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炎作用论文-李炳彤,贾淑媛,李萍

促炎作用论文-李炳彤,贾淑媛,李萍

导读:本文包含了促炎作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脂联素,亚型,类风湿关节炎,软骨细胞

促炎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炳彤,贾淑媛,李萍[1](2019)在《脂联素亚型及浓度对类风湿关节炎软骨细胞促炎作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揭示不同亚型脂联素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软骨细胞(RAC)的作用,并探讨不同浓度的脂联素亚型与RAC炎症因子产生之间的关系。方法获取类风湿关节炎(RA)的患者关节置换和外伤患者手术切除的关节软骨组织。分离并培养RAC和人软骨细胞(HC)。应用25μg/ml、50μg/ml和100μg/ml的不同脂联素亚型刺激细胞。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培养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以及MMP-10的水平。结果与未处理的RAC相比,脂联素亚型处理的RAC中MMP-3、MMP-10和TNF-α水平显着升高(P<0.01),且与用相同条件处理的HC相比也有显着意义(P<0.05)。此外,HMW(高分子量)/MMW(中分子量)的作用最强。结论叁种脂联素亚型均可浓度依赖性地促进RAC分泌MMP-3、MMP-10和TNF-α,进而发挥促炎作用。HMW/MMW亚型脂联素可能在RA关节基质破坏和滑膜血管形成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诊断学》期刊2019年06期)

