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弥勒市农业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前景

浅淡弥勒市农业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前景

徐绕萍弥勒市水务局

摘要:水是人类赖以生存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性资源,也是我们云南地区最具战略性的资源,解决好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是实施“润滇工程”的关键。通过对弥勒市农业用水现状及当前节水形势的调查研究,提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刻不容缓,分析通过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实施弥勒市的农业产业结构取得明显的效益,为弥勒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前景

引言水是人类赖以生存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性资源,也是我们云南地区最具战略性的资源,解决好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是实施“润滇工程”的关键。而就弥勒而言多年平均降雨量位列红河州倒数第三,自古以来时有旱灾的发生。特别自2009年以来,弥勒连续3年大旱,使人们对水危机有了切身的体验,面对严重干旱,一方面要合理开发新水源,一方面要加大节水力度。而就目前,开发新水源工程难度愈来愈大,投资多、建设周期长,因此更需要注重节约用水、高效用水,通过实施高效节水灌溉来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农业抗旱保丰收的生产能力,是解决水资源贫乏的效措施,是保障当前弥勒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弥勒市自然经济概况1.1弥勒市地理位置概况弥勒市地处云岭以南、哀牢山脉以北的青山碧峰环抱之中,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哈尼族自治州北部。东经103o04′~103o49′,北纬23o50′~24o39′之间,东西横跨78km2,南北纵距91.75km2。东与泸西县、邱北县相连,西与华宁县、建水县隔江相望,南与开远市为邻、北与石林县、宜良县接壤。县城在弥阳镇,北距省会昆明约140km,南距蒙自(州府)137km,昆河公路自北向南纵贯县域中部,滇越米轨铁路沿南盘江纵贯市域西部。全市国土面积4004km2,其中山区面积占87%,坝区面积占10%,其他山间谷地、河谷面积占3%。

1.2弥勒市社会经济简况弥勒市辖2个乡10个镇、129个村民委员会,7个社区,3个居民委员会,110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4.9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127万人,农业人口42.0881万人,居住着汉、彝、傣、苗、回、壮等21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3.4806人。2013年全市生产总产值227.3亿元。主要盛产烤烟、甘蔗、水稻、葡萄、亚麻,享有“烤烟之乡”、“蔗糖王国”、“葡萄之乡”之美誉。弥勒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宝藏,蜚声中外的“阿细跳月”就发祥于这片热土。

2弥勒市农业灌溉用水现状调查2.1弥勒市水资源概况弥勒境内主要河流水系有南盘江及其支流甸溪河,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南盘江干流。南盘江在市境西缘由北向南再转向北东流出,全长228公里,界河段长180公里,弥勒段出口以上流域面积26181km2,多年平均流量202m3/s。甸溪河属南盘江一级支流,甸溪河一级支流主要有禹门河、白马河、花口河,三条支流在弥东三道桥汇合后,自市境中部由北向南径流,沿县境东南边缘汇入南盘江,全长115公里,流域面积3672km2,弥勒市境内流域面积1568km2,多年平均流量16.46m3/s。市内多年平均降水资源38.44×108m3,全市水资源总量6.0至11.5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资源量2.35至5.98亿立方米,年人均水资源量小于2000立方米。已建成蓄水工程118座,其中:中型水库4座,小(一)型水库14座,小(二)型水库100座,蓄水量1.86亿立方米,水资源利用率达24.4%。年均供用水量2.2亿立方米左右,占水资源总量的27.88%,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低。

