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之路

浅谈我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之路

一、浅谈我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王清恋[1](2021)在《历史城区容量及其评价研究 ——以哈尔滨南岗历史城区为例》文中提出历史城区是城市中体现历史发展过程或某一发展时期风貌的地区,往往是城市的中心区域,也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核心区域。伴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在经历了大规模的城市开发运动后,导致我国的历史城区大多面临着破碎化和零散化的境地,历史城区内空间供给与资源约束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历史城区保护与更新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历史城区发展过程中,供需的不平衡导致历史建筑及风貌的保护不力、人居环境质量低下、人口及建筑容量居高不下等外在表征的出现,这使得以历史空间保护为主的传统规划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历史城区整体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迫使研究更加关注在资源约束下的历史城区空间供给的协调与管控。我国在2018年新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标准》中明确提出在名城中划定历史城区保护界限,应优化城区内用地功能、疏解人口、改善城市交通及基础设施等,并提出控制要求及管理建议。在新时期,如何建立一种历史城区整体保护模式,如何科学地判断历史城区现有矛盾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其根源,如何测度并精准管控历史城区保护与发展所需的容量是历史城区容量研究亟待解决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将“环境容量”的概念引入到历史城区的研究中,以哈尔滨南岗历史城区为例,通过剖析历史城区自然景观环境、历史文化环境和人居环境的容量表征、影响因素及相互作用机制,确定历史城区容量评价要素及其价值属性、分类及作用机制,从“数量—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两个维度构建历史城区容量评价框架及指标体系并对南岗历史城区进行评价,以明确在“量值”及“发展目标”两个维度的评价结果,并以此作为容量评价标准。为了有效应对南岗历史城区现状供给问题,引入容量控制的思维,提出存量更新、结构升级以及多元融合的历史城区规划模式。结合我国现行历史城区相关规划对于供给研究的需求,根据“数量—质量”及“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对历史城区容量的“量值”及“发展目标”划分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地块单元基于容量控制思维提出规划模式及策略。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理论与实地调查、历史城区容量表征、影响因子及其作用机制,容量评价以及应对历史城区容量控制的规划模式及策略。基础理论研究从历史城区容量概念入手,通过对于历史城区及相关概念、容量及相关概念的推演形成历史城区容量概念及其多维表达。构建了历史城区整体性及原真性保护理论、城市空间形态的容量控制理论、城市可持续发展再生理论等在历史城区容量研究中的理论框架。系统地阐释了历史城区容量的内涵,包括对象系统、目标构成以及基本特征,并引入评价技术方法为南岗历史城区容量评价提供技术支撑与借鉴。历史城区容量表征、影响因子及其作用机制研究,选取哈尔滨南岗历史城区为例,从其自然景观环境、历史文化环境、人居环境三个方面深入剖析其容量表征。为了进一步诠释历史城区容量产生机制究其容量表征及根源,从历史环境容量、自然环境容量、土地利用容量以及社会经济容量四个方面探讨历史城区容量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的价值属性、分类及相互作用机制,引入“数量—质量”及“可持续发展”两个维度并由此提出历史城区容量评价框架,通过多维指标选取及筛选,构建“数量—质量”及“可持续发展”双目标维度评价指标体系。历史城区容量评价研究,通过指标数据的获取及处理,分别在双维度下对于南岗历史城区容量进行评价分析。“数量—质量”维度的评价是基于公益性要素的底线约束、经济要素评价以及基于美学性的视觉景观的修正,确定历史城区容量的“量值”。“可持续发展”维度的评价是基于“压力—状态—响应”的可持续发展模型,分别对历史城区容量的压力性、状态性和响应性要素分析,以确定历史城区容量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双维度的评价结果分别对容量进行“量值”及“目标”导向的类型划分。为应对南岗历史城区容量问题研究引入容量控制思维,通过梳理历史城区现行相关规划的缺失与需求,提出基于容量控制的历史城区容量目标体系和规划模式,解析不同规划层级的衔接关系,进而根据双维度评价结果分别对于历史城区容量提出规划策略。论文的创新成果包括:揭示了南岗历史城区容量影响因素与历史城区容量之间的作用机理;建立了基于“数量—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两个维度的历史城区容量评价体系;提出了南岗历史城区应对容量控制的规划模式和策略。本研究提出历史城区整体性保护方法,基于现状容量提出精细化管控指标,探究城区未来发展的容量限度,将为历史城区可持续发展、精准化保护与管理决策提供借鉴。

杜海龙[2](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认为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陈纵[3](2020)在《“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科研、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它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社会发展的前沿特征,对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科技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历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型,经历了建国后苏联模式的探索和文革时期的发展停滞,再到改革开放后的自由发展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新校区建设井喷,中国的大学校园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尤其是近20年,当代中国大学以有目共睹的速度高速发展,极大地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容纳能力。但是近年来,遍地开花的大学城模式,高度扩张的大学校园,也产生了诸多新的问题,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逐渐压缩的城市空间,抑制着校园空间的对外膨胀,对校园建设既有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建设高潮的逐渐冷静,大学校园的发展进入了以更新为主的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何镜堂院士的领导下,实践了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大学校园设计,随着实践的深入,何镜堂院士也逐渐形成并发展了名为“两观三性”的建筑与规划设计理论,创造性的把“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理论统一在“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框架之中。本论文针对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的新阶段,以“两观三性”理论为视角,立足当代,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体系,旨在为我国大学校园的更新、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由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组成,先介绍了论文的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然后通过分析我国当代大学校园发展的现状,比较国内外优秀校园更新发展案例,发现我国大学校园发展的主要矛盾,理论结合实践,提出当代我国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的现实目标与原则。第二部分引入理论,由第三章构成。通过对“两观三性”理论及其实践的解读,分析并阐述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并基于“两观三性”建筑与规划理论构建校区规划激活、空间更新唤醒、建筑改造更新三个层次设计目标与策略框架体系。第三部分分析问题与理论运用,以“两观三性”规划与建筑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大学规划与建筑更新实践案例,从两个不同层面逐层分析探索适合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第4章分为三个部分,分析当代大学校园规划层级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其中第一部分以城市区域为背景分析当代大学校园与城市联动,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发展构建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通过既有校园空间规划的工作与城市整体协调,统筹规划、更新升级,促进校园与城市环境整体融合、动态提升;第二部分,面向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并为了校园的可持续生长,搭建不断优化演进的校园交通系统,以及满足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环境系统。第三部分以校园组团级别空间为切入点,通过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景观空间的更新,唤醒校园空间特色和的生态内核,搭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中向上承接校园服务城市的职能、向下指导建筑单体更新的策略桥梁,形成设计策略从规划层级到建筑层级的转换过渡。第5章以“两观三性”为视角,以“整体观”为基石,构建校园建筑层级的更新改造的基础——校园建筑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的整体统一。以“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构建校园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可持续改造程序。