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论文-马婉如

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论文-马婉如

导读:本文包含了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沪港通,股票流动性,股票波动性,PSM-DID模型

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论文文献综述

马婉如[1](2019)在《沪港通对沪市A股市场流动性与波动性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沪港通互联互通机制曾被英国《金融时报》誉为欧元诞生以来最大的金融创新,它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互联互通之路,重塑了跨境双向交互投资的新时代。沪港通开通后,沪市A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不断提升了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层次与深度。2018年10月12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与伦敦证券交易所互联互通(简称沪伦通)试运行规定,同时沪港通每日额度扩大了四倍。因此在沪伦通正式运行前,研究沪港通开通对我国沪市A股市场的流动性与波动性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选取2014年1月3日到2018年11月30日上市公司股票的周度数据,剔除存在数据缺失和金融行业类的上市公司的数据,为建立PSM-DID模型做数据准备。首先从上市公司基本情况和财务数据两方面为倾向得分匹配模型选取匹配变量,通过一对一近邻匹配为实验组(沪股通标的股票)选取控制组(非沪股通标的股票)股票。之后,股市流动性以换手率(9)0))、摊销价差()和非流动性8)4)?(9指标衡量,股市波动性从股价收益率标准差((17)(64)7)4)1)与股价波动幅度((17)(64)7)4)2)两个方面来衡量。最后分别以全样本和区分上市公司产权性质后的国有与非国有公司为研究对象,建立沪港通对沪市A股市场流动性与波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整个沪市A股市场来说,沪港通开通增加了沪市A股市场的流动性,但降低了其波动性。区分产权性质后,沪港通对非国有上市公司的影响比较显着,也得出与全样本回归类似的结论,即沪港通开通增加了非国有上市公司股票的流动性,降低了其波动性。沪港通对国有上市公司股票流动性与波动性的影响不显着。基于上述实证结果,本文提出以下的建议:(1)加强境外投资者风险提示,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2)加大股价异常波动监管,建立联合监管平台;(3)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完善股市上市与退市制度;(4)积极推进沪伦通运行,加快资本市场渐进式开放。(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9-05-01)

史若艺[2](2018)在《深港通对创业板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沪港通开通之后,李克强总理提出“沪港通之后应有深港通”,随后深港通的准备工作陆续开展,2016年12月5日,深港通正式启动。深港通成为QFⅡ、RQFⅡ以及沪港通之后我国证券市场上另外一个举足轻重的对外开放政策,是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强的重要表现,也是我国证券市场不断成熟、完善的必要前提。该制度使得深圳股市和香港股票市场的联系更加密切,开启了深港两地资本市场深化交流的大门,促进了深交所和港交所的互融互通,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加强了中国资本市场与国际的联系。但是深市和港市的投资理念、投资主体等存在很大不同,两市的相互交融对深交所创业板市场的影响到底怎样,以及如何影响,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而市场的流动性和波动性是衡量市场发展状态的重要指标,决定了市场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在此大背景的基础上,本文将就创业板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进行研究,以此分析深港通对深交所创业板市场的影响。首先,本文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等相关概念等进行了介绍,并对市场流动性、股价波动性、对外开放政策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分析,从而选出流动性衡量指标:liq=|rt|/t 波动性衡量指标:vol = 2*(pht-plt)/(pht + plt);然后对创业板市场的现状进行了相关介绍,发现创业板市场在不断发展壮大,但仍存在着风险较高、波动性较强等问题,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之后介绍了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影响因素,并深入分析了深港通对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的影响路径。在以上理论基础上,分别选用了双重差分模型和GARCH-M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分析深港通对创业板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的影响。在研究深港通对创业板市场流动性的影响时,本文选择构建了双重差分模型,同时选取换手率、成交量、成交额和流动市值作为控制变量以减少其他因素带来的影响。通过一系列检验之后,并最终选择了回归效果较好的固定效应模型,并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深港通制度对创业板市场流动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能是因为深港通制度改善了深交所创业板市场投资者结构、投资理念,调整了市场规模,增加了国际资本流动,市场的稳定性不断增强。在分析深港通对创业板市场波动性的影响时,设置虚拟变量D来解释政策效应的影响,通过GARCH-M模型分析市场波动性的变化情况,分析结果表明:深港通的开通减小了创业板市场的波动性;但是其绝对值仍然较小,说明深港通减缓创业板市场波动性的能力是有限的,其功能还未能全部显现,且市场波动性与风险成正相关,即市场风险的加大将会引发市场波动性的增强。最后本文针对如何应对深港通带来的机遇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从而促进我国资本市场更好更快地向国际化道路发展。(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1)

