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动能弹论文-沈磊,张志安,陈俊,黄建军,于广征

高速动能弹论文-沈磊,张志安,陈俊,黄建军,于广征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速动能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线性爆炸成型弹丸,高速动能弹,蒙特卡洛,最小二乘

高速动能弹论文文献综述

沈磊,张志安,陈俊,黄建军,于广征[1](2014)在《基于LEFP拦截高速动能弹的建模及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采用一种新型高效战斗部LEFP来拦截高速动能弹,并介绍其工作原理及过程、建立拦截模型和分析受随机因素干扰的观测值。运用MATLAB对模型进行了仿真和分析,通过蒙特卡洛法将随机抽样的误差值加入标准量得到观测值,再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计算LEFP发射时刻以及拦截概率。通过相关参数配置,分析各随机误差对拦截概率的影响,并对比了未经修正数据计算出的拦截概率。结果证明了此拦截模型建立的可行性、正确性与有效性。为研制和使用LEFP拦截高速动能弹的新型主动防护系统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火力与指挥控制》期刊2014年02期)

汪斌,曹仁义,谭多望[2](2013)在《大质量高速动能弹侵彻钢筋混凝土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弹头形状和弹体结构合理的金属侵彻弹体,利用口径为320mm的平衡炮,采用次口径加载技术,将直径为136mm、长度为680mm、质量为52kg的金属侵彻体加速到1 300m/s,去侵彻尺寸为3m×3m×6m的钢筋混凝土靶。实验结果表明:次口径弹托与弹丸完全分离,弹体飞行姿态稳定,飞行攻角小于2°,弹体侵彻6m厚的钢筋混凝土后剩余速度约为260m/s。实验后回收的金属弹体结构完整,仅弹体头部存在一定塑性变形,弹体质量损失约1.2%,长度缩短约0.7%,弹靶作用过程的侵蚀现象不明显。(本文来源于《爆炸与冲击》期刊2013年01期)

陈新虹,周志超,赵润祥,许厚谦[3](2010)在《高速动能弹温度场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兵器发射技术和空气动力学技术的发展,动能弹的发射初速和飞行状态正从超声速向高超声速发展,由此产生了气动热问题.准确预测动能弹温度场是其气动力和热防护设计的关键技术.采用CFD预测温度场的方法,包括平衡流流动控制方程及差分格式,构造平衡流通量Jacob矩阵,在差分格式矢通量分裂过程中嵌入平衡流真实气体模型模拟温度场,获得平衡流气体状态方程.对典型高速动能弹热环境进行验证,考察方法的合理性.对设计的一种新型高超声速动能弹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为其气动设计及热防护提供了较可靠的数据.(本文来源于《计算物理》期刊2010年06期)

范锦彪,徐鹏,王燕,祖静[4](2008)在《高速动能弹侵彻钢板加速度测试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理论分析、计算机模拟,研究了弹体高速侵彻钢板时,弹体中应力波的传播规律,以及弹载测试仪器在引力波作用下的失效机理;研究了外部缓冲理论,包括缓冲材料选择、缓冲器件设计等。采用文中的研究结论,对高g值下的弹载测试仪器进行了抗高冲击设计,并进行了多次现场实验的验证。通过试验可以看出,利用不同密度、不同孔径的缓冲材料对电路模块可以进行有效地保护,极大地提高了弹体高速侵彻硬目标过程中的数据捕获率。(本文来源于《弹箭与制导学报》期刊2008年02期)

徐鹏,祖静,范锦彪[5](2007)在《高速动能弹侵彻硬目标加速度测试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理论分析、计算机模拟和现场实测,研究了弹体高速侵彻硬目标时,弹体中应力波传播对弹体实测加速度的影响规律;采用不同密度、不同孔径的泡沫铝材料对电路模块进行保护。利用自主研制的弹载高g值加速度存储测试仪器,现场测取了弹体侵彻混凝土靶过程中的加速度,并分析了测试数据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07年11期)

高速动能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设计了弹头形状和弹体结构合理的金属侵彻弹体,利用口径为320mm的平衡炮,采用次口径加载技术,将直径为136mm、长度为680mm、质量为52kg的金属侵彻体加速到1 300m/s,去侵彻尺寸为3m×3m×6m的钢筋混凝土靶。实验结果表明:次口径弹托与弹丸完全分离,弹体飞行姿态稳定,飞行攻角小于2°,弹体侵彻6m厚的钢筋混凝土后剩余速度约为260m/s。实验后回收的金属弹体结构完整,仅弹体头部存在一定塑性变形,弹体质量损失约1.2%,长度缩短约0.7%,弹靶作用过程的侵蚀现象不明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速动能弹论文参考文献

[1].沈磊,张志安,陈俊,黄建军,于广征.基于LEFP拦截高速动能弹的建模及仿真[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4

[2].汪斌,曹仁义,谭多望.大质量高速动能弹侵彻钢筋混凝土的实验研究[J].爆炸与冲击.2013

[3].陈新虹,周志超,赵润祥,许厚谦.高速动能弹温度场数值模拟[J].计算物理.2010

[4].范锦彪,徐鹏,王燕,祖静.高速动能弹侵彻钢板加速度测试技术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8

[5].徐鹏,祖静,范锦彪.高速动能弹侵彻硬目标加速度测试技术研究[J].振动与冲击.2007

标签:;  ;  ;  ;  

高速动能弹论文-沈磊,张志安,陈俊,黄建军,于广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