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粉管通道法基因转化论文-喻兰

花粉管通道法基因转化论文-喻兰

导读:本文包含了花粉管通道法基因转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蝴蝶兰,花粉管通道法,cbf1基因,遗传转化

花粉管通道法基因转化论文文献综述

喻兰[1](2017)在《花粉管通道介导转cbf1基因蝴蝶兰遗传转化体系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蝴蝶兰(Phalaenopsis ssp.)素有“兰花王后”的美誉,为热带兰珍品,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在世界花卉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现阶段蝴蝶兰的育种主要以杂交为主,但育种周期漫长,世代选择复杂。因此进行花粉管通道法介导的蝴蝶兰转基因研究,为创造特异性优异新种质开辟途径。本文较系统地开展了花粉管通道法介导转cbf 1抗寒性基因蝴蝶兰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蝴蝶兰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研究表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与其它植物有一定差别,其生殖发育过程较为特殊,雄配子发育完成于花蕾期,开花后的蝴蝶兰花粉母细胞已进入明显的四分体时期,生殖细胞与营养核均已形成,花粉活力率(染色率)大小为:完全开放1d<花蕾期<花蕾展开期,在花蕾展开期的花粉粒活性最强,之后随时间的增加,活性逐渐降低;柱头可授性测定显示,蝴蝶兰完全开花10d~30d内柱头保持较高的活性,在10d~15d内具有较高的可授性。取花蕾展开期的花粉对完全开花10d~15d的柱头授粉,可获得较高的杂交成功率。(2)对蝴蝶兰花粉管通道介导的遗传转化受体系统进行了研究,蝴蝶兰种胚非共生萌发形成原球茎的最适培养基为Hyponex(3g/L)+琼脂7.5g/L+香蕉泥100g/L+蔗糖25g/L+蛋白胨1.5g/L+活性碳2.0g/L;原球茎增殖培养基为Hyponex(3g/L)+琼脂7.5g/L+香蕉泥100g/L+蔗糖25g/L+蛋白胨2.0g/L+NAA1.0mg/L+6-BA10.0mg/L;由原球茎实现植株再生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琼脂7.0g/L+香蕉泥100g/L+蛋白胨2.0g/L+活性碳2.0g/L+蔗糖25g/L。抗生素敏感性试验表明,蝴蝶兰原球茎及再生植株在卡那霉素选择压为0~200mg/L时,抑制生长不明显,在300~400mg/L处理组中,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当达到500mg/L及更高浓度时,存活率为0%。可确定500mg/L的Kan为转化株阳性植株筛选的选择压力。(3)以携带目的基因cbf 1的p BI121质粒和转化了cbf 1表达载体的农杆菌液,分别采用花粉粒携带法和子房注射法进行遗传转化。结果表明,花粉携带法比子房注射法有更高的结实率,但子房注射法的转化率更高;质粒直接侵染比农杆菌转化侵染,有更高的结实率,质粒侵染的最适浓度为100ng/μL,农杆菌为OD600=1.0。对Kan筛选的阳性植株进行PCR检测,证明外源cbf 1基因已整合到Kan抗性植株的基因组中。(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期刊2017-05-26)

冯连荣,王占斌,尹杰,宋立志,彭儒胜[2](2016)在《花粉管通道法介导山葡萄VaCBF3基因转化杨树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美洲黑杨‘D189’和辽宁杨为杂交亲本,利用花粉管通道法,经柱头滴注,将携带山葡萄CBF3(VaCBF3)基因的质粒导入杨树中。结果显示:在杂交授粉后,经过目的基因导入,共获得了52株转化后代,经PCR检测,有5株扩增出目的条带,初步推断目的基因已导入到杨树中。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利用花粉管通道培育抗寒杨树新品系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5期)

李镇刚,赵爱春,黄平,刘淑娟,李军[3](2016)在《花粉管通道和农杆菌介导植酸酶基因phyC对桑树的遗传转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植酸酶可以促进单胃动物利用饲料中的植酸磷。桑叶中的含磷量较高,培育转植酸酶基因的桑树品种有利于桑叶饲料的开发利用。构建含中性植酸酶基因phyC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2300-phyC,利用花粉管通道结合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phyC基因导入红果1号×育2号杂交桑种子,1301粒杂交桑种子经卡那霉素抗性筛选和大田播种共获得154株桑苗,其中11株经PCR鉴定为阳性的phyC基因转化桑苗。该转基因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转化范围较广的特点,获得的转phyC基因桑树植株,可作为饲料桑品种选育的素材。(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家(柞)蚕遗传育种暨良种繁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摘要汇编)》期刊2016-07-01)

孟宪玉,单长建,王乾坤,田雨,王振华[4](2014)在《玉米花粉管通道法转化脱水素BDN1基因》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将脱水素基因BDN1转入玉米自交系合344中,并对转化后代进行PCR和RT-PCR分子检测以及耐盐性功能鉴定,筛选耐盐性较高的转基因玉米新种质。结果表明,实验共获得88株T0代除草剂抗性植株,其中31株PCR检测呈阳性,14株RT-PCR检测呈阳性,对T4代转基因株系苗期进行300 mmol/L Na Cl溶液的盐胁迫处理,2个转基因株系耐盐性比对照提高两个级别。(本文来源于《玉米科学》期刊2014年06期)

