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里东部活动断裂地质特征

可可西里东部活动断裂地质特征

一、可可西里东部活动断裂的地质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李朝鹏[1](2021)在《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扩展过程》文中研究说明青藏高原东北缘位于高原向外扩展的前缘部位,是亚洲大陆内部显着的地形过渡带。同时,青藏高原东北缘还是东亚季风区和亚洲内陆干旱区的过渡带。于是,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扩展过程对检验高原生长动力学模型、理解高原生长过程、探索高原隆升与亚洲大陆内部气候、环境演化之间关系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然而,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生长过程却备受争议。本文选择青藏高原东北缘内最主要的两条山系-东昆仑山和祁连山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磷灰石(U-Th)/He低温热年代学方法和综合物源分析方法,研究了东昆仑山新生代构造变形时间和样式、祁连山地形生长历史及其环境效应,重建了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扩展过程,为探讨青藏高原生长动力学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约束。1.东昆仑山(诺木洪地区)构造变形时间的重新厘定已发表的东昆仑山北缘磷灰石(U-Th)/He年龄-高程剖面数据是始新世构造变形的重要证据。然而,前人观察到的始新世山体剥露速率的急剧增加很有可能是由特殊数据组织方式造成的。为了重新厘定东昆仑山北部构造变形时间,本研究在东昆仑山中段(诺木洪地区)沿着高程采集了7个磷灰石(U-Th)/He样品。以研究区内山顶残留的地貌侵蚀面作为水平参考面,把磷灰石(U-Th)/He样品(包括本文样品和已发表样品)与地貌侵蚀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作为古深度,建立了年龄-古深度剖面。新的年龄-古深度剖面显示东昆仑山剥露速率在~25Ma急剧的增加,由~0.03 km/Myr增加到0.4-0.5 km/Myr。结合研究区内地貌侵蚀面向南低角度倾斜的特征,我们把东昆仑山中段晚渐新世(~25 Ma)的快速剥露解释为山体北缘逆冲作用的启动时间。2.东昆仑山(香日德地区)构造变形时间和样式前人观察到东昆仑山内存在多种形式构造变形(向北和向南逆冲作用、左旋剪切变形)和相邻盆地(柴达木盆地和可可西里盆地)新生代地层向东昆仑山减薄的特征。为了协调上述地质现象,本研究以东昆仑走滑断裂为核部的花状构造几何模型作为工作模型。基于该模型,在香日德地区,沿垂直于东昆仑山走向的方向采集磷灰石(U-Th)/He样品。新的磷灰石(U-Th)/He数据限定了香日德地区南北向的等时面。该等时面与东昆仑山山顶识别出来的向北低角度(~4°)倾斜的地貌侵蚀面基本平行,指示了区域性由南向北的“掀斜”变形。横跨山体的年龄-水平距离剖面图显示由北向南剥露程度逐渐增加,并且剥露程度最大的部位在东昆仑走滑断裂附近。多个年龄-高程图揭示东昆仑山快速剥露始于晚渐新世(~26 Ma),东昆仑走滑断裂的局部斜压区(布青山)快速剥露早于~23Ma。综合以上结果,我们推测沿东昆仑断裂的左旋剪切变形始于晚渐新世,与压扭性作用伴生的区域“掀斜”变形同时发生。基于本文获得的晚渐新世区域“掀斜”变形、沿东昆仑断裂的左旋剪切变形、东昆仑山北缘向北逆冲作用,并且综合前人在东昆仑山南侧获得的晚渐新世向南逆冲作用、相邻盆地沉积样式、东昆仑山地貌和岩石圈深部结构特征,我们提出了新的构造几何模型:上地壳以东昆仑走滑断裂为核部的正花状构造叠加下地壳构造楔模型。新的构造几何模型很好地协调了东昆仑山及相邻地区观察到的众多相互矛盾的地质现象。3.东昆仑山(格尔木地区)构造变形时间和样式本研究仍以东昆仑走滑断裂为核部的花状构造作为工作模型,在格尔木地区,沿垂直于东昆仑山走向的方向采集磷灰石(U-Th)/He样品。横跨山体的年龄-水平距离剖面图显示由北向南剥露程度逐渐增加,并且剥露程度最大的部位在东昆仑走滑断裂附近。东昆仑山中部和南部的4个高程剖面记录了晚渐新世-早中新世(26-18 Ma)快速剥露过程,北部1个高程剖面显示出·~27 Ma可能的“拐点”,意味着快速剥露开始时间为26-27 Ma。格尔木地区快速剥露开始时间和空间剥露特征与香日德地区一致,进一步验证了上地壳以东昆仑走滑断裂为核部的花状构造叠加下地壳构造楔模型的合理性。4.祁连山中中新世以来地形演化历史柴达木盆地北部出露了连续的、巨厚的新生代沉积物。这些沉积物与祁连山的构造隆升过程密切相关。本文选择柴达木盆地中古地磁年龄框架最可靠的怀头他拉剖面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综合的物源分析研究。物源分析结果显示,在13-8 Ma期间,怀头他拉剖面碳酸质岩屑含量显着增加(由<7%增加到>20%),Al2/O3比值逐步上升(由20%上升到29%),显着的εNd值下降(由-9.9下降到-12.4),前寒武纪(>550 Ma)碎屑锆石颗粒的比例显着增加(由24%增加到60%)。通过对比周缘潜在物源区(祁连山、都兰高地和东昆仑山)的岩石组合类型和时代、基岩主量元素和Nd同位素组成特征,新的数据指示柴达木盆地东北部的物源区在13-8 Ma期间由东昆仑山转变为祁连山。于是,我们推断祁连山南部在中-晚中新世经历了显着的地形生长。综合遍布祁连山的中-晚中新世构造变形记录和同时期周缘盆地的沉积环境、物源区和气候指标的转变,本研究认为祁连山经历了中-晚中新世广泛的构造变形后形成了较高起伏的地形,并造成同时期山体东、西两侧完全相反的气候变化趋势,塑造了青藏高原东北缘现今东侧湿润、西侧干旱的气候格局。综上所述,本研究对青藏高原东北缘生长过程取得了几点新的认识:(1)将东昆仑山北缘逆冲作用的时间修订为晚渐新世(~25 Ma);(2)识别出东昆仑山晚渐新世(26-27 Ma)区域“掀斜”变形,并且与东昆仑断裂走滑运动同步;(3)提出了上地壳以东昆仑走滑断裂为核部的花状构造叠加下地壳构造楔的几何模型,合理的解释了东昆仑山及相邻地区观察到的地质和地貌现象;(4)中-晚中新世广泛的构造变形塑造了祁连山现今高海拔地形,并且形成了青藏高原东北缘东、西两侧的气候格局;(5)祁连山大范围的构造隆升始于中中新世,明显晚于东昆仑山构造隆升时间,意味着晚渐新世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高海拔地形边界从东昆仑山扩展到北祁连山。

