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美学论文-艾小强

表演美学论文-艾小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表演美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音乐美学,音乐表演,指导作用

表演美学论文文献综述

艾小强[1](2019)在《音乐美学在音乐表演中的指导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音乐美学是一门以美学为核心的研究音乐艺术的基础学科,在音乐表演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实践意义。本文基于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的重要性,着重研究了音乐美学在音乐表演中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当代旅游》期刊2019年12期)

陈晓鸥[2](2019)在《谈戏曲表演美学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戏曲艺术凭借表演而实现,戏曲表演美由导演、作曲(含编腔)、舞台美术设计及演员共同创造,最终由演员表演来实现,其中表演是决定性的。因此,戏曲艺术特征与表演艺术的一致性,戏曲美与表演美的一致性,也就十分自然了。一、动作美美化动作,这是所有杰出的戏曲表演艺术家如梅兰芳、周信芳、程砚秋、马连良等共同的艺术经验。历代有追求、有造就的戏曲艺术家绝不会在艺术上"炒冷饭",而常常是"意匠如神变化生,笔端有力任纵横。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本文来源于《剧作家》期刊2019年06期)

梁晓萍[3](2019)在《九美既具,独步同流——论胡祗遹“九美说”戏曲表演美学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九美说"是元代胡祗遹基于观众站位而提出的戏曲表演美学思想,是建立在宋元时期繁盛的杂剧演出、丰富的观看实践、前人的理论启迪以及元杂剧演出体制的变化等基础之上的理论总结。九美之说既有对戏曲演员形貌、气质方面的审美要求,也有对其演唱、表情、动作等方面的审美规定,既强调设身角色,加强体验,亦主张跃出陈规,大胆创新,其核心美学价值是基于女乐表演的"和"之美,其中既有女乐的歌喉之和,演唱的中节之和,唱、白、科介的配合之和,也有女乐与观众的交流之和,戏曲表演与政治、社会等的诉求之和。"九美说"体现了士大夫的审美趣味,亦彰显了普通观众的审美期待,并赋予戏曲以高雅且与社会、人生紧密相拥的审美理念,从而成为戏曲表演美学的发轫之思,不断引发后人的阐发、延展与深化。(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闵捷[4](2019)在《论述戏曲舞蹈表演中演员呈现的艺术修养和美学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戏曲作为中华民族最引以为傲的国粹,从宋元开始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戏曲表演中包含有舞蹈、杂技、武术、声乐演奏和文学创造等内容,在这其中演员通过舞蹈表演来塑造角色性格、讲述故事发展,以丰富的肢体语言对戏曲内容的发展进行推动,对观众形成视觉冲击,塑造了戏曲表演特殊的艺术性和美学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文艺家》期刊2019年11期)

高英[5](2019)在《现代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最近几年来,教育领域也在不断的加强对现代音乐美学所开展的研究,强调在进行音乐表演时,不仅仅是艺术的再现,也是一种创造性艺术的发挥,可以使音乐意义得到更好的生成,丰富音乐的内涵,使得音乐作品具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在美学研究不断加深的背景下,美学艺术和音乐表演艺术的关系也被人们更好的进行认知,可以增强人们的审美素质,对于表现力的增强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艺术评鉴》期刊2019年20期)

韦尚莹[6](2019)在《现代音乐美学对声乐表演艺术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声乐表演艺术作为音乐艺术的核心之一,是一种审美艺术,讲究一定的美学原理。结合现代音乐美学研究能够更加深入地分析声乐艺术表演中的内涵、情感以及文化底蕴。本文主要对现代音乐美学对声乐表演艺术的启示进行探究。(本文来源于《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期刊2019年10期)

张星宇,崔杨俊麒[7](2019)在《音乐美学对钢琴表演的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艺术中,音乐充当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而作为音乐表演中的钢琴演奏,在艺术表演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演奏过程中,具有良好音乐美学素养的演奏者能更好的在舞台上的展现,把作品演奏至极致。具备较高音乐美学素养的演奏者能够充分表现出作品本身所表达的情感,更好的还原作品,赋予作品的价值。(本文来源于《黄河之声》期刊2019年17期)

杰尔曼·吉尔-居里尔,卢幸妮[8](2019)在《舞动的悲剧:亚历山大·麦昆的表演美学》一文中研究指出着名时装设计师亚历山大·麦昆的作品对时尚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时装秀理念经常受到电影的启发,同时也从文学、戏剧、舞蹈和音乐,甚至马戏团和其他形式的表演中汲取灵感。在运用尼采的悲剧理论和格林纳威的"整体电影"概念,对麦昆2004春/夏的"释放"系列进行讨论的基础上,本文认为麦昆的作品符合悲剧性的表演艺术,在时尚领域创造了一种后现代的艺术实践。(本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康彦[9](2019)在《从美学角度谈音乐表演中的钢琴演奏》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艺术包括声音、文字、绘画、书法、摄影等。文化艺术全面发展起来后,钢琴演奏内在精神的体现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从音乐传播的审美价值上看,钢琴演奏技巧的掌握、形式的创新、效果的优化至关重要。唯有出色的音乐分析,才能够找到音乐作品的灵魂所在,本文特意站在美学的角度探讨了音乐表演中的钢琴演奏,希望能为艺术爱好者们更好地感受钢琴演奏中的生命力提供帮助。(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9年29期)

冯育红[10](2019)在《浅谈戏曲彩旦表演美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广和普及民族传统文化,积极改革戏曲等艺术科目教学机制。戏曲彩旦表演作为重要的戏曲表演类型之一,可以推动我国传统曲艺整体全面发展,不仅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还可以推动戏曲表演美学理论的进一步提升。戏曲彩旦表演的美学是在表演实践的实践基础上产生的,通(本文来源于《牡丹》期刊2019年26期)

表演美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戏曲艺术凭借表演而实现,戏曲表演美由导演、作曲(含编腔)、舞台美术设计及演员共同创造,最终由演员表演来实现,其中表演是决定性的。因此,戏曲艺术特征与表演艺术的一致性,戏曲美与表演美的一致性,也就十分自然了。一、动作美美化动作,这是所有杰出的戏曲表演艺术家如梅兰芳、周信芳、程砚秋、马连良等共同的艺术经验。历代有追求、有造就的戏曲艺术家绝不会在艺术上"炒冷饭",而常常是"意匠如神变化生,笔端有力任纵横。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表演美学论文参考文献

[1].艾小强.音乐美学在音乐表演中的指导作用[J].当代旅游.2019

[2].陈晓鸥.谈戏曲表演美学基础[J].剧作家.2019

[3].梁晓萍.九美既具,独步同流——论胡祗遹“九美说”戏曲表演美学思想[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4].闵捷.论述戏曲舞蹈表演中演员呈现的艺术修养和美学思想[J].中国文艺家.2019

[5].高英.现代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J].艺术评鉴.2019

[6].韦尚莹.现代音乐美学对声乐表演艺术的启示[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

[7].张星宇,崔杨俊麒.音乐美学对钢琴表演的探究[J].黄河之声.2019

[8].杰尔曼·吉尔-居里尔,卢幸妮.舞动的悲剧:亚历山大·麦昆的表演美学[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9

[9].康彦.从美学角度谈音乐表演中的钢琴演奏[J].戏剧之家.2019

[10].冯育红.浅谈戏曲彩旦表演美学特征[J].牡丹.2019

标签:;  ;  ;  

表演美学论文-艾小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