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能力论文-章国伟,毛显禹

步行能力论文-章国伟,毛显禹

导读:本文包含了步行能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踝足部感觉输入,脑卒中偏瘫,直立位静态平衡,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步行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章国伟,毛显禹[1](2019)在《运动疗法联合踝足部感觉输入对老年脑卒中偏瘫后直立位静态平衡、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运动疗法联合踝足部感觉输入对老年脑卒中偏瘫后直立位静态平衡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与对照组75例。两组入院后均接受常规运动疗法。对照组在治疗室接受常规运动疗法治疗后增加常规下肢肌力训练;观察组在治疗室接受常规运动疗法治疗后增加踝足部感觉输入训练。两组疗程均为6 w。观察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3 w和干预6 w平衡功能、直立位静态平衡、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变化。结果两组干预3 w和干预6 w 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干预3 w和干预6 w BB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3 w和干预6 w运动轨迹长度(WL)和外周面积(CIRCUA)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干预3 w和干预6 w WL和CIRCU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3 w和干预6 w Holden步行能力Ⅲ~Ⅳ级较干预前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干预3 w和干预6 w Holden步行能力Ⅲ~Ⅳ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3 w和干预6 w Barthel指数(BI)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干预3 w和干预6 w 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疗法联合踝足部感觉输入对老年脑卒中偏瘫后患者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直立位静态平衡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可改善患者步行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9年22期)

蒋杰[2](2019)在《核心肌群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能力与步行能力的临床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根据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疾病特点,选择核心肌群训练方法,治疗8周后追踪该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所选80例对象均患有脑卒中偏瘫疾病,研究时间为2017年10月——2018年12,以随机法分组,研究组、对照组例数分别为40例、40例。评定患者平衡能力,以BBS—即Berg平衡量表实现,10米内患者的最大步速,需要以MWS。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平衡能力无差异性(t=1.471,P=0.073),实施8周治疗以后,平衡能力评分,研究组比对照组高,2组对比差异显着(t=2.309,P=0.012);施治前,10米内步行最大速无差异(t=0.574,P=0.284),施治8周,十米最大步速比较,研究组比对照组较大(t=2.069,P=0.021)。结论:给予脑卒中偏瘫患者核心肌群训练,具有"改善平衡能力、步行能力"等优势,可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本文来源于《名医》期刊2019年11期)

李宏亮[3](2019)在《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疗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的平衡功能、躯干控制能力及步行能力。结果干预后,试验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Sheikh量表评分、功能性步行功能分级(FAC)及10 m最大步行速度(10 m MWS)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核心稳定性训练更有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调节平衡功能、躯干控制力及步行能力。(本文来源于《医疗装备》期刊2019年20期)

王希瑞,张静,孙杰,王芝静,贾汝福[4](2019)在《可调节踝足矫形器配合针灸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足畸形及步行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可调节踝足矫形器配合针灸治疗在脑出血偏瘫患者足畸形及步行能力改善方面的影响。方法:86例脑出血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戴可调节踝足矫形器。治疗6周后统计足下垂及足内翻畸形率,治疗前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Holden功能步行分级(FAC)进行评定。结果:治疗6周后,观察组患者足下垂或足内翻畸形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2组患者BBS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FAC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FAC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可调节踝足矫形器配合针灸治疗可有效减少脑出血偏瘫患者的足下垂和足内翻畸形,改善平衡能力、步行功能和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康复》期刊2019年10期)

王全中[5](2019)在《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步行能力、平衡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步行能力、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7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128例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措施,观察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步行能力及平衡功能训练。分别于训练前及训练后3个月比较两组BBS评分、MWS及Fugl-Meyer下肢运动评分;采用Barthel量表在训练后3个月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经过康复训练后,BBS评分及Fugl-Meyer评分均明显升高,MWS评分均显着降低(P<0. 05)。与对照组训练后比较,观察组患者训练后BBS评分及Fugl-Meyer评分升高更加明显,MWS评分降低更加明显(P<0. 05)。观察组生活完全自理率显着高于对照组,中度障碍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康复训练联合步行能力和平衡功能训练可以显着改善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的步行能力及平衡功能,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着提高,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较高。(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医药》期刊2019年05期)