深入研究、综合运用大学校园内建筑单体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以“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切入点,通过传承建筑历史价值、功能空间转换、建筑性能提升,创造体现校园地域文脉、满足当代教学科研需求的校园建筑空间。从而实现校园建筑层面“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和谐统一。第四部分为第6章,策略实践,展望未来更新发展趋势。结合笔者所在工作室相关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实践,综合验证前部分提出的分级设计策略,进一步说明“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与探索。最后为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以“两观三性”建筑思想理论为视角,并以此为框架发展出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创新点,以及待完善之处。通过校园规划—建筑的逐级更新,整合不同层级的空间建构,建立适应当代大学教育和科研发展趋势的校园空间更新设计策略,为解决现有校园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校园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罗朝丹[4](2020)在《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的政策动员与长效治理 ——以Y县国家卫生县城的创建为例》文中认为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城市中的人口和经济社会活动日益增加,环境卫生问题成为提升城市品质和改善人民生活环境的焦点问题之一,改善和创新城市环境卫生治理的工作机制已经成为新时期社会治理的改革命题。在我国,除了常态化的城市环境卫生治理工作机制外,还有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卫生治理机制——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这项工作自开展以来,得到全国各地城市的响应和实践,对改善当地环境卫生、提高城市化水平、加强政府协同、提高综合治理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针对创建卫生城市活动的方式和效果,一直存在着批判的声音,比如政府包揽过度、创建成本偏高、突击迎查情况严重、常态化管理缺失、效果反弹现象普遍等,有明显的运动式治理的痕迹。近年来,学界、政界和社会公众普遍认识到,创建卫生城市活动工作的积极意义不可否定,但是改善和创新其工作方式和运行机制势在必行。目前,城市化纵深发展,一线城市基本完成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工作,基层城市如县城、乡镇等成为创建活动的主力军。这些城市面临着管理基础薄弱的现实困境和新时期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政策语境,能否更新理念、创新思路,以现代化的治理方式开展卫生城市的创建工作,能否在创建过程中及创建成功之后建立科学完善的长效治理机制都是必然的考验,也是值得关注和探讨的课题。本文以Y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活动作为研究案例,在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视域下,利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个案研究等方法展开研究,梳理了Y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活动的政策环境、实践基础和政策历程,结合整体性治理理论、政府流程再造理论和多中心治理理论分析Y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过程中的政府治理逻辑和治理机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针对性建议。经研究发现,Y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的活动历程,经历了由“创卫”到“维卫”过渡。前期,政府采用了“运动式治理”模式,动员广、力度大、时效快,县城环境得到快速改善,彰显了运动式治理模式在开展组织动员、调度社会资源、提高行政效率方面的优势。但是,随着“创卫”工作的深入,粗放治理、形式主义、效果反弹等弊端暴露。当地政府调整思路,优化网格化治理技术,关注并提高公众参与程度,完善监督机制,并以此为契机开启了政府流程再造工程,尝试建立与现代化治理理念相适应的县域环境卫生治理长效机制,是基层城市创新治理方式、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有益探索。但是,Y县目前政策动员机械化、网格化治理技术不成熟、市民参与不足等问题的解决不会一蹴而就,笔者认为,应以治理现代化的政策导向为目标,结合相关理论寻找破解之道,例如:转变政府职能,建设基层服务型政府;重视宣传教育,建设公民参与机制;适度向基层赋权,培育和规范社会自治力量;加强引导规范,引入市场化机制,最终形成“多元共治”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杨角[5](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杜丛丛[6](2020)在《广安门内地区历史街区街头绿地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北京广安门内地区历史街区环境逐渐受到破坏,单体建筑遗产的保护更新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建筑周边的环境呈现出公共空间缩减、绿地功能缺失的问题,使得现有的绿地难以满足当下社会生活的需求。街头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中一类具有数量多、辐射面积广、可达性强等特点的公共空间,能够为广内地区历史街区提供户外活动场所,同时也是城市地域文脉展示的场所。研究如何在历史街区中设计功能完善、环境宜人且充分展示历史文化内涵的街头绿地这一课题,对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是在广安门内大街周边地段综合改造项目的背景下,研究广安门内地区的西琉璃厂历史街区、校场口历史街区与法源寺历史街区三处历史街区的街头绿地的更新设计策略。本文的第一、二章是基础理论研究,明确了广安门内地区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总体目标,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践总结历史街区内公共空间的更新设计经验;第三章提取研究范围内的历史文化特色要素,梳理了历史文脉并对空间价值进行归纳;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文章的核心章节,第四章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调研和数据统计,对街头绿地的形态、位置、功能、分布、景观设施以及植物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通过实例归纳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第五章提出了街头绿地的设计方案,提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更新策略;第六章节是本研究的总结章节,阐述了研究结论、创新点、展望。本研究以街头绿地为研究对象,针对空间功能不足、历史文脉灭失、场地规模有限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广内地区在明清时期发展繁盛,是“宣南文化”的承载地区,历史遗存丰富,但是历史街区街头绿地数量和功能无法满足需求,历史文化信息体现不足,导致空间场所感弱,现有的街头绿地不符合“让老城留下记忆”的目标,也不能够为新兴的游览方式和活动习惯提供足够的景观空间。本研究提出了街头绿地的设计方案,宏观层面完善总体规划布局,中观层面从线性空间结构和历史街区特色节点提出设计方案,微观层面对街头绿地内的景观元素即标识系统、城市家具、照明设施、景观小品、植物具体规划布局和设计方法提出策略。最终得到接理论,提出对于历史街区中的街头绿地的景观设计策略,主要有三点:完善街头绿地功能布局,强化街头绿地的文化特色,从人群需求出发设计街头绿地。

林雪莹[7](2020)在《基于日常都市主义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研究 ——以北京老城街巷公共空间为例》文中指出经过快速城市化浪潮后,中国城市发展逐渐由增量开发模式转向存量开发,长期以来以物质空间规划为主的建设方式和管理体系逐步显示出不足的一面。这些过度的城市建设和发展以一种强介入的方式吞噬着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剥蚀了日常生活的真实性,使得日常生活日渐疏远。以关注城市空间品质和人居环境为目的的有机更新、微更新逐步走进大众视野。尤其是在存量规划时代,城市发展建设面对的是更为综合、更为复杂的现实问题——不同于新开发建设区和重新建设项目,诸多老城、老旧街区项目往往有着复杂的空间现状和社会问题,以及不同人群多样化的生理及心理需求。因此,由单一的物质空间改造转向更加关注社区营造、空间微更新、精细化管理、全民参与等新的城市更新来提升居住质量和环境品质,显得十分重要而迫切。在此形势下,日常都市主义对普通大众开放式的关注,使其在不经意间成为一种非正统的、自下而上进行的城市发展机制,被看作是一种对公共空间价值进行多维度思考的城市设计方法。而街巷作为日常公共生活最为活跃的场所之一,与城市多次自上而下的规划建设密不可分,但同时,又不乏人们作为使用者的自我意识在公共空间的中的作用和体现。以日常都市主义视角观察下的城市日常生活和街巷公共空间,虽然其中不乏诸如空间无效占用、环境脏乱差、管理难度增加等多种现状问题,但在看似杂乱、混沌、简陋的表象背后,也蕴含着充满民间智慧的经验性建造、高效性的场地使用、及时性的适用调整、目的明确的商业活动等多种旺盛的生长形式和严谨明确的内在生成逻辑,也折射出其背后空间使用者身体和精神的多方面需求与愿望。本文结合文献分析、案例研究和和实际调研,从日常行为活动与空间变化入手,以北京老城街巷公共空间作为研究范围,选取鲜鱼口片区和白塔寺片区展开具体调研,对其中的空间自发更新现象进行观察分析,总结出空间自发更新的特征表现、现象分类、参与主体、自身优势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街巷中自发空间的介入对街巷空间布局和街区活力带来的改变。旨在通过空间自发更新的现实表象来探讨城市日常生活中人作为空间主体的重要性,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生活载体需满足使用者日常生活需求的使命性,来推动城市空间规划管理的弹性发展,促进城市生活及环境质量的有效提高。

