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护理风险因素与防范措施探讨

新生儿护理风险因素与防范措施探讨

苏州市立医院本部江苏苏州215000

摘要:医疗风险是在医疗服务行业中对医院患者进行诊疗时出现的任何一件危险事件。其中新生儿科是护理风险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科室,在对新生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的工作不仅繁多琐碎,以及她们还要保障小孩和大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医疗服务行业的护理人员身肩重责。由于对新生儿的护理本身潜藏着很多风险和存在许多护理缺陷,所以近几年来,医院对新生儿通过母婴同室的方式,来减少护理中的风险。因为新生儿离开母体后,每天不管是外貌还是身体的每个器官都在发生一连串的生理性变化,他需要对外界环境有个慢慢适应的过程。所以新生儿的护理人员应该拥有专业性非常强的护理知识,了解刚出生婴儿一系列的生理性变化,提前能够知道在护理中隐藏的风险,能够迅速地采取防护措施使护理风险达到最低,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风险因素;防范措施

1新生儿护理风险因素分析

1.1新生儿因素

每个新生儿个体的体制存在一定的差异,新生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不同,在相同的外因条件下,不同的新生儿的反应也不同。例如,体质差的新生儿容易出现低温过低,免疫力低下的新生儿与其他新生儿相比感染的几率较高。

1.2护理人员因素

护理人员的责任心、综合护理能力、工作态度、自我防护意识、沟通能力等都是影响新生儿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护理人员责任心较强,加强对新生儿病房的巡视,可以及早发现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变化,进而能够对新生儿的生理状态作出正确的评估,护理人员的综合护理能力强在为新生儿进行护理的时候会因护理操作准确娴熟,可减少操作的时间及其对新生儿的影响。

1.3管理制度因素

护理管理体制以及监管力度是新生儿科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保障。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可以使护理人员在工作衔接中无漏洞,并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提高护理质量。

1.4新生儿家属因素

新生儿家属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新生儿住院期间对医护的依从性。传统的新生儿护理理念与医院中的新生儿护理理念存在一定的差异。新生儿家属如果相关知识缺乏会按照自身的意愿或是传统的理念对新生儿进行护理,而缺乏科学的依据,严重者甚至会对新生儿造成伤害。

2新生儿护理风险事件的防范

2.1健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

医院为了提高护理风险防范工作的质量实行和建立了完善的护理风险管理体制。护理风险管理制度是保证患者和医护人员人身安全的基础,其中的交接班制度、护理会诊制度、查对制度、安全护理查房制度等,使医疗护理风险出现的概率逐渐减少。

2.2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护理技术水平

参照医院实际状况,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的分配和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为护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从理论知识,综合实力、规范的技术操作、优秀的服务态度等方面对新上岗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及考核,并且让工作时间长和有经验的护士通过“一对一”的方式对新护士进行指导,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使其与患者交流起来更加的便利。

2.3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在护理过程中,建立一个良好的医护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促使患者的身体更好更快地恢复,减少疾病的发生,使医疗护理水平越来越好。因为护理人员在护患沟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医疗服务行业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不仅要求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好,还要具有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精神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如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护理人员为患者考虑的同时,患者也要积极响应护理人员的号召,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从而使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形成一种友好的关系,彼此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从而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2.4改善环境

主要针对科室环境进行改善。医院各个科室的空间都是有限的,由于新生儿科室的可用空间有局限性而且布局欠合理,所以对儿科室环境的改善是势在必行的,护理人员应该每天定期对新生儿科进行通风以及对室内物品进行消毒。并且由科室管理人员定期对科室进行检查和检测,检查护理人员在进入新生儿科室时是否洗手、带帽和戴口罩;检查护理人员是否重视新生儿的卫生情况,比如对新生儿贴身物品(奶瓶、奶嘴、床罩、被单)的清洗及对其高温高压地灭菌,如果对其检查发现有不合格,将会及时进行原因分析和修改,一直使其符合标准为止。

2.5规范护理记录

护理记录是护理人员根据医疗护理措施和患者的病情及住院期间的护理过程的记录,它具有法律性和真实性。患者家属经常因为护理记录中的问题,与医院产生纠纷。护理记录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护士缺乏法律意识,资料不齐全,记录不完整,观察不到位,从而导致护理记录质量下降。因此,培养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强化法律知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能够快速的分析、解决问题,熟练掌握护理记录书写要求和规范。这些都是现代医疗科学迅猛发展所要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2.6加强对新生儿家属健康教育

改变家属传统的育儿观念,向家属宣传科学的育儿理念,并告知新生儿的生理特点以及可能出现的生理反应,例如新生儿生理性黄疸、马牙等症状。将新生儿所需要的病房的温度、湿度以及新生儿的科学饮食规律告知新生儿的家属,对于不能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告知家属奶粉的冲泡的温度以及量等,对新生儿进行科学喂养。同时,告知新生儿家属,在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以及其危险因素,使新生儿家属在护理新生儿的过程中能够防患于未然。此外,在对新生儿护理的过程中要及时、主动与新生儿家属沟通,将新生儿的生理状况实事求是地告知家属,并对家属提出的问题热情、主动地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答。以增加新生儿家属的信任感,拉近新生儿家属的距离,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3结论

由于护理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新生儿的护理工作产生了高风险、多类型、危害重等特点。所以护理人员必须对新生儿的护理管理进行强化,加强培训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多方面扩展相关护理知识和操作技能,有效提高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对护理风险的认识,加强对护理风险的防范,正确判断和预知发生护理风险的可能性,减少护理工作中安全隐患和不良事故的发生率,提高科室的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工作安全有序地进行。

参考文献:

[1]薛唤爱,何广荣.新生儿科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J].全科护理,2011,10:901-902.

[2]香祝浓.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11,09:119-120.

[3]肖日秋.新生儿病房的护理风险与防范措施[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17:91-92.

标签:;  ;  ;  

新生儿护理风险因素与防范措施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