赵荣涛[2](2021)在《利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东昆仑深部结构与造山机制》文中研究说明东昆仑位于青藏高原北部,是研究青藏高原北向生长的重要地区。该区新生代构造复杂,地震活动强烈,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背景下构造变形等科学问题的天然试验场。本文利用INDEPTH IV项目在藏北地区布设的121个天然地震台站于2007-2009年间记录的地震数据,从中挑选出359个远震事件,通过接收函数CCP偏移成像和改进后的H-k叠加方法,以及多参数、多方法进行综合分析验证,获得了藏北地区的壳幔结构和地壳的Vp/Vs波速比。在上述工作及综合其它地球物理观测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东昆仑深部结构和造山过程,以期深化对东昆仑隆升机制和深部动力学过程的认识。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和认识包括:(1)在距离木孜塔格-昆仑-阿尼玛卿缝合带以北~30-90km之间观测到“双莫霍面”现象,上部柴达木莫霍面位于~45k-50m深度,并呈向南向东昆仑山下逐渐模糊趋势,下部东昆仑莫霍面从~65km深度向北向下延伸到~90km的柴达木上地幔深处。北倾正转换震相上部还存在一条平行的负转换震相,表明二者之间存在低速物质。(2)在羌塘地块中部和可可西里地块北部存在高波速比(平均Vp/Vs≈1.83)异常区,东昆仑地壳波速比整体也高于全球平均值(平均Vp/Vs≈1.78),表明藏北地区中下地壳普遍存在部分熔融物质。(3)上地幔接收函数叠加图像显示藏北中部和东部的的地幔过渡带厚度与全球平均厚度基本相同,中部410km和660km间断面的深度比东部下沉约10km。这表明藏北地区地幔过渡带不存在较大的温度异常,中部地幔过渡带上部剪切波速度比全球平均值稍低。藏北地区410km和660km间断面的完整形态表明,在藏北地区印度岩石圈没有俯冲到地幔过渡带深度。(4)根据东昆仑-柴达木接合带的“双莫霍面”特征和藏北地区较高的波速比,提出了东昆仑造山作用与其中地壳挤入到柴达木的下地壳,其下地壳则向下插入到柴达木上地幔有关的新认识。

詹小飞[3](2021)在《三江北段玉树地区构造-岩浆演化和铜多金属成矿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研究区位于青海玉树地区,处于西南三江成矿带北段,构造位置位于青藏高原中部金沙江和甘孜-理塘缝合带的结合部位,与古特提斯演化关系密切。有大量的二叠纪-三叠纪。本文以该区区内发育的岩浆岩和铜多金属矿床为研究对象,以长期详实的野外地质调查为依托,对镁铁质岩石、中酸性侵入岩和火山岩开展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对铜多金属矿床进行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示踪,探讨成岩成矿背景和区域构造演化之间的关系,并指明找矿方向。主要认识和结论如下:研究区内的岩浆岩主要由基性侵入岩、中酸性侵入岩和火山岩(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组成。对这些岩浆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结果显示,查涌辉长岩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83±3Ma,多彩块状辉长岩为252±2Ma,龙墨沟辉绿岩脉254±4Ma,龙墨沟东辉绿岩脉为248±2Ma,中酸性侵入岩征毛涌石英闪长岩为233±2Ma,日啊日曲石英闪长岩体、格仁涌花岗闪长岩体、当江荣花岗闪长岩体及其暗色微粒包体年龄分别为218±1Ma、217±2Ma、221±1Ma和222±1Ma,那日正长斑岩为170±3Ma。基性火山岩查涌枕状玄武岩235±3Ma,龙墨沟枕状玄武岩249±2Ma,米扎纳能杏仁状安山岩237±3Ma,撒纳龙哇玄武岩221±3Ma,中酸性火山岩中,南部的多日茸层状英安岩和龙墨沟南层状英安岩分别为228±1Ma和227±2Ma,尕龙格玛东西矿区的英安岩和英安斑岩分别为223±2Ma和221±1Ma。中酸性侵入岩和火山岩大都形成于晚三叠世,而多彩-查涌蛇绿混杂岩带的年龄分布从早二叠世到中三叠世都有分布,而基性火山岩主要集中在中三叠世和晚三叠世早期。治多混杂岩中镁铁质岩石可能来自不同地幔源的部分熔融。查涌辉长岩来自岩石圈富集地幔源区,由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地幔的部分熔融产生。多彩辉长岩、枕状玄武岩可能来自被污染或改造的尖晶石+石榴石地幔源区。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证据表明,西金沙江-甘孜-理塘古特提斯体系的持续时间很长,指示了了一个成熟的大洋。中酸性侵入岩具有相对连续的成分变化趋势,与俯冲作用密切相关,岩浆可能起源于俯冲板片流体或沉积物熔体交代地幔楔产生的岩浆(基性端元)与古老下地壳熔体(酸性端元)的混合,后期岩浆上升时分离结晶和化学扩散也影响岩浆演化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形成与弧环境,与西金沙江-甘孜-理塘洋向西南俯冲有关。北羌塘治多中酸性巴塘群火山岩是由新生地壳源部分熔融形成的,可能来自于晚三叠世石榴石角闪岩岩浆源区高温低压环境下部分熔融的产物。成岩年龄具有东北年轻化趋势,指示了一个南向俯冲和回撤的模式二叠纪-晚三叠世治多混杂岩(283-235 Ma)和晚三叠世中酸性侵入岩(222-217Ma)和火山岩(228-221Ma)以及其他岩石表明它们金沙西至甘孜地区理塘古特提斯洋存在一个完整的海底扩张、洋板块俯冲和弧后扩张过程,结合松潘-甘孜陆块的研究,认为西金沙江-甘孜-理塘洋可能存在双向俯冲和后撤。撒拉龙哇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流体低温(120℃~160℃)、中低盐度(6.0~12.4%Na Cl.eqv)、中低密度(0.95~1.03 g/cm3);H-O同位素推测成矿流体来自海水与岩浆水混合。成矿物质具有岩浆硫(δ34S为-4.3‰~1.7‰,)特征,Pb同位素预示可能来自晚三叠世深部岩浆活动。综合矿床地质特征,本论文认为撒拉龙哇铜多金属矿床为VMS型矿床。查涌矿床脉状辉钼矿矿石和稠密浸染状铜铅锌矿石为流体包裹体显示为中高温(224.5~365.8℃)、中低盐度(4~5 wt%Na Cl)、中低密度(0.62~0.96 g/cm3)的成矿流体,两类矿石成矿流体来源相似,以岩浆水为主,后期混入大气降水。S、Pb同位素推断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岩浆。综合前人成矿年代学结果,认为查涌铜多金属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124Ma),与班公湖-怒江洋闭合导致的羌塘碰撞背景有关,成因类型为斑岩型矿床,表现为浅部热液脉型Cu-Pb-Zn和深部斑岩型Cu-Mo矿化的斑岩型成矿系统。多日茸矿床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90~170℃,盐度集中在2~11%,显密度介于0.89~1.08 g/cm3,属于低温、中高盐度、低密度流体。多日茸矿床主成矿期的方解石δ13CV-PDB值变化范围为-2.0~0.9‰,方解石δ18OV-SMOW值变化范围为13.8~18.8‰,方解石δ18OV-PDB值变化范围-16.6~-11.7‰,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并溶解围岩中的碳酸盐岩而获得了流体中的碳。多日茸矿床中黄铁矿δ34SV-CDT值介于-35.5~0.5‰,主要集中于0±3‰,方铅矿铅同位素,206Pb/204Pb值在18.477~18.615之间;207Pb/204Pb值在15.693~15.770之间;208Pb/204Pb值在38.768~39.010之间。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成因类型为低温热液型铅锌多金属矿床。结合古特提斯洋的演化特征及其对区内成岩成矿构造背景的指示,玉树地区存在与古特提斯演化、中特提斯闭合、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相关的多期次复合成矿作用,具有火山活动相关岩浆热液矿床、碰撞型斑岩型矿床、MVT型矿床和后期热液叠加等成因类型。矿床分布整体呈现北西成带、北东成串、局部成群的规律。当前在治多火山岩带寻找VMS型矿床和治多缝合带及深大断裂附近寻找斑岩型矿床是主要的找矿方向。综合成岩成矿构造背景,划分四个成矿远景区,分别为尕龙格玛-撒拉龙哇火山岩带,主要寻找与古特提斯火山作用有关的VMS型铜铅锌矿床;查涌-西确涌-当江深大构造-岩浆岩带,主要寻找与斑岩型成矿相关的铜钼-铅锌-金银热液矿床;龙墨沟-多日茸火山沉积岩带,主要寻找热液脉型铅锌矿床;杂多-米扎纳能碳酸盐岩沉积盆地,主要寻找与新生代陆陆碰撞有关的斑岩型铜钼矿床和与逆冲推覆构造有关的盆地卤水MVT型铅锌矿床。