屠君[8](2020)在《常州市园林绿化管理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园林绿化对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息息相关,在国家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背景下,城市园林绿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关系到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建设的水平,所以对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展开研究显得尤为必要。为此本文对这一课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主要内容如下:1.城市园林绿化成为了各级政府十分关注的公益事业,园林绿化管理是提高园林绿化水平的重要手段。因此,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研究意义。2.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应该以公共物品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综合治理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理论水平。3.论文在介绍常州市园林绿化发展成就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常州市园林绿化管理的制度、机构和管理途径。与先进的管理城市相比,常州市园林绿化管理还存在以下问题:管理决策机制不健全、管理队伍不到位、管理执法意识淡薄、市民城市中心成熟的公园满意度较高,对城市周边新建公园满意度较低。4.之后论文对国内外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先进城市进行分析借鉴,其次在分析常州市红梅公园创新管理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常州市园林绿化管理优化对策:强化园林绿化规划管理、加快园林绿化管理的体制改革、创新规划管理理念、健全园林绿化管理决策机制、注重园林绿化日常养护管理水平,加强绩效考核提高管理队伍素质、改善市民与游客对园林绿化管理的监督机制、提高园林绿化科技水平与智能化管理。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次研究虽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是通过对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分析,丰富了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研究成果。本文提出的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优化对策思路,对提高今后我国的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水平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丁泽龙[9](2020)在《地方政府运动式治理的困境及转型 ——以G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运动式治理是具有中国的特色的治理模式,是政府集中力量解决突发事件和社会治理疑难问题的重要手段。它虽然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显着的显性治理成果,但也存在方式运动性、效果短期性、结果反弹性等弊端。在党中央提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地方政府的运动式治理急需转型。2019年7月,为了迎接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郑州市G区在辖区内采用运动式治理模式开展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作,圆满完成上级交办的政治任务,但过程中也暴露出运动式治理模式的诸多问题,对长效的社会治理产生不良影响。本文按照文献梳理—理论分析—个案分析—对策建议的思路进行写作,运用公多中心协同治理理论,通过文献分析、比较研究、实地研究等方法,研究G区此次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作,客观评价整治提升工作成效,肯定运动式治理模式取得的成果。同时深入分析其面临的现实困境,并分析出G区治理体制不完善、保障机制不完善、社会动员流于形式是其运动式治理模式产生困境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G区当前社会治理模式需向多中心协同治理转型的观点。通过借鉴美国、日本、新加坡及国内社会治理先进经验,总结出对G区社会治理模式转型在党委政府的引领、法律法规的健全、理念技术的提升和社会公众的参与等方面的启示。最后提出“加强政府社会治理机制建设”、“引入引导市场和社会组织参与治理”、“动员公众参与”等五个措施,作为G区社会治理模式转型的建议。

赵津津[10](2020)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研究》文中指出美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主义者始终追求的目标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城乡生态环境的设想,为中国共产党人解决城乡生态环境问题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发展的不同阶段,推动城乡生态关系理论逐步完善、实践不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当代中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城乡生态关系思想,为我国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的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工作在短短几年时间迈上新台阶,取得了系列重大突破和成就:国土空间面貌发生深刻改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性不断增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积累了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经验——注重顶层设计及其推动落实,以及促进城乡利益协调。美丽中国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共产党谋划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引;统筹生态城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创新,施行最严密的法治,是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自上而下层层推动、先行试点与经验推广、压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保责任,则是有效推动顶层设计落地实施的关键。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为促进城乡利益协调采取的重要举措有:第一,统筹城乡空间规划。中国共产党十分注重坚持主体功能区战略,科学划定“三区三线”,推动城乡空间规划的协调统筹,促进城乡“三生空间”合理布局。第二,推动生态补偿创新发展。多年来,流域生态补偿与森林生态补偿在政策制定、法律保障和地方实践各层面都做出丰富的探索。第三,城乡优势互补共建生态文明。我国重视利用城市资金、技术、人才优势,助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通过补齐农村环境短板,为城市提供生态支持。但也应看到,新时代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统筹推进依然面临现实挑战,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突出,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机制有待完善,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制度不完善及治理效能不彰显。为应对这些挑战,必须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平衡充分发展,完善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机制,促进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制度完善及治理效能提升。

二、浅谈我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我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历史城区容量及其评价研究 ——以哈尔滨南岗历史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概念及范围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范围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国内外研究综述简析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研究基础
    2.1 概念辨析
        2.1.1 “历史城区”及相关概念认知
        2.1.2 “容量”概念内涵与外延
        2.1.3 “历史城区容量”概念界定
        2.1.4 “历史城区容量”概念的多维表达
    2.2 相关理论
        2.2.1 历史城区整体性及原真性保护理论
        2.2.2 城市空间形态的容量控制理论
        2.2.3 城市可持续发展再生理论
    2.3 内涵阐释
        2.3.1 “历史城区容量”对象系统
        2.3.2 “历史城区容量”目标构成
        2.3.3 “历史城区容量”基本特征
    2.4 技术方法
        2.4.1 基于GIS平台的数据分析方法
        2.4.2 熵权TOPSIS综合评价法
        2.4.3 视觉景观分析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南岗历史城区现状调查及容量表征分析
    3.1 南岗历史城区概况
        3.1.1 南岗历史城区形成及演变
        3.1.2 南岗历史城区概况
        3.1.3 历史文化遗存概况
    3.2 调查思路及方案
        3.2.1 调查思路
        3.2.2 调查方案
    3.3 南岗历史城区现状调查
        3.3.1 自然景观环境
        3.3.2 历史文化环境
        3.3.3 人居环境
    3.4 历史城区容量表征分析
        3.4.1 自然景观环境容量表征分析
        3.4.2 历史文化环境容量表征分析
        3.4.3 人居环境容量表征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南岗历史城区容量影响因素及机理解析
    4.1 影响要素对历史城区容量的作用机理
        4.1.1 历史城区容量表征与根源
        4.1.2 历史环境与历史城区容量关系