李镇刚,赵爱春,黄平,刘淑娟,李军[5](2014)在《花粉管通道和农杆菌介导植酸酶基因phyC对桑树的遗传转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植酸酶可以促进单胃动物利用饲料中的植酸磷。桑叶中的含磷量较高,培育转植酸酶基因的桑树品种有利于桑叶饲料的开发利用。构建含中性植酸酶基因phyC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2300-phyC,利用花粉管通道结合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phyC基因导入红果1号×育2号杂交桑种子,1 301粒杂交桑种子经卡那霉素抗性筛选和大田播种共获得154株桑苗,其中11株经PCR鉴定为阳性的phyC基因转化桑苗。该转基因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转化范围较广的特点,获得的转phyC基因桑树植株可作为饲料桑品种选育的素材。(本文来源于《蚕业科学》期刊2014年05期)

李镇刚[6](2014)在《花粉管通道和农杆菌介导植酸酶phyC基因对桑树的遗传转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植酸酶可以促进单胃动物利用饲料中的植酸磷。桑叶中的含磷量较高,培育转植酸酶基因的桑树品种,有利于桑叶饲料的开发利用。构建含中性植酸酶phyC基因(phyC)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2300-phyC,利用花粉管通道结合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phyC基因导入桑品种育2号和红果1号的杂交种子中,共收获杂交桑种子1 301粒;经卡那霉素抗性筛选和大田播种共获得154株桑苗,通过分子生物学鉴定其中11株是PCR鉴定为阳性的phyC基因转化桑苗。该转基因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转化范围较广的特点,可应用于桑树转基因分子育种。(本文来源于《中国蚕学会第八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4-08-13)

吴庠玉,卢宝慧,郑玲,彭振英,马贵龙[7](2015)在《hrpZ_(Psg12)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花粉管通道法转化玉米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hrpZPsg12转化玉米,以期得到对玉米病害具有广谱抗性的新种质材料,为抗病育种提供新的种质资源。以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1为基础载体,采用PCR法从克隆载体pGM-hrpZPsg12克隆来自丁香假单胞菌大豆致病变种(P.syringae pv.glycinea)的hrp ZPsg12基因,两端分别引入XhoⅠ酶切位点,构建了1个具有卡那霉素和除草剂草丁膦抗性标记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1-hrpZPsg12,并通过热激法转入到大肠杆菌DH5α中。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构建好的植物表达载体的重组质粒导入玉米优良自交系"综31"中。结果表明:对得到的575株转化植株经PCR检测有45株呈阳性,阳性转化率为7.83%。(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许珺然[8](2014)在《花粉管通道法转化抗菌肽基因Gnk2-1到西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西瓜(Citrullus lanatus.)属葫芦科,是我国重要的园艺作物。目前,我国西瓜主要栽培品种大部分抗病性不强,在生产过程中常会受到各种病害的威胁,尤以枯萎病最为严重,显着影响了西瓜的产量和品质。从银杏种仁中提取出来的抗菌肽蛋白Gnk2-1已被证实对瓜类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本研究利用花粉管通道法介导抗菌肽基因Gnk2-1转入西瓜品种04-1-2和H45中,研究外源DNA的导入对受体植株果实及种子发育的影响,并对子代植株进行分子检测及抗病鉴定,探讨了花粉管通道法对西瓜进行转基因研究的可行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浓度为100ng/μL、200ng/μL、300ng/μL、400ng/μL的银杏抗菌肽基因Gnk2-1DNA溶液分别于授粉后24h、27h、30h、33h导入西瓜品种04-1-2和H45子房中,04-1-2T0代坐果率随授粉后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平均坐果率为33.8%,较对照降低了56.2%;H45T0代平均坐果率为6.2%,较对照降低了73.8%。04-1-2和H45的平均单瓜结籽数均随授粉后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升高,但在各个处理时间下均显着低于对照。2.银杏抗菌肽基因Gnk2-1的导入对授粉后27h处理的04-1-2T1代种子发芽率和授粉后24h处理的04-1-2T1代种子出苗率均造成显着降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着;不同DNA浓度转化的04-1-2T1代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着。各时间处理的H45T1代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均显着低于对照;发芽率仅在DNA浓度为200ng/μL时明显降低,出苗率在各浓度下均显着低于对照。3.对04-1-2和H45的T1代幼苗进行卡那霉素抗性筛选表明其卡那霉素抗性筛选率分别为7.9%和1.3%。对04-1-2T1代卡那霉素抗性植株进行PCR检测共检测出32株PCR阳性植株,总体转化率为2.5%,最佳转化时间为授粉后24-27h,最佳DNA转化浓度为100-200ng/μL;H45T1代卡那霉素抗性植株中没有检测出PCR阳性植株。4.对04-1-2PCR阳性植株进行抗菌鉴定,浸根法接种西瓜枯萎病2号生理小种,10天后观察到转基因植株对枯萎病的抗性有所增强,较之非转基因植株发病范围小,发病迟缓。(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4-05-01)