2.3弥勒市农业用水现状全市渠系配套防渗率低,仅为30%左右,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对水利投入,实施重点县项目、干支渠等项目但主要是对干渠防渗配套,而未级农渠、毛渠防渗率还很低,导致灌溉水和利用率低,灌溉水利用率仅达到30%-40%,即从水源到田间作物,约有1/2以上的灌溉用水因渗漏、蒸发和治理不善等原因没有被作物直接利用,灌溉后依靠传统产业种植结构农田水的利用率也很低,1立方米产生的粮食差不多就1千克左右。加之管理上的混乱,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很低,极大地制约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生产的发展。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人口的增长,人多地少、耕地逐年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粮食安全、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受耕地资源约束的矛盾日益加剧,现状农业供水设施也不能保障农业发展的需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匹配,已经成为制约弥勒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为实现弥勒经济、社会、生态、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推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步伐,夯实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3弥勒市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必要性目前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将是新时期弥勒市农业与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用水量在国民经济总用水量中仍将占主导地位。因此,要保持灌溉农业持续健康发展,节水增效、高效用水,发展节水型农业是未来灌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实施农业高效节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水资源最严格管理制度、水资源合理开发、科学配置、管好、用好、保护好水资源的革命性措施;是为合理划定符合“三条红线”政策提供可行的依据和保障;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三者统一、社会可持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措施,也是实现弥勒市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灌溉成本、省工、节地的同时,可根据农作物生长需求实现精准灌溉,通过工程措施与田间农艺措施的有机结合,可有效提高农产品产量与品质,可为农民可持续增加收入奠定基础。可降低农业用水比重,优化用水结构,为城镇化及二、三产业发展提供用水保障。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配合弥勒市旅游二次创业,引领绿色、环保、休闲生活为目标,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良好基础支撑农业,以优势产业壮大农业,以科学技术振兴农业,以市场引领农业,以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子,促进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为云南农业现代农业发展做出示范样板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

3.1发展农业高效节水灌溉的政策趋势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确立了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地位,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健全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中央和省级财政要大幅增加专项补助资金。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扩大设备补贴范围,重点向边疆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倾斜。为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决定》(云发[2012]13号)和《中共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红河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红发[2012]24号)精神,加快红河州从农业大州向农业强州转变,切实提升红河农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将红河州打造成“国际知名、全国一流、西部领先、云南样板”的百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

3.2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是建设精准农业的需要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用水量在国民经济总用水量中仍将占主导地位。因此,要保持灌溉农业持续健康发展,节水增效、高效用水,发展节水型农业是未来灌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节水农业与精准农业的基础,推行高效节水灌溉的过程,就是加快精准农业实施、促进水利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过程。精准农业的条件之一是精准灌溉、精准施肥。采用滴灌技术和配套相应的农业节水技术措施,使土壤水分可保持在最佳水平,便于作物吸收水分和养分、减少作物体内能量消耗,并且能保持土壤有良好的通气状态。另外,滴灌结合施肥很容易做到少施、勤施,可以根据作物消耗直接施到作物根系附近,使土壤养分保持在最佳平衡状态。滴灌技术的推广应用在改善灌溉条件、降低劳动强度的同时,也促进了低效农业向高效农业、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使项目区农业进入良性循环状态。

3.3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需要目前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将是新时期弥勒市农业与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以水为重点的生产条件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果蔬要求以小水量、多频次、充足的供水,同时又保持一定空气湿度,避免病虫害烂果发生,只有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才能满足这一要求。通过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实现作物的精准灌溉,进一步提高经济作物的产品质量和产量,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高原特色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提供了物质与技术保障。

3.4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是夯实农业基础,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项目区渠系防渗率不高,加上运行管理上的混乱,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效率还很低,极大地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人口的增长,人多地少、耕地逐年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粮食安全、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受耕地资源约束的矛盾日益加剧,而高效节水灌溉可提高耕地利用水平。因此,为实现项目区经济、社会、生态、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步伐,夯实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3.5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是增加农民群众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通过项目的建设,既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使得项目区高附加值农产品得以发展,同时又使项目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灌溉保证率得到较大的提高,减少水的无效损失,增强了农田水利设施供水保障能力,有利于减轻水资源短缺给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同时,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化节水灌溉技术,省去了田间的农毛渠、畦埂,可以节地、节肥、节电、节劳力,减少土地投入成本,大大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从而促使低效农业向高效农业、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为新农村的建设提供经济支撑。

3.6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是建设节水型农业、节水型社会的需要大力推行高效节水灌溉,建立节水型农业、节水型社会是解决弥勒市用水矛盾的根本出路,是建设节水型社会、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今后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及城镇化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将会越来越突出。季节性缺水成为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瓶颈,如果这种局面不能得到有效改善,将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活。通过高效节水项目的建设,可使有限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再进一步得到提高,农业生产用水得到保障,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水资源支撑,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7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农业是以强调扩大农田灌溉面积,增加农业产量为主的,而对人口、资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重视不够,对节水抓的不紧,“大水漫灌”浪费严重,有的地方甚至以挤占生态用水,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暂时的经济利益。这种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直接导致部分地区生态的恶性循环。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通过管道输水、田间滴灌,最大限度的利用水资源,减少引水量,可有效缓解用水矛盾,有利于项目区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同时,通过改变种植结构,加大林果种植面积,可有效降低当地水土流失面积,减少土地石漠化、滑坡自然灾害的发生,对改善项目区内生态环境,不断提高经济林覆盖比例,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当地群众生活质量提供保障。

