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一、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中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王永亮[1](2020)在《新一代配电主站测试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为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加强配电网建设管理的系列部署,全面启动“一流配电网”建设管理工作,切实提高配电网发展质量和效率效益,按照标准有序推进配电自动化的建设,满足分布式发电、电动汽车、储能装置等应用发展的需要,配电自动化建设与应用面临着新形势的挑战,建设一套满足配电自动化发展的测试方案不仅已经成为配电网研究的重要方向,同时也已成为国家电网公司重点投资建设的项目。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如下:1、通过对目前配电主站测试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目前配电主站测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技术难点,同时结合目前已有的测试技术与实际的系统需要,从主站架构测试,消息性能测试,主站计算机性能测试等方面对目前配电主站测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并给出解决策略。2、对配电主站测试系统的功能进行研究与建模,FA(馈线自动化)可以模拟配电终端的各种故障,从而对配电主站的功能进行测试,为了进一步了解FA工作模式,本文对FA中的电压型配电自动化进行了建模仿真,了解其工作逻辑,明确其工作过程。3、介绍了配电主站测试评估的基础理论,把配电自动化主站分为配电主站技术指标,经济指标,社会效益指标。4、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估体系,由判断可以得到相应的权重比,运用模糊矩阵和权重比实现对配电主站状态评估。5、对新一代配电主站测试系统的实现进行了探讨,并列举出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新一代配电主站测试过程。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2](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研究指明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朱维佳[3](2019)在《城市配网自动化的建设及对配电网可靠性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电网输电环节的技术、建设的愈发完善,人们发现配电网可靠性对于整个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配网自动化的建设是提高配电网可靠性的强有力手段之一,尤其是近年来受到相关学者的广泛关注。提高配电网的转供水平、自愈能力和供电可靠性既是配网自动化建设的目的,这更是实现“电网坚强”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研究分析了在城市配电网中常用的两种配网自动化模式对城市配网自动化建设过程中技术、施工的系统要求的影响;在系统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在配网自动化管理方面的应用。配网自动化技术能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改善电能质量,快速识别故障区域,并立即加以隔离,同时迅速恢复非故障区域的正常供电。另外,传统配电网薄弱,各区域电网可以根据本地区情况采取相关政策措施,完善配网自动化建设,实现城区电网向现代化电力系统的改造。因此本文基于国内外配网自动化的发展进程,,结合鹰潭电网的现状,对配网自动化对配电网可靠性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得出鹰潭电网配网自动化建设的发展方向。本文首先对鹰潭配电网和配网自动化的发展现状进行简单介绍,基于实际情况分析得出鹰潭电网需要建设配网自动化的必要性;然后对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特点和功能做出了简要分析,并对配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这对鹰潭配网自动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尤其是在施工建设方面。然后,本文提出一种配电网分区评估模型,建立了各区块内各元件对负荷点影响的故障影响分析表。最后通过OpenDSS仿真计算出就地控制模式和集中控制模式这配网自动化的两种运行模式的可靠性指标,同时定量分析对比于无配网自动化的可靠性指标,最后得出结论,对于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配网自动化行之有效。

李敏[4](2016)在《鄞州电网配电自动化方案设计与研究》文中认为为了更好的推进农网智能电网建设,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农网智能化试点工程建设计划,对农村电网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互动化提出了建设要求。国网浙江宁波市鄞州供电公司有幸成为农网智能化试点工程的承建单位之一,开展了农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有效的提高了鄞州农网的电能质量,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较高的工程实践意义。本文首先对配电自动化国内外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配电自动化发展的趋势;总结了配电自动化的基本原理,并着重介绍了鄞州农网配电自动化方案的设计,根据鄞州农网智能化试点项目的建设,对配电自动化的整体方案的设计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从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软硬件配置、配网通信系统特点到配电终端功能等多个方面,整个配电自动化系统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先进性和互动性,满足国网公司智能化试点项目的技术要求。另外,还对配电自动化系统试运行期间的电能质量提高、电网运行成本的下降、电网经济效益的提高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数据分析,达到了项目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农村配电自动化智能化建设在大规模积累了宝贵经验。