刘永巍,田红刚,李春光,程芳艳,孟昭河[9](2014)在《花粉管通道法转化外源DNA的转基因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花粉管通道法的产生、分类及影响因素,阐述了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技术的分子验证过程,列举了花粉管通道法在各作物育种上的应用,提出花粉管通道法应选择最佳导入方法与时期,从而提高外源DNA导入效率和遗传信息转化率,提高性状的变异频率,获得广泛的变异,提供丰富的变异材料。(本文来源于《北方水稻》期刊2014年01期)

范冬冬[10](2013)在《小麦抗蚜虫基因PPA的花粉管通道法转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是世界总产量第二的粮食作物,病虫害是造成小麦减产及粮食品质下降的重要原因。每年全球粮食总产量因虫害造成的损失超过10%。因此,有效的防治粮食作物的害虫,是粮食增收的重要途径。在农业生产中,小麦蚜虫主要还是采用农药防治的方法。喷洒农药不但增加生产成本还严重影响环境、破坏生态平衡。本课题主要分为叁个实验阶段:第一阶段将掌叶半夏中的抗蚜虫基因PPA构建到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CAMBIAl380上并将该质粒储存在大肠杆菌DH5α菌株中。载体构建时,先用PCR仪分别扩增载体pCAMBIAl380上的CAMV35S启动子、PBl122上的PPA基因和PTCK303上的GUS报告基因再将叁种扩增产物分别与T载体连接并酶切、测序鉴定,鉴定成功后,再利用酶切、回收等方法将这叁段基因从T载体上切下连到表达载体pCAMBIAl380上;第二阶段是从大肠杆菌中提取出合适浓度和用量的构建好的质粒并做PCR鉴定,鉴定为阳性后,在合适的时间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其转入小麦细胞中。转化后的小麦需与其它小麦品种隔离,细心培养直至结出T1代种子,再将T1代种子种下培养后代转基因植株;第叁阶段则是鉴定出转化成功的阳性植株并做汇总分析以及验证阳性植株的抗虫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花粉管通道法转化后产生的T1、T2代小麦细胞中还有质粒存在,PCR鉴定结果大部分为假阳性,随着细胞的分裂与分化,T3代植株中的质粒已经彻底消失,最后鉴定得到的阳性植株基因组中真正整合了PPA基因。而放虫实验一方面验证了PPA基因抗蚜功能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也证明了构建的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CAMBIA l380-35SPG能够成功启动PPA基因的表达。(本文来源于《河北科技大学》期刊2013-05-01)

花粉管通道法基因转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美洲黑杨‘D189’和辽宁杨为杂交亲本,利用花粉管通道法,经柱头滴注,将携带山葡萄CBF3(VaCBF3)基因的质粒导入杨树中。结果显示:在杂交授粉后,经过目的基因导入,共获得了52株转化后代,经PCR检测,有5株扩增出目的条带,初步推断目的基因已导入到杨树中。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利用花粉管通道培育抗寒杨树新品系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花粉管通道法基因转化论文参考文献

[1].喻兰.花粉管通道介导转cbf1基因蝴蝶兰遗传转化体系构建[D].西南科技大学.2017

[2].冯连荣,王占斌,尹杰,宋立志,彭儒胜.花粉管通道法介导山葡萄VaCBF3基因转化杨树的初步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3].李镇刚,赵爱春,黄平,刘淑娟,李军.花粉管通道和农杆菌介导植酸酶基因phyC对桑树的遗传转化[C].第十二届家(柞)蚕遗传育种暨良种繁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摘要汇编).2016

[4].孟宪玉,单长建,王乾坤,田雨,王振华.玉米花粉管通道法转化脱水素BDN1基因[J].玉米科学.2014

[5].李镇刚,赵爱春,黄平,刘淑娟,李军.花粉管通道和农杆菌介导植酸酶基因phyC对桑树的遗传转化[J].蚕业科学.2014

[6].李镇刚.花粉管通道和农杆菌介导植酸酶phyC基因对桑树的遗传转化[C].中国蚕学会第八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4

[7].吴庠玉,卢宝慧,郑玲,彭振英,马贵龙.hrpZ_(Psg12)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花粉管通道法转化玉米的初步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5

[8].许珺然.花粉管通道法转化抗菌肽基因Gnk2-1到西瓜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9].刘永巍,田红刚,李春光,程芳艳,孟昭河.花粉管通道法转化外源DNA的转基因技术[J].北方水稻.2014

[10].范冬冬.小麦抗蚜虫基因PPA的花粉管通道法转化[D].河北科技大学.2013

标签:;  ;  ;  ;  

花粉管通道法基因转化论文-喻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