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体系架构论文-赵博

开放体系架构论文-赵博

导读:本文包含了开放体系架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物联网,微服务,语音识别,服务匹配

开放体系架构论文文献综述

赵博[1](2018)在《物联网开放体系架构的微服务网关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物联网(IoT,Internet of Things)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叁次浪潮,它利用局部网络或互联网等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等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相联,实现信息化、远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网络。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它包括互联网及互联网上所有的资源,并兼容互联网所有的应用,但物联网中所有的元素(所有的设备、资源及通信等)都是个性化和私有化。物联网具有物体形状异构、接入方式异构、数量庞大、动态接入等特点,以及物体交互有异构性、大规模性、动态性、复杂性、移动性以及普适性等特点,在物联网中,物体之间的交互涉及到信息的交换、任务的协同以及其他运算操作,要实现上文所提出的物联网开放体系架构并具备物联网物体交互所需具备的特点,传统工程实践中一般采用的基于SOA的应用开发模式显得笨重又丧失灵活性,难以达到物联网开放体系架构的要求。传统的SOA在项目实践中还存在系统资源浪费、项目部署效率太低、技术选型太单一、项目代码功能模块耦合度太高、业务越复杂,项目代码越臃肿等特点。本文研究所用到的微服务网关是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信息科学研究院(创新院)设计开发的物联网开放体系架构基础之上,通过对其进行微服务重构而解决其本身架构存在的问题的课题。而本文主要负责实现微服务架构的网关部分。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提出了物联网开放体系架构的微服务网关的解决方案,其内容分为如下四个部分:(1)实现基于“微服务架构”框架设计模型的微服务网关;(2)设计微服务网关文本分词系统,通过导入微服务架构中已有能力集词典,实现用户输入文本与执行序列匹配;(3)应用服务匹配技术建立客户端(Client)与服务端(Service)之间的联系,实现服务网关的“反向代理”与“服务发现”功能;(4)建立网关匹配模式,从而使用户输入的自然语言与能力序列模板库匹配映射。(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8-03-10)

段丙跃[2](2018)在《基于微服务的物联网开放体系架构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当前软件架构的快速发展以及计算能力的快速提高,物联网具备了必要的发展基础,特别是对于开放的物联网体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微服务架构是较为先进的软件架构设计方案,其架构的核心设计思想为对整体系统按照业务功能进行细粒度的模块化设计,每个模块完成同一类型的业务功能,模块具有高内聚、低耦合的特点,模块内部可采用完全不一样的技术栈实现业务功能,模块之间的业务交互采用统一的接口调用完成。本文基于微服务的方式设计并开发了一套物联网开放体系架构系统平台,能够完成接入并适配多种类型的独立物联网系统,实现对接入系统平台的物联网设备进行统一的管理与控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平台模块方面,对物联网设备接入以及管理进行了分析并抽象出了本系统中最关键的设备接入、设备管理以及能力注册表模块,根据开放物联网系统功能要求分别实现了以上模块中的各个子功能模块,包括设备接入模块中的规则引擎、时序数据库等模块,设备管理模块中的设备分组管理、权限校验、能力评估等模块;研究了多种设备接入协议的机制,并基于Netty以及Spring框架实现了设备接入模块对多种设备接入协议的支持。算法研究方面,对多物体共性能力协商选用模型进行了研究和设计,分析了传统基于QoS的能力选用机制的一些缺陷与不足,提出了基于并行协商的能力选择模型以及相应的简单协商策略;对设备能力评估算法进行了研究和设计,针对于设备能力特点提出了层次结构模型,基于评价指标的权重值计算出设备能力的Cost值,以此得出设备能力的评估值。设备接入方面,基于实验室目前已有的智能家居设备系统,完成了第叁方系统设备与本系统平台的适配接入工作,在此过程中采用适配中间件的方式完成了对第叁方系统设备的数据采集以及智能控制。(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8-03-10)

李晓辉[3](2016)在《物联网开放体系架构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物联网开放体系架构是推动物联网开放式发展、建立新型物联网基础设施、解决物联网应用系统互联互通互操作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在总结物联网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分析提出物联网开放体系架构的概念内涵,深入剖析了其历史根源和发展现状,讨论了其发展的关键要素,最后提出了利用物联网开放体系架构推动物联网发展的一些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石剑琛[4](2016)在《开放体系架构在海军信息系统应用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开放体系结构一直是海军信息系统设计的重要关注方向。论文分析了开放体系结构在美军中海军信息系统中的典型应用,总结了开放体系结构的特征及发展,在对美军开放体系结构应用分析的基础上,对开放体系结构在我军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探讨了我军开放体系结构的应用环境、发展思路、技术路径及实施步骤,并提出了参考建议。(本文来源于《舰船电子工程》期刊2016年09期)

康子路[5](2016)在《物联网开放体系架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总结大量互联网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从能力的智慧互联出发,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能力的物联网开放体系架构,旨在解决物体的描述、发现与使用叁个根本问题。介绍了物联网开放体系架构的理念、目标以及关键技术,并对架构中叁大关键技术物体描述、物体发现、物体集成进行详细阐述。(本文来源于《信息技术与标准化》期刊2016年08期)

开放体系架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当前软件架构的快速发展以及计算能力的快速提高,物联网具备了必要的发展基础,特别是对于开放的物联网体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微服务架构是较为先进的软件架构设计方案,其架构的核心设计思想为对整体系统按照业务功能进行细粒度的模块化设计,每个模块完成同一类型的业务功能,模块具有高内聚、低耦合的特点,模块内部可采用完全不一样的技术栈实现业务功能,模块之间的业务交互采用统一的接口调用完成。本文基于微服务的方式设计并开发了一套物联网开放体系架构系统平台,能够完成接入并适配多种类型的独立物联网系统,实现对接入系统平台的物联网设备进行统一的管理与控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平台模块方面,对物联网设备接入以及管理进行了分析并抽象出了本系统中最关键的设备接入、设备管理以及能力注册表模块,根据开放物联网系统功能要求分别实现了以上模块中的各个子功能模块,包括设备接入模块中的规则引擎、时序数据库等模块,设备管理模块中的设备分组管理、权限校验、能力评估等模块;研究了多种设备接入协议的机制,并基于Netty以及Spring框架实现了设备接入模块对多种设备接入协议的支持。算法研究方面,对多物体共性能力协商选用模型进行了研究和设计,分析了传统基于QoS的能力选用机制的一些缺陷与不足,提出了基于并行协商的能力选择模型以及相应的简单协商策略;对设备能力评估算法进行了研究和设计,针对于设备能力特点提出了层次结构模型,基于评价指标的权重值计算出设备能力的Cost值,以此得出设备能力的评估值。设备接入方面,基于实验室目前已有的智能家居设备系统,完成了第叁方系统设备与本系统平台的适配接入工作,在此过程中采用适配中间件的方式完成了对第叁方系统设备的数据采集以及智能控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开放体系架构论文参考文献

[1].赵博.物联网开放体系架构的微服务网关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8

[2].段丙跃.基于微服务的物联网开放体系架构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8

[3].李晓辉.物联网开放体系架构发展研究[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6

[4].石剑琛.开放体系架构在海军信息系统应用模式研究[J].舰船电子工程.2016

[5].康子路.物联网开放体系架构研究[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6

标签:;  ;  ;  ;  

开放体系架构论文-赵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