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绘制论文-朱敏,王建华,李晓伟,田伟

阴影绘制论文-朱敏,王建华,李晓伟,田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阴影绘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软阴影,百分比靠近软阴影,多尺度阴影图,快速遍历

阴影绘制论文文献综述

朱敏,王建华,李晓伟,田伟[1](2019)在《快速百分比靠近软阴影绘制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在较低的时间开销下生成高质量的软阴影,提出一种快速的百分比靠近软阴影(percentage closer soft shadows,PCSS)绘制算法。该算法基于百分比靠近软阴影算法,首先使用多尺度阴影图技术对阴影图进行预处理,同时去除其中对阴影图查询贡献较小的像素,降低预处理的开销;然后基于快速遍历方法,使用一种有效的采样方式,对部分搜索区域进行采样,并利用采样信息提高快速遍历结果的准确性;接着设计一种复用方案,对于多个相似像素组成的相似像素组,只对其中一个被称为代表像素的像素进行耗时的计算,组内其它像素复用代表像素的计算结果,降低了计算总量,提升算法性能。最后对生成的软阴影进行模糊处理,使其边缘更为平滑。此外,通过对比不同设置下的实验结果,确定出较为合理的参数。为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和通用性,使用随机生成的场景进行测试,并与主流算法进行对比,对比指标为软阴影质量和算法运行时间。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保证软阴影质量的条件下,拥有更高的性能,并且虚拟场景中阴影部分所占比例越大,性能提升越大。(本文来源于《工程科学与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马志强,孙艳丽[2](2019)在《基于自适应光源采样的软阴影高效逼真绘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光源采样的软阴影高效逼真绘制方法。首先,通过对面光源的部分区域进行规则采样生成多张阴影图,再将阴影图重投影到视点下,在屏幕空间根据比较生成的阴影差值来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细分光源采样点,从而实现自适应的逐层采样,避免生成对软阴影质量没有贡献的阴影图,在保持软阴影逼真绘制的同时,较好地提高绘制效率。(本文来源于《电光与控制》期刊2019年11期)

周文言,陈纯毅[3](2018)在《基于面光源可见性空间复用的3D场景柔和阴影绘制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面光源照射下的叁维场景柔和阴影绘制算法存在可见性计算开销大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光源可见性空间复用算法。首先设计出基于交织思想的面光源采样方法,使用该方法为每个可视场景点产生一个光源采样点,并通过从可视场景点向光源采样点投射阴影光线来生成面光源-可视场景区域可见性采样图。其次基于可见性存在空间相关性的特性提出一种可见性滤波估计方法,估计出面光源-可视场景区域可见性采样图中每个可视场景点的面光源可见性百分比。最后用面光源可见性百分比乘以不考虑遮挡情况下可视场景点的光照值,得到最终的光照结果。本算法针对每个可视场景点只做一次光源可见性计算,显着减少了面光源可见性的计算量。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能够高效地绘制出视觉上近似正确的柔和阴影。(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周文言,陈纯毅[4](2018)在《基于自适应迭代面光源采样的物理正确柔和阴影绘制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蒙特卡罗可见性采样开销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迭代面光源采样的3D场景柔和阴影绘制算法。首先为每个可视场景点产生一个随机光源采样点,通过投射阴影光线来生成3D场景的二值面光源可见性图。其次基于可见性梯度探测算法,获得该图中半影的启发式信息,从而确定需要进行大量光源采样的可视场景区域。然后据此自适应计算每个可视场景点需要产生的光源采样点数量,并进行两次迭代面光源采样。最后对每个可视场景点累积的面光源可见性求平均后,得到最终的面光源可见性。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可以显着减少面光源可见性的计算量,高效地绘制出物理正确的柔和阴影。(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高山晓,吴献[5](2018)在《一种基于GPU构造阴影线的软阴影绘制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阴影体算法中软阴影绘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GPU构造阴影线的软阴影绘制算法,通过GPU构造遮罩体阴影线数据集,该数据集包含了阴线的起始点,终止点,遮罩值3个数据。在阴影遮罩值修正阶段,使用计算渲染管线(computer shader,CS)对数据集采用反距加权函数进行修正。在绘制受影体阶段根据遮罩体的阴影线数据集,采用叁角插值计算出当前像素点的阴影值。实验证明,该算法能有效解决阴影体算法绘制软阴影问题,并且在满足实时渲染需求的同时能渲染出灵活可控过渡自然的软阴影。(本文来源于《系统仿真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郭巾铭,陈一民,黄晨[6](2016)在《基于移动增强现实的实时软阴影绘制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移动设备的计算能力和存储空间有限,基于移动终端的光照估计和实时软阴影绘制技术和研究很少,提出一种适用于移动增强现实的实时软阴影绘制算法。根据移动终端光线传感器的数值来计算光源的方向,得到模拟的点光源,在该点光源附近均匀采样得到多个虚拟光源,迭加每个虚拟光源产生的阴影效果,实时绘制出软阴影。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移动终端良好的虚实融合效果的情况下,采用该算法具有良好的实时性,为移动终端软阴影的绘制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法。(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期刊2016年09期)