        4.1.3 自然环境与历史城区容量关系
        4.1.4 土地利用与历史城区容量关系
        4.1.5 社会经济与历史城区容量关系
        4.1.6 影响因素与历史城区容量的作用机理
    4.2 历史城区容量评价要素构成
        4.2.1 容量评价要素属性
        4.2.2 容量评价要素分类
    4.3 历史城区容量评价框架构建
        4.3.1 历史城区容量评价框架构建原则
        4.3.2 历史城区容量评价理论框架构建
        4.3.3 基于 “数量—质量”评价框架构建
        4.3.4 基于 “可持续发展”评价框架构建
    4.4 历史城区容量评价体系构建
        4.4.1 指标多维选取与筛选
        4.4.2 基于 “数量—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4.3 基于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南岗历史城区容量评价及结果分析
    5.1 评价数据获取及处理
        5.1.1 指标数据来源与获取
        5.1.2 指标量化依据与分类
        5.1.3 指标数据处理及权重确定
    5.2 “数量—质量”评价及结果分析
        5.2.1 基于约束性要素的容量底线
        5.2.2 基于经济性要素的容量评价
        5.2.3 基于美学性要素的容量修正
    5.3 “可持续发展”评价及结果分析
        5.3.1 容量压力结果分析
        5.3.2 容量状态结果分析
        5.3.3 容量响应结果分析
    5.4 历史城区容量类型划分
        5.4.1 基于 “数量—质量”类型划分
        5.4.2 基于 “可持续发展”类型划分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容量控制的南岗历史城区规划策略研究
    6.1 历史城区容量控制思维引入
        6.1.1 历史城区现行相关规划
        6.1.2 现行规划对于容量控制的缺失与需求
        6.1.3 基于容量控制的历史城区规划思考
    6.2 基于容量控制的规划协同体系研究
        6.2.1 目标体系构建
        6.2.2 规划层次衔接
        6.2.3 协同规划模式
    6.3 南岗历史城区容量控制类型划分
        6.3.1 控制保护—优先发展型
        6.3.2 适度更新—优先发展型
        6.3.3 优化存量—重点发展型
        6.3.4 优化存量—适度发展型
    6.4 应对容量控制的南岗历史城区规划策略
        6.4.1 控制保护—优先发展型规划策略
        6.4.2 适度更新—优先发展型规划策略
        6.4.3 优化存量—重点发展型规划策略
        6.4.4 优化存量—适度发展型规划策略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南岗历史城区满意度问卷调查
    附录二:南岗历史建筑调研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现状
    1.4 名词界定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本文创新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2.1 概念梳理
    2.2 内涵辨析
    2.3 特征论述
    2.4 理论基础
    2.5 系统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3.1 ESMF比较矩阵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3.4 德国DGNB UD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3.8 机制保障比较
    3.9 模式特征比较
    3.10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5.3 钻石评价模型
    5.4 评价体系结构
    5.5 评价内容优化
    5.6 评价方法优化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后记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3)“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缘起
        1.1.1 中国校园高速建设的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1.2 高等教育与城市的互动发展
        1.1.3 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的需求
    1.2 研究的对象
        1.2.1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
        1.2.2 更新、改造设计
        1.2.3 “两观三性”设计思想
        1.2.4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大学校园空间的相关研究
        1.4.2 更新、改造设计的相关研究
        1.4.3 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研究综述
    1.5 研究的创新点
        1.5.1 创新点一,视角创新: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整体视角,对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进行“宏观—中观—微观”的系统化研究。
        1.5.2 创新点二,思路创新:本文以“两观三性”这种系统性理论来解决大学校园更新这类系统型研究工作的思路,为大学校园的其他研究工作探索了一条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1.5.3 创新点三,内容创新:构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整体设计理论,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发展与认知
    2.1 国外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2.1.1 中世纪欧洲大学校园
        2.1.2 近代美国大学校园
        2.1.3 当代欧美综合化研究型大学校园
    2.2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2.2.1 古代书院式校园空间
        2.2.2 封建社会末期学堂校园空间
        2.2.3 近代中西合璧型校园空间
        2.2.4 解放后苏联模式和文革时期的校园建设
        2.2.5 改革开放后至今的校园空间发展探索
    2.3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和需求
        2.3.1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2.3.2 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
        2.3.3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发展需求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理论建构
    3.1 “两观三性”理论的概念与发展
        3.1.1 “两观三性”理论的思想内涵
        3.1.2 “两观三性”理论的历史传承
        3.1.3 “两观三性”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框架
    3.2 “两观三性”视角应用于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理论导入
        3.2.1 整体观视角——整体性理论与城市学理论
        3.2.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生态建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3.2.3 地域性视角——地域主义理论
        3.2.4 文化性视角——文脉理论
        3.2.5 时代性视角——创新理论
    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建构
        3.3.1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分类
        3.3.2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现实目标
        3.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内涵
        3.3.4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体系的建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第一部分 :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4.1 “校园—城市”发展的基本矛盾和相关分析
        4.1.1 “校园—城市”的整体关系
        4.1.2 我国当代城市环境下大学校园与城市结合的结构矛盾
        4.1.3 大学校园与城市空间整体更新的策略目标
        4.2 “大学—产业—城市”整体发展的校园更新功能植入
        4.2.1 大学在“大学—产业—城市”循环中扮演的角色
        4.2.2 强化“校—城”联系的功能更新与植入
        4.2.3 着眼于校园长期发展的用地预留储备
        4.3 校园与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结构网络
        4.3.1 校园与城市对接的空间结构层级
        4.3.2 校园与城市空间肌理缝合
        4.3.4 校园衔接城市的社区网络
        4.4 满足城市多元需求的“校园—城市”过渡区空间布局更新、改造策略
        4.4.1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类型
        4.4.2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公共空间整合
        4.4.3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整体更新机制
    第二部分 :面向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策略
        4.5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的现状和策略目标
