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挡土墙与锚杆支护的常见问题探讨

变电站挡土墙与锚杆支护的常见问题探讨

广西金宇电力开发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0022

摘要:变电站工程中常常使用到浆砌石挡土墙、土层锚杆等挡土构筑物进行支护,本文对这两种支护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变电站挡土墙土层锚杆

一、概述

由于变电站的建设用地的特殊性,规划选址的时候往往是在山区里,而山区里的被批准用于变电站建设的需要天然平整的地块面积一般都不大,故要先对站址场地进行挖填后方能进行变电站本体工程的建设。而挖填方造成的边坡需要修筑相应的挡土墙、土层锚杆等挡土构筑物进行支挡。挡土墙、土层锚杆作为抵抗侧向土压力的挡土构筑物,起到了防止边坡坍塌,保证场地稳定的作用,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对变电站的运行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工程实践中有针对性的分析产生质量通病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意义尤为重大。

二、常见质量通病原因分析

(一)经过大量实际案例分析,浆砌石挡土墙常见的质量通病有以下几方面:

1、石材质量差,主要表现在石材的材质差、形状差、表面污染。主要原因是:1)采购石料时没有按图纸上的设计要求购买;2)没有根据相关规定检查石材的合格证;3)采石场石材等级分类不明确,各种好坏大小不一的石材混杂一起,从而影响总体石材的质量;4)对石材的外观质量检验不够细心,导致表面被污染的石材混杂一起而不被发现。

2、砂浆强度不稳定且砌筑得不够饱满,主要表现在挡墙的石料之间有明显的缝或小孔洞。强度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1)各种材料的重量没有按实际配合比进行计量;2)制作砂浆的各种组成材料存在质量问题;3)砂浆搅拌不均匀;4)砂浆试块的制作流程不够规范;5)不按照标准对砂浆试块进行养护,导致试验得出的强度出现偏差。砂浆砌筑得不够饱满的原因为:1)采用层铺法施工,致使底层部位出现空洞偏多或没有湿砂浆的情况;2)砂浆的和易性较差导致座浆不饱满等。

3、墙面整体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且局部有通缝。主要表现为砌体表面凹凸不平、石块之间出现错台,超出平整度的标准要求,有两层以上的通缝。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1)墙体砌筑时没有悬挂铅垂线;2)在砌筑挡土墙墙体时,没有将较大石块的平整大面安排在朝外的一面;3)在砌筑过程中没有注意随时检查墙体表面的整体垂直度,过后发现偏差未能及时进行纠正;4)砌筑时将大石块全部放在外面,同时将小石块全部砌筑在里面,导致挡墙里面产生过多灰缝,造成内外强度分布不均,墙面整体向内侧倾斜。5)当日砌筑砂浆过高,下层强度因尚未达到规定的要求而出现变形,使得部分石块外移。6)砌筑挡土墙的砂浆未达到设计强度就在墙后进行回填土施工,引起墙体走动。

4、挡土墙后积水,主要表现为墙背后填土潮湿,水从周围缝隙渗出,主要原因是:1)未按图纸要求留设泄水孔或留孔方法错误造成堵塞;2)挡墙背后没有按照相关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或施工蓝图的要求铺设反滤层;3)未在挡墙顶部土层设置向外的排水坡度;4)泄水孔堵塞后未及时进行疏通。

(二)土层锚杆常见的质量通病为:锚杆的抗拔力不够,主要表现为锚固体断裂、杆体与砂浆或砂浆与锚孔脱粘等。主要原因是:1)施工时执行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不到位,导致锚杆的孔径、孔深和锚固段长度达不到设计要求;2)所采用的砂子、水泥及钢筋等原材料质量不达标,而且没有按施工图规定的砂

浆配合比试配后再进行拌制;3)注浆施工时没有将注浆管跟锚杆一起进入后孔内,未控制好注浆管与孔底的距离;4)锚杆插入时未控制好锚杆在孔内的深度,导致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深度;5)灌入孔内的砂浆不够饱满、密实,导致锚杆的粘结力下降。