闫纯[3](2017)在《分层制度对新叁板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6月27日,新叁板市场分层制度正式实施。流动性和波动性一直以来都是股票市场最为重要的特征,新叁板市场也不例外。根据以往对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分层制度的研究来看,学者普遍认为,新叁板市场引入分层制度可以适当增加其流动性并减弱波动性。本文以3162家新叁板挂牌企业为研究样本,应用2016年6月27日前后120个交易日的市场日数据。本文首先采用Amivest流动性比率和换手率测度新叁板市场流动性,采用收盘价和换手率的标准差测度市场波动性。其次,本文采用DID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分层制度对新叁板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分层制度并未对市新叁板市场流动性产生显着影响,而流通股本、流通股比例、净利润、做市商数量和合格投资者数量等因素会造成市场流动性的变化。(2)分层制度可以显着减弱新叁板市场的波动性,增强其稳定性。除此之外,流通股本、流通股比例、净利润以及营收复合增长率等因素也会对市场的波动性产生影响。最后,本文结合实证结果,对新叁板市场如何更好发挥分层制度的制度效果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浙江工商大学》期刊2017-05-01)

徐俊杰[4](2017)在《融资融券对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证券市场自2010年3月31日引入融资融券交易机制以来,已对其进行五次扩容,标的股票数量增至950只,其中上海证券交易所标的股票由485只增长至525只。随着卖空交易在我国日趋完善,交易额大幅增长,其对市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已经成为投资者探讨的热点。但由于我国市场在前期一直处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熊市中,且该时期可供进行卖空的标的股票也较少,造成国内相关议题对融资融券交易的研究多以平稳市场数据为主,缺乏在交易量急剧增减、股价持续剧烈波动时的数据支持。现有研究也主要集中于对融券交易的研究,未给予融资交易足够重视,而在我国市场融资交易起主要作用。鉴于此本文在充分考虑市场状态因素基础上,利用经历过完整的牛市和熊市周期行情转换的上海证券市场数据,分别对融资融券交易、融资交易及融券交易在股市发生动荡时对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1)在交易量急剧增大时,融资交易、融券交易都可以提升市场流动性,其中融资交易对流动性提升的贡献度更大;(2)在股价加速下跌时,融资交易、融券交易可以抑制市场波动性,其中融券交易对波动性抑制的贡献度更大。最后,本文根据实证研究结果,结合我国市场发展实际情况从加强投资者做空理念、降低融资融券交易费用及交易门槛、重视制度建设和建立有效的保证金制度四个方面为提高我国融资融券交易运行效率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7-04-01)

王妍[5](2017)在《金融微观结构下知情交易对中国股票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投资者制在制定交易策略时,其掌握的信息是根本的依据。市场中的买卖单是一个信息的微观结构载体,其中中流包含有关于投资者的信息量、对资产的收益预期、个人交易偏好等全部信息,是投资者对资产价值评估的一个集中体现,直接对市场中资产价格的发现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可以将参与市场的交易者分为知情交易者(Informed Trader)和非知情交易者(Uninformed Trader)。在分析市场微观结构下的信息对交易行为的作用影响模式,对于揭示价格发现的过程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即从微观结构下的信息的角度出发,基于市场微观结构的理论以及信息探测理论,使用 Easley,Kiefer,0' Hara and Paperman 在 1996 年建立 EKOP 模型,计算信息性交易概率(PIN),将它作为知情交易的直接度量,该方法估计的知情交易概率被许多学者认同并且应用到大量的实证研究中。信息性交易概率(PIN)反映了各类利用私有信息进行的交易,PIN值越低,信息性交易概率越低,信息对称程度越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股票的信息性交易概率(PIN)。计算需要使用每天交易的买卖报价高频数据来估计,建立似然函数用似然估计来获得最终的信息性交易概率(PIN)值。本文中,利用函数的变换,解决了在计算中会出现的数据溢出问题,大大提升了运算效率。并对交易买卖方向进行了判断,以获得每个交易日中买单和卖单的数量。信息交易对市场效率的影响研究。本文分别对知情交易在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的方面的影响。在中国股票市场中,信息性交易概率(PIN)与换手率呈正相关关系,与波动性呈负相关关系。信息性交易概率(PIN)越高,则公司股票换手率越低,波动率越高,PIN可以有效的从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角度探测出公司私有信息含量高低。(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7-03-01)

