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车检修模式改革应对措施及探讨张晓杰

内燃机车检修模式改革应对措施及探讨张晓杰

(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太原030000)

摘要:机车是运输的主要技术装备,是完成运输任务的物质基础,机车维修质量是保证和提高运输能力的重要因素,维修的核心内容是其主题对象的检修模式的确定,科学合理地设置机车的维护检修周期和修程,对提高机车运用效率,保持机车运用可靠性及经济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内燃机车;检修模式;应对措施

一、内燃机车柴油机常见故障

1、内燃机车柴油机使用前常见问题

经过调查发现,内燃机柴油机在启动前出现的故障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曲轴不转动或示功阀出现液体泄漏问题,曲轴不转动主要出现在甩车时候,容易造成机器损坏或者列车脱轨的现象,示功阀漏出的液体包括水和机油两种,这种问题很常见;第二种是稳压箱的排污阀会出现漏水和漏油的现象,浪费较大。

2、内燃机车柴油机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在开启内燃机柴油机时可能会出现曲轴正常转动,而机器不能运行的情况;在内燃机柴油机启动后,不能松开启动按钮,一旦松开,机器就会熄火;机器正常启动后排出的气体颜色不正常;联合调解器模块经常出现输出轴抖动,但对转速影响小。

二、机车检修方案

1、制定方案

通过参考国内较成熟先进的检修模式与经验,提出了对调车内燃机车检修周期及修程确定的系统方案,创新性地运用2辅3小、1大轮、l中1大的检修管理模式。要求检修周期及修程模式设计科学合理,成为调车机车检修体制标准的重要依据。以在用调车机车在宣钢的实际使用情况、特点,结合实践经验,对机车进行相关技术总结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对机车总体及大部件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诊断,利用可靠的理论分析,反复验证,从有效延长机车保养维护周期出发,确定机车关键部件的检修周期和寿命周期。提高机车和零部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准确掌握主要部件运行的动态,使零部件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2、检修周期确定

在此大框架下,某公司通过实际对机车大型部件的检测,确定部件的修理程度;部分不影响安全、行车的部件实施事后修。机车中修及大修、小辅修均以使用年限确定,引进大轮修。确定该型机车的小辅修周期及范围,其修程结构为:大中修(新造)-辅修-辅修-小修-小修-小修-大轮-架修-大中修。辅修内容主要包括柴油机更换润滑油、滤清器、调整;电机及各部件的清洁、检修、调整。小修内容除包含辅修内容,主要进行制动部件、基础制动装置、控制开关、调速器等一些机械部件的检修、互换,在3次小修时更换部分橡胶件及易损件。大轮修对机车主要部件柴油机进行车上解体(曲轴不拆),更换柴油机磨损到限的部件,对各电机、调速器、增压器、制动机、空压机等部件下车解体检修。架修(中修)和厂修(大修)按照规程范围进行。

三、新时期内燃机车检修模式改革的主要措施

1、优化组织模式

在检修班组设置上,要注重科学搭配,统筹协调,逐渐提高进修效率。生产组织分配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内燃机车检修工作能否正常运行。要将分散型检修模式转向为流程化检修模式,依照技术人员的专业化程度分配工种,打破传统流动机制,丰富电气制动班组建设、机械动力班组建设等,落实大修、辅修和临修三个重要程序,增设故障预测班组,每个班组都要做好本职工作,有效避免作业中出现推诿扯皮状况,彻底解决内燃机车生产流程不畅的问题。要切实提高检修人员的劳动效率,依据生产组织的不同职能,本着“男女搭配”、“中年与青年搭配”、“技能水平搭配”等原则,确保每个工种的班组都具有相对独立且完善的检修结构,解决跨班组作业的协调不足问题。

2、优化现场资源

每节内燃机车都应安排各自的检修台位,且辅修和临修两个台位要分离开来,避免应调车阻碍而浪费检修时间。工种之间的界限应当清晰,尽量降低干扰,减少各个环节之间的浪费。检修车间现场,要根据公司管理的相关要求和国家制定的检修标准,在征求上级指示后创新检修模式,局部调整车间检修区域,在满足作业空间条件下拓宽绿色通道,取消闲置通道,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现场资源,避免相互交叉,缩短不同检修部位的走动距离。

3、合理设置检修标识

根据现场检修的质量标准和要求,要合理定置物品并标识清晰,建设好检修车间、班组学习室等公共场所,将靠墙位置用于工具箱架的分类,方便取出使用和管理。加强目视化管理,要提高工具使用的效率,满足现场的作业安排。

4、强化责任意识

针对内燃机车检修体制,要逐步分析故障出现的原因,提高责任心,明确机车临修、辅修和大修的重点内容,合理规划检修时间。辅修时间为交车后的一个星期内,大修时间为交车后的一个月内,临修时间要根据重复性返工修判定。检修结果要纳入日常考核中,当出现责任性故障时,如不影响机车的运行则扣分,如出现较大故障则要加倍扣分。要提高标准化水平,根据铁路局对内燃机车的检修质量评估要求,完善对大修、临修和中修的评价标准,以记名的方式完善机车验收制度,促进机车检修标准化。要建设精益化管理班组,建成精益化检修小组。在安排专项课题培训时,可定期按时推进,实时跟踪,便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大力完善职工培训体系,开展丰富多样的培训活动,培养一批复合型、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实施岗位实践机制,定期展开职工技能比赛,让他们在竞争中总结经验,创新工作方式,将这些方式运用到检修操作中,正确处理故障。提高辅修交车正点率,改善内外部流程,建设大中修网络,控制好每个节点,特别是关键工艺,要管控进度,优化流程,减少漏检漏修现象。

5、小修维修策略

小修是对机车关键部位检查修理,有针对性的恢复集成运行可靠性,有诊断技术条件的,可按照其状态进行修理小修的性质属于运行性修理。

一将当两千米作为维修周期的判断标准,合理确定维修时机,适当延长原来的维修周期,降低寿命周期费用

二质量评价管理系统为手段,划分合理的维修范围,兼顾经济性要求,选择合理的维修方式。

三,利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故障诊断仪器,扩大状态修的范围,在保证运用可靠性的基础上,降低维修费用。中秋策略。适当延长机车中修的维修周期,降低机车的寿命周期费用。通过前面分析,按照现行的装修周期及车载接入,中休休城时机,车质量还处于一个平稳的时期,因此可以适当延长维修周期。在保证机车运用安全性的前提下,减少维修费用支出,降低整个的寿命周期费用。

结语

综上所述,内燃机柴油机在运行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故障,针对柴油机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现问题的控制。笔者根据工作的实际经历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本文着重分析了内燃机车柴油机的一些常见故障,目的是为检修人员提供一些总结的规律,从而在故障判断和维持运用以及快速检修上提供一些有力帮助,以提高机车的运行效率,保障机车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王进,邢成汉.内燃机车镟轮产生故障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J].内燃机与配件,2018(07).

[2]袁中凯.浅谈内燃机车维护与保养措施[J].内燃机与配件,2018(02).

[3]黄宏.试析内燃机车维修常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J].科学技术创新,2017(25).

标签:;  ;  ;  

内燃机车检修模式改革应对措施及探讨张晓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