李兰[4](2021)在《青藏高原湖泊演化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文中指出独特且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为青藏高原储存水资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雪山绵延、冰川纵横、湖泊密布,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地,滋养着流域内几十亿人口,青藏高原是名实相符的“亚洲水塔”。青藏高原湖泊是“亚洲水塔”水资源的重要载体,在高原环境下,其收支主要受冰川、冻土中地下冰等固体水资源及地表水、地下水汇集和蒸散发的影响,湖泊面积、数量的改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气候的变化。在近几十年气候的显着变化的背景下,青藏高原湖泊演化、江河源径流变化等,对于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甚大,急需开展青藏高原湖泊演化趋势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湖泊的演化经历了从自然驱动到人和自然共同驱动的历程,为探究青藏高原湖泊的演化过程及其动态变化的驱动力,本文基于RS和GIS技术,提取了1980s-2020年青藏高原的湖泊数据,依照不同成因,将湖泊分为构造湖、冰川湖、热喀斯特湖、堰塞湖、河成湖和人工湖。重点研究了1980s-2020年青藏高原构造湖、热喀斯特湖和冰川湖的数量、面积和空间变化,分析了湖泊动态变化的驱动力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主要结论如下:(1)近40年青藏高原在整体变暖、大部分区域降水波动增加的过程中,青藏高原湖泊变化显着。湖泊数量由1980s的70005个持续增长至2020年的143582个;湖泊面积整体呈减少(1980s-1990年)-加速增长(1990-2020年)的趋势,由1980s的41347.84km2降低至1990年的40441.4km2,后增长至2020年的54634.44km2。1980s-1990年湖泊面积减少的原因是大部分区域气温降低,降雨减少;1990-2020年湖泊面积渐增主要是因为气温显着升高、降水量增多和冰川融水增多。(2)构造湖在1980s-1990年湖泊面积减少,1990-2020年面积持续扩张,总面积增加了11388.13km2;数量由1089个增加至1451个。空间分布方面,构造湖变化主要发生在内陆流域。结合区域年降水量和年均气温,发现内陆流域气温升高和降水显着增加,是构造湖数量面积增加的直接原因。(3)多年冻土区是热喀斯特湖发育的区域。1980s-2020年热喀斯特湖个数由60834个增加至120374个,面积由932.5km2增长至1713.57km2。空间上主要集中在可可西里地区和北麓河区域,区域内地势平坦,显着的气候变暖导致了多年冻土区发生了广泛的退化乃至融化,地下冰融水加上降水量增加,使得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内热喀斯特湖成倍增加。(4)热喀斯特湖是多年冻土退化过程中的典型地貌单元,也是青藏高原整个区域中湖泊演化过程中数量和面积发生变化最为显着的类型。为此,本研究选取多年冻土区热喀斯特湖泊点密度、冻土稳定性类型、年均降水量、地表温度、土壤水分、积雪面积、NDVI和坡度等评价指标,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及专家评判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综合评判法获得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热喀斯特湖易发程度区划图。其中高易发区占19.02%,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中部包括可可西里地区。(5)冰川湖形成于冰川作用过程,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和冰川融水。1980s-2020年间冰川湖的个数由8002个增加至20329个,湖泊面积由900.1km2增长至1620.5km2。空间变化方面主要发生在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西昆仑山以及青藏高原的南缘区域。(6)采用NDVI、湖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冰川湖溃决灾害三类指标对青藏高原湖泊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评价。整体上青藏高原NDVI呈增加趋势,文中以2000-2019年NDVI差值作为评判植被退化和改善指标,显示植被改善区占37.58%;湖泊作为独立的生态系统,随着湖泊面积的增加,青藏高原湖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也呈增加趋势;气温的升高和冰川的广泛退化造成冰川湖溃决日益增加,危害较大。(7)青藏高原湖泊作为一种资源兼具了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持和区域生态保障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其中热喀斯特湖和冰川湖经常被视为不良地质现象,其演化过程、尤其是溃湖的发生对区域重大工程、生态环境存在着潜在或直接的危害,在相关区域规划、工程建设、环境保护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所获得的成果可为《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工作查清青藏高原湖泊本底、厘清其与冻融环境间关系提供基础数据,有助于促进对全球变化下湖泊生态系统演变的科学认识,服务于湖泊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管理,以及为热喀斯特湖和冰川湖溃决防灾减灾提供基础性支撑。

周波[5](2019)在《东昆仑造山带中新生代热演化史及隆升-剥露过程研究》文中提出东昆仑造山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其不仅经历了前新生代与特提斯洋盆演化相关的长期复杂造山过程,而且记录了新生代以来与印度-欧亚大陆碰撞有关的强烈构造变形及隆升剥露过程,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但对于造山带新生代以来大规模隆升剥露的起始时间,中生代早期昆仑洋盆闭合及中生代中晚期陆内演化过程对造山带隆升的影响,以及中新生代以来是否经历了差异隆升剥露过程等系列科学问题,目前尚缺乏明确的认识。热年代学体系可以记录岩石在剥露至地表过程中的时间-温度-深度信息,是研究造山带隆升剥露过程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次论文针对上述问题,以东昆仑造山带内不同地区的基岩以及碎屑岩类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40Ar/39Ar以及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方法,并综合东昆仑及其邻区沉积、构造变形等其他地质证据,对东昆仑中新生代长期的热演化史、隆升剥露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如下初步的成果与认识:(1)祁曼塔格、开木其以及香日德地区基岩白云母、黑云母及钾长石40Ar/39Ar热年代学结果表明,东昆北、东昆中构造带均经历了二叠纪末至三叠纪的快速冷却过程;塔妥地区下三叠统洪水川组、不冻泉地区上三叠统巴颜喀拉群碎屑锆石U-Pb及白云母40Ar/39Ar双重定年结果表明,其主要的物质来源为北侧的东昆仑造山带。加之东昆仑南部松潘甘孜巨厚三叠纪沉积已有的大量物源研究均表明东昆仑造山带是其重要的物源区,因此认为东昆北构造带以及东昆中构造带在二叠纪末至三叠纪经历了快速隆升剥露,使基底岩系及花岗岩类剥露至地表。东昆南构造带在早-中三叠世仍在接受海相沉积,构造带内智玉岩体经历了中生代早期与埋藏相关的升温过程,其显着的隆升主要发生于晚三叠世以来。上述中生代早期的快速隆升剥露过程与东昆仑洋盆的持续俯冲及最终关闭有关。(2)祁曼塔格、开木其、香日德地区基岩均经历了中生代中晚期至新生代早期长期的缓慢冷却剥露过程,并长期停留于磷灰石裂变径迹部分退火带内;本次论文以及前人热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东昆仑造山带内不同地区基岩样品记录了一系列十分离散的中生代中晚期至新生代早期的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以及锆石(U-Th)/He年龄;塔妥地区下侏罗统羊曲组基于碎屑锆石U-Pb及碎屑白云母40Ar/39Ar年代学的物源分析表明,其为北侧东昆仑造山带近源沉积的产物。综合上述证据以及前人对东昆仑邻区中生代至新生代早期地层大量的物源研究成果,认为东昆仑地区在中生代中晚期至新生代早期遭受了长期缓慢的剥蚀去顶过程,并为青藏高原中北部不同地区提供物源,反映了这一时期长期稳定的构造环境。此外,本次论文及已发表40Ar/39Ar年代学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昆仑断裂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与拉萨地块拼贴、碰撞有关的韧性剪切活动规模或温度有限,其主要影响范围限于造山带南缘地区。(3)祁曼塔格、开木其和香日德地区基岩均记录了渐新世晚期-中新世早期(约3020 Ma)以来的快速冷却剥露过程;花条山地区新生界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结果揭示了东昆仑中新世-上新世期间持续的快速剥露过程。结合库木库里、柴达木及可可西里盆地沉积学及碎屑矿物热年代学等研究结果与认识,认为东昆仑造山带在晚渐新世前尚未发生整体隆升,前期持续的剥蚀去顶使得东昆仑在新生代早期已不具有明显的正地形,甚至夷平,大规模的整体隆升始于渐新世晚期-中新世早期,导致了上述新生代盆地沉积范围、沉积中心、古流向、重矿物特征及组合、盆地演化等方面显着的变化。造山带内基岩钾长石40Ar/39Ar年龄特征及相应热历史的差异,以及开木其、香日德地区基岩样品热年代学年龄空间变化规律,均表明存在南北向的差异隆升剥露,并明显地受控于区域内的逆冲断裂活动。时间上,东昆仑新生代的快速隆升剥露与区域内逆冲断裂系(如祁曼塔格、东昆北、东昆南及柴东逆冲断裂带)活动时间相一致。因此,认为东昆仑渐新世晚期至中新世早期的快速隆升剥露是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后持续挤压的背景下,区域内大规模的逆冲断裂活动致使地壳缩短增厚的结果。

