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执行问题论文-葛新,曹磊

政策执行问题论文-葛新,曹磊

导读:本文包含了政策执行问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学校体育政策,执行问题,社会学归因

政策执行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葛新,曹磊[1](2019)在《21世纪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政策执行问题的社会学归因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21世纪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政策执行问题的社会学归因及对策1研究目的:学校体育政策是我国学校体育各项工作和活动开展的重要依据和保障。学校体育政策执行到位严重影响了政策的实际落实程度,从而影响了学校体育的发展和青少年体质的增强。研究我国学校体育政策执行问题并进行社会学归因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略,可以为今后学校体育政策的有效落实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研究方法:2.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核心期刊数据库以"政策执行"、"学校体育政策执行"、"青少年体育政策"、"体育课程政策"等为关键词查阅到论文65篇,在学位论文数据库查阅到博士论文2篇,硕士论文1篇,对这些文献进行梳理,奠定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2.2逻辑分析法对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政策执行阻滞和异化执行现象进行社会归因分析,用逻辑学归纳、演绎的方法进行分析。3结果与分析学校体育政策是青少年学生体育活动参与和体育健康的重要依据和保障。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颁布的相关学校体育政策文件的数量较多,目标和任务的侧重点有所不同。除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与修订,期间还陆续颁布了《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2005]10号)、《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发办[2012]53号)等10余部文件,但实际执行过程和执行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出现了很多执行不力的问题。用政策执行理论深入分析我国各类学校体育文件执行过程,研究认为我国学校体育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1)虚假执行,即政策执行主体在执行过程中只是象征性地进行宣传,或根据政策要求制定了书面的实施方案或标准但却不落实在实践中,致使学校体育政策成为一纸空文。如:很多学校给体育教师们下发《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并通过考试的形式督促体育教师学习,但是在体育课程实践中,却并没有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安排体育课程,"穿新鞋、走老路",形式上执行,实质上不执行。(2)部分执行,即政策执行主体对学校体育政策进行选择性的部分执行,或对政策标准执行不到位的现象;如:体育课的课时数、体育教师数量等达不到文件要求的现象比较普遍。(3)异化执行,政策执行主体在执行过程中对政策标准、政策意图进行歪曲和敷衍,造成政策执行不到位或执行错误等现象。如:很多学校在执行"阳光体育"活动时,认为是搞一些阳光体育的宣传,搞两次体育节活动就完成任务了,而没有真正将"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作为学校规章制度严格执行。研究结果:针对以上各种政策执行问题从社会学视角审视、归因,认为我国学校体育政策执行问题的主要社会学因素有:(1)学校评价机制问题。升学率几乎成为学校评价优秀教师的唯一尺度,考试成绩也几乎成为评价优秀学生的唯一砝码。小升初不考体育,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学校体育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高中的体育课程在学业压力、考试压力下,体育课时和课外体育活动更无法保障,很多学校的体育课经常被"侵占"。(2)政策缺乏强制性和监督性。我国学校体育政策大多数是以"条例"、"意见"、"规划纲要"等形式颁布的;几乎没有以法律形式颁布的权威性文件,能作为申诉法律依据的较少,因此在执行过程中缺乏强硬的约束力和相应的监管机制。(3)现代网络科技削弱了青少年的体育需求。(4)学校、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滞后等。学校体育场地面积不足,设施不完善,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等服务发展滞后,不能满足青少年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提供应有的体育服务。研究结论:针对以上情况进一步研究提出以下改进对策:(1)改革学校评价机制,体育纳入高考,增大体育中高考项目的灵活性与可选择性;(2)赋予学校体育政策相应的权威性;(3)推进体育课程改革,重视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4)完善"校-家-社"叁位一体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4研究结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着虚假执行、部分执行和异化执行等执行不力问题。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主要是受到应试教育体制因素、政策缺乏强制性和监督性、现代网络科技削弱了青少年的体育需求学校、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滞后等因素影响。今后应该通过改革评价机制、增强学校体育政策的权威性、重视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和完善"校-家-社"叁位一体的青少年体育服务体系等对策使学校体育政策能更有效执行。(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刘页雨[2](2019)在《对提高公共政策执行力问题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公共政策执行力低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大环境下的制度性问题,二是公共政策主体内部的缺陷问题,那么要提高政府政策执行的水平,当前应重点采用综合系统的解决办法。外在方式:第一要提高政策质量;第二要加大政策资源投入,优化政策资源配置;第叁要完善执行运行机制。内在形式:首先要增强执行主体的素质,其次要健全执行监督体制,最后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这样内外两个方面共同施力,才能使政策高效高质实施。(本文来源于《时代报告》期刊2019年10期)

范俊奇[3](2019)在《浅淡税收新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经济区开发特区、创新型企业、特定产品的发展的扶持力度也逐渐加大,在税收方面先后出台了相关的优惠和减免政策,税收新政策的投入运行将有效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于社会基础体系和企业产业结构链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就审计调查结果来看,税收新政策在实际的开展执行过程中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只有加强对税收制度执行的监管工作,找到问题的成因及应对措施才能够促使税收新政策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经济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对新税收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其应对措施,为税收制度的改进和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本文来源于《纳税》期刊2019年29期)

