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分解论文-陈玉香,赵婷婷,姚月,徐立新

秸秆分解论文-陈玉香,赵婷婷,姚月,徐立新

导读:本文包含了秸秆分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秸秆,分解,蚯蚓黏液,微生物组成

秸秆分解论文文献综述

陈玉香,赵婷婷,姚月,徐立新[1](2019)在《蚯蚓黏液促进玉米秸秆分解及其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蚓触圈"黏液对还田后玉米秸秆分解的作用,将玉米秸秆与烧灼过的石英砂混合,模拟还田后玉米秸秆分解过程。分别向该混合物中添加赤子爱胜蚓黏液、葡萄糖和谷氨酸。黏液总糖质量浓度为1.3 mg/mL,粗蛋白质量浓度为3.4 mg/mL。整个试验期间,黏液组碳氮矿化速率始终高于对照组,表明蚯蚓黏液对碳氮矿化具有促进作用,黏液的促进作用出现时间迟于葡萄糖和谷氨酸。对于细菌群落,黏液组ACE、Chao和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为630.24、640.08和4.90,对照组相应值分别为240.70、215.75和3.41。对于真菌群落,黏液组ACE、Chao和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为171.43、165.80和2.42,对照组相应值分别为71.56、70.58和0.50。表明黏液组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均高于对照组。该研究结果表明,"蚓触圈"黏液对还田后玉米秸秆分解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5期)