试点项目采用先进的实用技术,设备可靠运行,卓越的管理模式,充分体现了密集型管理的建设要求,极大地发挥了鄞州资源优化配置和综合服务的电力公司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实现公司智能电网的发展目标,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安进[5](2015)在《原州区配网自动化建设技术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用户对供电可靠性和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突显,现有的电网运行管理手段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发现需要。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发展无论是从宏观政策层面还是能源战略角度都是必要以及必须的。配电网电压等级较低,但其是电网网络中直接面向广大的电力用户提供优质电能和服务最基础网络。配电网任何一次故障将对客户造成影响或演变成政治事件。工业发达的欧美国家一直在积极推进配电自动化的发展,国内部分科研院所和高校也在相关领域展开了许多工作。配电网自动化通过实时监控,优化网络运行方式、缩短维护时间、加强配网管理等方面的特点,充分体现了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在配电网改造与建设中的应用,对于推进智能、高效、绿色、环保的电力网络的实现,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服务质量的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国内外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发展背景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实现配网自动化的技术要求,从梳理原州区配网网架结构、一次设备状况、通信系统现状入手,逐一设定自动化建设目标,并围绕建设目标对所涉及的一次网架优化、设备改造、主站和终端系统设计、通信系统建设、馈线自动化、信息交互总线建设进行了详细方案阐述,给出了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并阐明了其软件、硬件体系结构。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原州区配网自动化建成后,所带来的经济、管理、社会效益。

魏丽君[6](2014)在《南昌高新片区配电自动化的规划建设》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对配电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是从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才真正开展试点项目和较大范围内的工程化实施。在1999-2002年两网改造期间,各网省公司均试点建成了一批配网自动化系统,但由于技术的不成熟、网架结构调整又较为频繁等原因,大多数地区的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都没能达到预期目标。2009年以来,在国家电网的大力推动下,有20多个城市启动试点。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地区会因地制宜,实现馈线自动化功能。配电自动化是用计算机系统管理程序对城区所管辖的配电设备进行监控,既能实现配电设备的“三遥”功能,又可以实现对故障区域的识别和判断功能,是一种实现配电网现代化管理的手段。南昌高新技术开发区作为国家级技术产业开发区,其配网装备水平和自动化程度还存在很大差距。在此片区实现配电自动化需要对一次网架、一次设备及通信系统等进行改造建设。实现配电自动化后,能够适时调整配网结构和无功配置,达到优化运行方式和平衡负荷分配的目的。本文以对南昌高新区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规划建设研究为主要内容,包括区域选择、建设规划目标实施、配网主站系统平台设计和建设、配电终端建设方案等。项目以提高配电网智能化水平和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为目标,从而达到提高供电质量和优质服务水平的目的。

李瑞芬,高伟[7](2009)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年总目录(1980~2009年)》文中指出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周年之际,将30年论着文章总目录奉献给广大的作者,读者,审稿专家,及多年关心,支持期刊发展的各位同仁。30年来地震科学的发展,尤其是观测技术的发展,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及防震减灾工作做出了贡献。30年来,本刊共发表各类文章2972篇,其中地震研究类860篇,地磁地电类367篇,观测技术类1189篇,计算机应用类293篇,专家讲座19篇,历史回顾23篇,其他221篇,本刊30年的文献就像燃烛,当你打开它,可以使你眼前一亮,照亮别人,燃烧自己。

张继宝[8](2009)在《林甸县城区配电自动化总体方案研究与设计》文中提出配电自动化是电力系统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林甸县电力系统进行了大规模的电网改造建设,配电网络得到了合理化改造,布局更加合理,一次设备进行了更新改造,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得到了充分保证,近几年来林甸县电力系统技术力量也有了较大的提高。这些都为实现配电网自行动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基于信息技术的配电网自动化将会在林甸县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发挥巨大作用。本论文结合林甸县城区配电网的实际情况,从林甸县城区的电网现状入手,本着技术先进性,性能可靠性,分布与集中相结合,开放与集成相结合,维护简单,操作方便的指导思想,对城区配电自动化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理论和对比性分析。