尚培民,李燕萍[6](2019)在《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核心稳定性训练在痉挛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此训练对患儿精细、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103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措施包括Rood疗法、Bobath疗法等神经发育学疗法及主被动运动训练;观察组增加核心稳定性训练,两组均治疗2个月。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精细运动功能、粗大运动功能、平衡能力、步行能力及功能独立性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Peabody精细运动功能发育量表评价中抓握、视觉-运动整合评分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量表、Berg平衡量表、功能独立性评定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0 m步行测试结果10 m所需时间及步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可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精细、粗大运动功能,改善步行能力,使功能独立性增加。(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赵曼,张瀚亓,刘晶晶[7](2019)在《认知行为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及步行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脑卒中已成为我国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其中糖尿病是引发脑卒中最主要的因素之一。该病病程长,在度过急性期后以康复锻炼为主,恢复缓慢,目前尚无有效的快速治愈方法。认知行为康复疗法是以认知、行为为基础,通过强调认知、强化健康行为等方式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减轻患者的功能障碍[1]。本研究对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施以认知行为康复疗法,旨在分析对其血糖控制及步行能力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8月(本文来源于《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云阳,甄希成,马宇飞[8](2019)在《下肢辅助器具对脑卒中后步行能力的影响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脑卒中后遗留的下肢功能异常恢复较难,常常严重影响到患者独立步行的能力。在临床康复实践中,患者的功能障碍可能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医学问题。本文概述了近几年关于辅助器具对脑卒中后步行能力的影响的文献,旨在为下肢辅助器具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84期)

孟聪,王熙华[9](2019)在《平衡发育疗法对脑性瘫痪患儿步行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平衡发育疗法对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5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平衡发育疗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步行能力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步行能力均较治疗前有显着提升(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平衡发育疗法治疗脑瘫患儿针对性较强,评估更加全面细化,强调主动训练,且方法容易掌握,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民间疗法》期刊2019年19期)

康静,李开琲[10](2019)在《益气化瘀法联合针灸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与功能性步行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益气化瘀法联合针灸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与功能性步行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18年6月本院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6例,按住院号奇偶数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之上,辅以中医益气化瘀法联合针灸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主要中医症候积分、平衡[Berg平衡量表(BBS)]与肌力、功能性步行能力[功能性步行量表(FAC)]、生活质量[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结果:治疗后,两组肢体麻木、神疲气短、感觉障碍、脉络瘀血4项主要中医症候积分均显着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BBS评分及肌力评分均显着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FAC分级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FAC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SS-QOL评分均显着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化瘀法联合针灸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中医症候,改善患者平衡能力、肌力、功能性步行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四川中医》期刊2019年10期)

步行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根据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疾病特点,选择核心肌群训练方法,治疗8周后追踪该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所选80例对象均患有脑卒中偏瘫疾病,研究时间为2017年10月——2018年12,以随机法分组,研究组、对照组例数分别为40例、40例。评定患者平衡能力,以BBS—即Berg平衡量表实现,10米内患者的最大步速,需要以MWS。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平衡能力无差异性(t=1.471,P=0.073),实施8周治疗以后,平衡能力评分,研究组比对照组高,2组对比差异显着(t=2.309,P=0.012);施治前,10米内步行最大速无差异(t=0.574,P=0.284),施治8周,十米最大步速比较,研究组比对照组较大(t=2.069,P=0.021)。结论:给予脑卒中偏瘫患者核心肌群训练,具有"改善平衡能力、步行能力"等优势,可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步行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1].章国伟,毛显禹.运动疗法联合踝足部感觉输入对老年脑卒中偏瘫后直立位静态平衡、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

[2].蒋杰.核心肌群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能力与步行能力的临床影响[J].名医.2019

[3].李宏亮.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9

[4].王希瑞,张静,孙杰,王芝静,贾汝福.可调节踝足矫形器配合针灸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足畸形及步行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9

[5].王全中.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步行能力、平衡功能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19

[6].尚培民,李燕萍.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9

[7].赵曼,张瀚亓,刘晶晶.认知行为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及步行能力的影响[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

[8].云阳,甄希成,马宇飞.下肢辅助器具对脑卒中后步行能力的影响综述[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9].孟聪,王熙华.平衡发育疗法对脑性瘫痪患儿步行能力的影响[J].中国民间疗法.2019

[10].康静,李开琲.益气化瘀法联合针灸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与功能性步行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9

标签:;  ;  ;  ;  

步行能力论文-章国伟,毛显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