田凤鸣,陈强,王瀚,庞世伟,孙杰[2](2019)在《陇南玉米耕种区秸秆分解菌的筛选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得高效降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菌株和复合菌,以期用于陇南玉米秸秆资源的再利用.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固体培养基获得3株具有高效降解纤维素能力的菌株,在刚果红培养基上的透明圈分别达到19.1mm、29.1mm、29.9mm.将该3株单菌和复合菌分别接到不同碳源的培养基中测定酶活力,得到酶活较高的混合菌组为:YH-1+YH-2+YHZJ,同时测得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滤纸糖化力、天然纤维素酶活力分别达到12.30U/mL、14.61U/mL、35.21U/mL.混合菌酶活力强于单株菌,同时将单株菌和混合菌分别应用于玉米秸秆的液态发酵,降解率分别提高了16%、20%、22%和30%.菌株经16SrDNA分子鉴定结合形态特征确定菌株YH-1、YH-2和YHZJ均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此结果为后期开发降解玉米秸秆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宁夏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王军委[3](2019)在《秸秆堆肥过程添加蚯蚓对碳氮分解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秸秆的产量不断增加,但是大部分被废弃,不能形成良好的经济效益。为解决农业废弃物的污染问题,使碳氮代谢向对农业有益的方向进行,本文结合蚯蚓堆制,对堆制过程中的碳氮代谢进行研究,分析蚯蚓对堆制过程中碳降解和氮降解的影响。本研究以自然风干的玉米秸秆和腐熟牛粪为基质,按照不同比例混合设置四种实验组别,且每种比例的底物接种四种不同数量的蚯蚓。实验组堆制物料总重为1 Kg,进行56 d的堆制实验。取样间隔7 d,测定样品中与碳氮代谢相关的理化性质和酶活力变化;并对堆制过程中产生的与碳氮代谢相关的部分温室气体进行测定;建立有机碳变化和全氮变化的数学模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A、B、C、D四组pH值均呈现先下降,随后上升,再下降,再上升最后趋于稳定的状态,其中D4组的pH在56 d降至7.43。四组电导率变化都是上升的,接种蚯蚓的实验组变化更加明显。接种蚯蚓的实验组中有机碳变化和全氮变化相对未接种蚯蚓的变化更加明显。在56 d堆制结束时,B4、C3、C4、D3、D4组的碳氮比降至20以下。A、B、C、D四组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降解率变化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且接种蚯蚓的组别降解率变化高于未接种蚯蚓组的。铵态氮和硝态氮是氮代谢过程中的两种不同时期物质,在堆制前期铵态氮有轻微的上升趋势,在中后期铵态氮下降,而堆制期间硝态氮一直处于逐渐上升的趋势,在堆制后期两种氮都处于稳定状态,接种蚯蚓组变化幅度高于未接种蚯蚓组的。(2)β-葡萄糖苷酶和木聚糖酶是碳代谢中的关键酶。其中β-葡萄糖苷酶呈现先上升后稳定的变化趋势,木聚糖酶呈现先上升后下降最后稳定的变化趋势,接种蚯蚓组酶活力高于未接种蚯蚓组。硝酸盐还原酶是氮代谢中的关键酶。各组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接种蚯蚓的组别酶活力高于未接种蚯蚓的,蚯蚓能影响硝酸盐还原酶活力变化。(3)甲烷和二氧化碳是堆制过程中碳代谢产生的温室气体,接种蚯蚓的组别甲烷气体排放量明显下降,蚯蚓影响了堆制过程甲烷的排放;蚯蚓对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影响不显着。氧化亚氮是氮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接种蚯蚓的组氧化亚氮排放量明显减少。(4)通过高通量测序的实验结果可知,细菌群落多样性最高的是21 d的C3组,细菌群落丰富度最高的是21 d的C3组;真菌群落多样性最高的是21 d的C1组,真菌群落丰富度最高是21 d的C1组;细菌属中的游动球菌属(Planomicrobium)和德沃斯氏菌属(Devosia)为优势菌属,真菌属中的曲霉属(Aspergillus)和青霉属(Penicillium)为优势菌属。蚯蚓能影响不同的群落的相对丰度变化。(5)建立有机碳变化K_1与时间变化(X)、蚯蚓数量变化(Y)的函数关系式;建立全氮变化K_2与时间变化(X)、蚯蚓数量变化(Y)的函数关系式;建立碳氮比变化K_3变化与时间变化(X)、蚯蚓数量变化(Y)函数关系式。(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张学林,周亚男,李晓立,侯小畔,安婷婷[4](2019)在《氮肥对室内和大田条件下作物秸秆分解和养分释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明确室内和大田条件下小麦和玉米秸秆分解和养分释放的影响因素,能够为作物秸秆合理还田及其养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尼龙网袋法于室内培养和大田试验相结合研究氮肥用量(0,CK;180 kg N·hm~(-2),N180和360 kg N·hm~(-2),N360)作用下作物秸秆分解特征,其中室内主要研究氮肥用量和土壤类型(砂姜黑土和潮土)对小麦和玉米秸秆分解的影响;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冬小麦-夏玉米大田研究氮肥用量和秸秆还田深度(地表和20 cm)对小麦和玉米秸秆分解的影响。【结果】室内研究发现,秸秆类型和土壤类型显着影响秸秆分解常数、有机碳释放量、氮释放量和磷释放量。随氮肥用量增加,小麦秸秆分解常数在两种土壤类型上均呈增加趋势,玉米秸秆呈降低趋势;小麦和玉米秸秆氮释放量呈降低趋势(小麦秸秆在潮土上呈增加趋势)。小麦秸秆在潮土上的分解常数及其碳、氮、磷释放量均显着高于砂姜黑土,而土壤类型对玉米秸秆分解影响较小。室内相同培养条件下(180 d),小麦秸秆碳释放量均值为370 g·kg~(-1)、氮为4 g·kg~(-1)、磷为3.6 g·kg~(-1);玉米秸秆碳释放量为560 g·kg~(-1)、氮11 g·kg~(-1)、磷3.3 g·kg~(-1)。大田条件下,秸秆还田深度显着影响小麦和玉米秸秆分解常数及其碳、氮、磷释放量;其中秸秆还田20 cm处理的分解常数及其养分释放量均显着高于地表处理。随氮肥用量增加,地表处理小麦秸秆分解常数和全碳释放量逐渐降低,玉米秸秆呈增加趋势;20 cm处理小麦分解常数及其碳、氮和磷释放量均随氮肥用量呈增加趋势,而玉米秸秆呈降低趋势。地表处理小麦秸秆经过一个玉米生长季能分解40%,释放碳150 g·kg~(-1)、氮2 g·kg~(-1)、磷3.5 g·kg~(-1)左右;翻埋到地下20 cm可以分解80%,释放碳360 g·kg~(-1)、氮4 g·kg~(-1)、磷3.8 g·kg~(-1)。玉米秸秆还田到地表,经过一个小麦生长季只能分解40%,释放碳210 g·kg~(-1)、氮5 g·kg~(-1)、磷2 g·kg~(-1);而还田于土层20 cm处理可以分解60%,释放碳360 g·kg~(-1)、氮6 g·kg~(-1)、磷2.5 g·kg~(-1)。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室内条件下小麦秸秆分解常数与土壤无机氮、脲酶、秸秆氮含量呈显着正相关,与蔗糖酶和秸秆碳氮比呈显着负相关,而玉米秸秆分解常数与土壤无机氮呈显着负相关。大田条件下小麦秸秆分解常数与土壤脲酶、蔗糖酶、秸秆碳氮比、秸秆碳、氮含量均显着负相关;玉米秸秆分解常数与土壤硝态氮、无机氮含量、脲酶、蔗糖酶以及秸秆碳氮比均呈显着负相关,而与秸秆氮、磷含量呈显着正相关。【结论】室内培养试验和大田试验均表明,小麦和玉米秸秆分解常数和养分释放特征存在差异,增施氮肥促进小麦秸秆分解但对玉米秸秆分解的影响较小;潮土和砂姜黑土显着影响小麦秸秆分解而对玉米秸秆分解的影响较小,秸秆还田深埋入土能够显着促进小麦和玉米秸秆的分解及其养分释放。生产上作物秸秆应该还田入土,并根据土壤类型和作物类型采取合适的肥料用量促进秸秆分解。(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王伟,郑大浩,杨超博,李泳,王薇[5](2019)在《高效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及秸秆降解生物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秸秆还田可以改善土壤肥力、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土壤微生物特别是与纤维素降解有关的微生物在秸秆还田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从长期堆放农业秸秆的土壤中采用羧甲基纤维素固体培养基平板稀释法和赫奇逊滤纸条液体培养基富集法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刚果红染色法和CMC酶活力测定法筛选高效纤维素分解菌;采用培养特性、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菌种进行鉴定;通过测定秸秆失重率和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含量及降解率研究其降解玉米秸秆的效果;并测定其处理的玉米秸秆粉末对紫苏和油菜生长的影响。结果在分离到的16种纤维素分解菌中筛选出高效纤维素分解菌菌株HLF4和YDL3。HLF4和YDL3菌株分别鉴定为栗褐链霉菌(Streptomyces badius)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HLF4和YDL3及混合菌株处理的玉米秸秆分解能力与对照相比均显着提高;其中HLF4+YDL3混合菌株处理效果优于单菌株,其玉米秸秆失重率、半纤维素降解率、纤维素降解率以及木质素降解率分别比对照高52.00%、46.65%、42.11%和31.19%。用纤维素分解菌酵解的秸秆还田处理的紫苏和油菜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过氧化氢酶(hydrogen peroxidase,CAT)活性和叶绿素含量以及生长指标均显着高于对照;特别是用HLF4+YDL3混合菌株处理的各项指标显着高于单菌株处理。筛选的HLF4和YDL3菌株分解纤维素能力较强,且其混合菌株的分解纤维素能力更强,可作为高效纤维素分解菌用于田间种植。(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技导报》期刊2019年08期)