苏杭[6](2017)在《融资融券对证券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0年3月31日中国正式引入了融资融券交易,投资者既可以通过融资获得更大利润,也可以通过融券卖空获利,融资融券的推出标志着一个全新交易模式的开启。随着融资融券由试点转为常规、标的证券品种大幅扩容以及转融通业务的启动,融资融券的交易额和余额,都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态势。融资融券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力日益扩大。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理论和实证两个部分。在理论分析方面,首先回顾了国内外文献关于融资融券对市场影响的各种论述,同时介绍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融资融券交易制度,接着从交易流程分析融资融券如何影响证券市场的波动性和流动性。在实证研究部分,本文从流动性和波动性两个视角,通过一系列实证检验方法,分析了融资融券对证券市场波动性和流动性的影响程度。最后,本文根据实证分析结果,从做好风险管理、完善转融通机制、推动融资和融券平衡发展等几个不同角度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供相关部门参考。(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7-03-01)

许波[7](2016)在《融资融券对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外成熟的证券市场推行买空卖空机制较早,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从目前的理论和实践来看,买空卖空机制能活跃股票市场,提高股市的流动性,抑制了股市的波动。然而我国股票市场长期缺乏融券卖空机制,投资者只能单边做多交易,这导致了股市风险的扩大,难以形成有效的价格发现机制,阻碍了证券市场的发展与创新。为此我国融资融券交易试点于2010年3月31日正式启动,这意味着我国股票市场正式进入双边交易。我国融资融券交易经过近6年的发展,无论是标的证券范围还是交易规模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融资融券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新的问题,2015年6月12日,在降低杠杆规范两融业务的政策下,融资融券交易开始缩水,我国股市随之迅速暴跌。由于融资融券交易具备高杠杆及双向交易的特点,对股市具有助涨杀跌的效应。那么融资融券交易对我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和流动性到底是增加了还是降低了?在不同市场环境下,融资融券交易对股市波动影响是否会不同?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分析和探讨。首先,本文在整理和总结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从融资融券的含义、特点和功能出发,结合我国融资融券目前发展的现状和发展历程,并分析其所存在的问题,进而对我国融资融券基本状况进行了概括。其次,分析我国股票市场波动性和流动性的影响因素及选取合适衡量指标。随后,本文研究了融资融券对股票市场影响的理论机制,为实证假说的提出提供了理论基础。然后从流动性和波动性的角度,利用VAR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及脉冲响应,实证分析融资融券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具体影响。鉴于2015年股市暴涨暴跌的特殊行情,本文又继续进一步研究当股市处于不同的趋势通道时,融资融券交易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本文研究结论如下:(1)融资交易是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的格兰杰原因,会对股市流动性产生同向冲击效应,增加股票市场的流动性。(2)融券卖空也是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的格兰杰原因,总的说来融券卖空会增加股市的流动性即当给予融券卖空交易一个正的单位冲击,会对股市流动性产生一个同向的冲击效应。但在期初会降低股市的流动性,也就是说融券交易对股市的同向效应影响并没有从一开始就显现,市场有一定的滞后。(3)融资交易是我国股票市场波动性的格兰杰原因,在短期内会对股票市场的波动性产生一个反向的冲击效应,即减小股市的波动性,但是之后又会被市场所吸收。(4)融券卖空并不是我国股票市场波动性的格兰杰原因,融券卖空交易对股市的波动性产生反向的冲击效应即减小股市的波动,但是融券交易减小股市波动性的效应没有融资交易降低股市波动性效应更加明显。(5)在上升趋势中,由于“羊群效应”投资者纷纷加大融资交易,促使股票市场需求继续增加,股市进一步上涨,增加我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性,这种波动性最后会被市场所消化;融券交易初期会减少股市的波动性,有利于稳定市场。(6)在下跌趋势中,融资交易会降低我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性,融券交易会增加股市的波动性,而且这种波动性没有随期限的推移降低。之后本文梳理结论并给出解释分析,最后本文结合我国融资融券交易的特点及投资者习惯行为,从监管机制、转融通机制、融资融券业务、投资者教育和券商的内部建设角度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6-04-01)

井浩羽[8](2016)在《融资融券对股票市场流动性与波动性影响的文献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2010年3月31日我国融资融券业务正式开通,融资融券的诞生改变了中国证券市场长期以来存在的"单边市"状况。从理论而言,融资融券的开展有助于增强市场的流动性,完善股价形成机制,发挥市场缓冲器的作用。本文就国内外学者对融资融券的研究做出总结,以期对我国学者后续的研究有所帮助。(本文来源于《经济论坛》期刊2016年02期)