        4.5.1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现状
        4.5.2 新时期校园空间更新改造需要处理好的校园关系
        4.5.3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的策略目标
        4.6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
        4.6.1 合理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目标体系
        4.6.2 动态更新的校园总体规划文件
        4.6.3 项目计划评估和实施程序
        4.7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交通系统优化策略
        4.7.1 校园道路交通疏解能力的优化
        4.7.2 公共交通系统管理
        4.7.3 校园自行车系统的完善
        4.7.4 停车场的规划与管理
        4.8 绿色低碳校园的规划更新
        4.8.1 节地与室外环境
        4.8.2 节能与能源利用
        4.8.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8.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第三部分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空间品质提升设计策略
        4.9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公共空间更新、改造
        4.9.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文脉的传承塑造
        4.9.2 “文化性”视角下功能布局的整合重组
        4.9.3 “时代性”视角下空间格局的有机缝合
        4.10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校园景观空间更新、改造
        4.10.1 传统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形式
        4.10.2 大学校园景观更新、改造的原则
        4.10.3 校园景观的更新、改造的设计策略
    4.11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5.1 “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策略建构
        5.1.1 “整体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策略的基础——校园建筑的既有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
        5.1.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的项目实施过程
        5.1.3 本章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策略目标
    5.2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保护
        5.2.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的认知和保护原则
        5.2.2 校园历史建筑地域文化价值再现
        5.2.3 回应校园地域景观
        5.2.4 契合校园场所记忆
    5.3 “文化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功能转换
        5.3.1 文化视角下的既有建筑功能转换
        5.3.2 校园建筑更新改造中新旧建筑的联接模式
        5.3.3 校园创新文化特征下的空间赋能
    5.4 “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性能提升
        5.4.1 体现当代技术特点的结构体系更新
        5.4.2 满足现代大学需求的环境性能提升
        5.4.3 体现当代环保理念的校园建筑生态节能改造策略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综合实践
    6.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展望
        6.1.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策略
        6.1.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6.1.3 “两观三性”视角下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趋势的展望
    6.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的综合实践
        6.2.1 北京工业大学规划及图书馆更新、改造项目
        6.2.2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2.3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2.4 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一、理论研究
    二、策略建构
    三、研究的创新点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参考文献
    外文专着
    中文专着
    学位论文
    期刊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4)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的政策动员与长效治理 ——以Y县国家卫生县城的创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论文框架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作为政府行动的国家卫生城市创建
        2.1.2 运动式治理
        2.1.3 长效机制
    2.2 理论基础
        2.2.1 整体性政府理论
        2.2.2 政府流程再造理论
        2.2.3 多中心治理理论
第三章 Y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的政策历程
    3.1 Y县启动“创卫”工作的现实条件
        3.1.1 政策选择
        3.1.2 政策环境
        3.1.3 实践基础
    3.2 Y县“创卫”工作的实施过程
        3.2.1 宣传发动阶段
        3.2.2 组织实施阶段
        3.2.3 整改提升阶段
第四章 Y县“创卫”活动中动员与运行机制及其转换
    4.1 “运动式治理”语境下的“创卫”
        4.1.1 “创卫”中的政策动员方式
        4.1.2 “创卫”的组织运行机制
        4.1.3 政策动员的效果和限度
        4.1.4 原因分析
    4.2 “现代化治理”语境下的“维卫”
        4.2.1 优化“创卫”指挥部的结构和功能
        4.2.2 升级网格化治理技术
        4.2.3 开启政府流程再造工程
        4.2.4 关注公众需求以提高市民参与度
        4.2.5 完善监督机制
第五章 促进完善Y县“创卫”长效治理的对策思考
    5.1 价值重塑:强化政府的基层服务导向
        5.1.1 尊重公民价值,关注公民需求
        5.1.2 聚焦问题解决,突出服务职能
        5.1.3 改进工作方式,向常态化过渡
    5.2 整合再造:以协同联动提高服务效率
        5.2.1 完善县域政府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
        5.2.2 打造多网融合的智慧化网格管控平台
        5.2.3 建设快捷高效的“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
    5.3 多元主体:建设协同治理机制
        5.3.1 积极建设公民参与机制
        5.3.2 培育激发社会自治力量
        5.3.3 引入市场化机制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1. 着作类
    2. 期刊论文类
    3. 学位论文类
    4. 报纸文章类
致谢
附录
    1. Y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政府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2. Y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社区居民访谈提纲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
    2.2 国内文献
    2.3 文献简要评述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城镇化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3.1.3 新型城镇化
        3.1.4 绿色发展
        3.1.5 绿色城镇化
        3.1.6 耦合
    3.2 相关理论介绍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3.2.4 生命周期理论
        3.2.5 系统理论
        3.2.6 PSR框架模型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4.1.1 起步发展阶段
        4.1.2 稳步发展阶段
        4.1.3 深入发展阶段
        4.1.4 蓬勃发展阶段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4.3.4 经济利益驱动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4.3.7 其他原因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6.2.1 评价方法选择
        6.2.2 权重的确定
        6.2.3 评价样本选择
        6.2.4 数据来源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1.1 德国埃朗根
        7.1.2 瑞典马尔默
        7.1.3 美国伯克利
        7.1.4 日本北九州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7.1.6 巴西库里蒂巴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2.1 北京
