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支路电流论文-吴天强,王振邦,黄倩

基于支路电流论文-吴天强,王振邦,黄倩

导读:本文包含了基于支路电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电工电子,支路电流法,教学研究,高职学生

基于支路电流论文文献综述

吴天强,王振邦,黄倩[1](2019)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支路电流法的教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电工电子技术教材中,关于支路电流法的表述与案例分析,经教学实践,提出一种难度较低的支路电流法的解题应用方法。其要点是采用统一的符号标记,将列写回路电压方程,绕行回路中电势升降的判定,与电压电流的关联参考方向相结合,由符号标记的结果,直接确定某一元件,或某一段电路的电势升或降,避开容易混淆的电势升降判定过程,降低回路电压方程的列写难度。该方法适用于高职学生教学与学习。(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9年30期)

常宝立,李海峰,付俊波,金涛,刘林[2](2019)在《基于支路追加法的可控移相器对短路电流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可控移相器接入系统后对短路电流的影响有重要意义,根据可控移相器的移相原理和拓扑结构,建立其数学模型;基于迭加定理给出短路电流计算方法,分析得到对短路电流的影响最关键的体现在于TCPST接入后阻抗矩阵变化;利用支路追加法通过数学推导得出TCPST接入后阻抗矩阵变化公式,并分析得出对短路电流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移相器安装的位置,短路故障发生的位置以及TCPST的移相角大小;最后在IEEE14算例中验证了相关规律和结论。(本文来源于《智慧电力》期刊2019年07期)

张淼,李纪红,胡云朋[3](2019)在《谈电工电子学的模块化教学改革——以基尔霍夫定律和支路电流法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工电子学》是学院面向非电类专业学员开设的一门电类基础课程,但学时数持续减少。如何优化重组教学内容,保证课程体系相对完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以基尔霍夫定律和支路电流法的讲解为例,论述课程的模块化教学改革思路。(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导报》期刊2019年20期)

郇恒强,田海,刘泰成,李贞晓[4](2019)在《电爆炸脉冲电源续流支路振荡过电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金属丝电爆炸脉冲电源性能测试过程中续流支路的过电流现象。通过理论分析、电路参数测试和仿真计算,得出了续流支路出现过电流的原因。过电流现象是由触发真空开关特性不理想和电容支路的杂散参数满足了二阶系统的欠阻尼振荡条件共同造成的。通过在续流支路安装缓冲电阻,增大二阶系统的阻尼比,进而降低了过电流幅值,防止了续流硅堆的损坏。实验表明,缓冲电阻方案行之有效。(本文来源于《科技与创新》期刊2019年11期)

胡月[5](2019)在《消除消弧线圈励磁支路影响的电容电流检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来,随着配电网中电缆出线的大量增加,中压配电网电容电流也随之增大。为了提高中压配电网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运行的稳定性,我国普遍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措施,从而补偿故障时产生的电容电流。因此,准确检测对地电容电流成为了合理配置消弧线圈容量的前提。现有的配电网电容电流测量方法主要采用信号注入法,但是不管是从电压互感器开口叁角形侧注入还是消弧线圈副边注入信号,在测量过程中都忽略了励磁支路带来的分流影响,故在现场应用中测量误差较大。为了消除消弧线圈励磁支路带来的分流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中压配电网电容电流检测方法,其基本思想是从消弧线圈副边注入两个特定频率的电流信号,利用接地变压器低压侧安装的电流互感器直接获取流过消弧线圈原边的注入电流相量,从而直接避免了信号从消弧线圈副边注入后感应到配电网一次侧时在励磁支路上产生的分流。同时,从电压互感器开口叁角形侧获取注入特定频率的反馈电压值,最后根据双频法的基本原理将测得的数据代入公式即可求得对地电容值。针对该方法实现的关键点本文展开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首先,分别对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仿真模型中的参数计算进行了详细地推导,通过Simulink仿真平台获取了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传变测量误差。其次,在保证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都具有良好的传变特性情况下,确定了注入信号频率的合适范围为10Hz~120Hz,再将注入的电流频率在该范围内进行分组,通过分析频率选取不同对电容值测量准确度的影响规律,从而选取注入频率为20Hz和120Hz。最后,基于正交矢量锁定放大原理设计了一种双频微弱信号检测模型,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模型可以将淹没在工频干扰中的微弱信号准确地提取出来。通过对改进的电容电流测量方法进行整体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对地电容值不同的配电网测量误差均不超过1%,充分证明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这对于提高配电网电容电流检测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湖北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吴静[6](2019)在《支路电流法快速求解》一文中研究指出支路电流法是常用的分析电阻电路的方法之一,为了解决支路电流法求解过程繁杂的问题,提出了支路电流法快速求解的方法。即以基尔霍夫定律为理论依据,观察电路直接列写方程组参数,再利用基于MATLAB的通用克莱姆法则实现编程,快速求解各支路电流。通过应用举例,对比支路电流法和支路电流法快速求解两种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支路电流法快速求解能够有效、快速地分析电阻电路。(本文来源于《国外电子测量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董博,王海玲,杨帆[7](2018)在《基于EPON通信的微电网支路交轴电流突变量保护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继电保护难以满足微电网的保护要求。针对微电网继电保护的需求,提出了基于EPON通信的支路交轴电流突变量微电网保护方法。基于图模型理论,定义微电网分割区域原则,将微电网实时拓扑结构转化为有向节点图。基于以太无源光网络(EPON)来实现数据的传输,应用park变换提取支路电流交轴量,通过电流突变量保护算法获得故障信息值,最终通过节点遍历法进行故障定位与隔离。该保护方法能够根据微电网结构变化自适应改变关联矩阵,并且保护判据不会因为网络拓扑结构变化而改变,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最后通过PSCAD/EMTDC与Matlab联合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瓷避雷器》期刊2018年04期)

