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航流量论文-陈丹涌,刘明明

通航流量论文-陈丹涌,刘明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通航流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跨江桥梁,钢箱梁吊装,移动安全作业区,船舶AIS交通流时空特征

通航流量论文文献综述

陈丹涌,刘明明[1](2018)在《船舶AIS交通流量的跨江桥梁建设期通航风险及对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跨江桥梁钢箱梁吊装工艺的特殊性,施工过程中对水域通航产生碍航,为避免产生船舶碰撞事故,本文以虎门二桥所跨坭洲桥梁处为横截面的船舶AIS数据为基础,针对桥梁建设中的水上交通环境在时间上划定阶段性、在空间上划定区块性进行分析,针对性提出临时交通管制、推荐航路航道转换等面向水上交通风险的对策.研究成果为海事监管部门提供了实践性指导意见,减小了对桥梁周围水域航行船舶碍航性及降低警戒力量的投入,所提出的移动安全作业区、航路转换、合理布置警戒力量等通航安全保障措施以期为同类施工作业提供基于情景案例的实践参考.(本文来源于《广州航海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丁祖寒,彭清娥[2](2018)在《基于Mike21的涪江唐家渡电航工程通航流量下闸门启闭方式优选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涪江唐家渡电航工程是一个具有防洪、发电、和航运等多目标综合开发利用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其通航任务也是重中之重。同一来流情况下,枢纽不同的闸门启闭方式对下游通航水流条件将产生重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Mike21建模软件,选用非结构化叁角网络结构模型,建立涪江唐家渡电航工程平面二维水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各特征通航流量下不同闸门启闭方式的水流数值模拟,通过对比分析,提出了满足通航条件的闸门启闭最优方案。涪江唐家渡电航工程通航条件下最优闸门启闭方式为:来流量为洪水流量5000m~3/s时,闸门全闸开启泄洪,枢纽上游引航道附近流态较为平稳,水深也满足通航要求,下游引航道附近存在较小回流区,对通航影响不大,水流能满足通航要求;来流量为大于枯水流量484 m~3/s小于枢纽控泄最大流量2000 m~3/s时,5孔冲沙闸关闭,分别局部开启右侧组泄洪闸、左侧组泄洪闸及全部泄洪闸,均满足通航要求,但通过流速分析和方案比选,此种情况下,最优的闸门运行方式为5孔冲砂闸关闭,局部开启右侧组泄洪闸;流量小于枯水期流量484 m~3/s时,泄洪冲砂闸全关,此工况下来流量小,水流流态平稳,满足通航要求。(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九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期刊2018-08-25)

王超,杨绍琼,杨发瑞,周东俊,赵江艳[3](2018)在《基于SSA-PPR模型的澜沧江枯季通航流量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云南省要充分发挥连接东南亚国际水上大通道的作用,为促进澜沧江航运的正常发展,对其通航保障能力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足够的来水量是河道通航的重要条件之一,开展河道的最枯月径流量预测,对航运保障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为提高预测精度,笔者提出首先使用SSA分析法对周期性较强影响因子进行重构,与其他因子混合后,再与PPR相结合形成SSA-PPR预报模型,并对澜沧江的年最枯月径流量进行预测验证,结果表明SSA-PPR模型训练期平均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为2.5%,检验期平均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为6.2%,精度为甲等,相对于未使用SSA混合因子前,其预测效果更好,可以满足澜沧江枯季通航流量预测的需要。(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2018年07期)

王建平,陈继康[4](2016)在《通航船舶流量及异常航迹检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避免水上交通安全隐患,提出1种通航船舶流量及异常航道检测方法。首先,采用光学多种传感器组合的模式,从而使有效解决全天候全天时的监测难题成为可能,并能达到全天24 h精准、可靠的智能监控与预警。其次,环境嘈杂并伴随气候条件相对不理想的情况时,实现对运动船只的追踪与定位,解决内河船只的实时监控问题。最后,经实验及性能分析,能够有效地检测船舶异常航迹,及时发现问题避免事故发生,并对船只起到警示作用。(本文来源于《江苏船舶》期刊2016年06期)

彭向丽[5](2016)在《松花江下游通航流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保证率频率法、综合历时曲线法及公式估算法计算松花江下游河段通航流量,并通过浅滩统计法对叁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最终确定满足松花江下游河段通航要求的通航流量。(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技信息》期刊2016年24期)

刘勇,张毅[6](2015)在《满足通航标准条件下电站最小下泄流量计算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金沙江最下游梯级向家坝水电站已蓄水至正常蓄水位,但相关航运参数仍存在较大争议。为保障长江上游干线基本维护尺度,用保证频率法、保障航道基本维护尺度反推流量法、天然入汇比分配法等对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最小下泄流量进行研究分析,认为:在干支流均建电站的条件下,按照天然入汇比分配法较为合适;在不考虑非恒定流及河床冲刷影响的情况下,向家坝水电站最小下泄流量不应小于1 296 m3s。(本文来源于《水运工程》期刊2015年01期)