完成了包括:在对几类常用馈线自动化实现模式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结合林甸配电网络现状,提出了两种切合实际的“手拉手”环网馈线自动化解决方案;在详细分析了林甸县城区的配电网特点以及DNP通信规约的基础上利用C#软件编制了通信服务程;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的软、硬件结构设计,并且在结构设计的基础上完成了相应软、硬件的配置工作等项内容的林甸县城区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方案。实际运行和经济效益分析表明,林甸县城区配电网采用自动化系统后,可明显提高供电可靠性,提高供电质量,降低损耗,提高配电网的整体管理水平,实现管理现代化。保证安全可靠、经济供电,有着巨大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的社会效益,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刘文霞[9](2009)在《城市配网规划的优化算法、评价体系与智能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输配电发展不平衡问题逐步显现出来,配电网中存在的问题在城市电网得到了集中地体现。本文结合城市发展规划,改进了电网规划的数学模型;研究了新型生物启发式优化算法的机理及其在电网规划中的应用;采用先进的软件研发理念设计了基于GIS的城市电网智能规划系统;研究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通信方式选择和信息安全问题,并提出了各自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为城市电网优化规划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实用的工具。论文成果概括为以下几点:1.研究城市电网规划中变电站选址、定容问题的数学模型和算法,以变电站容量和供电半径为罚函数、以地理可行性为约束条件,改进了变电站规划的经济性模型;提出了大城市两个电压等级联合规划的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提高了城市电网变电站规划的经济性、负载的均衡性和地理的实用性。2.针对一种新的优化算法-细菌群体趋药性优化算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验证了群体控制参数对BCC算法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算法应用的参数控制策略。改进算法中采用了自适应调整感知范围、当细菌确定下一步位置时增加微分进化的待选个体和采用混沌迁移机制等改进措施,增强了算法跳出局部最优解的能力,新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得到显着提高。3.结合规划领域最近的理论成果,提出了构建集数据管理和智能规划为一体的企业配电网智能规划平台的设计思想。汲取了国外大型软件的开发经验,设计了基于COTS构件的软件体系结构,提高了软件的复用率和应用的灵活性。文中给出了系统的体系架构设计、业务处理逻辑设计、功能设计、接口设计及软件的实现模型。该软件已完成,并通过了山东省科技厅鉴定。4.针对配电自动化系统多种通信方式的选择问题,提出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指标无线通信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它包括经济性、可靠性和技术性三类指标。利用带偏好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评价单元进行综合效益评价。评价结果为配电通信方式的选择提供了科学的依据。5.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877026)的支持下,研究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信息安全问题,参照信息安全评估标准ISO/IEC 17799:2005,构建了一套全面反映配电自动化系统信息安全等级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改进的D-S证据理论和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配电自动化系统信息安全的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对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运行管理和项目建设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

郭小保[10](2007)在《曲靖城市配电网及其自动化规划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城市配电网供电质量及经济运行指标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曲靖城网改造的深入进行,10kV配电网络的供电可靠性有了较大的提高,但网络的复杂程度也随之提高,为了全面提高配网运营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势在必行。电力一次、二次设备及电子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也为城市配电网自动化的实施提供了条件。本文就是在此背景下展开了对曲靖城市配电网自动化进行规划研究的。首先对曲靖城市及其电网作了一个简要介绍,分析了电网存在的问题,然后对本次规划研究的曲靖城网范围进行了划分。其次,在介绍负荷预测方法的原理和特点后,采用了部门分析法、负荷密度法、人均电量法、弹性系数法、比例系数增长法对曲靖城网的负荷进行了预测。第三,在前面负荷预测的基础上,对曲靖城网进行了规划:着重介绍了规划与建设改造的技术原则、电源规划方案以及城市配电网规划方案。第四,文中还仔细讨论了各种中性点接地方式,并对各种接地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评述,最后推荐了曲靖城网所采用的中性点接地方式。第五论述的是城市配电网自动化,本章对国内外自动化的发展过程和模式进行了详细论述,其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无通信信道的馈线自动化阶段,有通信信道的馈线自动化阶段以及综合智能化方案。然后推荐了曲靖城市配电网采用综合智能化方案,并对曲靖配电网自动化的总体结构、主站系统、子站系统、柱上FTU、配电室RTU、配电设备TTU、电能量集中抄表系统、通信系统的模式及构成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规划研究。最后,本着技术先进、投资节约的原则对十一五期间曲靖城网的建设改造进行了投资估算。本文紧密结合曲靖配电网的实际情况,给出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设计方案实现后,必将产生很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中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中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一代配电主站测试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新一代配电主站测试技术概论