郭腾飞[6](2019)在《稻田秸秆分解的碳氮互作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秸秆是丰富的有机养分资源,但还田率不足35%。限制水稻秸秆养分利用的重要原因是其碳氮转化缓慢,微生物与作物争氮,造成减产。当前对复杂水田环境下稻秸分解过程还不清楚,尤其是对碳氮互作调控的分子生态机理缺乏深入认识。本文采用田间试验和培养实验,结合磷脂脂肪酸分析、DNA稳定同位素探针、高通量测序等,研究同一还田量不同施氮量下(0、90、180和270 kg hm~(-2))以及同一施氮量不同秸秆还田量下(0、3000、6000、9000 kg hm~(-2))水稻秸秆养分释放规律及其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功能多样性,阐明稻田秸秆分解的碳氮互作机理,取得以下创新性进展:(1)同一还田量不同施氮量条件下稻秸腐解特征。秸秆腐解速率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施氮180 kg hm~(-2)下秸秆腐解速率最大,且水稻产量最高;当施氮量增至270 kg hm~(-2)时,水稻产量和秸秆腐解速率不再增加。易分解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在腐解前期优先被微生物利用,同时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和氨基肽酶活性较高,施氮量180 kg hm~(-2)和270 kg hm~(-2)处理均可提高两者活性。革兰氏阳性菌虽占优势数量,但真菌、放线菌主导了后期对秸秆难分解物质的利用过程。秸秆真菌糖苷水解酶cbhI和细菌糖苷水解酶GH48基因丰度在腐解中期较多,同时β-葡萄糖苷酶、β-纤维二糖苷酶和β-木糖苷酶活性表现出较高的活性。cbhI和GH48基因丰度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2)同一施氮量不同还田量下稻秸腐解特征。秸秆腐解速率随还田量增加而增加,还田6000kg hm~(-2)下秸秆腐解速率最大,且水稻产量最高;当还田量增至9000 kg hm~(-2)时,水稻产量和秸秆腐解速率均显着下降。较不还田处理,秸秆还田6000和9000 kg hm~(-2)处理提高了微生物群落丰度、纤维素分解真菌和细菌丰度以及碳氮转化相关酶活性。腐解0-14天,碳水化合物和有机胺类是微生物主要优先碳源;腐解中期,尤以还田6000 kg hm~(-2)处理下cbhI、GH48基因丰度、β-葡糖苷酶和β-纤维素二糖苷酶活性较高;收获期,真菌和放线菌在秸秆腐解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酚类物质为其主要利用碳源。(3)同化利用秸秆碳源的微生物多样性。稻秸在前两周快速腐解,对土壤固有碳引起强烈的激发效应,放线菌门链霉菌目(Streptomycetales)、链胞菌目(Caternulisporales)和棒状杆菌目(Corynebacteriales)为其碳源利用的优势菌群,同时,主导类群呈链霉菌目到北里胞菌目(Kitasatospora)到细链胞菌目(Catenulispora)的变化规律。腐解第56至90天,同化利用稻秸碳的主要微生物为微球菌目(Micrococcales)、鞘脂杆菌目(Sphingobacteriia)和γ-变形菌目(Gammaproteobacteria);真菌,尤其是散囊菌目(Onygenales)、煤炱目(Capnodiales)、粪壳菌目(Sordariales)和格胞菌目(Pleosporales)在腐解后期秸秆碳源利用中发挥重要作用。综上所述,江西双季稻体系秸秆还田下最佳氮肥施用量为180 kg hm~(-2),最佳秸秆还田量为6000 kg hm~(-2),微生物群落演替及cbhI和GH48基因在水稻秸秆腐解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9-05-01)