4弥勒市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效益趋势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发展将会使各部门、企业、农户对高效节水灌溉的认识逐步提高,加之规范的管理,不管是从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还是产业化发展、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方面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4.1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弥勒目前正大力推广从传统产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引进企业,土地流转,集中连片发展蔬菜、园林苗木、葡萄、核桃、石榴等水果产业。就弥勒市高效节水灌溉现状调查,引进企业相应配套建设了少量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采用高效节水灌溉的增产、省工的作用已经有所显现。蔬菜亩增产量150千克,按市场均价3元/千克算,亩均产量达450元/亩;芦笋亩增产量600千克,按市场均价8元/千克算,亩均产量达4800元/亩;葡萄亩增产量250千克,按市场均价10元/千克算,亩均产量达2500元/亩。企业获得的高额利润带动了当地农户种植高附加值作物的热情,因而少量高效节水工程的实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为调整产业结构打下了基础。现状已经有部分农户开始由以前的单纯种植粮食为主转向种植以果蔬为主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可以预见,今后弥勒市优质、高产、高效农作物的种植比例将大幅度提高,高效节水灌溉将成为当地特色作物生产基地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4.2加快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群众收入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实施,改善了植物生长土壤的理化性能,为植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水、肥、气、热的环境,作物增产10%以上,灌溉成本下降10%左右,每亩增收450~2500元,使得企业生产盈利良好,而农户通过将土地租给企业耕种获得租金外,还能受雇于企业,据调查农户每人因此年增收约1万元。高效节水灌溉的实施对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给当地农民及企业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从而激发了当地高效节水工程实施的热情。

4.3可有效推动弥勒市特色现代农业的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成后,管网逐步替代田间的沟畦,挖沟筑畦不再是农业生产的必须环节,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与常规的耕作模式相比,劳动生产率将提高2倍以上。另外,节水灌溉的发展还为农业栽培和田间管理技术升级创造了条件,管道施肥、施药得到了广泛应用,精准农业将得以实现,可有效推动弥勒市现代农业的发展。

4.4提高水资源的利效率大力推行高效节水灌溉,建立节水型农业、节水型社会是解决弥勒市用水矛盾的根本出路,是建设节水型社会、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今后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及城镇化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将会越来越突出。季节性缺水成为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瓶颈,如果这种局面不能得到有效改善,将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活。通过高效节水项目的建设,可使有限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再进一步得到提高,农业生产用水得到保障,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水资源支撑,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实施,可保证灌区安全输水、精确配水、定时、定量灌水。灌溉水利用系数由原来的0.4提高到0.75左右,提高了水的利用效率。

4.5减少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减轻了水量供需平衡矛盾压力,对持续多年的旱情有明显缓解,对改良土壤、改善项目区田间小气候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明显改善农田基础设施,达到防旱除涝,推广节水灌溉,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用水量。可大大降低灌水定额,减少单位面积水资源利用量。做到精准灌溉,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减少土壤和空气的污染,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环境的优化,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推动项目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建设。促使农民由广种薄收走向精耕细作,有利于水土流失地区的水土保持,对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合理进行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推广优良品种、高产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改变粗放经营的传统生产模式,提高耕地的产出率,增加产量,改善产品品质,生态效益明显。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展,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5结束语本文通过对弥勒市农业灌溉用水现状的调查研究,提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必要性,并通过对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效益预测,得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是今后农业产业发展的趋势,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水利保障,是今后农业生产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加快地区农民实现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1]钱国忠,施建芬,弥勒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提要[M].弥勒市:弥勒市统计局,2014:4-25[2]张玉蓉,顾世祥,云南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M].昆明: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013:12-1,2-10[3]朱家福,李国民,云南省弥勒县地下水资源评价报告[M].昆明:云南省地质调查院,2007:2-3,11-13[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1-14作者简介:徐绕萍,女,出生于1979年5月,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水务局工作,担任水利科的科长,技术职务是工程师。

标签:;  ;  ;  

浅淡弥勒市农业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前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