都小利,马娟,戚矛,贺丹丹,陈银[8](2017)在《母线保护调试中支路电流计算的简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母线保护调试中,往往是根据保护定值采用支路电流二次值进行计算,再通过微机保护测试仪输入相应的数值进行校验。文章主要是针对母差保护调试中,先采用支路电流一次值进行计算,再通过测试仪输入相对应的二次值,并以BP-2CS母线微机保护装置为例加以说明,为现场人员调试提供了一种较简便的计算方法。(本文来源于《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杨明国,姜红梅[9](2017)在《交流电路干路上的电流表示数等于各支路电流表示数之和吗》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交流电路中,交流电流表测量交流电流的有效值,如果一周期内各支路与干路的通电时间相同,干路上电流表示数等于各支路电流表示数之和;如果一周期内有任意一个支路通电时间与干路的通电时间不同(如干路是全波,支路是半波),则干路上电流表示数就不等于各支路电流表示数之和了。(本文来源于《湖南中学物理》期刊2017年05期)

伍玩秋[10](2017)在《支路电流法的讲解思路及方法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支路电流法是计算复杂直流电路最基本的方法,但初学者对相关方法的理解和应用存在模糊认识,掌握情况并不理想。要讲解好支路电流法,一要有明确的讲解思路和一题多解的思维意识;二要结合例题,采用多元化的解题方法,着重分析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在复杂直流电路中的具体运用;叁要通过不同方法间的对比分析,总结出电流(电压)参考方向、回路绕行方向以及节点、回路的不同选择对解题结果的影响,使学生全面理解支路电流法的本质。(本文来源于《高教学刊》期刊2017年01期)

基于支路电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可控移相器接入系统后对短路电流的影响有重要意义,根据可控移相器的移相原理和拓扑结构,建立其数学模型;基于迭加定理给出短路电流计算方法,分析得到对短路电流的影响最关键的体现在于TCPST接入后阻抗矩阵变化;利用支路追加法通过数学推导得出TCPST接入后阻抗矩阵变化公式,并分析得出对短路电流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移相器安装的位置,短路故障发生的位置以及TCPST的移相角大小;最后在IEEE14算例中验证了相关规律和结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基于支路电流论文参考文献

[1].吴天强,王振邦,黄倩.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支路电流法的教学研究[J].科技风.2019

[2].常宝立,李海峰,付俊波,金涛,刘林.基于支路追加法的可控移相器对短路电流的影响研究[J].智慧电力.2019

[3].张淼,李纪红,胡云朋.谈电工电子学的模块化教学改革——以基尔霍夫定律和支路电流法为例[J].科技创新导报.2019

[4].郇恒强,田海,刘泰成,李贞晓.电爆炸脉冲电源续流支路振荡过电流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9

[5].胡月.消除消弧线圈励磁支路影响的电容电流检测方法[D].湖北工业大学.2019

[6].吴静.支路电流法快速求解[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9

[7].董博,王海玲,杨帆.基于EPON通信的微电网支路交轴电流突变量保护方法[J].电瓷避雷器.2018

[8].都小利,马娟,戚矛,贺丹丹,陈银.母线保护调试中支路电流计算的简化[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

[9].杨明国,姜红梅.交流电路干路上的电流表示数等于各支路电流表示数之和吗[J].湖南中学物理.2017

[10].伍玩秋.支路电流法的讲解思路及方法探析[J].高教学刊.2017

标签:;  ;  ;  ;  

基于支路电流论文-吴天强,王振邦,黄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