张朝锋[6](2019)在《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纪沉积充填及构造演化》文中指出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系是古特提斯洋演化的直接记录,通过对三叠系沉积充填、物质来源以及构造特征的研究,可以恢复青藏高原古特提斯洋三叠纪的演化过程,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以可可西里、不冻泉-治多和玛沁-甘孜地区三叠系剖面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岩石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等的综合研究,分析了巴颜喀拉盆地的沉积充填、物质来源以及构造特征,建立了盆地演化模型,初步取得以下认识。1.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纪沉积了巨厚的碎屑岩,可可西里地区沉积相为浅海相-半深海(深海)相-深海相-浅海(海陆交互)相,不冻泉-治多地区为深海相-浅海相-半深海相-深海相-浅海(海陆交互)相;Dickinson砂岩碎屑三角图中,三叠系砂岩位于碰撞造山物源区,地球化学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显示大陆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为主的特征,表明盆地三叠纪处于古特提斯洋俯冲消减,东昆仑陆缘弧与北羌塘被动大陆边缘碰撞造山的构造环境。2.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东昆仑造山带为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系的重要物源区,古流向和碎屑锆石年龄谱系研究显示,盆地有四个物源区。木孜塔格-布喀达坂-不冻泉地区三叠纪古流向以SE和SSE向为主,碎屑锆石年龄谱系中前寒武纪和345300 Ma年龄不明显,表明物源来自东昆仑造山带。玛多-达日地区三叠纪古流向以SE和SW向为主,碎屑锆石谱系与东昆仑和西秦岭地区相似,物源来自东昆仑-西秦岭造山带。若尔盖-松潘-理塘地区古流向以SW向为主,物源来自扬子陆块西部。治多-玉树-甘孜地区古流向以NW向为主,下-中三叠统碎屑锆石1110820 Ma年龄突出,上三叠统21491750 Ma年龄不显着、1000±100 Ma年龄特征明显,物源来自羌塘陆块和义敦岛弧。3.依据航磁特征,可将巴颜喀拉盆地及邻区划分为塔里木陆块(南部)、羌塘陆块、扬子陆块(西部)、秦-祁-昆造山带和巴颜喀拉盆地五个磁性构造单元。盆地东部松潘-甘孜地区东缘显示为NE走向的高正磁异常区,异常强度、形态与西秦岭地区相似,中-西部为低的正磁异常,该区磁性基底可能由元古宇变质岩系构成;可可西里-不冻泉-玉树地区为正负变化的块状弱磁场区,磁性基底可能由中-新元古界变质岩系构成。4.根据沉积充填和构造特征,结合区域地质演化,将巴颜喀拉盆地划分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残洋盆地和中三叠世-晚三叠世边缘前陆盆地两个演化阶段;盆地三叠系经历了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和喜山运动,早印支运动构造样式主要为紧闭褶皱、稀疏但普遍发育的韧性剪切构造和透入性强片理化带,晚印支运动主要为逆冲推覆构造、极为发育的韧性剪切带和褶皱构造,燕山运动以宽缓的开阔褶皱和稀疏的断层为特征,喜山运动主要表现为差异性、间歇式抬升。

李学仁[7](2019)在《羌塘盆地那底岗日组火山-沉积岩石学特征及构造属性研究》文中提出羌塘盆地晚三叠世构造格局与演化是长期存在争议的问题,既是盆地沉积转换也是构造属性转换的关键时期,对于正确认识古特提斯洋与中特提斯洋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那底岗日组是盆地沉积转换阶段形成的一套火山-沉积岩石组合,具有火山作用和沉积地层的双重属性,深入探讨那底岗日期的构造属性,对于认识羌塘盆地的构造演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那底岗日组火山-沉积岩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系统的岩相学、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锆石原位Lu-Hf同位素、全岩Sr-Nd同位素及火山沉积响应等研究,探讨那底岗日组岩石成因、构造背景和动力学机制。对羌塘盆地潜在的那底岗日组火山-沉积岩进行精确的SHRIMP和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13件样品厘定的年龄分别为:214.9±1.5 Ma、222.1±1.9 Ma、210.5±2.1 Ma,、227.0±2.3 Ma、216.0±2.7 Ma、206.2±1.8 Ma、233.5±2.5 Ma、202.3±1.6 Ma、221.9±3.4 Ma、221.8±2.1 Ma、221.5±2.6 Ma、221.1±1.5 Ma和216.4±1.1Ma,喷发-沉积年龄主要集中于221201 Ma,贯穿整个诺利期和瑞替期。岩石组合主要沿弯弯梁—雀莫错裂陷槽、肖茶卡—毕洛错裂陷槽及吐错—吐波错裂陷槽分布,与那底岗日期盆地的裂陷基底相匹配,存在与晚古生代褶皱地层和肖茶卡组角度不整合接触,以及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三种沉积超覆类型。那底岗日组火山-沉积岩分为陆相喷发和水下沉积两个系列,具有溢流相、爆发相、喷发沉积相、次火山岩相、三角洲潮坪相、河流相和湖泊相等多种岩相组合。根据砾石成分、磨圆程度、胶结方式等要素,将底部砾岩划分为五种类型。火山岩具有双峰式分布特征,主要以中基性玄武岩和酸性流纹岩两个端元组成。沉积岩以沉凝灰岩夹陆源碎屑岩为主,并具有多种过渡性火山沉积碎屑岩。那底岗日组火山岩具有高Na2O(2.08%8.07%),低K2O(0.26%3.05%)的特征,玄武岩轻微亏损Nb或Ta,而酸性岩强烈亏损Nb、Ta和Ti;玄武岩的(87Sr/86Sr)i=0.70470.7150,εNd(t)值为-10.42-3.3,Nd的模式年龄平均为1.8Ga;酸性岩的εHf(t)的数值均为负值,范围变化于-3.2-19.1,Hf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1.6Ga20 Ga,平均1.8Ga。显示玄武岩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地壳混染,酸性岩则为1.8Ga左右古元古界地壳的重熔,且两者具有相同的地壳源区。推测由于玄武质岩浆的底侵作用,在地壳深部诱发富硅质基底岩石重熔,快速喷发形成玄武岩—流纹岩双峰式组合。而同期花岗岩则是玄武质岩浆在地壳进一步停留,充分熔融,同时少量热的镁铁质岩浆注入冷的长英质岩浆中,形成暗色包体,最后侵位形成岩体。玄武岩以钠质碱性粗面玄武岩为主,少量拉斑玄武岩,具有大陆玄武岩的特征,形成于与裂谷相关的大陆板内拉张背景。火山沉积旋回研究显示,那底岗日组至少有7次较大规模的火山喷发,4个主要喷发峰值,划分为3个主要裂陷阶段,从三角洲相的大套砂岩过渡到那底岗日期潮坪相的砂泥和火山灰组合,再到河流相的砂砾岩充填,方湖剖面整体体现为晚三叠世羌塘前陆盆地的逐渐萎缩消亡和裂陷盆地逐渐开启的一个持续渐变的过程。羌塘盆地在经历了中三叠世末—晚三叠世初造山之后,已经与北部的欧亚大陆拼合,古特提斯洋关闭,逐渐由活动大陆边缘向被动大陆边缘转换。诺利期开始以南部班公湖—怒江洋为代表的中特提斯洋迅速扩张,羌塘盆地发生大规模裂陷,形成了具有被动大陆边缘性质的那底岗日组火山-沉积岩序列。