        7.2.2 上海
        7.2.3 贵阳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广安门内地区历史街区街头绿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北京老城历史街区概况
        1.1.2 北京市广安门内大街周边地段综合改造
        1.1.3 历史街区更新中街头绿地的应用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1.5.1 主要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历史街区街头绿地设计相关理论与实践21
    2.1 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更新
        2.1.1 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原则
        2.1.2 历史街区公共空间特点
        2.1.3 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更新途径
    2.2 街头绿地景观基础理论
        2.2.1 街头绿地的概念与特征
        2.2.2 街头绿地的主要功能
        2.2.3 街头绿地的景观要素
    2.3 北京历史街区街头绿地实践案例
        2.3.1 北京老城街头绿地的基本情况
        2.3.2 大栅栏-商业居住混合型
        2.3.3 南锣鼓巷-商业型
        2.3.4 南池子-居住型
    2.4 国外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更新案例
        2.4.1 巴塞罗那老城整治更新
        2.4.2 法国香榭丽舍大道更新改造
        2.4.3 意大利博洛尼亚城市街道更新
    2.5 实践案例经验教训
        2.5.1 以遗产为中心构建传统空间序列
        2.5.2 对节点空间进行规划控制
        2.5.3 情景再现展示历史街区信息
    2.6 本章小结
3.广安门内地区历史街区历史研究
    3.1 广安门内地区空间历史演变
        3.1.1 金至元代,广安门内地区初具街道格局
        3.1.2 明清时期,宣南片区形成
        3.1.3 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历史街区空间形态定型
        3.1.4 新中国成立之后,城市格局逐渐现代化
    3.2 广安门内地区历史街区历史文化遗产
        3.2.1 文化遗产总体分布现状
        3.2.2 故居会馆文化
        3.2.3 书报商业文化
        3.2.4 寺庙宗祠文化
        3.2.5 戏曲艺术文化
    3.3 广安门内地区历史街区空间价值
        3.3.1 体现时代变迁历程
        3.3.2 展示城市地域特色
        3.3.3 传承民族文化精神
    3.4 本章小结
4.广安门内地区历史街区街头绿地现状问题研究
    4.1 广安门内地区概况
        4.1.1 广安门内地区社会环境现状
        4.1.2 广内地区历史街区概况
    4.2 广安门内地区历史街区街头绿地总体分布情况
        4.2.1 街头绿地整体分布位置分散
        4.2.2 街头绿地面积较小
        4.2.3 街头绿地总体分布与历史资源相关
    4.3 广安门内地区历史街区街头绿地类型分析
        4.3.1 历史街区街头绿地类型
        4.3.2 以法源寺历史街区为例分析历史街区街头绿地类型
    4.4 广安门内地区历史街区街头绿地景观元素分析
        4.4.1 历史街区街头绿地景观元素
        4.4.2 以校场口历史街区街头绿地分析景观元素
    4.5 广安门内地区历史街区街头绿地人群活动分析
        4.5.1 广安门内大街街头绿地人群活动形式
        4.5.2 .以西琉璃厂历史街区为例分析人群活动
    4.6 广安门内地区历史街区街头绿地现状问题
        4.6.1 街头绿地数量不足
        4.6.2 街头绿地功能单一
        4.6.3 街头绿地空间场所感弱
        4.6.4 植物景观缺乏精细化设计
    4.7 本章小结
5.广安门内地区历史街区街头绿地更新策略
    5.1 广安门内地区历史街区街头绿地总体规划布局
        5.1.1 扩展街头绿地覆盖范围
        5.1.2 完善街头绿地功能
        5.1.3 统一街头绿地视觉感知
    5.2 沿线性空间的街头绿地设计策略
        5.2.1 特色探访路线停留空间
        5.2.2 步行道路休息场地设计
        5.2.3 胡同绿化引导
    5.3 历史街区特色节点设计
        5.3.1 虎坊桥广场设计
        5.3.2 法源寺前公园设计
    5.4 街头绿地景观元素提升策略
        5.4.1 标识系统设计
        5.4.2 城市家具设计
        5.4.3 照明设施设计
        5.4.4 景观小品设计
        5.4.5 植物种类选择
    5.5 本章小结
6.结论与思考
    6.1 主要结论
        6.1.1 完善街头绿地的功能布局
        6.1.2 强化街头绿地的文化特色
        6.1.3 从人群需求出发设计街头绿地
    6.2 研究创新点
        6.2.1 北京老城整体保护新目标下的街头绿地设计策略
        6.2.2 街头绿地人群使用需求的变化
        6.2.3 历史街区街头绿地的特殊性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图片索引
附录-Ⅱ 表格索引
致谢

(7)基于日常都市主义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研究 ——以北京老城街巷公共空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缘起
    1.2 研究背景及动机
        1.2.1 城市存量开发模式下空间有机更新转型的新要求
        1.2.2 首都核心区发展建设对街巷空间精细化的新使命
        1.2.3 自上而下的发展建设与自下而上的公众需求的社会情势
        1.2.4 现实中普遍存在的公共空间使用需求的实际表现——自发现象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内容及相关概念界定
        1.4.1 研究范围及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4.3 相关概念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5.1 国外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1.5.2 国内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1.5.3 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趋势
    1.6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1.6.1 研究难点
        1.6.2 研究创新点
    1.7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第2章 日常都市主义下老城街巷公共空间的研究基础
    2.1 北京老城街巷公共空间概况
        2.1.1 北京老城范围界定
        2.1.2 街巷公共空间的概念解析及范围界定
    2.2 北京老城街巷公共空间的发展演变
        2.2.1 元大都时期:街巷公共空间的雏形
        2.2.2 明清时期:建筑群为中心的经典街巷空间
        2.2.3 民国至解放前夕:局部节点的街巷公共空间
        2.2.4 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快速城市扩张下的大尺度街巷公共空间
        2.2.5 改革开放-奥运前夕:街巷空间由大肆建设逐步衰落
        2.2.6 存量规划时代:街巷空间的活力复苏与精细化更新
    2.3 北京老城街巷公共空间的景观要素
        2.3.1 街巷围护界域空间
        2.3.2 街巷基面及过渡性空间
        2.3.3 景观节点空间
        2.3.4 设备设施空间
    2.4 北京老城街巷公共空间的特征
        2.4.1 空间属性的多维度交融
        2.4.2 空间格局及尺度的多样化
        2.4.3 空间类型及使用方式的多变性
        2.4.4 空间功能的高度复合化
        2.4.5 空间发展的立体化
        2.4.6 空间“熵增加”的无序性
        2.4.7 体验及评价的两极分化
    2.5 从日常都市主义角度研究街巷公共空间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5.1 人作为公共空间的本质与主体
        2.5.2 空间参与者的身心需求对外部公共空间环境的塑造
    2.6 日常生活与日常都市主义理论(Everyday Urbanism)
        2.6.1 日常生活
        2.6.2 日常空间和日常都市主义理论(Everyday Urbanism)
    2.7 城市更新相关理论研究
        2.7.1 城市针灸理论(Urban Acupuncture)
        2.7.2 城市有机更新理论(Urban Organic Renewal)
        2.7.3 城市渐进式更新理论(Incremental Urbanism)
        2.7.4 城市微更新理论(Urban micro-renewal)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案例研究
    3.1 案例分类的依据及类型
    3.2 民间自发性的空间行为或实践活动
        3.2.1 澳大利亚墨尔本市“城市针灸”项目:自发行为启示下的的街巷活力重塑
        3.2.2 案例启示及总结
    3.3 专业团体或个人自发性的空间行为或实践活动
        3.3.1 印度苏特拉市街巷空间激活项目:微小尺度介入街巷公共空间活力复苏
        3.3.2 案例启示及总结
    3.4 鼓励全民/全过程参与的自发性空间更新
        3.4.1 旧金山街巷空间更新项目:设计引导下的全民参与潜力空间的活力激发
        3.4.2 停车-公园日(Parking Day)
        3.4.3 “车位微公园”计划(Parklets)
        3.4.4 “更好街道计划”(The Better Streets Plan)
        3.4.5 案例启示及总结
    3.5 小结
第4章 老城日常生活与街巷公共空间现状调研
    4.1 北京老城日常生活与街巷公共空间初观察
        4.1.1 初步的路上观察
        4.1.2 北京老城街巷日常生活图景与自发现象
        4.1.3 日常生活与街巷空间的关联
    4.2 调研样本选择
        4.2.1 北京老城内33片历史文化街区
        4.2.2 首都功能核心区13片文化精华区
        4.2.3 街巷环境空间评估