潘庭庭[9](2015)在《融资融券对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沪市和深市于2010年3月31日正式接受融资融券交易申报,此标志着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在我国正式启动;2012年8月30日,融资融券业务从试点阶段进入常规阶段。截止到2015年3月17日,融资融券已经在我国发展了五年的时间,尽管其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但仍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而且仍无法确定融资融券到底对我国证券市场的运行质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对我国股市流动性和波动性的影响又如何。鉴于此,本文在对融资融券理论分析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选取融资融券推出五年以来上证综合指数为研究对象,通过具体的实证分析模型系统、严谨地探究了融资融券交易机制给股市流动性和波动性带来的影响。进一步,本文将全样木数据根据股票价格变化的趋势分为股价持续上涨阶段和持续下跌阶段,考虑是否会由于市场股票价格变化趋势的不同而导致融资融券对流动性和波动性的影响也不同,更加系统全面得对本文的命题展开研究。最后本文针对融资融券业务在我国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实证部分所得出的结论,提出了推进融资融券在我国更加持续、稳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希望能完善与融资融券业务相关的政策法规及制度,使其能够发挥提高市场的流动性水平,并稳定市场的积极作用。具体包括大力发展转融通业务、降低融资融券准入门槛等。(本文来源于《沈阳理工大学》期刊2015-12-10)

潘庭庭[10](2015)在《融资融券对股票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影响的作用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0年3月31日,融资融券业务在我国正式启动。关于融资融券对股票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影响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但由于研究的对象和方法的差异,以及投资者行为等因素的不同,使得得出的结论也有很大分歧。融资融券对股票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的作用机制到底是什么,该业务究竟是如何影响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和作用性的,分析这些问题将有助于融资融券业务在我国更好的发展。(本文来源于《品牌》期刊2015年09期)

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沪港通开通之后,李克强总理提出“沪港通之后应有深港通”,随后深港通的准备工作陆续开展,2016年12月5日,深港通正式启动。深港通成为QFⅡ、RQFⅡ以及沪港通之后我国证券市场上另外一个举足轻重的对外开放政策,是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强的重要表现,也是我国证券市场不断成熟、完善的必要前提。该制度使得深圳股市和香港股票市场的联系更加密切,开启了深港两地资本市场深化交流的大门,促进了深交所和港交所的互融互通,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加强了中国资本市场与国际的联系。但是深市和港市的投资理念、投资主体等存在很大不同,两市的相互交融对深交所创业板市场的影响到底怎样,以及如何影响,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而市场的流动性和波动性是衡量市场发展状态的重要指标,决定了市场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在此大背景的基础上,本文将就创业板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进行研究,以此分析深港通对深交所创业板市场的影响。首先,本文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等相关概念等进行了介绍,并对市场流动性、股价波动性、对外开放政策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分析,从而选出流动性衡量指标:liq=|rt|/t 波动性衡量指标:vol = 2*(pht-plt)/(pht + plt);然后对创业板市场的现状进行了相关介绍,发现创业板市场在不断发展壮大,但仍存在着风险较高、波动性较强等问题,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之后介绍了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影响因素,并深入分析了深港通对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的影响路径。在以上理论基础上,分别选用了双重差分模型和GARCH-M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分析深港通对创业板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的影响。在研究深港通对创业板市场流动性的影响时,本文选择构建了双重差分模型,同时选取换手率、成交量、成交额和流动市值作为控制变量以减少其他因素带来的影响。通过一系列检验之后,并最终选择了回归效果较好的固定效应模型,并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深港通制度对创业板市场流动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能是因为深港通制度改善了深交所创业板市场投资者结构、投资理念,调整了市场规模,增加了国际资本流动,市场的稳定性不断增强。在分析深港通对创业板市场波动性的影响时,设置虚拟变量D来解释政策效应的影响,通过GARCH-M模型分析市场波动性的变化情况,分析结果表明:深港通的开通减小了创业板市场的波动性;但是其绝对值仍然较小,说明深港通减缓创业板市场波动性的能力是有限的,其功能还未能全部显现,且市场波动性与风险成正相关,即市场风险的加大将会引发市场波动性的增强。最后本文针对如何应对深港通带来的机遇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从而促进我国资本市场更好更快地向国际化道路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论文参考文献

[1].马婉如.沪港通对沪市A股市场流动性与波动性的影响研究[D].河北大学.2019

[2].史若艺.深港通对创业板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的影响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8

[3].闫纯.分层制度对新叁板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7

[4].徐俊杰.融资融券对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影响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7

[5].王妍.金融微观结构下知情交易对中国股票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的影响研究[D].云南大学.2017

[6].苏杭.融资融券对证券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7

[7].许波.融资融券对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D].安徽大学.2016

[8].井浩羽.融资融券对股票市场流动性与波动性影响的文献综述[J].经济论坛.2016

[9].潘庭庭.融资融券对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5

[10].潘庭庭.融资融券对股票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影响的作用机制[J].品牌.2015

标签:;  ;  ;  ;  

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论文-马婉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