三、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要做好工程,不但要分析问题产生生的原因,更要寻找解决问题的相应途径。对于浆砌石挡土墙常见的质量通病,可采用以下防治措施:

1、针对石材质量差的预防措施:1)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质量要求去采购石材;2)按照规定核对材料合格证书,必要时进行复查;3)验收过程中加强石材外观质量的检查,不允许风化石、污染石等不合格材料进场。

2、针对砂浆强度不稳定且砌筑不饱满的预防措施:

1)由于建筑用砂子含水率的不同会影响砂浆的配合比,可先拿现场所使用的砂子,根据设计的要求先进行试配,从而最终确定砂浆的实际配合比;2)要保证对所采用材料的计量结果的准确性;3)要严格按照先后顺序添加材料,并对砂浆进行充分的搅拌。4)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来制作砂浆试块。5)禁止采用层铺法施工作业,改用座浆法施工。6)要提高与石块粘结力,则需要使拌制出来的砂浆砂浆具有一定的稠度。

3、墙面平整度差且有通缝的预防措施:

1)先保证墙体里外的石块能够错缝搭接,然后尽可能将石块较平整的大的一面朝外放置进行砌筑;圆形、粽子形或过于薄扁等石块未经修凿加工不得用于砌筑墙体。

2)砌筑过程中密切将墙面与铅垂线进行核对,保证偏差不超过规定的允许值,若偏差过大,须及时进行纠正。

3)砌筑时要将不同尺寸的石块一起搭配使用,不允许在墙体外侧面均用大石块砌筑而里面均采用小石块来填筑的施工方法,保证墙体具有较好的整体性。

4)砌筑时应采用丁、顺相间压缝砌筑的工艺,一层丁石一层顺石,而且要至少达到两顺一丁。

5)墙后填土施工作业要在砌体强度达到70%以上时方可进行,填土的材料、密实度均要达到设计的要求。

6)墙后填土的范围要超越破裂角,以免产生过大的土压力引起挡墙墙体变形开裂。

4、针对砂挡土墙后积水的预防措施:

1)砌筑挡土墙过程中要注意按设计要求预留泄水孔并随时检查泄水孔的畅通性,如有堵塞,应及时进行清理堵塞物,保证泄水管畅通无阻。

2)墙后回填土施工时,应按设计要求泄水孔口内侧做反滤层,反滤层的长宽高尺寸均不应小于500mm,材料可采用级配碎石或者鹅卵石,同时防止泥土流入。目的是为了使墙后土内的积水能够更好的顺着泄水孔排出。

3)挡土墙后顶土面应设置向外排水的坡度,使地表水顺利流向挡土墙外侧面。

对于土层锚杆常见的锚杆的抗拔力不够的质量通病,可采用以下预防措施:

1)土层锚杆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相关规范及设计的要求,保证孔径、孔深以及锚固长度均满足要求。2)水泥、砂子以及钢筋等原材料应有相关的合格证明,并按现场实际的的配比来拌制砂浆。

2)注浆管必须随锚杆一起下入孔内,且注浆管距孔底距离控制在30~50cm,压注水泥浆时要保证注浆管一直处于液面以下,且应做到孔口溢浆方终止注浆。

3)锚杆插入时需按实际计算插入孔内部分的长度,保证锚入的深度不小于设计总长度的95%,并且孔内砂浆均应密实饱满,保证锚杆与注浆体之间的粘结性及土层锚杆的整体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变电站挡土墙及锚杆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还是施工过程控制不到位造成。发现问题并不可怕,认真去改正并且完善了就好。因此,只有认真执行相关施工规范、严格相关操作流程,把握好每一道施工的工艺关,把可能存在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好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控制,才能提高施工质量,保证变电站运行环境的安全。

标签:;  ;  ;  

变电站挡土墙与锚杆支护的常见问题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