王卫[2](2019)在《天南星科4种有毒中药凝集素蛋白促炎作用机制及炮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掌叶半夏(Pinellia pedatisecta Schott.)、天南星(Arisaema heterophyllum Maxim.)、白附子(Typhonium giganteum Engl.)均为天南星科有毒中药,临床误服生品或鲜品均出现强烈的刺激性毒性。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天南星科这4种有毒中药的刺激性毒性成分同属一类,均是其含有的“毒针晶”,并发现毒针晶中带有毒蛋白,这类毒蛋白是该科属有毒中药中特有的凝集素蛋白。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凝集素蛋白可加重因毒针晶刺激导致的家兔眼结膜水肿,可导致大鼠足趾肿胀,并可诱导大鼠腹腔中性粒细胞迁移聚集,具有强烈的促炎毒性,且这种促炎作用与居留巨噬细胞密切相关,能够导致巨噬细胞的活化,但其促炎机制尚未阐明。因天南星科这4种有毒中药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毒性,需炮制以降低毒性才能临床应用。《中国药典》及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对天南星科这几种有毒中药的炮制方法均记载为采用辅料生姜、白矾以及加热的方法进行炮制,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白矾具有确切的破坏针晶结构的作用,但其对凝集素蛋白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为进一步阐明天南星科4种有毒中药中的凝集素蛋白促炎毒性机制以及炮制对凝集素蛋白的影响,本论文从细胞膜受体介导产生生物学效应的角度,深入系统的研究4种凝集素蛋白的促炎机制;采用辅料生姜、白矾以及加热的方法分别炮制4种凝集素蛋白,以研究不同炮制方法及辅料对凝集素蛋白的影响。通过上述研究,以揭示天南星科4种有毒中药凝集素蛋白的促炎毒性机制及复制法炮制解毒的科学内涵,为天南星科有毒中药的饮片质量控制、临床安全应用、炮制工艺改革与创新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也为其他同科属有毒中药炮制研究提供示范和借鉴。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天南星科4种有毒中药凝集素蛋白与巨噬细胞的结合作用研究从天南星科植物半夏、掌叶半夏、天南星、白附子的块茎中分别提取分离纯化获得半夏凝集素(PTL)、掌叶半夏凝集素(PPL)、天南星凝集素(AEL)和白附子凝集素(TGL);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4种凝集素蛋白,并经流式细胞仪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4种凝集素蛋白与巨噬细胞是否发生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经FITC标记的不同浓度的4种凝集素蛋白(6.25、12.5、25、50μg/mL)刺激巨噬细胞1h后均能导致细胞荧光强度显着增强,表明4种凝集素蛋白均能与巨噬细胞发生结合,且随着凝集素蛋白给药剂量的增加,其结合率显着增大。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4种凝集素蛋白刺激巨噬细胞1h后均能定位到巨噬细胞膜上,并且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和刺激时间的延长,4种凝集素蛋白均逐渐进入细胞质中。以上结果表明天南星科4种凝集素蛋白能与巨噬细胞发生结合,并主要定位于细胞膜上,推测凝集素蛋白可能与细胞膜表面受体发生结合。2.天南星科4种有毒中药凝集素蛋白促炎机制研究以不同浓度的4种凝集素蛋白体外刺激RAW264.7巨噬细胞,1h后Western blot法检测巨噬细胞中MAPKs通路关键蛋白p-p38、p38、p-ERK、ERK、p-JNK、JNK以及NF-κB通路关键蛋白p-p65、p65、p-IκB、IκB的表达;并采用ELISA法检测凝集素蛋白刺激巨噬细胞后对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释放的影响。结果显示,4种有毒中药凝集素蛋白均能够激活MAPKs、NF-κB炎症信号通路,表现为p-p38、p-ERK、p-JNK、p-IKB、p-p65蛋白水平的升高。同时,4种凝集素蛋白均能够导致巨噬细胞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大量释放。此结果表明天南星科有毒中药半夏、掌叶半夏、天南星和白附子凝集素蛋白具有强烈的促炎毒性。炎症通路的活化以及炎症因子的释放受到上游细胞膜受体的调控,荧光标记实验表明,4种凝集素蛋白可定位于巨噬细胞膜上,定位于细胞膜上的凝集素蛋白是否与受体结合?是与哪类受体结合?本论文采用基因沉默技术,以shRNA质粒转染巨噬细胞,分别沉默6种重要的细胞膜炎症相关受体,即吞噬性受体中的SR-A和DC-SIGN,模式识别信号受体中的TLR4,细胞因子受体中的TNFR1、TNFR2和IL-1R1,并采用倒置荧光显微镜、PCR以及Western Blot法分别对沉默效率进行测定。达到基因沉默效果后,采用Western Blot和ELISA法分别检测4种凝集素蛋白刺激巨噬细胞对MAPKs、NF-κB信号通路以及对炎症因子TNF-α、IL-1 β、IL-6释放的影响,进而筛选可能的与凝集素蛋白结合的关键受体分子,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法对关键受体分子及其下游衔接蛋白表达进行测定,以进一步验证该受体分子是否与凝集素蛋白发生相互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分别以shSR-A、shDC-SIGN、shTLR4、shTNFR1、shTNFR2、shIL-1R1质粒4μg转染巨噬细胞48h后,各基因的沉默效率均达到70%左右,表明以此条件转染的巨噬细胞基因沉默效果良好。与未沉默组相比,沉默受体组4种凝集素蛋白导致的MAPKs和NF-κB通路的活化程度以及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释放的程度均显着降低,其中以沉默TNFR1和TLR4受体组促炎作用降低最为显着,表明TNFR1和TLR4受体在4种凝集素蛋白的促炎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Western Blot结果显示,4种凝集素蛋白均能使细胞中TNFR1受体及下游衔接蛋白TRADD、TRAF2以及TLR4受体及下游衔接蛋白MyD88、IRAK4、TRAF6蛋白水平升高,进一步表明TNFR1和TLR4受体在4种凝集素蛋白的促炎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上述结果可推测4种凝集素蛋白与TNFR1或TLR4受体间可能存在直接的结合作用。为验证此推测,论文采用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方法进一步研究两种受体与凝集素蛋白的结合作用。因4种凝集素蛋白目前未能检索到叁维结构,故本论文采用同源建模的方法分别模拟出了4种凝集素蛋白的叁维结构,进而分别与TNFR1、TLR4受体进行对接,并测定4种凝集素蛋白与TNFR1、TLR4受体的结合力。同时,采用生物膜层干涉技术(BLI)验证4种凝集素蛋白与TNFR1、TLR4受体的亲和作用,测定其亲和力。蛋白-蛋白对接结果表明,4种凝集素蛋白与TNFR1受体的结合力均远大于TNFR1特异性蛋白配体(TNF-β)与TNFR1受体的结合力,且半夏凝集素与TNFR1受体的结合力约是TNFR1特异性蛋白配体(TNF-β)与TNFR1受体结合力的2倍;而4种凝集素蛋白与TLR4受体的结合力与TLR4特异性蛋白配体(MD-2)与TLR4受体结合力相接近。BLI研究结果表明,4种凝集素蛋白与TNFR1的亲和常数在5~8×10-8mol/L之间;4种凝集素蛋白与TLR4的亲和常数在2× 10-6~4× 10-5mol/L之间。亲和常数越小,分子间的结合越牢固。故上述结果表明,与TLR4受体相比,TNFR1受体与4种凝集素蛋白具有更强的亲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天南星科4种凝集素蛋白与TNFR1受体具有强烈的亲和作用,TNFR1受体应该是4种凝集素蛋白发挥促炎作用的主要分子靶点,而TLR4受体与4种凝集素也有一定的结合力,是促炎作用的次要靶点。3.半夏凝集素干预的巨噬细胞转录组测序为深入研究凝集素对巨噬细胞的作用,本论文采用转录组测序的方法考察凝集素蛋白对巨噬细胞基因表达和功能的影响。以半夏凝集素为模式蛋白,50μg/mL的剂量刺激巨噬细胞1h后,利用Illumina HiSeq测序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构建半夏凝集素干预的巨噬细胞转录组文库,并用测序评估、基因功能注释等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分析。通过测序评估和基因表达量分析,结果显示半夏凝集素刺激巨噬细胞后,共获得巨噬细胞652种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616个,且其中有43个基因与炎症密切相关,下调基因36个。功能分析显示半夏凝集素主要影响巨噬细胞的分子功能、生物过程以及细胞组成。代谢通路分析表明半夏凝集素刺激巨噬细胞后,主要影响细胞中的TNF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此结果与凝集素蛋白和TNF受体结合并激活MAPK、NF-κB信号通路导致炎症因子大量释放的结果一致。4.炮制对天南星科4种有毒中药凝集素蛋白的影响天南星科4种有毒中药半夏、掌叶半夏、天南星和白附子均具有强烈的促炎毒性,故临床上常采用白矾水浸泡或生姜加白矾加热煮制的方法进行炮制以降低毒性。本论文采用白矾水浸泡和生姜加上白矾并加热煮制的方法炮制4种有毒中药,研究炮制对凝集素蛋白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半定量测定半夏、掌叶半夏、天南星、白附子及其不同炮制品中凝集素蛋白的含量。分别单独以生姜汁浸泡、白矾水浸泡、加热煮制4种有毒中药及凝集素蛋白,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4种凝集素蛋白含量的影响;采用SDS-PAGE法结合银染技术鉴定4种凝集素经炮制后的蛋白沉淀;采用MALDI-TOF检测不同炮制方法对4种凝集素蛋白一级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掌叶半夏、生半夏、生天南星和生白附子中各凝集素蛋白的含量分别为7.3%、4.9%、2.7%、2.3%,白矾炮制后的清半夏中半夏凝集素的含量为0.027%,而姜半夏、制天南星和制白附子中均未检测到活性凝集素蛋白。加热煮制能够导致4种活性凝集素含量大大降低,白矾水浸泡同样降低4种活性凝集素蛋白的含量,而生姜汁浸泡对活性凝集素蛋白的含量基本无影响。SDS-PAGE法结合银染技术以及MALDI-TOF结果显示,采用白矾水浸泡以及单独加热煮制的方法进行炮制,可导致凝集素蛋白变性的同时发生降解,从而导致具有活性的凝集素蛋白的含量显着降低。研究结果表明,炮制工艺和辅料中以白矾水浸泡和加热煮制这4种有毒中药可降低其毒性,但单独采用生姜汁浸泡无显着降毒作用。这解释了采用白矾水浸泡和生姜加白矾煮制的工艺能够一直沿用至今,而单独姜浸炮制工艺己被淘汰的原因。本论文深入研究了天南星科4种有毒中药凝集素蛋白的促炎毒性机制,结合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论文揭示了天南星科有毒中药产生强烈的刺激性致炎毒性的机制是:4种有毒中药块茎中的毒针晶可刺入机体组织,针晶及块茎中的凝集素蛋白可随针晶进入组织,与组织巨噬细胞膜上的TNFR1、TLR4受体结合,诱导氧化应激,并激活下游MAPK、NF-κB及NLRP3信号通路,导致炎症因子大量释放,并进一步促发炎症级联反应,导致强烈的炎症刺激性毒性。复制法炮制解毒的机制在于,白矾可破坏4种有毒中药中针晶的结构,同时辅料白矾以及加热煮制的方法能够导致凝集素蛋白变性或降解,从而显着降低刺激性毒性;单独以生姜汁浸泡不能破坏凝集素蛋白,而生姜加上白矾煮制的炮制技术主要是白矾和加热的作用。本论文的研究结果明确地揭示了天南星科4种有毒中药凝集素蛋白的促炎毒性机制以及复制法炮制解毒的关键科学内涵,为天南星科及其他科属有毒中药的饮片质量控制、炮制工艺改革与创新提供示范和借鉴。(本文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6-10)