    4.3 鲜鱼口片区:高度复合的城市空间样本
        4.3.1 概况
        4.3.2 区位及交通
        4.3.3 历史沿革及空间演变
        4.3.4 空间肌理及功能分布
        4.3.5 建筑风貌及配套设施
        4.3.6 街巷公共空间与日常活动
        4.3.7 空间参与者及自发活动
        4.3.8 小结
    4.4 白塔寺片区:斑驳混杂的城市空间样本
        4.4.1 概况
        4.4.2 区位及交通
        4.4.3 历史沿革及空间演变
        4.4.4 空间肌理及功能分布
        4.4.5 建筑风貌及配套设施
        4.4.6 街巷公共空间与日常生活
        4.4.7 空间参与者及自发活动
        4.4.8 小结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北京老城街巷公共空间自发性更新现象的特征研究
    5.1 不同更新模式与主体研究
        5.1.1 政府主导的空间微更新
        5.1.2 市场主导的空间微更新
        5.1.3 民众自发的空间微更新
    5.2 公共空间自发更新中各物质要素的景观空间特征
        5.2.1 复杂多元的街巷公共空间结构与尺度
        5.2.2 丰富多样的街巷公共空间形态
        5.2.3 灵活多变的街巷公共空间功能
        5.2.4 多面使用的街巷公共服务设施
        5.2.5 .涟漪扩散的街心广场及绿地空间
    5.3 公共空间自发更新中非物质要素(人)的群体特征
        5.3.1 老年人
        5.3.2 儿童
        5.3.3 原住民
        5.3.4 外来住户
        5.3.5 管理者
        5.3.6 游客
    5.4 公共空间自发更新存在的合理性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5.4.1 自发更新存在的合理性
        5.4.2 自发更新目前存在的问题
    5.5 自发更新对老城街巷公共空间景观实践的启示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日常都市主义下的老城街巷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构建策略
    6.1 街巷公共空间景观构建的要素分类
    6.2 街巷公共空间物质要素的景观构建策略
        6.2.1 反对盲目开发,优先利用既有场地,挖掘潜力空间
        6.2.2 室内公共空间的优化外延
        6.2.3 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再认识
        6.2.4 对自发性城市家具的认可与优化
        6.2.5 合理利用木桶效应,改善或规避空间短板
        6.2.6 因地制宜,以点带面,形成空间活力网
        6.2.7 空间碎片整理,营造连续性空间体验及感受
    6.3 街巷公共空间非物质要素(人与地域文脉)的景观构建策略
        6.3.1 建立沟通渠道,形成对话机制
        6.3.2 建立社区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实现多方共赢
        6.3.3 空间认养、艺术介入,多种方式共同营造可持续性空间
        6.3.4 延续生活空间的场所精神,重塑空间场所认同感及归属感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老城街巷空间是城市日常生活最直接的外部反映
        7.1.2 日常都市主义视角观察下的公共空间具有自发性
        7.1.3 空间自发更新为老城空间更新提供了自下而上的研究对象
        7.1.4 日常生活实践是公共空间建设的起点
    7.2 论文不足之处
    7.3 未来展望——是结束更是开始(Ending is Beginning)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一 近代北京开放公园与公共空间
附录二 北京老城10片历史文化街区路网结构
附录三 北京东西城常驻人口分布
附录四 片区日常生活与公共空间调研问卷
附录五 白塔寺片区多方会谈记录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

(8)常州市园林绿化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城市园林绿化
        2.1.2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物品理论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3 治理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常州市园林绿化管理的现状及成效
    3.1 常州市园林绿化管理现状
        3.1.1 常州市园林绿化概况
        3.1.2 常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3.1.3 常州市园林绿化部门设置
        3.1.4 常州市园林绿化部门管理内容
        3.1.5 常州市园林绿化管理方式
    3.2 常州市园林绿化管理成效
    3.3 常州市园林绿化管理亮点
第四章 常州市园林绿化管理存在问题及成因
    4.1 城市园林绿化缺乏科学的长期规划
    4.2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决策机制不健全
    4.3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队伍管理不到位
    4.4 缺乏城市绿化特色,游客满意度低
    4.5 绿化管理者执法意识淡薄,市民绿化意识普遍不强
第五章 国内外园林绿化管理案例借鉴
    5.1 国内园林绿化管理介绍
        5.1.1 上海市园林绿化管理介绍
        5.1.2 深圳市园林绿化管理介绍
        5.1.3 广州市园林绿化管理介绍
    5.2 国外园林绿化管理发展借鉴
        5.2.1 英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
        5.2.2 美国城市园林绿化管理
        5.2.3 日本城市园林绿化管理
第六章 常州市红梅公园概况及转变创新管理模式
    6.1 红梅公园概况
    6.2 红梅公园管理机构
    6.3 红梅公园管理模式
    6.4 红梅公园创新管理理念
第七章 常州市园林绿化管理优化的相应对策
    7.1 强化城市园林绿化的规划管理
        7.1.1 加快园林绿化规划的体制改革
        7.1.2 以生态园林为目标,创新城市园林绿化规划新理念
    7.2 建立健全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决策体制
    7.3 加强城市园林绿化日常养护管理
        7.3.1 提高管养人员的园林知识水平
        7.3.2 开展一线员工的绩效考核工作
        7.3.3 加强园林队伍建设,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7.4 结合常州人文自然资源,建设城市园林样板工程
    7.5 提高群众对园林绿化管理的参与度
        7.5.1 加大城市园林绿化宣传力度
        7.5.2 积极推广现代园林科技
    7.6 适时引入智能化管理
第八章 总结和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参考文献

(9)地方政府运动式治理的困境及转型 ——以G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2、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关于运动式治理的内涵的研究
        (2)关于运动式治理成因的研究
        (3)关于运动式治理的评价
        3、研究评述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潜在创新与不足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3、可能创新与不足之处
二、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基础
    (一)基本概念
        1、城市环境
        2、城市环境综合治理
        3、运动式治理
        4、多中心协同治理模式
    (二)相关理论基础
        1、多中心治理理论
        2、协同治理理论
三、运动式治理的实践:以G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提升为例
    (一)治理概况
        1.治理目标
        2.治理规划
        3、治理机构设置及实施主体
        4、治理保障机制
        5、治理进程
    (二)优质工程
        1、老旧居民社区治理改造——工人新村“整街坊靓化”工程
        2、重点区域周边整治提升——华盛街提升改造工程
    (三)治理成效分析
        1、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作总体成效
        2、运动式治理模式在工作中取得成效的原因
四、运动式治理在社会治理实践中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运动式治理的现实困境
        1、强调政治性,对政府部门施加较大压力
        2、重视短期性,使治理成果难以长期延续
        3、突出运动性,对社会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二)G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存在困境的原因分析
        1、治理体制尚不完善
        2、社会动员未落实处
        3、保障机制仍需加强
五、国内外多中心协同治理经验及启示
    (一)国外多中心协同治理经验
        1、科技助推多中心协同机制的建立——美国纽约市的MODA大数据平台
        2、法律法规引导多元参与机制——日本绿色治理中的全面参与
        3、公民主人翁意识的培育——新加坡“花园中的城市”建设
    (二)国内多中心协同治理经验
        1、党组织的引导协调——宜昌市西陵区社区治理中的参与机制创新
        2、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佛山市基层治理中的保障机制创新
    (三)对G区治理模式转型的启示
        1、党委政府的引领和协调是转型关键
        2、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是必要前提
        3、理念技术的提升和运用是有效保障
        4、社会公众的参与和监督是长远之计
六、G区社会治理向多中心协同治理模式转型的建议
    (一)加强社会治理机制建设
        1、构建政府社会治理职能转移机制
        2、探索新型党群联络机制
        3、健全科学的绩效评价及奖惩机制
