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裂刚度论文-卓涛

开裂刚度论文-卓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开裂刚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负弯矩区,裂缝,刚度

开裂刚度论文文献综述

卓涛[1](2019)在《组合连续梁负弯矩区混凝土开裂对主梁刚度退化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大中跨径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的逐渐推广,中支座负弯矩增大导致混凝土面板更容易开裂,裂缝扩展引起主梁刚度退化的问题也越来越凸显,因此有必要对负弯矩区混凝土面板裂缝扩展引起的主梁刚度退化问题进行研究。本文从裂缝产生与扩展的角度出发,采用文献查阅、理论分析、有限元模拟等方法,研究负弯矩区混凝土面板受力开裂的主要规律,提出负弯矩区混凝土面板受力开裂的裂缝模型,分析混凝土面板开裂过程中主梁刚度退化规律,研究组合梁在混凝土面板开裂后主梁受力性能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一种提高负弯矩区组合梁刚度与承载能力的措施,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获得了组合梁负弯矩区混凝土面板受力裂缝扩展的一般规律。裂缝一般首先出现在中支座处弯矩值最大的顶层横向钢筋位置,随后向两侧扩展,裂缝位置为顶层横向钢筋位置,间距为顶层横向钢筋间距,裂缝长度为混凝土面板宽度,裂缝深度为混凝土面板厚度,裂缝形态为贯穿性主裂缝。(2)提出了反映组合梁负弯矩区混凝土面板裂缝产生、扩展过程中主梁刚度退化的有限元模型分析方法。(3)获得了组合梁负弯矩区混凝土面板开裂过程中主梁刚度退化的主要规律。组合梁刚度随着裂缝扩展不断折减,由最初的未开裂截面刚度到初始开裂时刚度发生突变,然后裂缝的进一步扩展导致组合梁刚度折减至开裂截面刚度,最后纵筋、钢梁逐渐屈服导致主梁刚度进一步降低。(4)指出了在进行组合梁负弯矩区挠度计算时,应充分考虑混凝土面板受拉刚化效应对主梁截面刚度的贡献,按有关规范不考虑负弯矩区混凝土面板作用的计算方法偏于保守。(5)获得了组合梁负弯矩区混凝土面板开裂后各因素对主梁刚度、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作用。配筋率、钢梁顶板厚度、钢梁底板厚度、钢梁腹板厚度对混凝土面板开裂后的组合梁刚度及极限承载力影响比较大,混凝土面板厚度、混凝土强度等级对混凝土面板开裂后主梁刚度及承载能力影响较小。(6)提出了一种提高组合梁负弯矩区主梁刚度及承载能力的改善措施并通过有限元对比分析验证此方法的可行性,随后进行参数分析探讨相应规律。在组合梁负弯矩区混凝土面板顶层横向钢筋位置设置“Z”字形斜筋,提高局部配筋率、加强裂缝间混凝土面板连接作用、改善混凝土面板局部受力性能,从而提高了组合梁的刚度与承载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9-04-01)