李泽,韩崇旭[3](2019)在《IL-35在类风湿关节炎中抗炎促炎作用及与疾病指标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白细胞介素(IL)-35是最近新发现的细胞因子,属于IL-12细胞因子家族,近年来最新研究发现,IL-35的表达与类风湿关节炎(RA)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联系。本综述重点阐述IL-35的组成,在RA中的抗炎、促炎作用及与疾病指标的关系。(本文来源于《检验医学与临床》期刊2019年09期)

葛瑞,欧国俞,罗微,柳建发[4](2019)在《P物质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的协同促炎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 pylori)感染是引起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其中以慢性胃炎、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 MALT)淋巴瘤、胃腺癌为最严重的疾病结局,其致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神经肽P物质(substance P, SP)是神经元胞体合成的一种重要的神经肽物质,生物学功能众多,因在宿主免疫应答中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炎症介质而被广为研究。H. pylori感染后可激活神经纤维末梢,引起SP的释放,SP再与多种细胞上受体结合导致不同的细胞炎症因子的释放,SP还可以扰乱正常的信号通路,引起细胞异常增殖。动物实验也证实,SP在促进慢性炎症的发展及癌症的产生中也起作用。本文就SP的相关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及其在H. pylori感染后协同炎症发生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治疗H. pylori相关疾病提供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生命的化学》期刊2019年02期)

蔡彬林,瞿秀,瞿春林[5](2019)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关于促炎作用、液体平衡、血管通透性及氧化应激的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有关促炎作用、液体平衡、血管通透性及氧化应激方面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42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42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促炎作用[包括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液体平衡[包括水通道蛋白-1(AQP-1)、水通道蛋白-4(AQP-4)]、血管通透性[包括透明质酸(HA)、纤维连接蛋白(Fn)、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氧化应激[包括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相关指标的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AQP-1、AQP-4及Fn水平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TGF-β2、HA、PAF、MDA及SOD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存在炎症反应,易出现中耳腔液体平衡被打破的情况,容易增加血管通透性,发生氧化应激,临床中应加强相关指标的检测,以期为该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海南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丁小函,岳轶云,刘东宁,王柳然,孟阳[6](2018)在《环二鸟苷酸在牙周组织中发挥促炎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毒力因子环二鸟苷酸(c-di-GMP)在体外的促炎作用。材料与方法:体外实验使用不同质量浓度(0.25、1、4、16、64μg/mL)的c-di-GMP分别处理RAW264.7细胞3、6、12、24h,采用实时定量RTPCR、ELISA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的表达。结果:RAW264.7(本文来源于《2018全国口腔生物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8-10-12)

