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与素质培养

大学生社会实践与素质培养

一、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素质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王光[1](2021)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研究》文中认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1)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正由大向强,前所未有地接近民族复兴伟大梦想。当此之时,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大战略命题。如何担负好立德树人历史使命,团结和带领广大青年学生开展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是新时代对高等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必须担当作为,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完成好党和国家交付的重大教育使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既是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使然,也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实现科学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本论文立足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这一前提性、根本性的问题,以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回溯建国以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反思其中蕴含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探究这一价值取向发展的内在原因和客观规律。特别是本着强烈的自觉意识和批判精神,构建了现实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人为本取向的理论图景和实践方案,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可以为其他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与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迪。本文由绪论和五章正文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明问题研究缘起、选题依据、研究意义,并在分析国内学术界就该问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结合对已完成论文的总体把握,分析提炼了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一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理论解读”。本章从解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体构成入手,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概念,并对其主客体关系、内容体系、载体和特点进行分析,重点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的内涵要求和功能作用。第二章,“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渊源”。本章首先从古代的民本思想、近代以来的人道主义两方面考察中国历史上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脉络,之后重点解读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思想,最后以建国以来几代领导人的以人为本思想为切入点,阐明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提供理论支撑和合理性解释。第三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历史考察”。本章将建国以来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划分为探索起步(1949—1956)、曲折前进(1957-1965)、遭遇挫折(1966-1976)、恢复调整(1977-1988)、改进深化(1989-2001)和创新发展(2002-现在)六个阶段,通过追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演变探究其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异同与变迁。第四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发展动因”。本章首先解读传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缺失以人为本的现实表现和不利影响,进而阐释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的必要性,重点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价值取向发展的外部动因、内在动力,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地坚持以人为本取向提供具体化的理论指导。第五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现实路径”。本章主要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以进一步增强教育实效性的现实路径选择,从确立科学理念、贴近学生生活、满足学生合理需要、融入人文关怀、促进全面发展五个方面提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的实践方案。

王纲[2](202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第二课堂的学生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新时代的高等教育发展背景下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中,思想政治教育承担了前所未有的任务,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重要教育领域。大学生第二课堂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登上高校教育舞台,经过三十多年发展,成为集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传承、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管理载体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教育手段。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学科的发展,大学生第二课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途径的作用和意义日益明确,其理论基础、顶层设计、制度建设、组织保障等方面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第二课堂以实践性、灵活性、隐蔽性、多样性等特点在人才培养中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重要角色。人的发展是长期的过程,是复杂因素的结果,教育作为一种人类活动,对其结果的评价是历史性、世界性的难题,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如何对人的思想、品格、素质等隐性特质的评价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成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既是面向思想政治教育本体的外在测评判断体系,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研究主要解决评价的理论基础、指标体系和应用价值等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的长期探索中,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然而在当今信息和数据的时代,社会和学生对评价有了更多的述求和期待,如同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每位科学家以追求和证实因果关系为毕生志愿,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也必须回答这一“百年树人”的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实践是认识世界的方法,也是人的本质特征。第二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也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的实践活动,要认识实践这一过程导致的结果,必须从认识实践这一过程入手。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思想内化与外化的方法和途径的科学,行为是思想外化的最直接表现,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影响学生的行为的规律和特征,能直接回答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知、情、意、行”是心理学研究的四个基本领域,认知、情绪、意志最终都会通过行为进行表现,也只有行为才能真正被外界和自我感知和认识。综合以上理论基础和指导,本文在思政教育评价的视角下,进行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研究,掌握新时期背景下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形态、规律、影响等特征,探索行为研究用于思政教育评价及学生评价的途径与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重点是对学生思想素质的评价,对学生思想素质的评价转化为对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的评价,对第二课堂行为的评价必须依靠具有说服力的参照体系,最具有说服力的参照体系是学生的成长发展,因此,在把握学生第二课堂行为规律和特征的基础上,理论和实践论证行为与学生成长发展的关系是本文的重点。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纷繁复杂,这是在以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研究中,人们难以涉足的原因之一。而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不但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行为这一复杂现象的基础和数据,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路和分析方法,符合了当今社会对论证的科学化、数据化、显性化思维方式的要求和期待,进而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引入到教育学、社会学研究的常用思路和方法领域。当然在当今数据为王的时代中,人们对教育研究的新制度主义、绩效主义的倾向,使哲学、社会学界对以数据研究和归纳研究为方法的因果关系推导和评价体系多有批判,吸取这些批判研究的精华,注重理论论证和实验的严谨,以行为物理研究方法为基础,建立符合逻辑理论的数学模型和关系,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本色,从而使第二课堂行为研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研究的有益补充和支撑。本文第一章主要介绍在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本研究的思路和创新点。第二章介绍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从理论分析上解决为什么行为研究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三章是在理论框架下对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现实分析,形成适合这一特定教育活动的行为研究理论。第四章介绍建立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一般规律和原则框架,讨论行为研究的一般范式。第五章以实际案例和数据为基础介绍如何运用以上原理呈现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基本情况,并分析行为对学生成长发展的影响。第六章阐述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政教育评价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思政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和工作机制。