    2.1 新一代配电主站基础理论
        2.1.1 配电主站的架构
        2.1.2 配电主站的功能
        2.1.3 配电主站的新模式
    2.2 配电自动化主站测试技术
        2.2.1 配电自动化测试系统
        2.2.2 测试系统硬件架构
        2.2.3 测试系统软件架构
        2.2.4 测试系统的测试方法
        2.2.5 测试系统的测试指标
    2.3 配电自动化测试系统的问题
        2.3.1 架构测试
        2.3.2 消息总线性能测试
        2.3.3 计算机系统性能测试
        2.3.4 通讯协议一致性测试
    2.4 测试评估的基础理论
    2.5 新一代配电主站测试系统建设必要性与可行性
        2.5.1 新一代配电主站测试系统建设必要性
        2.5.2 新一代配电主站测试系统建设可行性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一代配电主站测试系统功能研究与仿真
    3.1 FA模拟测试功能
        3.1.1 功能架构
        3.1.2 功能描述
        3.1.3 主要的技术指标及优势
    3.2 FA动模功能
        3.2.1 功能架构
        3.2.2 功能描述
    3.3 基于Uppaal的电压型配电化仿真应用
        3.3.1 电压型配电自动化的结构
        3.3.2 基于Uppaal的电压型配电自动化的模型
        3.3.3 模型实现的过程
        3.3.4 模型的仿真与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一代配电主站测试评估体系
    4.1 测试评估体系建立
    4.2 配电自动化评估指标
        4.2.1 配电自动化主站技术评估指标
        4.2.2 配电自动化主站经济评估指标
        4.2.3 配电自动化主站社会效益评估指标
    4.3 测试系统评估体系
        4.3.1 评估体系分层
        4.3.2 构建判断矩阵及其标度
        4.3.3 权重及一致性检验
        4.3.4 系统运行状态评估等级划分
        4.3.5 模糊关系矩阵
        4.3.6 单层次与模糊关系总体评价
    4.4 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总体评估指标权重
        4.4.1 配电主站总体评估准则权重
        4.4.2 配电主站技术指标因素层权重
        4.4.3 配电主站经济指标因素层权重
        4.4.4 配电主站社会指标因素层权重
        4.4.5 配电主站总体评估目标层权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一代配电主站测试评估体系实现与应用
    5.1 配电主站技术测试评估过程
    5.2 配电主站技术测试评估方案
        5.2.1 标准测试用例库
        5.2.2 评估目的与思路
        5.2.3 测试前的准备工作
        5.2.4 测试配置清单
        5.2.5 安全注意事项
    5.3 新一代配电主站测试系统应用
        5.3.1 试验概述
        5.3.2 配电自动化主站总体评价准则层评估
        5.3.3 配电自动化主站总体评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2)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3)城市配网自动化的建设及对配电网可靠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配网自动化的发展现状
        1.2.1 国内现状
        1.2.2 国外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第2章 鹰潭配网及配网自动化现状
    2.1 鹰潭配网区域的现状
        2.1.1 鹰潭配电网的现状
        2.1.2 鹰潭配网存在的问题
    2.2 鹰潭配网自动化的现状
        2.2.1 配网自动化建设的情况
        2.2.2 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分析
    2.3 鹰潭建设配网自动化的必要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配网自动化建设对可靠性的影响
    3.1 配网自动化的模式
        3.1.1 就地控制模式
        3.1.2 集中控制模式
    3.2 控制模式的评价指标
    3.3 鹰潭城市配网自动化建设对配电网可靠性影响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配网自动化方案的设计及实施
    4.1 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组成
    4.2 配网自动化的特点
    4.3 配网自动化方案
        4.3.1 技术原则
        4.3.2 实现技术
    4.4 配网自动化功能
        4.4.1 变电站自动化
        4.4.2 馈线自动化
        4.4.3 实施方案
        4.4.4 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配网自动化建设对配网可靠性影响综合评估
    5.1 可靠性评估模型
        5.1.1 工具的介绍
        5.1.2 配电网模型
        5.1.3 建立故障模式影响分析表
    5.2 评估模式
        5.2.1 就地控制模式
        5.2.2 集中控制模式
        5.2.3 可靠性评估流程
    5.3 算例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鄞州电网配电自动化方案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配电自动化发展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配电自动化典型方案
        1.3.1 简单型