        4、强化监督和问责机制
    (二)全力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进程
        1、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法治体系
        2、壮大基层法律服务队伍
    (三)提升现代化信息技术服务保障能力
        1、加快大数据平台的建设
        2、打造高速便捷的信息公开平台
    (四)引入引导市场和社会组织参与治理
        1、引入社会治理市场化机制
        2、加快培育专业化社会组织
        3、建立健全社会组织评估和退出机制
    (五)动员公众参与,探索基层自治
        1、提升社区治理与自治水平
        2、加强社会志愿服务资源整合
        3、培养公民主人翁意识,推动公民社会建设
七、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10)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一章 社会主义城乡生态关系思想及其当代发展
    第一节 空想社会主义的城乡生态关系思想萌芽
        一、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城乡生态问题的批判
        二、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城乡生态关系的设想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生态关系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城乡生态问题的批判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城乡生态关系的设想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城乡生态关系的探讨
        一、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人对城乡生态关系的探讨
        二、改革开放后至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人对城乡生态关系的探讨
        三、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十八大以来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
    第一节 国土空间面貌发生深刻改变
        一、国土空间布局表现出较为合理的趋向
        二、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拉大趋势得以扭转
    第二节 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一、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成效显现
        二、农业面源污染扩大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第三节 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性不断增强
        一、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实现程度大幅提高
        二、生态补偿取得明显成效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十八大以来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经验之一:注重顶层设计及其推动落实
    第一节 高屋建瓴制定发展战略
        一、美丽中国战略的城乡生态一体化导向
        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城乡生态一体化导向
        三、乡村振兴战略的城乡生态一体化导向
    第二节 推动政策制定和法制化进程
        一、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密集出台
        二、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建设法制化加速推进
    第三节 推动顶层设计的落地实施
        一、自上而下层层推动
        二、先行试点与经验推广
        三、以生态环保责任制强化落实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十八大以来统筹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经验之二:促进城乡利益协调
    第一节 城乡利益协调的理论阐释
        一、城乡利益分配不均的困境
        二、以城市利益让渡调整利益格局
        三、城乡互利合作实现利益最大化
    第二节 统筹城乡空间规划
        一、坚持主体功能区的战略导向
        二、科学划定“三区三线”
        三、推动城乡空间规划的协调统筹
        四、促进城乡“三生空间”合理布局
    第三节 推动生态补偿创新发展
        一、推动流域生态补偿的制度建设和实践探索
        二、推动森林生态补偿的制度建设和实践探索
    第四节 城乡优势互补共建生态文明
        一、以城带乡助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二、补齐农村环境短板锚固城市生态本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时代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统筹推进面临的挑战
    第一节 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突出
        一、城乡空间规划仍不平衡不协调
        二、城乡生活垃圾治理能力不平衡
        三、生态农业发展不充分问题突出
    第二节 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机制有待完善
        一、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机制不完善
        二、要素配置不均衡导致城乡统筹推进机制不完善
        三、生态补偿的城乡协同机制不健全
    第三节 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制度不完善及治理效能不彰显
        一、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政策制定有待完善
        二、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三、城乡统筹的生态治理效能不彰显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时代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统筹推进的应对策略
    第一节 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城乡融合发展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引领城乡空间发展
        二、坚持“生态价值论”和“两山论”理念引领生态补偿
        三、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引领生态保护修复
    第二节 推动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平衡充分发展
        一、平衡协调城乡空间规划
        二、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能力
        三、挖掘生态农业发展潜力
    第三节 完善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推进机制
        一、完善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机制
        二、以要素自由流动完善城乡统筹推进机制
        三、健全生态补偿的城乡协同机制
    第四节 促进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制度完善及治理效能提升
        一、完善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政策制定
        二、完善城乡统筹的生态文明法律法规
        三、促进城乡统筹的生态治理效能提升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浅谈我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历史城区容量及其评价研究 ——以哈尔滨南岗历史城区为例[D]. 王清恋.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2]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3]“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陈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4]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的政策动员与长效治理 ——以Y县国家卫生县城的创建为例[D]. 罗朝丹. 山东大学, 2020(10)
  • [5]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6]广安门内地区历史街区街头绿地设计研究[D]. 杜丛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基于日常都市主义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研究 ——以北京老城街巷公共空间为例[D]. 林雪莹. 中央美术学院, 2020(01)
  • [8]常州市园林绿化管理研究[D]. 屠君.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9]地方政府运动式治理的困境及转型 ——以G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为例[D]. 丁泽龙. 郑州大学, 2020(02)
  • [10]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研究[D]. 赵津津.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0)

标签:;  ;  ;  ;  ;  

浅谈我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之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