乔军伟[8](2019)在《青藏高原聚煤作用》文中指出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后一片神秘而神奇的大地,对于煤炭地质也是如此。高原上煤矿(点)众多,含煤地层广布,但是煤炭资源地质调查研究广度和深度十分有限,大部分地区属于煤田地质工作的空白。为此,本文运用板块构造、大陆动力学及盆地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就青藏高原聚煤作用基本特点开展研究,取得如下创新成果。地质调查结果显示,青藏高原早石炭世以来有8个主要聚煤期,形成的14套含煤地层残留在3个构造区10个赋煤带,赋存在东昆仑、昌都、土门格拉、冈底斯北缘、拉萨、冈底斯南缘6个聚煤盆地。其中,昌都、土门格拉、冈底斯北缘、拉萨4个聚煤盆地发育海陆过渡相含煤地层,煤层层数较多,部分煤层较稳定;东昆仑聚煤盆地为主要为陆相沉积,煤层层数少,煤层不稳定;冈底斯南缘聚煤盆地具有由海陆过渡相沉积至陆相沉积演变的特征,始新世海陆过渡相含煤地层煤层层数较多,部分煤层较稳定,中新世-上新世演变为陆相沉积,含煤层数较少,煤层不稳定。晚古生代石炭–二叠纪聚煤作用主要受东特提斯洋弧盆演化的控制,含煤沉积主要发育在大陆边缘海岸带的弧后盆地及弧背前陆盆地;中生代–新生代聚煤作用主要受古地理和沉积环境的控制,含煤沉积发育在昌都地块弧背前陆盆、甜水海–北羌塘前陆盆地、东昆仑山间盆地、冈底斯地区弧间盆地及走滑拉分盆地。在板块构造运动控制下,青藏高原聚煤作用具体特定的时空迁移规律,早石炭世–晚二叠世聚煤作用位于昌都地块南缘,晚三叠世迁移至昌都地块内部及南、北羌塘地块过渡区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迁移至冈底斯地块北缘,在始新世迁移至冈底斯地块南缘。根据板块构造及其控制之下的岩相古地理特点,提炼出弧后伸展盆地、弧背前陆盆地、弧间坳陷盆地、弧前盆地、陆内前陆盆地、山前坳陷盆地、山间断陷盆地7种聚煤盆地类型。分析青藏高原隆起历史和剥蚀速率,认为昌都盆地隆起高度的近一半被剥蚀,造成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地层呈块状大面积出露;冈底斯北缘主要受盆内断层和北侧怒江深大断裂影响,含煤地层支零破碎;拉萨盆地剥蚀作用相对较弱,但含煤地层强烈褶皱和错断;东昆仑盆地含煤地层仅分布在逆冲构造的下盘,冈底斯南缘盆地含煤地层分布在雅鲁藏布江两岸断层的下盘。由此构造变形特点,预测了冈底斯北缘、拉萨和冈底斯南缘主要赋煤区煤炭资源潜力,认为冈底斯北缘盆地找煤前景较好。本论文包括插图77幅,表格43个,参考文献235篇。

刘持恒,李江海,崔鑫,许丽,范庆凯,王辉,张红伟[9](2016)在《青海可可西里地质遗迹及其构造演化》文中研究指明青海可可西里自石炭纪以来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和地表过程,形成了集高山、宽谷、夷平面、冰川、热泉、河流和湖泊等地貌元素为一体的高原高寒地貌,同时还包括了蛇绿混杂岩带、活动断裂带、地震遗迹和火山遗迹等地质元素。在调研前人研究资料和实地野外考察基础之上,根据IUCN(2005)提出的13类地质主题分类标准将区内的地质遗迹分为地质构造、火山和地热遗迹、山脉、地层剖面、河流和湖泊、现代冰川、冰期遗迹7类,共计60余处地质遗迹点。可可西里地质遗迹对重建古特提斯构造域、研究天然地震机制、青藏高原北部隆升过程及全球气候变化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可可西里区内地质遗迹和前人资料恢复出可可西里石炭纪以来经历了8个构造演化阶段。

杜兵盈[10](2011)在《青藏高原石炭纪构造—岩相古地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藏高原是被周边三大古老稳定陆块(华北-塔里木、扬子和印度)围限的超级造山系统,以康西瓦-木孜塔格-玛沁-勉县-略阳结合带和班公湖-丁青-碧土-昌宁-孟连结合带为界,自北向南划分为三大构造区,即泛华夏大陆早古生代秦祁昆构造区、泛华夏大陆晚古生代羌塘-三江构造区和冈瓦纳北缘晚古生代-中生代冈底斯-喜马拉雅构造区。青藏高原的地质演化历程具有洋-陆转换、盆-山转换的多阶段性。对青藏石炭纪的构造-岩相古地理的研究可以很好的揭示石炭纪特提斯的演化及各个块体之间的碰撞、俯冲、消减关系,重建当时洋陆分布和盆地空间配置关系。多岛弧-盆系时空结构的多元性特点是构造古地理演化的时空表现,沉积岩相则是岩相古地理具体的物质表现。通过大地构造相与岩相古地理的相结合来恢复青藏高原石炭纪的构造古地理格局和岩相古地理特征。本文取得的主要进展如下:1、厘定了青藏高原石炭纪的大地构造相划分系统。为青藏高原石炭纪构造-岩相古地理研究的需要,对青藏高原石炭纪大地构造相进行了整合归并,合计划分为:13个大相26个相,归并为5大组合3大系统。编制了青藏高原石炭纪构造-岩相古地理图。2、将青藏高原石炭纪区域构造格架概括为一个大洋,南北两个陆缘系统。一个大洋即班公湖-双湖-怒江-昌宁-孟连对接带为代表的原、古特提斯大洋。石炭纪该大洋已开始进入俯冲阶段。南北两个陆缘系统即北侧的泛华夏大陆边缘和南侧的冈瓦纳大陆边缘。此时北侧的祁连山地区已结束了加里东造山运动,其南出现多岛弧盆系。冈瓦纳大陆边缘由被动陆缘-陆表海背景转化为活动陆缘,冈底斯出现初始岛弧造山作用。