周云龙,叶校源,林东尧[7](2019)在《在紫外光下以玉米秸秆为牺牲剂提升光催化分解水制氢》一文中研究指出将玉米秸秆加入Pt/TiO_2的悬浊液中,在紫外光照射下实现了光催化分解水制氢速率的提升。通过SEM、XRD、FT-IR和TGA对玉米秸秆在光催化反应后的结构特征的变化进行了表征和分析讨论。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辐照时间、玉米秸秆颗粒浓度、秸秆颗粒粒径和催化剂浓度对氢气产率及产氢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浓度和秸秆颗粒浓度对产氢的影响较大。产氢量随着催化剂浓度的增加先增后减,在催化剂浓度为4×10~(-3)~6×10~(-3)g/ml时产氢量最高。当秸秆颗粒浓度大于0.5×10~(-3)g/ml时,产氢量随着秸秆颗粒浓度的增加出现明显的下降,而且在不同的秸秆颗粒浓度下氢气产率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而过小的秸秆颗粒粒径会产生负面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王君,陈书涛,张婷婷,刘仲旺,殷梓絮[8](2019)在《增温对冬小麦根系残体及秸秆分解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增温条件下冬小麦根系残体和秸秆在土壤中的分解系数的变异规律及影响因素,可为探讨农田土壤-作物系统碳循环对气候变暖的长期响应规律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为研究一个生长季的昼夜连续增温对冬小麦根系残体及秸秆分解系数以及分解后土壤酶活性等理化性质的影响,采集田间经过一个生长季昼夜增温处理的根系残体(W-根)和秸秆(W-秸秆)以及不增温处理(对照)的根系残体(CK-根)和秸秆(CK-秸秆),设置W-根、W-秸秆、CK-根、CK-秸秆的4个添加处理,每个处理设置4个添加水平(0.3、0.6、0.9、1.2g),将这些根系残体和秸秆添加到土壤中进行培养瓶培养,测定了不同处理下的土壤CO_2排放量及培养后的pH、水溶性有机碳(DOC)含量、脲酶活性、转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结果表明,土壤CO_2排放量与残体添加量之间存在极显着的一元线性回归关系,线性方程的斜率即代表了不同残体的分解系数。W-根的分解系数为(0.269 9±0.008 0) mg?g~(-1)?g~(-1),显着高于CK-根的分解系数(0.240 7±0.009 0) mg?g~(-1)?g~(-1);而W-秸秆的分解系数为(0.257 3±0.003 0) mg?g~(-1)?g~(-1),CK-秸秆的分解系数为(0.258 7±0.015 0) mg?g~(-1)?g~(-1),差异不显着(P>0.05)。不同处理下土壤CO_2排放量随土壤pH的增大而极显着(P<0.001)减小,随土壤DOC含量的增大而极显着(P<0.001)增大。不同处理下土壤CO_2排放量与土壤脲酶、转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存在极显着(P<0.001)的自然对数回归关系,土壤脲酶、转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可解释75.7%(R~2=0.757)、80.3%(R~2=0.803)、92.7%(R~2=0.927)的土壤CO_2排放量的变异。研究表明,增温显着提高了冬小麦根系残体的分解系数,但对冬小麦秸秆的分解系数无显着影响。根系残体和秸秆在土壤中分解所释放的CO_2量与酶活性存在自然对数回归关系。(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曹燕篆,张建伟,闫双堆[9](2018)在《MC1对碱处理及未处理谷子秸秆的分解特性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文旨在探索高效纤维素分解复合菌系MC1及碱预处理对谷子秸秆消化过程的影响。[方法]通过监测15d发酵过程中消化液的性质变化,评价MC1对谷子秸秆酸化前处理的效果。[结果]结果表明,复合菌系MC1能有效分解谷子秸秆,碱处理及未处理秸秆15d的总减重分别达到61.8%和60.0%。与未处理秸秆相比,碱处理秸秆0~3d的总减重高出23.33%。秸秆分解过程中胞外木聚糖酶活高于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未处理秸秆为底物时的生物量高于碱处理秸秆。秸秆分解第3天培养液中的乙酸浓度达到最高,碱处理及未处理秸秆为底物时浓度分别为1.27g·L-1、1.18g·L-1。[结论]综上,MC1能够高效分解谷子秸秆,对秸秆资源的转化具有开发利用潜力。(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9期)