李辉[7](2018)在《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触发炎症的检测及HMGB1促炎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引起的主要危害雏鸡的一种急性、致死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IBDV先后演化出了经典毒株(classic IBDV,cIBDV)、变异毒株(ariant IBDV,vIBDV)以及超强毒株(very virulent IBDV,vv IBDV),vvIBDV的高致死率给世界养禽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vvIBDV感染能够引起典型的炎症反应,造成法氏囊等免疫器官出血、损伤甚至萎缩,以及导致肌肉、腺胃等组织的不同程度炎症,但当前对vvIBDV触发炎症甚至导致死亡的过程和分子基础尚不明确。本研究首先从临床、病理和分子水平检测了vvIBDV触发的炎症反应。vv IBDV Gx毒株感染SPF鸡后,临床症状明显,发病迅速,感染后3-5天呈现死亡高峰,此时期的剖检病变最为典型,表现为多器官炎症,以法氏囊炎症最为严重,出血、黄染、萎缩,有炎性渗出。显微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感染鸡的法氏囊滤泡结构完整性受损,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B细胞崩解为细胞碎片并被巨噬细胞吞噬。在分子水平上,荧光定量RT-PCR检测出感染后脾脏中炎症因子IL-1β和IL-18表达上调,ELISA检测出血清中IL-1β和IL-18含量上升。以上结果表明,炎症是vvIBDV致病的重要过程。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 associated moleculer pattern,DAMP)与炎症关系密切。本研究进一步建立了荧光定量RT-PCR方法,并检测了vvIBDV感染在触发炎症的同时对六种DAMP分子的影响。研究发现,多数DAMP分子在脾脏中呈上调表达,在法氏囊中呈下调表达,这与IL-1β和IL-18的表达变化情况呈正相关。这提示,DAMP可能与IBDV致炎密切相关。进而,作为DAMP的重要成员,重点检测了高迁移率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在vvIBDV致炎过程中的变化:HMGB1在血清中以及法氏囊炎性渗出液中均呈现上调。同步做的另一个不同毒力IBDV的感染试验也证实了上述数据。据此我们推测,HMGB1在vvIBDV致炎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为证实这一假说,本研究建立了vvIBDV体外感染B淋巴细胞(DT40细胞)的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发现,vvIBDV Gx株感染DT40,导致HMGB1在细胞内含量减少,大量释放到细胞外。细胞内HMGB1发挥了抗IBDV复制的作用,HMGB1的上调表达、敲低、功能被抑制对IBDV复制的影响均证明了这一点。释放到细胞外的HMGB1作为炎症介质发挥了促炎作用。HMGB1蛋白体外刺激鸡巨噬细胞系HD11后,细胞上清中IL-1β和IL-18增多;同时,HMGB1显着提高了HD11细胞的NLRP3炎症小体中casepase-1激酶活性。这提示了vvIBDV触发炎症的可能机制,vvIBDV感染法氏囊B淋巴细胞触发了HMGB1的释放,提高了HMGB1在局部组织和血液中的含量,HMGB1进而参与激活巨噬细胞的NLRP3炎症小体,提高了casepase-1激酶活性,促进了IL-1β和IL-18的成熟,进而促进了炎症反应。本研究多角度检测和证明了vv IBDV感染导致了炎症发生,揭示了HMGB1在vvIBDV感染中抗病毒和促炎的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探索了HMGB1促炎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对深入认知IBDV的致病过程以及探索更有效的疫病防控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8-06-01)

梁慧珉[8](2018)在《经味觉神经转运的纳米氧化锌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促炎作用及其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氧化锌纳米材料广泛应用于口腔医学领域,同时也增加了其在口腔环境的暴露机会,提供了纳米氧化锌经口暴露进入机体的可能性。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证实,氧化锌纳米颗粒舌体滴注后,可通过味觉神经通路进入大鼠脑组织并引起脑内氧化应激反应、学习记忆能力的下降和神经退行性变。炎症反应与神经退行性变疾病关系密切,纳米氧化锌是否能通过味觉神经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神经炎症反应,目前尚未有研究进行报道。研究目的本实验拟通过构建Wistar大鼠舌体滴注纳米氧化锌模型,探索纳米氧化锌是否可以经味觉神经通路入脑引起神经炎症。并进一步使用BV2及PC12细胞研究模型,探究纳米氧化锌诱导神经炎症反应的具体分子机制。材料与方法1、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动态光散射仪(DLS)、比表面积测量仪(BET)及拉曼光谱仪对材料进行表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技术(ICP-MS)检测锌元素的生物学分布,利用qRT-PCR和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脑组织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同时对大鼠脑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分析,探索纳米氧化锌能否通过味觉神经通路入脑引起神经炎症。2、使用噻唑蓝(MTT)、乳酸脱氢酶(LDH)、透射电镜、qRT-PCR和ELISA等技术手段检测纳米氧化锌在不同浓度及不同时间点对BV2及PC12细胞的毒性效应和促炎效应。利用钙离子探针和Western Blot探究纳米氧化锌诱导神经炎症反应的可能机制。3、通过P2X7受体抑制剂A839977和钙离子螯合剂BAPTA-AM验证Ca2+在纳米氧化锌促神经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机制。结果1、成功构建舌体滴注纳米氧化锌的模型,证实纳米氧化锌可经味觉神经通路入脑并沉积于各脑区。2、沉积于脑部的纳米氧化锌能引起脑组织内促炎细胞因子含量增加,激活星形胶质细胞及小胶质细胞,损伤神经元细胞,诱导神经炎症反应的发生。3、纳米氧化锌能诱导BV2和PC12细胞钙内流,引起NF-κB、ERK和p38磷酸化并进一步导致TNF-α、IL-1β的释放,产生炎症反应。4、BAPTA-AM预处理后,能改善纳米氧化锌诱导的神经炎症反应程度,降低细胞内Ca2+浓度,减弱NF-κB、ERK和p38磷酸化程度,减少TNF-α、IL-1β的释放,提升BV2和PC12细胞存活率,说明Ca2+在纳米氧化锌介导的神经炎症反应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结论本研究的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锌经舌体滴注后,可通过味觉神经通路转运至中枢神经系统,并导致神经炎症反应,Ca2+介导的NF-κB、ERK和p38信号通路的激活是此反应的重要调控机制。(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8-05-16)

