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海上丝绸之路

追溯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至今虽已不再现当时商船巨舰往来的壮观场面,但柘林古渡口遗存的那些文化瑰宝足以见证历史;虽然现在也看不到海了,但因为这样,更给海上丝绸之路增添了时空性的不再复有的神秘感,更让我们追忆昔时,幻想这条带给人们无数梦想的丝绸之路,也曾经是云海浩渺、碧波荡漾、船只停立、商人云集的地方啊!

前人的智慧,在海上丝绸之路得到很好的体现。

曾经这里,多少人运载各种可以获得利益的物品,前去路途遥远的远方;曾经这里,是多少人怀抱梦想前往异国挖金的路途;更是这里,孕育了悠久的贸易史;更是这里,包容了一切需要出行和需要归来的人们。

或许,现在这里的寂然无声,就是对时间过去的最好回答。从这条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始,繁荣了多少年代,交通的便利留下了很多推动历史前进的足迹,促使更多的人前往这条路去做值得应该做的事情。所以,这条海上丝绸之路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为以前的人们带来方便,它也让我们这些晚辈思想更进了一步。柘林古港口,它好像正在以它的无声诉说着它的有声,它好像在说,只有勇往直前的开辟前方的道路,未来的路才会走得更宽更远。只有涉水前去,虽路途遥远但足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带来可以使自己衣暖饭足的经济效益。而正是因为历史苍老,所以翻开柘林古渡口的那一页才是最有文化的、最有印记的;但也正因为苍老,所以我们也无法看到昔时的场面,但我们去看古渡口,足以从中捕捉到一些具有思想性的东西,以及那些遗存下来的可以见证柘林古渡口的东西,像岿然不动的镇风塔,它好像望穿了眼,好像还是当年那个船只停泊、岸上商家云集的年代,它好像想望得更远一些,好看见那些人们把沉重的货物搬进即将出行的船只。而立在海口的龟塔、蛇塔,似乎也在两相呼应着一种古文化中美丽的风和水。

登上风吹岭,镇风塔上看风光,凉风习习,吹得人已飘飘然。看看周围林木深深,我的思绪不觉飘远。走进古渡口,没有看到当年那片浩浩荡荡的海,只看到一片绿色的田野,但我也觉得绿色给人无限的舒服感。而那片海呢?它已经随着时间的潮流消失了,只剩下一些历史遗存,好让我们一睹风采,弥补我们看不到当年那个海的缺憾。这个古渡口,在当时吸引了历代显官名士前来一博眼球,他们或吟诗作赋,留下了许多摩崖石刻。这些摩崖石刻字迹隽永,其中,有明万历九年(1581年)闽广副总兵晏继芳题的“闽广达观”,以及来自湖北、四川、贵州、吉林、江西等地文人墨客题刻:“海阔天空”、“水天一色”、“闽粤一览”、“玉柱天关”、“天风海涛”……正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东西才显得特别的珍贵,所以在1981年,饶平县政府把古渡口石刻群列为县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并在这里竖了一块石碑。

据史料记载,“海丝之路”粤东第一港柘林,潮汕话读音“只篮”,是位于潮州市饶平县东南的一个靠海小镇,与南澳岛隔海相望。几百年前,这里是潮汕地区最早的对外通商港口,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段港。潮州货物在此由“红头船”、“大龟船”转运北上津沪,南下吕宋、安南、马来西亚等地。

读史追溯海上丝绸之路,方知前人任重道远,方知沧海中运载着的货物就是人们全部的希望的交托。读史方知柘林古渡口是一个有着历史文明、历史见证、历史发展的地方。追溯海上丝绸之路,让我们知道,只有打通前往各方的道路,我们才能把东西带出去,我们才能走出去,我们才会知道,原来外面的世界是这样的。这条海上丝绸之路,不仅繁荣了商业,也繁荣了文化与思想的交流,带来了不可限量的利益和好处。交通的发达总会带来文明的进步,而文明的进步就是历史的进步,历史的进步就是人类的进步,就是人类的振奋。

沿着历史的轨迹,古渡口显得更加美丽、更加神秘了。但时间总会淘汰一些东西,这才促使历史的前进更加的有动力,更加的焕然一新。这才促使我们人类的生活越来越先进、越来越美好。时间的变换总需要让我们根据现实的需要来变通一些事情。追求创新与进步,追求卓越与简单。现在已经成为当下的历史潮流,也将会是必然的历史发展。

追溯海上丝绸之路,我好像从中知道了些什么,发现了些什么,太多的值得我们去探究的东西:原来,大海的路更宽更广更长。

标签:;  ;  ;  

追溯海上丝绸之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