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氢槲皮素论文-顾媛媛,于莹,周忠光,刘旭,田明

二氢槲皮素论文-顾媛媛,于莹,周忠光,刘旭,田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二氢槲皮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二氢槲皮素,心肌缺血,心肌酶,抗氧化

二氢槲皮素论文文献综述

顾媛媛,于莹,周忠光,刘旭,田明[1](2019)在《二氢槲皮素对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二氢槲皮素对大鼠心肌缺血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大鼠模型,肝门静脉取血,分离血清,测定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取心肌组织匀浆,测定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的含量,并对大鼠心肌组织进行HE染色。通过心肌酶学生化指标和心肌组织形态学的变化来评价二氢槲皮素对大鼠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二氢槲皮素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LDH、CK、MDA活性均明显降低,NO、SOD活性显着升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氢槲皮素各给药组大鼠心肌组织中SOD、GSH-Px、CAT活性显着升高,MDA活性显着降低,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HE染色分析,二氢槲皮素能够改善因缺血而造成的心肌组织损伤。结论二氢槲皮素可改善机体的氧化应激水平和心肌组织病理状态,从而保护心肌缺血损伤。(本文来源于《时珍国医国药》期刊2019年10期)

尚艳琦,于莹,顾媛媛,梁慧,田明[2](2019)在《二氢槲皮素对心肌缺血大鼠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二氢槲皮素对心肌缺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从而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大鼠模型,通过肝门静脉取血,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二氢槲皮素对心肌缺血损伤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的全血粘度(包括中切和高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黏度(包括低切、中切和高切)、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血沉方程K值及纤维蛋白原均明显升高,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P <0.05);与模型组比较,二氢槲皮素各给药组的全血黏度(包括中切和高切)、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血沉方程K值和纤维蛋白原均明显降低,红细胞变形指数上升,其中,高剂量组和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P <0.05)。结论二氢槲皮素可改善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对心肌缺血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顾媛媛,姜波,刘旭,尚艳琦,梁慧[3](2019)在《二氢槲皮素对脑缺血损伤模型大鼠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水平以及脑组织能量代谢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研究二氢槲皮素对大鼠急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传统的双侧结扎法,建立大鼠急性脑缺血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20 mg/kg),二氢槲皮素高、中、低剂量组(60、30、15 mg/kg),每组10只。日给药1次,连续14 d,第15天复制脑缺血损伤大鼠模型,于手术后24 h取材。采用HE染色观察二氢槲皮素对大鼠脑组织结构的影响,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L-6、TNF-α和ICAM的含量。制备脑组织匀浆,采用比色法检测脑组织匀浆中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乳酸脱氢酶(LDH)、Na~+-K~+-ATP酶以及Ca~(2+)-Mg~(2+)-ATP酶的活性。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二氢槲皮素可明显改善脑缺血损伤模型大鼠脑组织的病理情况,能够降低血清中IL-6、TNF-α和ICAM的水平。降低脑组织中MDA的含量,提高SOD、GSH-Px、LDH、Na~+-K~+-ATP酶和Ca~(2+)-Mg~(2+)-ATP酶的活性。结论 :二氢槲皮素可以减轻双侧结扎法造成的大鼠急性脑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抗氧化以及改善脑组织能量代谢相关。(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顾媛媛,姜波,田明,韩玉生,刘旭[4](2019)在《二氢槲皮素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等相关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二氢槲皮素(DHQ)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等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阳性对照,20 mg/kg)和DHQ低、中、高剂量组(15、30、60 mg/kg),每组10只。各给药组大鼠均灌胃相应药物,假手术组大鼠灌胃等体积0.4%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每天1次,连续14 d。末次给药后,除假手术组外的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传统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模型。缺血24 h后,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病理学变化,并检测其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低、中、高切)、全血还原黏度(低、中、高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参数[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红细胞变性指数(DI)、红细胞刚性指数(IR)]、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细胞疏松,间隙明显,缺血区周围神经元损伤明显,且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EAI、IR、FIB水平均显着升高,DI、APTT、PT、TT均显着降低或缩短(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上述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尼莫地平组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EAI、IR,DHQ高剂量组大鼠全血黏度、红细胞积压,DHQ各剂量组大鼠血浆黏度、EAI,DHQ中、高剂量组大鼠IR均显着降低;尼莫地平组大鼠DI、APTT、PT、TT,DHQ各剂量组大鼠DI、APTT、TT,DHQ高剂量组大鼠PT均显着升高或延长(P<0.05或P<0.01)。而其余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HQ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模型大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其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凝血功能异常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药房》期刊2019年06期)