杜进生,王健,韦锦帆,李雅娟,牛宏[2](2019)在《再生混凝土梁开裂弯矩与抗弯刚度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再生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验证公路桥梁规范中开裂弯矩与抗弯刚度的计算方法对再生混凝土梁的适用性,设计1根普通混凝土梁和2根再生骨料取代率分别为50%、100%的再生混凝土梁进行抗弯性能试验,并将试验值与规范计算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普通混凝土梁相比,再生混凝土梁的开裂弯矩、屈服弯矩及极限弯矩均偏小,分别约为普通混凝土梁的66.0%、85.4%及88.3%,其中再生混凝土梁的开裂弯矩降低幅度最大;再生混凝土梁的跨中挠度随着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而增大,且大于普通混凝土梁的跨中挠度;按照公路桥梁规范的计算方法,再生混凝土梁的开裂弯矩计算值较试验值大25%左右,而跨中挠度计算值较试验值小10%左右,即公路桥梁规范的抗弯刚度计算值大于试验值;公路桥梁规范关于开裂弯矩和抗弯刚度的计算方法不直接适用于再生混凝土梁。利用国内外既有典型试验数据,分别对公路桥梁规范中开裂弯矩和抗弯刚度的计算方法进行修正,并对修正后的方法进行验证。修正后方法的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预测精度较高,可分别用于计算再生混凝土梁的开裂弯矩和抗弯刚度。(本文来源于《中国公路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王磊,杨飞,董水英[3](2018)在《基于阶梯刚度模式的PC梁开裂后挠度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开裂使得结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降低,对于可靠性降低的桥梁有必要对其承载能力进行评定。主梁开裂会导致结构刚度降低,增加主梁下挠风险。同时,主梁下挠进一步加剧裂缝的产生和发展,降低主梁刚度,二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在进行开裂后的主梁结构力学性能计算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开裂后主梁刚度的计算问题。计算主梁开裂后刚度时,目前常见的做法是将原结构构件的刚度按一定规则进行折减,并且整个构件采用统一的开裂后刚度值。这种做法往往与结构的实际刚度偏差较大,且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效应误差亦较大。通过对开裂后主梁的裂缝特征参数进行统计,按照一定规则,将开裂后的主梁划分为若干个开裂区段,采用阶梯刚度简化计算方法分别求出每个开裂区段的有效刚度,形成阶梯刚度模式。阶梯刚度建立后,采用挠度分段积分的方法求出阶梯刚度下的荷载挠度。通过开裂后的PC梁加载试验,对阶梯刚度和阶梯刚度下的挠度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采用基于裂缝特征统计参数的阶梯刚度模式,更接近结构开裂后刚度的实际情况;基于阶梯刚度的挠度计算结果与试验挠度值吻合较好;与规范规定的开裂后主梁挠度计算方法相比,在未过分增加计算工作量的前提下,本方法的精度更高,更接近实际情况。(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期刊2018年10期)

夏风敏,李常新[4](2018)在《基于构件开裂刚度改变后内力的变化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构件的开裂改变了刚度,同时会使内力重新分布。研究构件开裂后内力的变化规律,是分析构件开裂后实际内力变化的有效方式。文章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的扩展有限元XFEM,对混凝土刚性框架进行弹塑性分析,并与有限元软件ETABS的弹性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研究了构件开裂刚度改变后内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弯矩的弹塑性与弹性计算结果相比,构件裂缝贯通1/8~1/2时,下降了10%~20%,钢筋没有达到屈服;构件裂缝贯通1/2~3/4时,下降了20%~30%,而贯通约3/4时,裂缝处最外侧钢筋屈服;裂缝贯通3/4至完全贯通,下降了30%~80%,且裂缝宽度<2 mm时,下降了30%~50%,而裂缝宽度>2 mm时,下降程度发展较快,可达50%~80%;当裂缝贯通截面时,裂缝处的纵筋屈服,且裂缝宽度>5 mm时,弯矩下降的程度>90%,失去承载能力。(本文来源于《山东建筑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王茜[5](2017)在《开裂在役钢筋混凝土梁加卸载刚度与正常使用可靠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钢筋混凝土构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中,但由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较低,在正常服役过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可能因为各种因素导致开裂,如构件遭受设计外过载或偶然冲击作用等。在意外荷载卸载后,由于混凝土开裂与钢筋混凝土粘结损伤的影响,构件刚度会下降,从而导致正常使用变形增大,以及正常使用可靠度降低。本文旨在于提出一种在役开裂钢筋混凝土梁正常使用可靠度的计算方法,并论证开裂损伤对钢筋混凝土梁正常使用可靠度的影响。本文报道了 11片钢筋混凝土梁的反复加卸载试验。根据实测的梁体裂缝分布形态与荷载-位移响应结果,计算了裂后钢筋混凝土梁重复加载的实测平均惯性矩。利用4片设计参数一致的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结果,验证了平均惯性矩模型在可靠度分析中的有效性。利用本文的11片梁试验数据和历史文献数据,校核了有效惯性矩模型和平均惯性矩模型的不确定性。本文利用蒙特卡罗法来考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随机性,并采用平均惯性矩模型分析了历史开裂损伤对钢筋混凝土梁的正常使用可靠度的影响,定量计算了开裂钢筋混凝土梁的短期和长期正常使用可靠度及其损失。研究结果表明,当历史荷载产生的变形可能大于变形限值时,需要考虑历史开裂损伤对短期正常使用可靠度的影响,轻度的历史损伤虽然会影响构件变形响应的概率密度,但不会影响短期正常使用可靠度。然而,在考虑收缩徐变效应时,历史开裂损伤会削弱梁体刚度,从而增大徐变和收缩的时变变形,因此即使轻度的历史损伤也会降低构件的长期正常使用可靠度。另外,钢筋混凝土梁遭受损伤荷载的时间越晚,开裂损伤对长期正常使用可靠度的影响就越小。(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7-05-01)