        1.3.2 实用型
        1.3.3 标准型
        1.3.4 一体型
        1.3.5 智能型
    1.4 配电自动化通信技术
        1.4.1 SDH光纤通信技术
        1.4.2 EPON光纤通信技术
        1.4.3 GPRS\3G\4G无线公网
        1.4.4 低压电力载波
        1.4.5 WSN微功率
    1.5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 鄞州配电网概况
    2.1 概述
        2.1.1 鄞州概况
        2.1.2 鄞州电网
        2.1.3 试点线路
        2.1.4 自动化系统现状
        2.1.5 鄞州电力通信系统现状
    2.2 现状分析
        2.2.1 建设需求
        2.2.2 鄞州电网存在问题
        2.2.3 鄞州电力通信系统存在问题
    2.3 小结
第3章 配电自动化建设方案
    3.1 系统体系结构
    3.2 硬件系统
        3.2.1 系统软件功能
    3.3 配电终端
    3.4 通信系统
    3.5 小结
第4章 配电自动化项目的建设与实施
    4.1 项目建设规模
    4.2 项目经验总结
        4.2.1 项目实施经验
        4.2.2 项目成果总结
    4.3 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4.3.1 电压质量分析
        4.3.2 供电可靠性分析
        4.3.3 经济效益分析
        4.3.4 社会效益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原州区配网自动化建设技术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配网自动化发展现状及趋势
        1.2.1 国外配网自动化发展现状及趋势
        1.2.2 国内配网自动化发展现状及趋势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配网自动化原理及实现原则
    2.1 配网自动化定义
    2.2 配网自动化系统基本结构
        2.2.1 配电主站
        2.2.2 配电子站
        2.2.3 配电终端
        2.2.4 通信网络
    2.3 配网自动化实施的技术要求
        2.3.1 配网自动化实施的技术原则
        2.3.2 配网自动化实施的相关技术
    2.4 配网自动化作用
        2.4.1 提高电能质量
        2.4.2 提高供电可靠率
        2.4.3 提高供电服务质量
        2.4.4 增大配电网的经济运行效率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原州区区域现状分析
    3.1 原州区区域概况
    3.2 配电网一次网架现状
        3.2.1 高压配电网现状
        3.2.2 中压配网现状
    3.3 配网设备现状
    3.4 通信网络现状
    3.5 其他应用系统现状
        3.5.1 地区调度自动化系统
        3.5.2 生产管理系统(PMS)
        3.5.3 地理信息系统(GIS)
        3.5.4 营销管理系统
        3.5.5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原州区配网自动化建设方案
    4.1 原州区配网自动化建设目标
    4.2 配网一次网架改造方案
        4.2.1 一次网架改造原则及技术要求
        4.2.2 一次网架改造内容
    4.3 一次设备改造方案
        4.3.1 一次设备改造原则及技术要求
        4.3.2 一次设备改造内容及方案
    4.4 配网自动化主站建设方案
        4.4.1 配网自动化系统架构方式
        4.4.2 配网自动化主站建设原则
        4.4.3 主站系统总体构架
        4.4.4 系统硬件结构
        4.4.5 主站系统功能描述
        4.4.6 主站系统硬件配置方案
        4.4.7 主站系统软件配置方案
    4.5 馈线自动化(FA)建设方案
        4.5.1 集中型馈线自动化方案
        4.5.2 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方案
    4.6 配电终端建设方案
        4.6.1 终端站建设原则
        4.6.2 配电终端主要功能
        4.6.3 配电终端改造方案
        4.6.4 配电终端设备电源配置方案
    4.7 配电通信网络建设方案
        4.7.1 配电通信网基本要求
        4.7.2 配电通信网总体构架
        4.7.3 配电通信网络建设方案
    4.8 信息系统集成建设方案
        4.8.1 信息交互建设原则
        4.8.2 信息交互构架
        4.8.3 信息交互内容
    4.9 预期效益分析
        4.9.1 经济效益
        4.9.2 社会效益
        4.9.3 管理效益
    4.10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南昌高新片区配电自动化的规划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概述
    1.2 配电自动化的意义及发展现状
        1.2.1 发展配电自动化的意义
        1.2.2 国外配电自动化发展现状
        1.2.3 国内配电自动化发展现状
    1.3 前沿问题及发展趋势
        1.3.1 前沿问题
        1.3.2 发展趋势
第2章 规划建设区域现状分析
    2.1 规划建设区域现状分析
        2.1.1 规划建设区域概况
        2.1.2 规划建设 110kV 及以上输变电设备情况
        2.1.3 规划建设区域配电设备情况
        2.1.4 规划建设区内分布式电源情况
    2.2 规划建设区域现状分析
        2.2.1 区域内配电一次网架现状
        2.2.2 区域内配电线路及变压器负载分析
    2.3 配电一次设备现状
        2.3.1 环网柜情况
        2.3.2 电缆分支箱情况
        2.3.3 柱上开关情况
        2.3.4 配电变压器情况
        2.3.5 继电保护、运行方式及重合闸情况
第3章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存在问题