樊超,钟艺青,粟芸,李会娟,吴方评[5](2018)在《荧光猝灭法研究二氢槲皮素和二氢杨梅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二氢槲皮素和二氢杨梅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方法运用荧光光谱法结合Stern-Volmer方程和Line Weaver-Burk双倒数函数计算出BSA与二氢槲皮素和二氢杨梅素相互作用的猝灭常数和结合常数,通过反应前后热力学参数如焓变ΔH和熵变ΔS的大小对作用力类别进行判断。结果测得二氢槲皮素与BSA在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293K为2.27×10~4L·mol~(-1),298 K为2.06×10~4L·mol~(-1),303 K为1.89×10~4L·mol~(-1),二氢杨梅素与BSA在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293 K为2.43×10~4L·mol~(-1),298 K为2.39×10~4L·mol~(-1),303 K为2.13×10~4L·mol~(-1)。确定其使牛血清白蛋白荧光猝灭的过程为静态猝灭过程,通过热力学参数确定其结合力主要为疏水作用。结论应用荧光猝灭法了解二氢槲皮素和二氢杨梅素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有较强的结合反应,结合力以疏水作用力为主。(本文来源于《安徽医药》期刊2018年11期)

丁涛,边琪,郭志勇,梅小斌[6](2018)在《二氢槲皮素抑制高糖诱导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炎性小体激活及上皮间质转化的上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目前逐渐成为终末期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病理特点以肾小球硬化为主,目前发现间质纤维化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发病机制中,氧化应激和炎性小体的激活、上皮间质转化促进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和进展。二氢槲皮素是一种抗氧化剂,在多种疾病研究中发现具有抑制氧化应激的作用,然而,是否能够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8-10-11)

刘文丛,刘兴龙,孟令全,沈立乾,齐心[7](2018)在《二氢槲皮素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二氢槲皮素(Dihydroquercetin)是一种主要存在于落叶松中的有效成分,它属于一种重要的黄酮类化合物。文中综述了二氢槲皮素的提取、分离纯化、检测等制备方法以及二氢槲皮素的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抗炎抗过敏等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展望了二氢槲皮素的开发利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丁涛[8](2018)在《二氢槲皮素对糖尿病肾病的肾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糖尿病肾病是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缺少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二氢槲皮素(dihydroquercetin,DHQ)作为重要的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着的抗氧化、抗炎和抗纤维化生物活性,其对糖尿病肾病的作用尚无研究。【目的】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体内外实验探讨二氢槲皮素对糖尿病肾病肾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利用高脂饮食/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大鼠构建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采用ELISA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和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运用生化试剂盒测定血清肌酐、血清葡萄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水平;肾脏组织切片进行苏木精-伊红和过碘酸希夫染色评价肾脏病理损害;利用免疫组化检测肾脏炎性因子IL-1β表达,从而探讨二氢槲皮素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治疗作用。利用高浓度葡萄糖刺激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和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构建糖尿病肾病细胞模型: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采用DCFH-DA法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和线粒体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生成;利用免疫印迹法检测NLRP3、Cleaved Caspase-1、IL-1β、Fibronectin和CollagenⅣ等蛋白表达,从而研究二氢槲皮素对糖尿病肾病肾脏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结果】1.高脂饮食/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肾病大鼠表现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血清肌酐、空腹血清葡萄糖、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明显降低,肾组织病理学损害明显,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和系膜基质增多,肾小球IL-1β表达水平增加。给予高剂量的二氢槲皮素(100mg/kg/day)治疗12周后,糖尿病肾病大鼠的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降低,血清肌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水平明显下降,肾组织病理学损害减轻,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和系膜基质扩张减轻,肾小球IL-1β表达水平较前降低,而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无明显变化。2.HBZY-1和HK2细胞经高浓度葡萄糖刺激后,细胞增殖明显,细胞内和线粒体ROS生成增多,NLRP3炎性小体相关蛋白NLRP3、Cleaved Caspase-1、IL-1β和肾纤维化相关细胞外基质蛋白Fibronectin和CollagenⅣ过表达。给予二氢槲皮素处理后,细胞增殖显着被抑制,ROS生成减弱,NLRP3、Cleaved Caspase-1、IL-1β、Fibronectin和CollagenⅣ等蛋白表达较前下调。【结论】二氢槲皮素能够通过减轻尿微量白蛋白排泄、改善脂质代谢紊乱、减轻肾脏组织病理损害和肾脏炎性因子分泌等发挥肾脏保护作用,其可能的机制是抑制细胞增殖、降低ROS的生成、抑制NLRP3炎性小体的激活和抑制肾脏纤维化。(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期刊2018-05-01)