李英臣,侯翠翠,刘月皓,陈迎迎[10](2018)在《玉米秸秆不同构件混合分解的非加和效应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玉米秸秆不同构件混合分解的非加和效应及其对黄绵土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为秸秆还田背景下坡地土壤CO2排放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用室内模拟试验,试验设置无玉米秸秆土壤对照(CK)及4种玉米秸秆添加处理:茎+土壤(CKS)、叶+土壤(CKL)、鞘+土壤(CKLS)、混合玉米秸秆+土壤(CKM)。[结果]培养结束土壤有机碳矿化累积排放量实测值显着高于预测值,且促进作用主要是由培养初期快速分解阶段(1~28d)导致的。培养结束后混合玉米秸秆剩余质量预测值明显高于实测值,且元素含量发生明显改变,其中全氮含量预测值明显低于实测值,C/N预测值明显高于实测值。培养结束后CKS处理土壤微生物碳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几种处理,其他几种处理差异不显着;添加玉米秸秆处理土壤微生物量氮明显降低,相应的土壤微生物量C/N增大,CKS,CKL和CKM处理与CK处理差异达到显着水平。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CKLS和CKM处理明显高于其他3种处理,CKS与CKL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着。[结论]玉米秸秆不同构件按比例混合对玉米秸秆分解产生协同促进作用,混合分解过程促进氮累积。(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通报》期刊2018年03期)