张兴虎,李婷,姜维山[6](2016)在《混凝土短梁斜向开裂后的有效剪切刚度与变形》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钢筋混凝土短梁有效剪切刚度的计算,根据以往试验资料分析了短梁开裂后的斜裂缝形态及其发展,探讨了此阶段的剪切刚度变化规律;在变角桁架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内插法得出混凝土从斜向开裂至0.8F_u阶段的有效剪切刚度,进而计算出相应的剪切变形和挠度,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此外,将计算值与其它叁种方法的计算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按本方法计算出的挠度值与试验值符合较好;相对于其它方法,本方法能较好地预测短梁自斜向开裂至0.8F_u阶段的变形,且提高了计算精度.(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刘志华[7](2016)在《预加力对开裂预应力混凝土梁体刚度效应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预加力对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开裂梁体刚度效应的影响,以公路桥梁中常用的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和T梁为研究对象,基于设计规范中开裂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刚度计算原理,采用统计分析、室内试验梁和实桥试验相结合方法,分析开裂预应力混凝土梁受拉区预压应力与梁体短期抗弯刚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小箱梁和T梁受拉区混凝土开裂后,随预加力在受拉区混凝土所产生预压应力的增大,开裂梁体短期抗弯刚度提高;对于开裂预应力混凝土梁桥,采用增设体外预应力钢束的加固方法进行加固,可以有效地提高梁体短期抗弯刚度,较好地抑制梁体受力裂缝的发展。(本文来源于《世界桥梁》期刊2016年01期)

郑开启,刘钊,张宇峰,秦顺全[8](2015)在《腹板斜向开裂混凝土梁桥的剪切刚度评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腹板斜裂缝对混凝土梁桥剪切刚度退化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桁架模型和实际斜裂缝状况的剪切刚度评估方法。根据变角桁架模型推导箍筋屈服时混凝土梁的极限剪切刚度,并通过剪切刚度退化因子极限值建立极限剪切刚度和弹性剪切刚度的定量关系;建立一般开裂程度下的剪切刚度线性退化模型,当斜裂缝开裂等级从1级升至5级时,开裂后剪切刚度由弹性剪切刚度线性降低至极限剪切刚度;提出斜裂缝开裂程度5级评定标准,建立实用的带斜裂缝混凝土梁桥剪切刚度评估方法。采用该方法对某斜向开裂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进行了斜裂缝分级评定与剪切刚度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评价带斜裂缝桥梁的剪切刚度及下挠。(本文来源于《桥梁建设》期刊2015年04期)