黄明海,李飞,史德亮,邢领航,唐文坚[7](2013)在《叁峡电站流量变率对两坝间通航水流影响的叁维计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叁峡至葛洲坝两坝间航道曲折多变、水流条件复杂,叁峡电站在泄洪和日调节时产生的非恒定流,使得两坝间的航行条件更为复杂。通过建立两坝间通航水流叁维数学模型,针对电站机组开启过程下泄流量变率产生的非恒定流对两坝间河段通航水流条件的影响,开展了计算分析研究。计算分析了叁峡电站机组不同开启时间和不同开启流量情况对典型河段水面比降、表面流速产生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机组开启时间变化情况下,通航最困难河段水面比降增幅随机组开启时间缩短而加大,但最大表面流速线性增大;机组开启流量变化情况下,水面比降和最大表面流速随下泄流量线性增大。(本文来源于《长江科学院院报》期刊2013年07期)

严伟,周若,程子兵,杨伟,陆虹[8](2013)在《叁峡—葛洲坝两坝间现行船队通航流量适应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叁峡—葛洲坝两坝间河道通航难点段诸多,河道蜿蜒曲折,沟壑浅滩水流紊乱,并存在泡漩等不利的险恶流态,给船舶(队)的航行安全带来隐患。介绍了5套运行较多、具有代表性的船舶(队),在两坝间来流量45 000~35 000 m3/s时进行的通航船模试验成果。在来流量40 000 m3/s以下,各船队可通过两坝间各困难航段,其航行指标基本满足船队安全航行的要求,500 t以下的各小型船队应限定在来流量35 000 m3/s以下航行,较为安全;两坝间河道的6个困难航段中,上行较难的为喜滩和狮子垴段,居中为莲沱段、其次为石牌、偏垴和南津关段。该研究成果对今后两坝间行船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长江科学院院报》期刊2013年01期)

胡新桥,刘志月[9](2012)在《应保证航道通航所需最小流量》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胡新桥 见习刘志月 水电大省湖北省面临着如何平衡发电与航运的问题。近日提请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湖北省水路交通建设与管理条例(草案)》规定,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或管理单位应当保证航道通航所需的最小流量,并事先与水路交通管理机构达成流量分配协(本文来源于《法制日报》期刊2012-10-23)

李宇宏[10](2011)在《岱山水道船舶流量测算及通航安全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舟山支柱经济之一的船舶修造业发展快速,舟山最大的修造船基地岱山仙草潭大型修造船基地抓住机遇,做大做强。但近年由于船舶流量大增等因素影响,岱山仙草潭附近水域碰撞、触礁等各类水上事故时有发生,通航安全问题凸显。本文通过仙草潭附近水域船舶流量的测算,进而分析引发水上事故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为岱山通航安全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来源于《2011年苏浙闽沪航海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1-10-26)

通航流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涪江唐家渡电航工程是一个具有防洪、发电、和航运等多目标综合开发利用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其通航任务也是重中之重。同一来流情况下,枢纽不同的闸门启闭方式对下游通航水流条件将产生重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Mike21建模软件,选用非结构化叁角网络结构模型,建立涪江唐家渡电航工程平面二维水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各特征通航流量下不同闸门启闭方式的水流数值模拟,通过对比分析,提出了满足通航条件的闸门启闭最优方案。涪江唐家渡电航工程通航条件下最优闸门启闭方式为:来流量为洪水流量5000m~3/s时,闸门全闸开启泄洪,枢纽上游引航道附近流态较为平稳,水深也满足通航要求,下游引航道附近存在较小回流区,对通航影响不大,水流能满足通航要求;来流量为大于枯水流量484 m~3/s小于枢纽控泄最大流量2000 m~3/s时,5孔冲沙闸关闭,分别局部开启右侧组泄洪闸、左侧组泄洪闸及全部泄洪闸,均满足通航要求,但通过流速分析和方案比选,此种情况下,最优的闸门运行方式为5孔冲砂闸关闭,局部开启右侧组泄洪闸;流量小于枯水期流量484 m~3/s时,泄洪冲砂闸全关,此工况下来流量小,水流流态平稳,满足通航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通航流量论文参考文献

[1].陈丹涌,刘明明.船舶AIS交通流量的跨江桥梁建设期通航风险及对策分析[J].广州航海学院学报.2018

[2].丁祖寒,彭清娥.基于Mike21的涪江唐家渡电航工程通航流量下闸门启闭方式优选试验研究[C].第二十九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2018

[3].王超,杨绍琼,杨发瑞,周东俊,赵江艳.基于SSA-PPR模型的澜沧江枯季通航流量预测[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8

[4].王建平,陈继康.通航船舶流量及异常航迹检测方法[J].江苏船舶.2016

[5].彭向丽.松花江下游通航流量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

[6].刘勇,张毅.满足通航标准条件下电站最小下泄流量计算与分析[J].水运工程.2015

[7].黄明海,李飞,史德亮,邢领航,唐文坚.叁峡电站流量变率对两坝间通航水流影响的叁维计算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3

[8].严伟,周若,程子兵,杨伟,陆虹.叁峡—葛洲坝两坝间现行船队通航流量适应能力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3

[9].胡新桥,刘志月.应保证航道通航所需最小流量[N].法制日报.2012

[10].李宇宏.岱山水道船舶流量测算及通航安全探析[C].2011年苏浙闽沪航海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

标签:;  ;  ;  ;  

通航流量论文-陈丹涌,刘明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