秸秆分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获得高效降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菌株和复合菌,以期用于陇南玉米秸秆资源的再利用.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固体培养基获得3株具有高效降解纤维素能力的菌株,在刚果红培养基上的透明圈分别达到19.1mm、29.1mm、29.9mm.将该3株单菌和复合菌分别接到不同碳源的培养基中测定酶活力,得到酶活较高的混合菌组为:YH-1+YH-2+YHZJ,同时测得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滤纸糖化力、天然纤维素酶活力分别达到12.30U/mL、14.61U/mL、35.21U/mL.混合菌酶活力强于单株菌,同时将单株菌和混合菌分别应用于玉米秸秆的液态发酵,降解率分别提高了16%、20%、22%和30%.菌株经16SrDNA分子鉴定结合形态特征确定菌株YH-1、YH-2和YHZJ均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此结果为后期开发降解玉米秸秆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奠定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秸秆分解论文参考文献

[1].陈玉香,赵婷婷,姚月,徐立新.蚯蚓黏液促进玉米秸秆分解及其机理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9

[2].田凤鸣,陈强,王瀚,庞世伟,孙杰.陇南玉米耕种区秸秆分解菌的筛选与鉴定[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9

[3].王军委.秸秆堆肥过程添加蚯蚓对碳氮分解影响[D].吉林大学.2019

[4].张学林,周亚男,李晓立,侯小畔,安婷婷.氮肥对室内和大田条件下作物秸秆分解和养分释放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9

[5].王伟,郑大浩,杨超博,李泳,王薇.高效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及秸秆降解生物效应[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9

[6].郭腾飞.稻田秸秆分解的碳氮互作机理[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

[7].周云龙,叶校源,林东尧.在紫外光下以玉米秸秆为牺牲剂提升光催化分解水制氢[J].化工学报.2019

[8].王君,陈书涛,张婷婷,刘仲旺,殷梓絮.增温对冬小麦根系残体及秸秆分解特性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19

[9].曹燕篆,张建伟,闫双堆.MC1对碱处理及未处理谷子秸秆的分解特性比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10].李英臣,侯翠翠,刘月皓,陈迎迎.玉米秸秆不同构件混合分解的非加和效应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18

标签:;  ;  ;  ;  

秸秆分解论文-陈玉香,赵婷婷,姚月,徐立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