潘佳慧[9](2018)在《环二鸟苷酸对巨噬细胞极化及促炎作用的体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牙周炎是以牙周结缔组织破坏和牙槽骨吸收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的口腔慢性免疫炎症性疾病,其患病率高达80%~90%,是我国成人丧失牙齿的主要原因之一。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作为牙周炎的主要致病菌,在其侵袭牙周组织后能够诱导大量吞噬细胞聚集,引起炎症反应的发生,进而导致牙周结缔组织破坏和牙槽骨吸收。Pg菌定植牙周组织后释放一种环二鸟苷酸(cyclic diguanylate,c-di-GMP)的物质,其通常存在于革兰氏阴性菌中,充当于细菌的第二信使,能够将受体信号从细胞表面转移到真核细胞的细胞质或细胞核中的一种靶分子。它是细胞信号转导级联的一部分,能够将初始信号扩增数倍从而对细胞内的生化反应产生巨大作用。在牙周组织破坏的过程中,免疫炎症反应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机体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巨噬细胞,势必参与其中。在促炎或抗炎的微环境下,巨噬细胞可分化为两种不同类型,即M1型巨噬细胞和M2型巨噬细胞,此过程称为巨噬细胞极化。巨噬细胞的极化过程在对机体抵抗病原体感染及组织的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推测c-di-GMP可通过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分泌炎症因子及骨吸收因子,进而导致牙周炎症的发生。方法:拟应用不同浓度梯度的c-di-GMP(1μg/m L、5μg/m L、10μg/m L、50μg/m L)刺激处于对数生长期的RAW264.7细胞不同时间(3h、6h、12h、24h)后,进行下列各种检测:1.光学显微镜观察c-di-GMP对巨噬细胞生长形态的影响;2.提取细胞样本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及巨噬细胞极化相关细胞因子IL-23、i NOS、IL-10的m RNA表达水平;3.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上述细胞因子的蛋白分泌量;4.通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M1型巨噬细胞表面标志分子F4/80、CD86和CD206的表达情况。结果:1.RAW264.7细胞系与c-di-GMP共同培养24小时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阴性对照组(即c-di-GMP浓度为0μg/m L)细胞形态以类圆形为主,伴有不规则多边形,少量细胞有伪足;而受到c-di-GMP刺激的细胞呈长梭形,伸出大量伪足,并且细胞铺展面积明显增大。2.不同浓度(1μg/m L、5μg/m L、10μg/m L、50μg/m L)的c-di-GMP与RAW264.7细胞共培养24小时后,观察到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和M1型巨噬细胞极化相关细胞因子IL-23、i NOS的m RNA表达水平随着各组c-di-GMP的浓度增加而逐渐依次增高,并具有剂量依赖性。M2型巨噬细胞极化相关细胞因子IL-10的m RNA表达水平在各个浓度组中的表达水平无显着升高。确定共培养最佳浓度(50μg/m L)并采用此浓度的c-di-GMP分别刺激RAW264.7细胞3、6、12、24 h后,检测到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和M1型巨噬细胞极化相关细胞因子IL-23和i NOS的m RNA表达水平在各个时间组均有增高,具有时间依赖性,不同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高峰时间略有差异。而M2型巨噬细胞极化相关细胞因子IL-10的m RNA表达水平在各时间组中的表达水平无显着升高,无统计学意义。3.在不同浓度c-di-GMP与RAW 264.7细胞共培养不同时间后,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和巨噬细胞极化相关细胞因子IL-23、NO和IL-10的蛋白分泌量与各自的m RNA表达水平基本相一致: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和M1型巨噬细胞极化相关细胞因子IL-23、NO的蛋白分泌水平随着各组c-di-GMP的浓度、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依次增高,具有剂量、时间依赖性;M2型巨噬细胞极化相关细胞因子IL-10的蛋白分泌水平在各浓度组、各时间点的分泌量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MDEM高糖培养基培养的RAW264.7细胞表面F4/80的阳性表达率96.67%,此外M1型巨噬细胞的表面标志物CD86和M2型巨噬细胞的表面标志物CD206与其相应的同型对照组相比阳性率均有显着差别,故本实验应用RAW264.7细胞可证明为未分化的巨噬细胞即M0状态的巨噬细胞。高浓度组(50μg/m L)c-di-GMP即高浓度组分别与RAW 264.7细胞共培养24小时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RAW 264.7细胞表面标志物CD86的单阳性率由78.42%升至93.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di-GMP低浓度组(5μg/m L)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但存在增高趋势。结论:1.C-di-GMP能够刺激巨噬细胞产生IL-1β、IL-6和TNF-α等牙周炎代表性的炎症因子。2.C-di-GMP可诱导巨噬细胞发生M1型巨噬细胞极化,分泌M1型巨噬细胞极化相关细胞因子IL-23、i NOS和表面标志物CD86。(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5-01)