    3.2 规划建设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配电网架
        3.2.2 配电设备
        3.2.3 通信网络
第4章 规划建设总体实施方案
    4.1 规划建设总体技术要求
    4.2 一次网架优化改造
        4.2.1 网架优化改造原则
        4.2.2 网架优化改造内容
    4.3 停电施工可靠性的分析
    4.4 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的总体架构
    4.5 配网模型及配网分析应用实施方案
    4.6 主站系统的主要功能实现
    4.7 主站系统与相关系统的信息交互方式
    4.8 配电终端建设
        4.8.1 总的技术要求
        4.8.2 环网柜终端建设
        4.8.3 柱上开关终端建设
        4.8.4 电缆分支箱终端建设
        4.8.5 配变终端建设
    4.9 通信系统建设
        4.9.1 配电通信网发展建设原则
        4.9.2 配电通信技术选择原则
        4.9.3 配电通信网组网建设实施方案
        4.9.4 建设方案
    4.10 线路 FA 建设方案
    4.11 信息系统整合方案
        4.11.1 信息系统集成整合技术原则
        4.11.2 南昌地区 EMS 系统与信息交互总线实现方案
    4.12 机房改造
第5章 规划建设目标及技术保障
    5.1 整体规划目标
    5.2 配网一次网架结构和设备改造目标
    5.3 配电主站建设目标
    5.4 配电终端和动化覆盖率目标
    5.5 配电通信系统规划目标
        5.5.1 规划目标
        5.5.2 覆盖范围和网络结构
    5.6 技术保障措施
        5.6.1 技术保障体系
        5.6.2 问题协调处理机制
        5.6.3 工程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
        5.6.4 工程实施危险点及解决方案
        5.6.5 工程质量目标及保障措施
        5.6.6 工程验收、投产及工程资料整理
    5.7 管理保障措施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与展望
        6.2.1 建立较为完善的调控一体业务体系
        6.2.2 初步形成智能化的配电通信数据网
        6.2.3 提高供电企业优质服务水平
        6.2.4 提高配电网运行管理水平
        6.2.5 为规划改造提供基础数据
        6.2.6 重要指标预期效果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主站系统处理信息量估算
    附录B 主站系统总体技术和主要指标要求
    附录C 标准制度
    附录D 设计依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林甸县城区配电自动化总体方案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目的和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概况
    0.3 林甸县城区10KV 配电网现状及配电自动化设计目标
    0.4 研究的主要内容
    0.5 本章小结
第一章 林甸县城区配电自动化系统设计概要
    1.1 设计原则
    1.2 设计依据及要求
    1.3 系统设计方案
        1.3.1 系统结构
        1.3.2 系统功能要求
        1.3.3 配网自动化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1.3.4 配电自动化系统工程范围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馈线自动化实现
    2.1 开关及配套终端的技术要求
        2.1.1 开关设备选择原则
        2.1.2 终端设备选择原则
    2.2 馈线自动化实现模式的基本类型与比较
        2.2.1 就地控制方式
        2.2.2 远方集中控制方式
        2.2.3 综合智能控制方式
    2.3 本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FA 方案设计与选择
        2.3.1 现有磷肥——局直、红旗——四合环路FA 方案
        2.3.2 新增乳品厂——东兴、东兴——四合环路FA 方案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设计
    3.1 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设计思路
        3.1.1 系统通信设计原则
        3.1.2 系统整体通信结构
    3.2 配电自动化的通信实施
        3.2.1 主站与子站之间通信方式
        3.2.2 子站与终端之间的通信方式
    3.3 通信规约
        3.3.1 数据链路层规约
        3.3.2 传输层规约
        3.3.3 应用层规约
    3.4 通信程序实现
        3.4.1 通讯服务程序基本通讯流程
        3.4.2 通讯服务程序举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配电自动化主站的设计
    4.1 配电自动化主站硬件设计
        4.1.1 硬件整体结构设计
        4.1.2 配电自动化主站硬件配置
    4.2 配电自动化主站软件设计
        4.2.1 配电自动化主站软件结构设计
        4.2.2 配电自动化系统软件配置
    4.3 系统实际运行界面
    4.4 林甸县城区配电自动化效益分析
        4.4.1 用成本——效益法确定开关的数量和位置
        4.4.2 配电网实现自动化的经济效益分析
        4.4.3 工作效益分析
        4.4.4 社会效益分析
        4.4.5 配电网自动化的效益分析结论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详细摘要

(9)城市配网规划的优化算法、评价体系与智能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城市电网智能规划的研究概况
        1.2.2 基于GIS的电网智能规划系统的研究
        1.2.3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研究概况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城市变电站规划用到的优化算法