郑今花[9](2017)在《二氢槲皮素基于NLRP3炎症小体通路调控酒精性脂肪肝与炎症的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二氢槲皮素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据前期研究发现二氢槲皮素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具有很高的潜力。本研究通过狂饮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和急性酒精性脂肪肝模型,探讨二氢槲皮素是否对酒精性脂肪肝小鼠有抑制脂肪蓄积的作用。方法:1.狂饮酒精性脂肪肝小鼠模型的体内实验:给药低中高剂量组每天给予不同浓度的二氢槲皮素(1mg/kg、5mg/kg、25mg/kg)共5天,给药第5天时给药4小时候每隔30分钟给予33%酒精共3次。用试剂盒检测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甘油叁酯(TG)水平和肝组织中的甘油叁酯(TG)的水平,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二氢槲皮素对小鼠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的影响。2.急性酒精性脂肪肝小鼠模型的体内实验:酒精组隔12小时给予33%酒精(5g/kg)共3次,给药低中高剂量组每隔12小时同时给予二氢槲皮素(1mg/kg、5mg/kg、25mg/kg)和酒精共3次。用试剂盒检测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甘油叁酯(TG)水平和肝组织中的甘油叁酯(TG)的水平,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二氢槲皮素对小鼠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的影响;通过蛋白印迹观察小鼠肝脏LKB1、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 CoA Carboxylase,ACC)、AMP 依赖的蛋白激酶α(AMP-activated Kinase α,AMPKα)等脂肪合成与氧化相关因子及炎症小体相关因子表达变化。3.急性酒精性脂肪肝体外实验:HepG2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二氢槲皮素,间隔1小时后给予大剂量酒精诱导肝细胞损伤,24小时后刮蛋白做蛋白印迹实验,检测AMPKα、ACC、IL-1 β的表达;HepG2细胞敲除P2x7R,间隔30小时后给予二氢槲皮素和酒精,24小时后通过荧光染色观察SREBP-1的表达;LPS+ATP刺激肝癌细胞株HepG2,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HepG2胞内P2x7R和pro-IL-1β活化片段。结果:1.狂饮酒精性脂肪肝小鼠模型中,二氢槲皮素组能够明显降低小鼠血清及肝脏组织中TG的含量,减少血清中ALT、AST的含量;HE染色和免疫组化结果表明二氢槲皮素能明显减轻酒精引起的肝脏脂肪变性。2.急性酒精性脂肪肝小鼠模型中,二氢槲皮素组能够明显降低小鼠血清及肝脏组织中TG的含量,减少血清中ALT、AST的含量;HE染色和免疫组化结果表明二氢槲皮素能明显减轻酒精引起的肝脏脂肪变性;二氢槲皮素明显减少了P2x7R、Caspase-1及NLRP3炎症小体的阳性表达,减少了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炎性募集。同时二氢槲皮素能够活化AMPKα、SIRT-1,抑制ACC和SREBP-1的表达。3.体外实验中二氢槲皮素明显抑制了酒精诱导的肝细胞中ACC、IL-1 β的表达,同时激活了 AMPKα、LKB1。结论:本实验证明二氢槲皮素对狂饮酒精性脂肪肝小鼠和急性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肝脏脂肪积蓄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对脂肪肝伴有的炎症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17-05-25)

