组中有男患者30例,女患者24例,患者年龄在24-6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3±2.2)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运用常规呼吸内科护理方案为常规组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根据患者病情遵循医嘱合理运用抗生素,密切观察患者症状、体征以及各项生命指标,做好抗感染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全方位护理,具体的护理措施如下:

1.2.1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呼吸内科患者容易出现感染的情况,因此护理人员就应该针对探视率高和病房空气流通性差等特点制定护理管理制度,做好病房探视人员的管理,完善探视和陪护制度,做好病房的及时消毒,保证空气清新。

1.2.2心理护理:呼吸内科患者由于疾病的影响可能出现焦虑、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因粗护理人员就应该积极的与进行沟通和交流,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给予针对性的疏导,树立患者治疗的信心,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程度。

1.2.3健康宣教: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该通过发放健康宣教手册以及播放PPT等方式向患者和家属讲解呼吸内科疾病的相关知识,让患者掌握疾病的治疗方法、预防措施以及注意事项,提高患者自我护理和保护能力,进而提高患者治疗和护理的配合度。

1.2.4合理运用抗生素:护理部门应该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监管,避免不合理用药所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并根据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病原学检查结果,严格遵循医嘱为患者选择药物,促进患者的更好治疗与康复。

1.3观察指标

对本次实验研究中两组患者在护理有效率、感染控制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情况上存在的差异均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全面的记录。

护理有效率判定标准[3]:患者治疗和护理一周内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消失,肺部X线片检查恢复正常为有效;患者接受治疗后和护理一周内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好转,肺部X线片检查明显好转为好转;患者接受治疗和护理一周内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肺部X线片均无明显变化,甚至有加重情况为无效,护理有效率=(有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0%。

感染控制有效率判定标准[4]:患者在接受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无感染情况的出现为有效;患者接受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有轻微感染现象的出现为基本有效;患者在接受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有明显感染情况的出现为无效,感染控制有效=(有效例数+基本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

护理满意度判定标准:满分为100分,患者对护理服务评分大于等于85分为非常满意;患者对护理服务评分在60-84分之间为基本满意;患者对护理服务评分小于等于59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实现实验研究中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护理有效率、感染控制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用率(%)表示,并卡方(X2)完成数据检验,P<0.05表示数据结果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分析

实验组54例患者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54例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感染控制有效率

实验组与常规组各有54例患者,与常规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在感染控制有效率上存在显著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析

实验组54例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常规组患者相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讨论

在实施呼吸内科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应该将有效避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作为护理工作的重点,而在现在的呼吸内科由于交叉感染、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以及病房空气质量差等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很高,因此就应该分析可以控制呼吸道感染的更好护理方法[5]。

全方位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方案,其更好的体现了护理服务额的全面性、针对性和优质性,从患者的实际需要出发,完善了护理的流程和制度,为患者的更好治疗与康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6]。在实施呼吸内科护理的过程中全方位护理的运用落实了人员探视和陪护制度,做好了病房的消毒与清洁,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以及治疗的信心,改善了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并保证了抗生素更加合理的运用,避免了治疗期间抗菌药物药理作用以及副作用对患者造成的影响,达到了有效控制感染的护理目的,提高了护理的有效性和质量[7]。在本次实验研究中,与常规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感染控制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呼吸内科护理过程中运用全方位护理不仅仅可以提高护理有效性和质量,同时也能够控制感染,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予以广泛的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杨群珍.呼吸内科全方位护理管理对感染的控制作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02):187-189

[2]林娟.全方位护理在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03(16):36-37

[3]刘香田.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09(01):199-200

[4]韩书香,刘博宇,许丹阳.呼吸内科感染控制及护理应用全方位护理管理的影响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01):215-215

[5]郭薇,孟繁芝.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护理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8):266-267

[6]杨文,夏萍.呼吸内科老年患者住院常见护理问题调查及对策分析[J].医学信息.2016,29(10):148-149

[7]蔡彦禹.全方位护理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03):140-142

标签:;  ;  ;  

全方位护理在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