    2.1 自适应变异粒子群算法
        2.1.1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产生背景
        2.1.2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基本原理
        2.1.3 自适应变异粒子群优化算法
    2.2 微分进化算法
        2.2.1 微分进化算法的基本原理
        2.2.2 微分进化算法的参数控制策略
    2.3 细菌群体趋药性算法
        2.3.1 BCC算法原理及参数控制策略
        2.3.2 BCC算法的改进
        2.3.3 仿真研究与分析
    2.4 加权Voronoi图的原理与创建方法
        2.4.1 Voronoi图及应用
        2.4.2 基于元胞自动机理论的加权V图的创建算法
第三章 基于地理信息的城市变电站规划的方法与模型
    3.1 变电站规划的数学模型及改进
        3.1.1 变电站规划的最小费用模型
        3.1.2 基于GIS改进的变电站规划的最小费用模型
        3.1.3 大城市两电压等级变电站联合规划模型
    3.2 地图信息在变电站规划中应用
        3.2.1 地理信息在变电站规划中的应用方式
        3.2.2 地理信息数据的格式和处理方法
    3.3 基于AMPSO算法的单电压等级城市变电站规划
        3.3.1 容载比的确定
        3.3.2 变电站个数的确定
        3.3.3 GIS信息的处理
        3.3.4 算法的流程
        3.3.5 实例分析
        3.3.6 小结
    3.4 大城市两电压等级联合变电站规划模型的应用
        3.4.1 基于改进细菌群体优化算法的变电站规划
        3.4.2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加权V图的变电站动态规划
第四章 基于cots技术的配电网智能规划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1 配电网智能规划系统的设计
        4.1.1 系统功能设计
        4.1.2 基于COTS的软件体系构架
        4.1.3 规划流程设计
        4.1.4 基于GIS的数据平台
    4.2 现状与规划网评价指标体系与计算方法
        4.2.1 现状网评价体系
        4.2.2 指标计算方法
    4.3 数学模型与优化方法的应用
        4.3.1 负荷预测
        4.3.2 变电站规划
        4.3.3 网架规划
    4.4 系统实现方法
        4.4.1 软件实现模式
        4.4.2 基于图形与数据一体化的拓扑结构分析
        4.4.3 组件技术下的报表实现方法
    4.5 软件的应用
        4.5.1 数据平台的建立与现状网评价
        4.5.2 负荷预测
        4.5.3 变电站选址定容
        4.5.4 网架规划
        4.5.5 规划网评估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配电自动化系统规划及多种通信方式的评估
    5.1 实用化配电自动化系统
    5.2 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结构
    5.3 多种通信方式的选择
    5.4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5.4.1 DEA方法
        5.4.2 DEA的数学模型
        5.4.3 改进的DEA方法
        5.4.4 带偏好的DEA评价方法
    5.5 无线接入方式的评价体系
        5.5.1 经济性评价指标
        5.5.2 技术性评价指标
        5.5.3 可靠性评价指标
        5.5.4 信息安全性评价指标
    5.6 基于带偏好的DEA的无线通信方式的评价方法
        5.6.1 基于带偏好的DEA评价方法的数学模型
        5.6.2 结合实例的评价流程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FAHP与D-S理论的配电自动化系统信息安全评价
    6.1.配电自动化系统信息安全评估体系
        6.1.1 信息安全风险评价理论与方法
        6.1.2 配电自动化系统信息安全评价体系
    6.2 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的专家数据融合
        6.2.1 证据理论及组合原则
        6.2.2 证据冲突的处理
    6.3 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确定各层因素的权重
    6.4 实例应用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10)曲靖城市配电网及其自动化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配网自动化概述
    1.2 我国目前的配电网水平
    1.3 国外配电自动化的情况
    1.4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构成
    1.5 曲靖城市概况
        1.5.1 城市概况
        1.5.2 城市规划范围
    1.6 曲靖城市电网概况
        1.6.1 曲靖超高压电网
        1.6.2 曲靖城市配电网
    1.7 曲靖城市电网存在的问题
        1.7.1 城网布局不合理
        1.7.2 中压配电网损耗偏高
        1.7.3 自动化水平低、管理不适应现代化要求
    1.8 曲靖城市发展目标及城网规划年限
        1.8.1 曲靖城市性质及发展目标
        1.8.2 曲靖城市配电网规划范围及年限
    1.9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曲靖城市配电网负荷预测
    2.1 引言
    2.2 负荷预测的作用和原理
        2.2.1 电力负荷概念、负荷预测的作用和现状
        2.2.2 影响负荷预测作用大小的因素
        2.2.3 负荷预测的特点
        2.2.4 负荷预测的基本原理
    2.3 负荷预测经验技术与经典技术
        2.3.1 负荷密度法
        2.3.2 比例系数增长法
        2.3.3 弹性系数法
    2.4 曲靖城市负荷预测基础资料