二、可可西里东部活动断裂的地质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可可西里东部活动断裂的地质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扩展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关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生长过程的讨论
    1.2 东昆仑山和祁连山新生代构造变形研究现状
        1.2.1 东昆仑山新生代构造变形时间和样式的研究现状
        1.2.2 祁连山新生代构造隆升时间和样式的研究现状
    1.3 选题依据和技术路线
        1.3.1 东昆仑山
        1.3.2 祁连山
    1.4 主要工作量
        1.4.1 东昆仑山新生代构造变形时间和样式的研究
        1.4.2 祁连山中中新世以来地形生长历史的研究
第2章 研究方法
    2.1 磷灰石(U-Th)/He低温热年代学
        2.1.1 原理
        2.1.2 年龄-高程剖面法
        2.1.3 年龄-水平剖面法
        2.1.4 实验测试流程
    2.2 物源分析方法
        2.2.1 砂岩碎屑骨架成分分析
        2.2.2 全岩主量元素分析
        2.2.3 全岩Nd同位素分析
        2.2.4 碎屑锆石U-Pb地质年代学
第3章 东昆仑山(诺木洪地区)新生代构造变形时间
    3.1 引言
    3.2 地质背景
    3.3 样品采集与数据组织方式
    3.4 数据结果与热史模拟
        3.4.1 数据结果
        3.4.2 热史模拟
    3.5 讨论与小结
第4章 东昆仑山(香日德地区)新生代构造变形时间和样式
    4.1 引言
    4.2 地质背景
    4.3 研究策略
    4.4 数据与解释
    4.5 讨论
        4.5.1 晚渐新世东昆仑山“掀斜”变形
        4.5.2 晚渐新世东昆仑断裂走滑运动的启动
        4.5.3 东昆仑山“掀斜”变形与东昆仑断裂活动之间的关系
第5章 东昆仑山(格尔木地区)新生代构造变形时间和样式
    5.1 地质概况
    5.2 样品采集
    5.3 数据与解释
    5.4 讨论
        5.4.1 断裂活动性
        5.4.2 晚渐新世区域“掀斜”变形
第6章 南祁连山中-晚中新世地形生长
    6.1 引言
    6.2 地质背景
        6.2.1 柴达木盆地
        6.2.2 潜在物源区
    6.3 样品采集与分析
    6.4 数据结果
        6.4.1 砂岩碎屑骨架成分
        6.4.2 全岩主量元素
        6.4.3 全岩Nd同位素数据
        6.4.4 碎屑锆石U-Pb年龄数据
    6.5 数据解释与讨论
        6.5.1 柴达木盆地东北部物源区变化
        6.5.2 祁连山南部中-晚中新世构造隆升
第7章 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样式与生长过程
    7.1 东昆仑山构造变形几何模型
    7.2 祁连山新生代地形演化历史
    7.3 祁连山地形生长的气候效应
    7.4 青藏高原东北缘向外扩展过程
    7.5 青藏高原东北缘生长模式对高原生长动力学机制的约束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基于LA-ICP-MS的锆石微区U-Pb精确定年实验流程的建立
附录2 基于物源分析重建的准噶尔盆地北部~27 Ma以来古水系演化历史及其对阿尔泰山构造隆升的约束
致谢
作者简介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2)利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东昆仑深部结构与造山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地质构造背景
    1.4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6 论文的研究目标和创新点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接收函数方法
    2.1 转换波与多次波
    2.2 接收函数提取
    2.3 H-K叠加方法
    2.4 接收函数偏移叠加成像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东昆仑壳幔结构接收函数成像
    3.1 地震数据来源及成像方法
    3.2 偏移叠加成像结果
    3.3 接收函数正反演分析
    3.4 壳幔结构结果可靠性分析
    3.5 地幔过渡带410和660KM界面成像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东昆仑地区地壳厚度与波速比
    4.1 P波速度影响
    4.2 单台H-K叠加结果
    4.3 H-K叠加结果平面分布
    4.4 结果可靠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东昆仑造山作用和深部动力学过程
    5.1 北倾低速带代表俯冲遗迹?
    5.2 南部下地壳或上地幔向北挤入?
    5.3 亚洲岩石圈地幔俯冲极性
    5.4 东昆仑造山机制
    5.5 本章小结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与研究成果

(3)三江北段玉树地区构造-岩浆演化和铜多金属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来源及研究目的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青藏高原中东部古特提斯演化的研究现状
        1.2.2 三江成矿带成矿作用研究现状
        1.2.3 研究区地质勘查程度及存在问题
    1.3 选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实际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背景概况
    2.2 区域地质背景
        2.2.1 地层
        2.2.2 构造
        2.2.3 岩浆岩
    2.3 区域地球物理背景
        2.3.1 重力异常特征
        2.3.2 航磁异常特征
    2.4 区域地球化学背景
    2.5 区域矿产
第三章 岩浆岩地质特征、年代学及地球化学
    3.1 岩浆岩地质特征
        3.1.1 时空分布
        3.1.2 侵入岩
        3.1.3 火山岩
    3.2 样品分析方法
        3.2.1 锆石LA-ICP-MS U-Pb定年及Hf同位素
        3.2.2 全岩地球化学测试
    3.3 锆石U-Pb年代学
        3.3.1 侵入岩
        3.3.2 火山岩
    3.4 全岩主微量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3.4.1 治多镁铁质岩石
        3.4.2 中酸性侵入岩
        3.4.3 火山岩
    3.5 岩石成因与构造背景
        3.5.1 治多镁铁质岩石
        3.5.2 中酸性侵入岩
        3.5.3 火山岩
    3.6 讨论
        3.6.1 对西金沙江洋-甘孜-理塘洋演化的指示
        3.6.2 三江北段玉树地区古特提斯构造演化特征
第四章 典型铜多金属矿床地质及成矿作用特征
    4.1 区域铜多金属矿床(点)概况
    4.2 撒拉龙哇铜多金属矿床
        4.2.1 矿床地质特征
        4.2.2 成矿流体特征及来源
        4.2.3 成矿物质来源
        4.2.4 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
    4.3 查涌铜多金属矿床
        4.3.1 矿床地质特征
        4.3.2 成矿流体特征及来源
        4.3.3 成矿物质来源
        4.3.4 成矿年代学讨论
        4.3.5 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
    4.4 多日茸铜多金属矿床
        4.4.1 矿床地质特征
        4.4.2 成矿流体特征及来源
        4.4.3 成矿物质来源
        4.4.4 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
第五章 成岩成矿作用及找矿方向
    5.1 成矿作用探讨
        5.1.1 成矿年代
        5.1.2 成矿流体及物质来源
        5.1.3 成因类型探讨
    5.2 构造岩浆演化与成矿关系
    5.3 对找矿勘查的指示意义
        5.3.1 矿床时空分布与物化探信息
        5.3.2 找矿方向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6.1 主要结论及认识
        6.1.1 区内岩浆岩年代学特征
        6.1.2 典型岩浆岩地球化学、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
        6.1.3 铜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特征
        6.1.4 铜多金属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6.2 存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测试结果表