徐向锋,张峰,韦成龙[9](2015)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开裂后的刚度损伤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箱梁容易在支座、1/4跨及跨中位置出现裂缝,箱梁开裂病害与箱梁过量下挠相互耦合,其作用机理较为复杂,评估箱梁过量下挠的难点在于箱梁裂后的刚度分布特性研究。为了有效评估箱梁裂后刚度,制作了大比例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模型,开展了反复荷载作用下的箱梁破坏性试验,分别采用两种方法开展了箱梁裂后刚度分布特性研究。第一种方法,结合试验数据,基于Levenberg-Marquardt优化算法,对已测试得到的不同开裂程度下的挠度进行刚度分布反演;第二种方法,基于模型试验测试的荷载挠度曲线直接建立刚度折减评估参数,对开裂后箱梁的刚度损伤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箱梁裂后刚度纵向分布特征,验证了评估结果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箱梁裂后开裂区域的刚度折减系数以加载位置为参考点,其余部位的刚度损伤沿箱梁纵向呈线性分布。提出了箱梁裂后刚度损伤计算方法。该研究可对开裂后箱梁的服役性能评估提供了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15年07期)

谢燕飞,麻洪辉[10](2014)在《预应力混凝土T梁开裂后的刚度退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预应力混凝土T梁试验和叁维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相结合,对预应力混凝土T梁开裂后刚度退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通过有限元计算得到了有效预应力、预应力筋配筋率、非预应力筋配筋率、混凝土强度等级对T梁开裂后刚度退化性能的影响,并对其规律进行了数值拟合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14年12期)

开裂刚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再生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验证公路桥梁规范中开裂弯矩与抗弯刚度的计算方法对再生混凝土梁的适用性,设计1根普通混凝土梁和2根再生骨料取代率分别为50%、100%的再生混凝土梁进行抗弯性能试验,并将试验值与规范计算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普通混凝土梁相比,再生混凝土梁的开裂弯矩、屈服弯矩及极限弯矩均偏小,分别约为普通混凝土梁的66.0%、85.4%及88.3%,其中再生混凝土梁的开裂弯矩降低幅度最大;再生混凝土梁的跨中挠度随着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而增大,且大于普通混凝土梁的跨中挠度;按照公路桥梁规范的计算方法,再生混凝土梁的开裂弯矩计算值较试验值大25%左右,而跨中挠度计算值较试验值小10%左右,即公路桥梁规范的抗弯刚度计算值大于试验值;公路桥梁规范关于开裂弯矩和抗弯刚度的计算方法不直接适用于再生混凝土梁。利用国内外既有典型试验数据,分别对公路桥梁规范中开裂弯矩和抗弯刚度的计算方法进行修正,并对修正后的方法进行验证。修正后方法的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预测精度较高,可分别用于计算再生混凝土梁的开裂弯矩和抗弯刚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开裂刚度论文参考文献

[1].卓涛.组合连续梁负弯矩区混凝土开裂对主梁刚度退化作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

[2].杜进生,王健,韦锦帆,李雅娟,牛宏.再生混凝土梁开裂弯矩与抗弯刚度计算方法[J].中国公路学报.2019

[3].王磊,杨飞,董水英.基于阶梯刚度模式的PC梁开裂后挠度分析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2018

[4].夏风敏,李常新.基于构件开裂刚度改变后内力的变化规律研究[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8

[5].王茜.开裂在役钢筋混凝土梁加卸载刚度与正常使用可靠度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7

[6].张兴虎,李婷,姜维山.混凝土短梁斜向开裂后的有效剪切刚度与变形[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7].刘志华.预加力对开裂预应力混凝土梁体刚度效应的影响分析[J].世界桥梁.2016

[8].郑开启,刘钊,张宇峰,秦顺全.腹板斜向开裂混凝土梁桥的剪切刚度评估方法[J].桥梁建设.2015

[9].徐向锋,张峰,韦成龙.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开裂后的刚度损伤评估[J].工程力学.2015

[10].谢燕飞,麻洪辉.预应力混凝土T梁开裂后的刚度退化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4

标签:;  ;  ;  ;  

开裂刚度论文-卓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