        2.4.1 麒麟区城市人口
        2.4.2 麒麟区主要国民经济指数
        2.4.3 麒麟区分产业用电量
        2.4.4 曲靖城市负荷特性
        2.4.5 目前城市供电变电站的负载情况
    2.5 曲靖城市负荷预测
        2.5.1 部门分析法
        2.5.2 负荷密度法
        2.5.3 人均电量法
        2.5.4 弹性系数法
        2.5.5 预测结果分析
    2.6 曲靖城市分区负荷预测
        2.6.1 负荷密度预测法
        2.6.2 比例系数预测法
        2.6.3 分区负荷预测结果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曲靖城市电网规划
    3.1 引言
    3.2 曲靖城网规划与建设、改造技术原则
        3.2.1 简化电压等级
        3.2.2 高压配网网络结构的改进
        3.2.3 中、低压配网的基本结构
        3.2.4 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措施
        3.2.5 节能降耗
        3.2.6 合理投运无功补偿装置
        3.2.7 控制短路容量
    3.3 曲靖城网规划目标
        3.3.1 改善电网供电格局
        3.3.2 提高容载比
        3.3.3 “十一五”城网负荷目标
        3.3.4 提高供电质量
        3.3.5 提高自动化、管理水平
        3.3.6 建设适应城市负荷发展的配电主干网
        3.3.7 市中心繁华区逐步电缆化
    3.4 曲靖城网供电电源规划方案
        3.4.1 主城区的供电电源规划
        3.4.2 两片区的供电电源规划
        3.4.3 三个组团的供电电源规划
    3.5 曲靖城网规划方案
        3.5.1 110kV电网
        3.5.2 35kv电网
        3.5.3 10kV配网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曲靖城市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
    4.1 引言
    4.2 中性点接地方式
    4.3 配电网中性点不同接地方式的优缺点
        4.3.1 配电网中性点不接地的优缺点
        4.3.2 配电网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优缺点
        4.3.3 配电网中性点谐振(消弧线圈)接地的优缺点
        4.3.4 配电网中性点电阻器接地的优缺点
    4.4 曲靖城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
    4.5 曲靖10kV配网单相接地电容电流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曲靖城网配电自动化规划
    5.1 引言
    5.2 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过程
    5.3 馈线自动化技术解决方案
        5.3.1 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5.3.2 馈线自动化故障处理方式
    5.4 曲靖城市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现状及构成
    5.5 曲靖城市电网自动化系统将达到的功能
        5.5.1 总体结构
        5.5.2 曲靖城区配电网自动化主站系统
        5.5.3 曲靖城区配电网自动化子站系统
        5.5.4 曲靖城区配电网柱上FTU
        5.5.5 开闭所配电室自动化设备(RTU)
        5.5.6 配变自动化设备(TTU)和配变无功补偿
        5.5.7 电能量集中抄表系统功能
    5.6 曲靖城市配电网自动化通信(城域网)
        5.6.1 当前城域网存在的问题
        5.6.2 城域网建设中的新兴技术
        5.6.3 曲靖城域网的建设思路
    5.7 曲靖城市电网自动化的实施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曲靖城网投资估算实例
    6.1 引言
    6.2 220kV建设项目
    6.3 110kV变电站新建、增容
    6.4 110kV线路新建及改造
    6.5 35kV建设项目
    6.6 西片区建设项目
    6.7 南片区建设项目
    6.8 城区10kV线路新建及改造
    6.9 其它项目
    6.10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四、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中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一代配电主站测试技术研究与应用[D]. 王永亮. 山东理工大学, 2020(02)
  • [2]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3]城市配网自动化的建设及对配电网可靠性影响研究[D]. 朱维佳. 南昌大学, 2019(02)
  • [4]鄞州电网配电自动化方案设计与研究[D]. 李敏.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6(04)
  • [5]原州区配网自动化建设技术方案研究[D]. 安进.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5(02)
  • [6]南昌高新片区配电自动化的规划建设[D]. 魏丽君. 南昌大学, 2014(05)
  • [7]《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年总目录(1980~2009年)[J]. 李瑞芬,高伟.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9(05)
  • [8]林甸县城区配电自动化总体方案研究与设计[D]. 张继宝. 大庆石油学院, 2009(03)
  • [9]城市配网规划的优化算法、评价体系与智能技术的研究[D]. 刘文霞.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9(10)
  • [10]曲靖城市配电网及其自动化规划研究[D]. 郭小保. 昆明理工大学, 2007(09)

标签:;  ;  ;  ;  ;  

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