黄素倩[4](2019)在《基于梅—萨模型下医保政策的执行问题探析——以沈阳医院骗保事件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我国医保制度实施以来,骗保行为成为近几年的热点问题,对医疗保险基金的安全构成极大影响,给社会带来了严重危害。文章通过沈阳医院骗保事件的案例窥探,从公共政策的执行问题角度出发,运用梅—萨模型对医保政策执行中常见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方案进行了探讨,找出骗保行为屡次发生的原因,并尽可能挖掘背后的政策漏洞等因素,根据政策理论模型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能够对政策执行者提供一定补益。(本文来源于《青年与社会》期刊2019年29期)

吴丽娜[5](2019)在《中职教育免学费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家对于中职教育的重视,中职教育免学费等优惠政策的出现给中职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同时也给家庭条件一般的中职学生一个继续学习的机会,给中职校发展创造了条件。然而目前中职免学费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加以重视,从而进一步促进中职校的教学发展。本文就中职免学费政策执行现状、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以供参考和借鉴。(本文来源于《数码世界》期刊2019年10期)

徐琪晖,王欣,王磊,冯勤玲,范锐[6](2019)在《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执行中的问题及对策——以丹东市小微企业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众所周知,小微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仅为社会提供大量的新增就业岗位,缓解失业人员的就业压力,也是企业创新的重要源泉,因此,小微企业是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激发市场活力的主力军。本文通过对辽宁省丹东市小微企业当前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执行情况进行调查,深入剖析该地区小微企业在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提出合理的建议,使相关政策能够更有效地落实执行,促进小微企业发展。(本文来源于《纳税》期刊2019年27期)

赵玉红[7](2019)在《关于实施增值税深化改革新政策执行应用中若干问题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税收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营改增"深化改革,税制简化不断深入,为了减税降费,减轻企业负担激活市场主体活力,2019年3月我国增值税深化改革新政策出台了,新政策主要亮点有降税率和增加抵扣范围。新政策自4月1日实施执行以来,市场主体中就此应用出现了诸多问题,比如新旧税率过渡执行问题,扩大抵扣范围具体执行问题等,本文仅就此进行浅析,以期增值税深化改革新政策更好实施执行。(本文来源于《纳税》期刊2019年26期)

刘晓慧[8](2019)在《基层治理中公共政策执行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中,经过充分论证而制定的科学政策有可能达不到预定的政策目标。现实的压力型体制,资源的稀缺性和委托——代理理论链在政策传输过程中缺陷的存在,使得公共政策的执行可能有所偏差,民众不能完整的解读政策含义,无法切实享受政策优惠,致使公共目标难以实现,政府权威面临挑战。这种现象的出现促使我们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相关问题,以期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经贸导刊(中)》期刊2019年08期)

柏秀玲,柴树新[9](2019)在《我市六项措施深化财政审计成效明显》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通讯员 柏秀玲 柴树新)今年以来,玉溪市审计局紧紧围绕地方党委、政府的经济工作中心,不断探索、锐意进取,从六个方面深化财政管理审计,并取得明显成效。在上半年的市级财政预(决)算和相关重大政策执行审计中,共揭露预算管理、项目绩效、政策执行等方面问题(本文来源于《玉溪日报》期刊2019-08-09)

陶瑾珩[10](2019)在《浅析减免税优惠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及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家对企业发展的重视,很多的减免税政策出台,如今税务管理的重点是提高减免税管理的效率,更好的落实好国家的相关政策,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目前的减免税政策的实施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减免税政策的实施,不断的完善优惠政策的执行过程。(本文来源于《中外企业家》期刊2019年22期)

政策执行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前,公共政策执行力低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大环境下的制度性问题,二是公共政策主体内部的缺陷问题,那么要提高政府政策执行的水平,当前应重点采用综合系统的解决办法。外在方式:第一要提高政策质量;第二要加大政策资源投入,优化政策资源配置;第叁要完善执行运行机制。内在形式:首先要增强执行主体的素质,其次要健全执行监督体制,最后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这样内外两个方面共同施力,才能使政策高效高质实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政策执行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1].葛新,曹磊.21世纪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政策执行问题的社会学归因及对策[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2].刘页雨.对提高公共政策执行力问题的思考[J].时代报告.2019

[3].范俊奇.浅淡税收新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纳税.2019

[4].黄素倩.基于梅—萨模型下医保政策的执行问题探析——以沈阳医院骗保事件为例[J].青年与社会.2019

[5].吴丽娜.中职教育免学费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数码世界.2019

[6].徐琪晖,王欣,王磊,冯勤玲,范锐.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执行中的问题及对策——以丹东市小微企业为例[J].纳税.2019

[7].赵玉红.关于实施增值税深化改革新政策执行应用中若干问题浅析[J].纳税.2019

[8].刘晓慧.基层治理中公共政策执行问题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中).2019

[9].柏秀玲,柴树新.我市六项措施深化财政审计成效明显[N].玉溪日报.2019

[10].陶瑾珩.浅析减免税优惠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及建议[J].中外企业家.2019

标签:;  ;  ;  

政策执行问题论文-葛新,曹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