(4)青藏高原湖泊演化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湖泊演化与生态环境变化息息相关
        1.1.2 遥感技术已成为资源环境调查研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遥感技术在水体提取中的进展
        1.2.2 青藏高原湖泊动态变化及原因研究
        1.2.3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研究
        1.2.4 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创新点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青藏高原自然地质环境背景
    2.1 自然地理
    2.2 气象水文
    2.3 地形地貌
    2.4 地质构造和新构造运动
    2.5 地下水
    2.6 植被及土壤概况
    2.7 土地利用
    2.8 生态环境
第三章 青藏高原湖泊类型及发育特征
    3.1 遥感数据的选取与预处理
    3.2 遥感水体提取机理及方法
        3.2.1 水体提取机理
        3.2.2 水体提取方法
    3.3 青藏高原湖泊水体自动提取
    3.4 青藏高原湖泊类型划分
    3.5 青藏高原湖泊发育特征
        3.5.1 青藏高原湖泊规模及数量
        3.5.2 青藏高原湖泊几何形态特征
    3.6 青藏高原湖泊分布规律
        3.6.1 湖泊分布与海拔关系
        3.6.2 湖泊分布与坡度关系
        3.6.3 湖泊分布与构造关系
        3.6.4 湖泊分布与土壤类型关系
        3.6.5 湖泊分布与植被类型关系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青藏高原构造湖演化规律
    4.1 青藏高原构造湖演化分析
    4.2 青藏高原构造湖演化驱动力因素分析
    4.3 格尔木盆地典型构造湖演化分析
    4.4 典型构造湖演化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热喀斯特湖演化规律
    5.1 热喀斯特湖演化分析
    5.2 热喀斯特湖演化驱动力因素
    5.3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热喀斯特湖易发程度分区
        5.3.1 易发程度评价模型
        5.3.2 易发程度评价指标体系
        5.3.3 评价指标权重
        5.3.4 评价指标量化
        5.3.5 基于ArcGIS的综合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青藏高原冰川湖演化规律
    6.1 冰川湖演化分析
    6.2 冰川湖演化驱动力因素
    6.3 典型区域冰川湖演化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青藏高原湖泊生态环境效应
    7.1 青藏高原NDVI变化
    7.2 青藏高原湖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
    7.3 冰川湖灾害效应
    7.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东昆仑造山带中新生代热演化史及隆升-剥露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东昆仑热年代学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东昆仑及其邻区区域地质概况
    2.1 东昆仑构造单元划分及地质概况
        2.1.1 东昆仑蛇绿混杂岩带
        2.1.2 东昆北构造带
        2.1.3 东昆中构造带
        2.1.4 东昆南构造带
        2.1.5 松潘甘孜地块
    2.2 东昆仑地区及其邻区新生代盆地
        2.2.1 东昆仑新生代盆地
        2.2.2 柴达木盆地
        2.2.3 可可西里盆地
    2.3 主要区域性活动断裂
        2.3.1 昆仑断裂
        2.3.2 阿尔金断裂
        2.3.3 鄂拉山断裂
第三章 热年代学方法原理及实验方法
    3.1 热年代学方法基本原理及其在造山带剥露过程研究中的应用
        3.1.1 基本概念及原理
        3.1.2 热年代方法在造山带剥露过程研究中的应用
    3.2 ~(40)Ar/~(39)Ar测年方法基本原理以及实验测试方法
        3.2.1 ~(40)Ar/~(39)Ar测年方法基本原理
        3.2.2 ~(40)Ar/~(39)Ar年代学实验测试方法
        3.2.3 空气氩同位素及标样FCs和 YBCs的测试结果
    3.3 裂变径迹基本原理以及实验测试方法
        3.3.1 裂变径迹定年基本原理
        3.3.2 裂变径迹定年测试方法
        3.3.3 裂变径迹的退火行为及热史模拟
第四章 东昆仑西段热年代学研究
    4.1 祁曼塔格地区基岩的冷却剥露过程研究
        4.1.1 样品的野外及岩石学特征
        4.1.2 ~(40)Ar/~(39)Ar年代学结果
        4.1.3 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结果
        4.1.4 年龄解释及热演化史恢复
    4.2 库木库里盆地新生界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
        4.2.1 样品的野外特征
        4.2.2 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结果
        4.2.3 物源分析及源区剥蚀速率估算
    4.3 小结
第五章 东昆仑中段热年代学研究
    5.1 开木其陡里格地区基岩热年代学研究
        5.1.1 地质背景及样品的野外及岩石学特征
        5.1.2 ~(40)Ar/~(39)Ar年代学结果
        5.1.3 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结果
        5.1.4 年龄解释及冷却-剥露过程讨论
    5.2 不冻泉地区上三叠统巴颜喀拉群碎屑矿物年代学研究
        5.2.1 碎屑白云母~(40)Ar/~(39)Ar测年结果
        5.2.2 碎屑锆石特征及U-Pb年龄结果
        5.2.3 物源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东昆仑东段热年代学研究
    6.1 香日德-智玉路线剖面热年代学研究
        6.1.1 地质背景及样品的野外及岩石学特征
        6.1.2 ~(40)Ar/~(39)Ar年代学结果
        6.1.3 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结果
        6.1.4 年龄解释及冷却-剥露过程讨论
    6.2 塔妥地区下三叠统洪水川组、下侏罗统羊曲组碎屑矿物年代学研究
        6.2.1 碎屑白云母~(40)Ar/~(39)Ar测年结果
        6.2.2 碎屑锆石特征及U-Pb年龄结果
        6.2.3 物源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讨论
    7.1 古生代造山作用晚期热松弛过程
    7.2 中生代早期的快隆升剥露过程及其动力学背景
    7.3 中生代中晚期至始新世的剥蚀去顶过程及其动力学背景
    7.4 晚渐新世-早中新世大规模快速隆升剥露过程及其动力学机制
        7.4.1 晚渐新世-早中新世大规模快速隆升剥露过程及其沉积响应
        7.4.2 南北差异隆升剥露
        7.4.3 动力学机制
    7.5 东昆仑中新生代热演化史及隆升剥露过程
第八章 主要进展与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6)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纪沉积充填及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科学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
    1.4 工作概况和主要工作量
        1.4.1 工作概况
        1.4.2 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研究进展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概况
        2.1.1 构造位置
        2.1.2 区域演化
        2.1.3 地层系统
    2.2 周缘地质体特征
        2.2.1 主要块体
        2.2.2 主要缝合带(构造带)
第三章 可可西里地区三叠纪沉积充填与构造背景
    3.1 典型剖面和样品
        3.1.1 下三叠统(T_1)
        3.1.2 中三叠统(T_2)
        3.1.3 上三叠统(T_3)
    3.2 古流向特征
        3.2.1 下三叠统(T_1)
        3.2.2 中三叠统(T_2)
        3.2.3 上三叠统(T_3)
    3.3 分析结果
        3.3.1 碎屑颗粒组成
        3.3.2 地球化学
    3.4 讨论
        3.4.1 构造环境
        3.4.2 沉积物源
    3.5 小结
第四章 不冻泉-治多地区三叠纪沉积充填与构造背景
    4.1 典型剖面和样品
        4.1.1 下三叠统(T_1)
        4.1.2 中三叠统(T_2)
        4.1.3 上三叠统(T_3)
    4.2 古流向特征
        4.2.1 中三叠统(T_2)
        4.2.2 上三叠统(T_3)
    4.3 分析结果
        4.3.1 碎屑颗粒组成
        4.3.2 地球化学
        4.3.3 碎屑锆石测年
    4.4 讨论
        4.4.1 构造环境
        4.4.2 源岩特征
        4.4.3 沉积物源
    4.5 小结
第五章 玛沁-甘孜地区三叠纪沉积充填与构造背景
    5.1 典型剖面和样品
        5.1.1 下三叠统(T_1)
        5.1.2 中三叠统(T_2)
        5.1.3 上三叠统(T_3)
    5.2 古流向特征
        5.2.1 下三叠统(T_1)
        5.2.2 中三叠统(T_2)
        5.2.3 上三叠统(T_3)
    5.3 分析结果
        5.3.1 碎屑颗粒组成
        5.3.2 地球化学
        5.3.3 碎屑锆石测年
    5.4 讨论
        5.4.1 构造环境
        5.4.2 源岩特征
        5.4.3 沉积物源
    5.5 小结
第六章 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系与邻区的对比研究
    6.1 早(中)三叠世洪水川组、闹仓坚沟组沉积演化特征
        6.1.1 概述
        6.1.2 典型剖面
        6.1.3 地球化学特征
        6.1.4 讨论与初步结论
    6.2 晚三叠世巴塘群沉积演化特征
        6.2.1 概述
        6.2.2 典型剖面
        6.2.3 地球化学特征
        6.2.4 讨论与初步结论
    6.3 小结
第七章 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系构造与变形特征
    7.1 巴颜喀拉盆地构造特征
        7.1.1 构造单元
        7.1.2 断裂系统
        7.1.3 盆地基底
    7.2 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系变形特征
        7.2.1 剖面概述
        7.2.2 典型构造形迹
        7.2.3 构造序列和变形特征
    7.3 小结
第八章 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纪沉积与构造演化
    8.1 盆地沉积
        8.1.1 地层展布
        8.1.2 沉积物源
    8.2 盆地属性
        8.2.1 基底属性
        8.2.2 构造属性
    8.3 盆地演化
结论与存在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分析结果