王佳奇,宋明铭,陈凯,王月亮,黄宝亮[10](2016)在《二氢槲皮素与二氢杨梅素的抗肿瘤活性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二氢槲皮素和二氢杨梅素对H_(22)荷瘤小鼠抑瘤作用。方法:建立小鼠H_(22)移植性肿瘤模型(除空白外)。造模24 h后分成6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25mg/kg),二氢槲皮素和二氢杨梅素高、低剂量组(30、10mg/kg),除阳性对照组腹腔给药,其余各组均灌胃给药,测定其对H_(22)荷瘤小鼠抑瘤率、免疫器官指数、生化指标和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并通过HE染色,观察瘤组织内坏死程度。结果:二氢槲皮素和二氢杨梅素高、低剂量组(30mg/kg、10mg/kg)均对肿瘤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且均可提高H_(22)荷瘤小鼠胸腺指数和脾指数,其中二氢槲皮素高剂量组(30mg/kg)抑瘤效果最佳,其抑瘤率为58.8%。二氢槲皮素和二氢杨梅素高、低剂量组均可升高H_(22)荷瘤小鼠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降低丙二醛(MDA)水平。此外,二氢槲皮素和二氢杨梅素高、低剂量组对H_(22)荷瘤小鼠肝肾功能没有毒理作用。结论:二氢槲皮素和二氢杨梅素高、低剂量组均对肿瘤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二氢槲皮素组的作用较明显,且呈剂量依赖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抗氧化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升高细胞因子水平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免疫学杂志》期刊2016年11期)

二氢槲皮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二氢槲皮素对心肌缺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从而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大鼠模型,通过肝门静脉取血,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二氢槲皮素对心肌缺血损伤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的全血粘度(包括中切和高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黏度(包括低切、中切和高切)、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血沉方程K值及纤维蛋白原均明显升高,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P <0.05);与模型组比较,二氢槲皮素各给药组的全血黏度(包括中切和高切)、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血沉方程K值和纤维蛋白原均明显降低,红细胞变形指数上升,其中,高剂量组和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P <0.05)。结论二氢槲皮素可改善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对心肌缺血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二氢槲皮素论文参考文献

[1].顾媛媛,于莹,周忠光,刘旭,田明.二氢槲皮素对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9

[2].尚艳琦,于莹,顾媛媛,梁慧,田明.二氢槲皮素对心肌缺血大鼠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3].顾媛媛,姜波,刘旭,尚艳琦,梁慧.二氢槲皮素对脑缺血损伤模型大鼠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水平以及脑组织能量代谢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4].顾媛媛,姜波,田明,韩玉生,刘旭.二氢槲皮素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等相关指标的影响[J].中国药房.2019

[5].樊超,钟艺青,粟芸,李会娟,吴方评.荧光猝灭法研究二氢槲皮素和二氢杨梅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J].安徽医药.2018

[6].丁涛,边琪,郭志勇,梅小斌.二氢槲皮素抑制高糖诱导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炎性小体激活及上皮间质转化的上调[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2018

[7].刘文丛,刘兴龙,孟令全,沈立乾,齐心.二氢槲皮素的研究进展[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8

[8].丁涛.二氢槲皮素对糖尿病肾病的肾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2018

[9].郑今花.二氢槲皮素基于NLRP3炎症小体通路调控酒精性脂肪肝与炎症的机制研究[D].延边大学.2017

[10].王佳奇,宋明铭,陈凯,王月亮,黄宝亮.二氢槲皮素与二氢杨梅素的抗肿瘤活性对比[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6

标签:;  ;  ;  ;  

二氢槲皮素论文-顾媛媛,于莹,周忠光,刘旭,田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