董曦文[10](2018)在《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中促炎作用的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RA在成年人中发病率约为0.5%-1%,年新发病例5-50例/10万人。RA具有一定遗传倾向,遗传可能性为40-65%。RA临床表现主要是多发性、对称性的关节肿痛、挛缩畸形和功能障碍。除此之外,RA常伴发多脏器系统性病变,对患者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有较大威胁。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研究人员在RA患者血清样本中发现一类新型自身抗体-抗瓜氨酸蛋白抗体(anti-citrullinated protein antibodies,ACPA)。研究发现,该类抗体具有较好RA临床诊断特异性。ACPA的靶抗原是一类发生蛋白翻译后修饰(蛋白瓜氨酸化)而产生的瓜氨酸化抗原。通常,蛋白瓜氨酸化由肽精氨酸脱亚胺酶(peptidylarginine deiminase,PAD)催化实现。初步研究表明,ACPA可加剧RA慢性炎症的持续具有显着的致病作用。ACPA通过刺激单核巨噬细胞产生TNF-α等促炎细胞因子,促进炎性进展。ACPA可协同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加重炎症过程。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是在先天性免疫应答过程中的关键炎症介质,并在慢性炎症病理进展中有重要作用。IL-1β在RA患者关节滑膜局部聚积,且在RA病情进展的各个阶段均明显升高。IL-1β主要通过炎性小体依赖的途径产生。炎性小体主要由炎性小体传感器分子(如NOD样受体(NOD-like receptor,NLR)家族蛋白3(NLRP3)和NOD样受体家族蛋白C4(NLRC4)等),衔接蛋白即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以及胱天蛋白酶1(Caspase 1)组成。在RA研究最常见的类型是NLRP3炎性小体。NLRP3炎性小体在RA中高度表达;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NLRP3炎性小体相关基因(ASC,NLRP3-FL,NLRP3-SL和CASP1基因)表达升高。此外,作为RA发病重要危险因素,非受体型酪氨酸蛋白磷酸酶22(tyrosine-protein phosphatase non-receptor type 22,PTPN 22)可对NLRP3炎性小体活化进行调节。然而,RA患者体内ACPA是否能刺激单核巨噬细胞产生IL-1β目前尚无深入研究。本研究主要分三部分进行。第一部分:ACPA活化巨噬细胞NLRP3炎性小体诱导IL-1β产生。通过对ACPA阳性RA患者,ACPA阴性RA患者和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关节滑膜组织免疫组化染色(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IHC staining)发现,ACPA阳性RA组患者IL-1β水平升高。为对该现象在离体水平进行研究,我们使用患者血清纯化的ACPA直接刺激PBMC来源的巨噬细胞并检测培养基中的IL-1β水平。结果表明,ACPA刺激巨噬细胞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方式产生IL-1β。进一步研究发现,干涉NLRP3分子IL-1β产生减少。该结果表明,ACPA通过活化巨噬细胞NLRP3炎性小体促进IL-1β产生。通过对RA患者滑膜组织中CD147和NLRP3表达水平分析,我们发现在ACPA阳性RA患者中NLRP3和CD147表达均增加且二者表达程度高度正相关。体外实验表明,ACPA刺激慢病毒干涉CD147的巨噬细胞IL-1β产生显著减少。与对照细胞相比,干涉CD147的巨噬细胞在ACPA刺激后Akt和NF-κB信号通路活化水平下降,而JNK信号通路活化水平未发生明显变化。上述结果表明,ACPA在体内和体外均可活化巨噬细胞NLRP3炎性小体诱导IL-1β炎性因子产生;CD147可能参与ACPA对巨噬细胞的活化过程。第二部分:ACPA增强CD147-integrinβ1相互作用,活化下游Akt/NF-κB信号通路。免疫荧光染色实验结果表明CD147和ACPA在细胞表面共定位。Co-IP实验和SPR实验结果提示CD147和ACPA可发生相互作用。应用Co-IP实验进一步研究证实ACPA可增强CD147-integrinβ1相互作用。应用GRGDS阻断CD147-integrinβ1相互作用导致ACPA引起的Akt信号通路活化及pro-IL-1β表达受抑制。应用LY294002抑制Akt信号通路也可得到类似结果,即NLRP3炎性小体表达减少,IL-1β产生减少。该现象表明,ACPA促进CD147-integrinβ1相互作用,并活化下游Akt信号通路,诱导NLRP3炎性小体相关成分表达。免疫荧光定量分析和Western blot实验进一步证实ACPA引起的CD147-integrinβ1相互作用激活Akt信号通路后,导致下游NF-κB信号通路活化,并导致转录因子p65进入细胞核,促进NLRP3分子和pro-IL-1β分子转录。上述结果表明,ACPA可作为诱导剂促进NLRP3炎性小体的表达,为后续激活过程做准备。第叁部分:ACPA诱导巨噬细胞释放ATP促进NLRP3炎性小体激活。应用ACPA处理PBMC来源的巨噬细胞,并应用萤光素酶法对细胞培养液中ATP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ACPA处理使PBMC来源的巨噬细胞培养液中ATP含量升高。干涉CD147或干涉integrinβ1或使用GRGDS阻断二者相互作用均可显着抑制细胞培养液中ATP含量升高。使用丙磺舒抑制Pannexin通道,可明显抑制胞外ATP含量升高和IL-1β的产生。结果提示,胞外ATP含量升高可能是ACPA活化巨噬细胞Pannexin通道引起胞内ATP外流所致。应用oxATP阻断胞外ATP与细胞膜表面P2X7受体结合或应用格列本脲阻断P2X7受体后,胞外ATP仍维持较高水平但IL-1β的产生明显减少。该结果证明,胞外ATP活化NLRP3炎性小体需要P2X7受体参与。上述结果表明,ACPA可通过增强CD147-integrinβ1相互作用而激活Pannexin通道,促进ATP外排;ATP外排至细胞外后与细胞膜表面P2X7受体结合导致细胞内NLRP3炎性小体激活。综上所述,我们首次发现ACPA促进NLRP3炎性小体表达与活化,引起RA患者关节局部IL-1β增加。ACPA处理可增强巨噬细胞CD147-integrinβ1相互作用,激活下游Akt/NF-κB信号通路使NLRP3炎性小体成分表达增加。此外,ACPA激活巨噬细胞Pannexin通道,引起ATP外排。外排至细胞外的ATP与细胞膜表面P2X7受体结合,最终引起NLRP3炎性小体活化。本研究提出了RA中ACPA促进IL-1β产生的机制,明确ACPA在疾病发生中的新作用,提供了RA治疗潜在的新靶点。(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期刊2018-05-01)