(7)羌塘盆地那底岗日组火山-沉积岩石学特征及构造属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羌塘盆地研究现状
        1.2.2 那底岗日组研究现状
        1.2.3 晚三叠世地质事件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实物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格架
        2.1.1 可可西里—金沙江缝合带
        2.1.2 羌塘盆地
        2.1.3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2.2 区域地层
        2.2.1 北羌塘地层分区
        2.2.2 南羌塘地层分区
    2.3 岩相古地理
        2.3.1 晚三叠世卡尼期—诺利期早期岩相古地理
        2.3.2 晚三叠世诺利期晚期—瑞替期岩相古地理
第3章 那底岗日组时空格架
    3.1 那底岗日组概念
    3.2 那底岗日组典型剖面介绍及锆石U-Pb年龄
        3.2.1 北羌塘坳陷西南
        3.2.2 北羌塘坳陷中部
        3.2.3 北羌塘坳陷北部
        3.2.4 中央隆起带南缘
        3.2.5 羌塘盆地东部
    3.3 甲丕拉组火山岩的重新厘定
    3.4 那底岗日组统一命名
    3.5 那底岗日组时代限定
    3.6 那底岗日组空间分布
    3.7 小结
第4章 那底岗日组岩石学特征
    4.1 岩石组合类型
    4.2 产状及岩相
        4.2.1 产状分类
        4.2.2 岩相划分及岩相组合特征
    4.3 底砾岩
    4.4 火山岩
        4.4.1 岩相学特征
        4.4.2 主微量元素
        4.4.3 锆石Lu-Hf同位素
        4.4.4 全岩Sr-Nd同位素
    4.5 沉积岩
    4.6 同期侵入岩特征
        4.6.1 岩相学特征
        4.6.2 主微量元素
        4.6.3 锆石U-Pb年龄和Lu-Hf同位素
    4.7 小结
第5章 那底岗日组火山-沉积幕事件
    5.1 那底岗日组厚度统计
    5.2 火山喷发旋回
    5.3 火山活动的沉积响应
        5.3.1 沉积序列描述
        5.3.2 沉积环境分析
        5.3.3 火山喷发阶段划分
    5.4 小结
第6章 那底岗日组构造属性探讨
    6.1 那底岗日组岩石成因
        6.1.1 源区特征
        6.1.2 构造背景
    6.2 动力学机制探讨
        6.2.1 二叠纪构造演化
        6.2.2 中三叠世造山与古特提斯洋的关闭
        6.2.3 活动大陆边缘向被动大陆边缘的转换
        6.2.4 那底岗日期裂陷与中特提斯洋的开启
    6.3 小结
第7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锆石U-Pb部分分析数据
附录二 锆石Lu-Hf同位素数据
附录三 全岩主量元素数据(wB%)
附录四 全岩微量元素数据(ppm)
附录五 全岩Sr-Nd同位素数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项目

(8)青藏高原聚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概述
    1.2 研究现状
    1.3 待解决的问题
    1.4 研究方案
    1.5 主要工作量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格局
    2.2 区域构造演化
    2.3 区域聚煤背景
    2.4 赋煤构造单元
    2.5 小结
3 主要盆地含煤沉积发育特征
    3.1 聚煤盆地划分
    3.2 东昆仑构造区
    3.3 羌塘-三江构造区
    3.4 冈底斯–喜马拉雅构造区
    3.5 小结
4 聚煤作用及其时空迁移规律
    4.1 晚古生代聚煤作用
    4.2 中生代聚煤作用
    4.3 新生代聚煤作用
    4.4 聚煤作用时空迁移规律
    4.5 聚煤盆地类型分析
    4.6 小结
5 聚煤盆地改造与煤炭资源潜力
    5.1 新生代构造演化
    5.2 聚煤盆地的改造
    5.3 冈底斯煤炭资源潜力
    5.4 小结
6 结论与创新点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认识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9)青海可可西里地质遗迹及其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可可西里地质背景
    1.1 构造区划
    1.2 构造形迹
    1.3 地层
2 可可西里地质遗迹分布情况
3 可可西里地质遗迹及其地学价值评价
    3.1 高原湖泊
    3.2 高原夷平面
    3.3 现代冰川和第四纪冰期遗迹
    3.4 新生代火山地貌和火山地质
    3.5 蛇绿混杂岩带
    3.6 典型地层剖面
    3.7 断裂及地震活动遗迹
4 可可西里构造演化过程
5 结论

(10)青藏高原石炭纪构造—岩相古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主要考虑问题
    1.3 指导思想、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指导思想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取得的成果和认识
    1.5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第2章 青藏高原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石炭纪大地构造相单元划分系统
    2.3 年代地层格架
第3章 秦-祁-昆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3.1 祁连-柴达木地块(Ⅰ)
        3.1.1 沉积相特征
        3.1.2 构造-古地理特征
    3.2 昆仑活动陆缘(Ⅲ)
        3.2.1 沉积相特征
        3.2.2 构造-古地理特征
第4章 南昆仑-巴颜喀拉山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4.1 沉积相特征
    4.2 构造-古地理特征
第5章 羌塘-三江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5.1 中咱-中甸-义敦地块(Ⅵ)
        5.1.1 沉积相特征
        5.1.2 构造-古地理特征
    5.2 金沙江-哀牢山(扩张)洋盆(Ⅶ)
        5.2.1 沉积相特征
        5.2.2 构造-古地理特征
    5.3 昌都-兰坪地块(Ⅷ)
        5.3.1 沉积相特征
        5.3.2 构造-古地理特征
    5.4 乌兰乌拉湖-北澜沧江(扩张)洋盆(Ⅸ)
        5.4.1 沉积相特征
        5.4.2 构造-古地理特征
    5.5 甜水海-北羌塘地块(Ⅹ)
        5.5.1 沉积相特征
        5.5.2 构造-古地理特征
第6章 班公湖-双湖-怒江-昌宁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6.1 双湖-托和平错-查多冈日洋盆(Ⅺ_1)
        6.1.1 沉积相特征
        6.1.2 构造-古地理特征
    6.2 南羌塘西部微地块(Ⅺ_2)
        6.2.1 沉积相特征
        6.2.2 构造-古地理特征
    6.3 左贡微地块(Ⅺ_4)
        6.3.1 沉积相特征
        6.3.2 构造-古地理特征
    6.4 保山微地块(Ⅺ_3)
        6.4.1 沉积相特征
        6.4.2 构造-古地理特征
第7章 冈底斯-喜马拉雅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6I
    7.1 北冈底斯岩浆弧(Ⅻ_2)
        7.1.1 沉积相特征
        7.1.2 构造-古地理特征
    7.2 南冈底斯弧后盆近弧带(Ⅻ_3)
        7.2.1 沉积相特征
        7.2.2 构造-古地理特征
    7.3 喜马拉雅弧后盆地近陆带(ⅩⅢ_1)
        7.3.1 沉积相特征
        7.3.2 构造-古地理特征
第8章 石炭纪构造-岩相古地理格局和演化
第9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可可西里东部活动断裂的地质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扩展过程[D]. 李朝鹏.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1
  • [2]利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东昆仑深部结构与造山机制[D]. 赵荣涛.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
  • [3]三江北段玉树地区构造-岩浆演化和铜多金属成矿作用[D]. 詹小飞.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4]青藏高原湖泊演化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 李兰. 长安大学, 2021
  • [5]东昆仑造山带中新生代热演化史及隆升-剥露过程研究[D]. 周波. 西北大学, 2019(04)
  • [6]巴颜喀拉盆地三叠纪沉积充填及构造演化[D]. 张朝锋. 西北大学, 2019(01)
  • [7]羌塘盆地那底岗日组火山-沉积岩石学特征及构造属性研究[D]. 李学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8]青藏高原聚煤作用[D]. 乔军伟.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3)
  • [9]青海可可西里地质遗迹及其构造演化[J]. 刘持恒,李江海,崔鑫,许丽,范庆凯,王辉,张红伟. 中国地质, 2016(06)
  • [10]青藏高原石炭纪构造—岩相古地理研究[D]. 杜兵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8)

标签:;  ;  ;  

可可西里东部活动断裂地质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