孟祥艳,任郁苗,潘海仙[7](2016)在《真实感体绘制中的光照与阴影模型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真实感是叁维重建中非常重要的因素,而绘制真实感模型需要进行光照与阴影的渲染。本文提出在局部光照组合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光线遮挡的多层阴影地图的映射方法作为数据深度信息的增强处理。实验结果显示,此方法极大消除了边缘的锯齿现象,阴影效果柔和,与传统方法相比,算法运行时间少,速度快。本文算法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绘制质量,呈现更明显的立体效果,使绘制结果更接近于真实情况,并且计算量小,算法简单。(本文来源于《激光杂志》期刊2016年08期)

张博宁,李念,王莉莉[8](2016)在《基于临时阴影图的多光源场景绘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一种计算多光源(例如1,024)阴影的有效方法。在传统的阴影映射中随着光源数量的增加将产生巨大的可见性信息冗余,我们的工作就是在这一发现下进行的。我们首先用恒定数量(例如10)的深度图来对场景进行采样,并将这些深度图称为临时阴影图;之后再用这些临时阴影图重构出场景的叁角网格,并在每个光源处绘制这些叁角网格以生成近似的阴影图。绘制这些重构的叁角网格的消耗远远小于绘制复杂的原始场景的消耗(参见4.2.小节)。我们的算法支持完全动态场景。实验结果表明,我们的算法能够绘制出可以与传统阴影映射和光线跟踪相媲(本文来源于《Proceedings of 201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ICEECS2016)》期刊2016-04-25)

陈国栋,叶东文,党琪琪[9](2016)在《混合场景中阴影绘制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使基于远程与本地绘制的场景融合后更具真实感,结合移动终端场景简单、对象交互性强等特点,提出一种新的阴影绘制方法。服务器端采用平行分割阴影映射和百分比渐进滤波(PCF)算法使绘制出的阴影在真实感与实时性之间达到平衡,移动终端利用阴影图和PCF算法完成阴影绘制。根据服务器端和移动终端场景的实际相对位置关系在移动终端进行场景融合,使呈现出的阴影效果在保持一致性的同时更具真实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移动终端实现不同场景的无缝融合,具有较高的绘制效率。(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16年02期)

马爱斌,陈纯毅,李华[10](2015)在《基于反射阴影图的间接光照绘制改进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基于反射阴影图的间接光照绘制改进算法。利用间接光照变化平滑的特点对低空间分辨率间接光照的计算结果进行插值得到高分辨率间接光照的结果。由于边界区域间接光照的变化是高频的,必须对边界和非边界区域分别计算。利用可视场景点的几何属性图,检测场景中几何对象的边界,将可视场景区域分为边界区域和非边界区域。边界区域的间接光照在高分辨率下直接计算,其它区域则由低分辨率的间接光照结果插值得来,最后使用自适应区域滤波方法对高分辨率间接光照的结果进行滤波得到最终间接光照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原始的基于反射阴影图的间接光照绘制算法,本算法显着提高了绘制效率,并通过设置插值分辨率阈值来增强算法的适应性。(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1期)

阴影绘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光源采样的软阴影高效逼真绘制方法。首先,通过对面光源的部分区域进行规则采样生成多张阴影图,再将阴影图重投影到视点下,在屏幕空间根据比较生成的阴影差值来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细分光源采样点,从而实现自适应的逐层采样,避免生成对软阴影质量没有贡献的阴影图,在保持软阴影逼真绘制的同时,较好地提高绘制效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阴影绘制论文参考文献

[1].朱敏,王建华,李晓伟,田伟.快速百分比靠近软阴影绘制算法[J].工程科学与技术.2019

[2].马志强,孙艳丽.基于自适应光源采样的软阴影高效逼真绘制[J].电光与控制.2019

[3].周文言,陈纯毅.基于面光源可见性空间复用的3D场景柔和阴影绘制算法[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4].周文言,陈纯毅.基于自适应迭代面光源采样的物理正确柔和阴影绘制算法[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5].高山晓,吴献.一种基于GPU构造阴影线的软阴影绘制算法[J].系统仿真学报.2018

[6].郭巾铭,陈一民,黄晨.基于移动增强现实的实时软阴影绘制算法[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6

[7].孟祥艳,任郁苗,潘海仙.真实感体绘制中的光照与阴影模型算法研究[J].激光杂志.2016

[8].张博宁,李念,王莉莉.基于临时阴影图的多光源场景绘制方法[C].Proceedingsof2016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lectronicEngineeringandComputerScience(ICEECS2016).2016

[9].陈国栋,叶东文,党琪琪.混合场景中阴影绘制方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2016

[10].马爱斌,陈纯毅,李华.基于反射阴影图的间接光照绘制改进算法[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标签:;  ;  ;  ;  

阴影绘制论文-朱敏,王建华,李晓伟,田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