促炎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掌叶半夏(Pinellia pedatisecta Schott.)、天南星(Arisaema heterophyllum Maxim.)、白附子(Typhonium giganteum Engl.)均为天南星科有毒中药,临床误服生品或鲜品均出现强烈的刺激性毒性。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天南星科这4种有毒中药的刺激性毒性成分同属一类,均是其含有的“毒针晶”,并发现毒针晶中带有毒蛋白,这类毒蛋白是该科属有毒中药中特有的凝集素蛋白。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凝集素蛋白可加重因毒针晶刺激导致的家兔眼结膜水肿,可导致大鼠足趾肿胀,并可诱导大鼠腹腔中性粒细胞迁移聚集,具有强烈的促炎毒性,且这种促炎作用与居留巨噬细胞密切相关,能够导致巨噬细胞的活化,但其促炎机制尚未阐明。因天南星科这4种有毒中药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毒性,需炮制以降低毒性才能临床应用。《中国药典》及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对天南星科这几种有毒中药的炮制方法均记载为采用辅料生姜、白矾以及加热的方法进行炮制,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白矾具有确切的破坏针晶结构的作用,但其对凝集素蛋白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为进一步阐明天南星科4种有毒中药中的凝集素蛋白促炎毒性机制以及炮制对凝集素蛋白的影响,本论文从细胞膜受体介导产生生物学效应的角度,深入系统的研究4种凝集素蛋白的促炎机制;采用辅料生姜、白矾以及加热的方法分别炮制4种凝集素蛋白,以研究不同炮制方法及辅料对凝集素蛋白的影响。通过上述研究,以揭示天南星科4种有毒中药凝集素蛋白的促炎毒性机制及复制法炮制解毒的科学内涵,为天南星科有毒中药的饮片质量控制、临床安全应用、炮制工艺改革与创新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也为其他同科属有毒中药炮制研究提供示范和借鉴。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天南星科4种有毒中药凝集素蛋白与巨噬细胞的结合作用研究从天南星科植物半夏、掌叶半夏、天南星、白附子的块茎中分别提取分离纯化获得半夏凝集素(PTL)、掌叶半夏凝集素(PPL)、天南星凝集素(AEL)和白附子凝集素(TGL);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4种凝集素蛋白,并经流式细胞仪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4种凝集素蛋白与巨噬细胞是否发生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经FITC标记的不同浓度的4种凝集素蛋白(6.25、12.5、25、50μg/mL)刺激巨噬细胞1h后均能导致细胞荧光强度显着增强,表明4种凝集素蛋白均能与巨噬细胞发生结合,且随着凝集素蛋白给药剂量的增加,其结合率显着增大。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4种凝集素蛋白刺激巨噬细胞1h后均能定位到巨噬细胞膜上,并且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和刺激时间的延长,4种凝集素蛋白均逐渐进入细胞质中。以上结果表明天南星科4种凝集素蛋白能与巨噬细胞发生结合,并主要定位于细胞膜上,推测凝集素蛋白可能与细胞膜表面受体发生结合。2.天南星科4种有毒中药凝集素蛋白促炎机制研究以不同浓度的4种凝集素蛋白体外刺激RAW264.7巨噬细胞,1h后Western blot法检测巨噬细胞中MAPKs通路关键蛋白p-p38、p38、p-ERK、ERK、p-JNK、JNK以及NF-κB通路关键蛋白p-p65、p65、p-IκB、IκB的表达;并采用ELISA法检测凝集素蛋白刺激巨噬细胞后对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释放的影响。结果显示,4种有毒中药凝集素蛋白均能够激活MAPKs、NF-κB炎症信号通路,表现为p-p38、p-ERK、p-JNK、p-IKB、p-p65蛋白水平的升高。同时,4种凝集素蛋白均能够导致巨噬细胞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大量释放。此结果表明天南星科有毒中药半夏、掌叶半夏、天南星和白附子凝集素蛋白具有强烈的促炎毒性。炎症通路的活化以及炎症因子的释放受到上游细胞膜受体的调控,荧光标记实验表明,4种凝集素蛋白可定位于巨噬细胞膜上,定位于细胞膜上的凝集素蛋白是否与受体结合?是与哪类受体结合?本论文采用基因沉默技术,以shRNA质粒转染巨噬细胞,分别沉默6种重要的细胞膜炎症相关受体,即吞噬性受体中的SR-A和DC-SIGN,模式识别信号受体中的TLR4,细胞因子受体中的TNFR1、TNFR2和IL-1R1,并采用倒置荧光显微镜、PCR以及Western Blot法分别对沉默效率进行测定。达到基因沉默效果后,采用Western Blot和ELISA法分别检测4种凝集素蛋白刺激巨噬细胞对MAPKs、NF-κB信号通路以及对炎症因子TNF-α、IL-1 β、IL-6释放的影响,进而筛选可能的与凝集素蛋白结合的关键受体分子,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法对关键受体分子及其下游衔接蛋白表达进行测定,以进一步验证该受体分子是否与凝集素蛋白发生相互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分别以shSR-A、shDC-SIGN、shTLR4、shTNFR1、shTNFR2、shIL-1R1质粒4μg转染巨噬细胞48h后,各基因的沉默效率均达到70%左右,表明以此条件转染的巨噬细胞基因沉默效果良好。与未沉默组相比,沉默受体组4种凝集素蛋白导致的MAPKs和NF-κB通路的活化程度以及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释放的程度均显着降低,其中以沉默TNFR1和TLR4受体组促炎作用降低最为显着,表明TNFR1和TLR4受体在4种凝集素蛋白的促炎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Western Blot结果显示,4种凝集素蛋白均能使细胞中TNFR1受体及下游衔接蛋白TRADD、TRAF2以及TLR4受体及下游衔接蛋白MyD88、IRAK4、TRAF6蛋白水平升高,进一步表明TNFR1和TLR4受体在4种凝集素蛋白的促炎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上述结果可推测4种凝集素蛋白与TNFR1或TLR4受体间可能存在直接的结合作用。为验证此推测,论文采用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方法进一步研究两种受体与凝集素蛋白的结合作用。因4种凝集素蛋白目前未能检索到叁维结构,故本论文采用同源建模的方法分别模拟出了4种凝集素蛋白的叁维结构,进而分别与TNFR1、TLR4受体进行对接,并测定4种凝集素蛋白与TNFR1、TLR4受体的结合力。同时,采用生物膜层干涉技术(BLI)验证4种凝集素蛋白与TNFR1、TLR4受体的亲和作用,测定其亲和力。