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空间信息网格论文-吕霞,李丰丹,李健强,耿燕婷,宋苗苗

地质空间信息网格论文-吕霞,李丰丹,李健强,耿燕婷,宋苗苗

导读:本文包含了地质空间信息网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网格,分布式,空间数据服务,地质调查

地质空间信息网格论文文献综述

吕霞,李丰丹,李健强,耿燕婷,宋苗苗[1](2012)在《中国地质调查信息网格平台的分布式空间数据服务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中国地质调查信息网格平台中分布式空间数据服务关键技术的研究,提出了一套有效的空间数据共享与服务解决方案,并以全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预测评价网格应用示范为例,介绍了该方案的具体实施与应用过程。(本文来源于《地质通报》期刊2012年09期)

康庄,张楠,王永立,陈婷玉,毛朝霞[2](2012)在《东北地区地质空间信息网格结点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空间信息网格技术,建立面向社会公众服务的地质空间信息共享与应用服务体系,实现东北地学数据的一体化空间数据资源组织、海量空间信息共享、高性能的协同分析处理、跨地域的空间数据服务与处理服务集成,为地质调查提供广泛有效的无障碍应用,实现多元主体形成的分布式基础数据真正共享.(本文来源于《地质与资源》期刊2012年04期)

李超岭,李丰丹,罗显刚,吕霞,严光生[3](2006)在《国家地质空间信息网格结点计算池构架及其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网格虚拟和协同的核心技术问题,对组成国家地质空间信息网格平台的网格结点计算池的构架与机制、组成网格结点计算池的资源聚合器、元服务、智能服务引擎的概念及网格结点计算池的服务流程进行了讨论。该构架通过资源聚合器实现提供统一方式服务发现的接口、为资源虚拟化及空间数据的描述发现和集成提供支持;通过网格元服务技术,集合一组通过广域网连接起来的性质不同的服务(计算)资源,并作为一个单独的计算环境向用户提供计算服务的元服务;通过网格服务智能服务引擎,进行服务发现、异步通讯及元服务级的并行计算、均衡负载、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与资源绑定以及把门户中的用户管理、资源监控、网络安全、计费等功能组合和融合,实现了一个无状态服务和一个或多个有状态资源的关联的协同。目前已初步构建了国家地质空间信息网格,连通13个结点,并开始实际业务模式运行。实现了长江中下游有色金属成矿带和西南叁江有色金属成矿带的在线分布式资源评价和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动态评价,取得了很好的实际运行效果。(本文来源于《国土资源信息化》期刊2006年05期)

地质空间信息网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空间信息网格技术,建立面向社会公众服务的地质空间信息共享与应用服务体系,实现东北地学数据的一体化空间数据资源组织、海量空间信息共享、高性能的协同分析处理、跨地域的空间数据服务与处理服务集成,为地质调查提供广泛有效的无障碍应用,实现多元主体形成的分布式基础数据真正共享.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质空间信息网格论文参考文献

[1].吕霞,李丰丹,李健强,耿燕婷,宋苗苗.中国地质调查信息网格平台的分布式空间数据服务技术[J].地质通报.2012

[2].康庄,张楠,王永立,陈婷玉,毛朝霞.东北地区地质空间信息网格结点建设[J].地质与资源.2012

[3].李超岭,李丰丹,罗显刚,吕霞,严光生.国家地质空间信息网格结点计算池构架及其实现[J].国土资源信息化.2006

标签:;  ;  ;  ;  

地质空间信息网格论文-吕霞,李丰丹,李健强,耿燕婷,宋苗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