蛋白-蛋白对接结果表明,4种凝集素蛋白与TNFR1受体的结合力均远大于TNFR1特异性蛋白配体(TNF-β)与TNFR1受体的结合力,且半夏凝集素与TNFR1受体的结合力约是TNFR1特异性蛋白配体(TNF-β)与TNFR1受体结合力的2倍;而4种凝集素蛋白与TLR4受体的结合力与TLR4特异性蛋白配体(MD-2)与TLR4受体结合力相接近。BLI研究结果表明,4种凝集素蛋白与TNFR1的亲和常数在5~8×10-8mol/L之间;4种凝集素蛋白与TLR4的亲和常数在2× 10-6~4× 10-5mol/L之间。亲和常数越小,分子间的结合越牢固。故上述结果表明,与TLR4受体相比,TNFR1受体与4种凝集素蛋白具有更强的亲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天南星科4种凝集素蛋白与TNFR1受体具有强烈的亲和作用,TNFR1受体应该是4种凝集素蛋白发挥促炎作用的主要分子靶点,而TLR4受体与4种凝集素也有一定的结合力,是促炎作用的次要靶点。3.半夏凝集素干预的巨噬细胞转录组测序为深入研究凝集素对巨噬细胞的作用,本论文采用转录组测序的方法考察凝集素蛋白对巨噬细胞基因表达和功能的影响。以半夏凝集素为模式蛋白,50μg/mL的剂量刺激巨噬细胞1h后,利用Illumina HiSeq测序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构建半夏凝集素干预的巨噬细胞转录组文库,并用测序评估、基因功能注释等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分析。通过测序评估和基因表达量分析,结果显示半夏凝集素刺激巨噬细胞后,共获得巨噬细胞652种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616个,且其中有43个基因与炎症密切相关,下调基因36个。功能分析显示半夏凝集素主要影响巨噬细胞的分子功能、生物过程以及细胞组成。代谢通路分析表明半夏凝集素刺激巨噬细胞后,主要影响细胞中的TNF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此结果与凝集素蛋白和TNF受体结合并激活MAPK、NF-κB信号通路导致炎症因子大量释放的结果一致。4.炮制对天南星科4种有毒中药凝集素蛋白的影响天南星科4种有毒中药半夏、掌叶半夏、天南星和白附子均具有强烈的促炎毒性,故临床上常采用白矾水浸泡或生姜加白矾加热煮制的方法进行炮制以降低毒性。本论文采用白矾水浸泡和生姜加上白矾并加热煮制的方法炮制4种有毒中药,研究炮制对凝集素蛋白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半定量测定半夏、掌叶半夏、天南星、白附子及其不同炮制品中凝集素蛋白的含量。分别单独以生姜汁浸泡、白矾水浸泡、加热煮制4种有毒中药及凝集素蛋白,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4种凝集素蛋白含量的影响;采用SDS-PAGE法结合银染技术鉴定4种凝集素经炮制后的蛋白沉淀;采用MALDI-TOF检测不同炮制方法对4种凝集素蛋白一级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掌叶半夏、生半夏、生天南星和生白附子中各凝集素蛋白的含量分别为7.3%、4.9%、2.7%、2.3%,白矾炮制后的清半夏中半夏凝集素的含量为0.027%,而姜半夏、制天南星和制白附子中均未检测到活性凝集素蛋白。加热煮制能够导致4种活性凝集素含量大大降低,白矾水浸泡同样降低4种活性凝集素蛋白的含量,而生姜汁浸泡对活性凝集素蛋白的含量基本无影响。SDS-PAGE法结合银染技术以及MALDI-TOF结果显示,采用白矾水浸泡以及单独加热煮制的方法进行炮制,可导致凝集素蛋白变性的同时发生降解,从而导致具有活性的凝集素蛋白的含量显着降低。研究结果表明,炮制工艺和辅料中以白矾水浸泡和加热煮制这4种有毒中药可降低其毒性,但单独采用生姜汁浸泡无显着降毒作用。这解释了采用白矾水浸泡和生姜加白矾煮制的工艺能够一直沿用至今,而单独姜浸炮制工艺己被淘汰的原因。本论文深入研究了天南星科4种有毒中药凝集素蛋白的促炎毒性机制,结合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论文揭示了天南星科有毒中药产生强烈的刺激性致炎毒性的机制是:4种有毒中药块茎中的毒针晶可刺入机体组织,针晶及块茎中的凝集素蛋白可随针晶进入组织,与组织巨噬细胞膜上的TNFR1、TLR4受体结合,诱导氧化应激,并激活下游MAPK、NF-κB及NLRP3信号通路,导致炎症因子大量释放,并进一步促发炎症级联反应,导致强烈的炎症刺激性毒性。复制法炮制解毒的机制在于,白矾可破坏4种有毒中药中针晶的结构,同时辅料白矾以及加热煮制的方法能够导致凝集素蛋白变性或降解,从而显着降低刺激性毒性;单独以生姜汁浸泡不能破坏凝集素蛋白,而生姜加上白矾煮制的炮制技术主要是白矾和加热的作用。本论文的研究结果明确地揭示了天南星科4种有毒中药凝集素蛋白的促炎毒性机制以及复制法炮制解毒的关键科学内涵,为天南星科及其他科属有毒中药的饮片质量控制、炮制工艺改革与创新提供示范和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促炎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1].李炳彤,贾淑媛,李萍.脂联素亚型及浓度对类风湿关节炎软骨细胞促炎作用的影响[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9

[2].王卫.天南星科4种有毒中药凝集素蛋白促炎作用机制及炮制的影响[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

[3].李泽,韩崇旭.IL-35在类风湿关节炎中抗炎促炎作用及与疾病指标的关系[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

[4].葛瑞,欧国俞,罗微,柳建发.P物质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的协同促炎作用[J].生命的化学.2019

[5].蔡彬林,瞿秀,瞿春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关于促炎作用、液体平衡、血管通透性及氧化应激的变化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

[6].丁小函,岳轶云,刘东宁,王柳然,孟阳.环二鸟苷酸在牙周组织中发挥促炎作用研究[C].2018全国口腔生物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8

[7].李辉.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触发炎症的检测及HMGB1促炎作用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

[8].梁慧珉.经味觉神经转运的纳米氧化锌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促炎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8

[9].潘佳慧.环二鸟苷酸对巨噬细胞极化及促炎作用的体外研究[D].吉林大学.2018

[10].董曦文.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中促炎作用的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2018

标签:;  ;  ;  ;  

促炎作用论文-李炳彤,贾淑媛,李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