苌宇慧[3](2021)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已经认识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丰富内涵、理论基础与时代依据,这是遵循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集中体现,对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目标指向包括核心目标的品质、具体目标的知识和关键目标的能力,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社会服务型实践、社会考察型实践、劳动教育型实践、校园文化型实践和其他类型的实践,具有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开展的系列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人们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地位认知不断深化,其内容载体丰富多样、保障机制日益形成,但仍然存在学生认知度不高、学生参与度不高、工作协同性学生评价不高、保障机制学生评价不高和学生评价性不高的问题,特别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在面对功利化价值观对实践育人效能的消解,信息化学习观对传统育人方式的冲击,市场化办学观对育人价值理念的冲击等一系列挑战的时候,其认知有待深化、动力来源有限、协同有待加强、保障有待健全、评价有待改善的问题成因进一步阻碍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实效性的发挥。为推动高校在新时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进步发展,提出了全面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理念认知,不断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动力来源,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协同运作,强化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保障机制,科学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评价机制的对策建议。

程倩玥[4](2021)在《新时代基于社会实践培育大学生社会公德路径研究》文中认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是大学的重要任务,它具有多种教育功能,培育大学生的社会公德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部分。社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客观环境的影响,而实践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产物,实践所具有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对社会公德的养成会发挥重要的作用,这就使高校需要结合社会实践去培育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本文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概念出发,结合已有研究成果,针对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社会公德培育的路径提出一些见解。本篇文章所建立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从两种理论的结合出发,探索在社会实践中培育社会公德理论的起源和重要作用,使用了各种文献和问卷调查,分析出了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社会公德培育中存在的不足,包括社会实践形式针对性不强、与学业结合不紧密、管理科学性不足影响德育目标的实现、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度不均衡、大学生对社会实践培育社会公德的认识待提升、大学生的观念会受到家庭的影响,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研究认为应积极引导学生对社会实践培育社会公德的认识,开展组织制度创新、积极探索虚拟空间大学生社会实践培育社会公德的路径。

田子祎[5](2021)在《社会实践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政治工作的要求,其核心宗旨在于“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高度重视的一项教育活动,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肩负着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大学生的成才成长不仅关系到高校教育的发展趋势,更关系到祖国和民族未来的发展命运。社会实践对实现高校“为国育人、为党育才”的教育使命,提升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融合为切入点,以文献研究法、多学科交叉研究法和访谈法为研究方法,探析社会实践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作用与途径。首先明确“社会实践”和“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并通过对“社会实践”、“理想信念教育”等核心概念的深入阐述,分析二者的联系,论述社会实践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基础。其次,探讨社会实践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可行性与作用。社会实践丰富了理性信念教育的内涵,使得理想信念教育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理性、成熟的理想信念。再次,运用访谈法探讨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时出现的问题及原因。主要问题包括内容不融入、形式不融入、价值观不融入,主要原因在于理想信念教育理论内容与实践之间联系不够紧密、部分高校培育内容与现实需求相脱节、大学生社会服务意识有待增强等。因此,当前高校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提升社会实践在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重要的育人地位。本论文试从个人、学校、教师、社会四方面入手,探求社会实践更好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实现社会实践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步发展。从个人层面看,大学生应不断加强自我教育,树立正确价值目标,不断提高自身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实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从学校层面看,应树立“三全育人”工作理念,构建良好的校园氛围;将劳动教育纳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全过程;将实践作为理想信念教育考核内容;规范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架构和规划,为大学生提供可靠的领导组织和指导服务,保障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从教师层面看,应配备专业指导教师,发挥教师主导性作用。从社会层面看,应充分挖掘地域文化资源搭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践平台;推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践社区化、常态化发展;发挥政府助力作用,实现实践双方互利共赢。

王仕葆[6](2020)在《实践育人视域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研究》文中提出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指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等长效机制。实践育人在新时代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直接切中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也明确提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就要深刻把握“八个相统一”,其中一个就是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实践育人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环节,而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促进课堂教学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全方位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方式。目前,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在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和学习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实效性不足的问题,如大学生对社会实践认识上存在误区、流于形式、内容缺乏针对性,以及科学的制度保障不够完善等。因此,高校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和各环节,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既要坚持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集体组织与自主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又要提高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丰富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形式,特别要从提高思想认识、完善组织制度、加大资金保障、构建激励制度等方面强化对策,全面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

李秉轩[7](2020)在《大学生第二课堂综合素质教育研究 ——以江西省一般本科院校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标准要求越来越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人才培养工作,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对高校教育工作体系提出明确要求。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大学毕业生,是每一所高校面临最紧迫任务。第二课堂是高校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互相补充、互相配合,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锻炼能力创造了良好机会,已经成为各大高校重点关注的工作内容。江西省近几年在教育改革方面取得系列成绩,高校综合素质教育是工作重点之一。虽然从国家教育部到地方政府已经针对高校综合素质教育工作进行了指示和规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目前部分高校在综合素质教育工作上成效还不理想,内容、形式、效果等方面都存在不足之处。其中本科院校情况更为明显,从教育资源投资、生源质量上看,一般本科无法和重点院校相比,从职业导向和能力培养上看,一般本科又无法和高职院校相比。但是一般本科在培养人才工作中,人数、覆盖面等都要超过重点院校和高职学校,探索一般本科院校更为有效的综合素质教育机制,也成为教育研究的紧迫课题。本研究以江西省一般本科院校为研究对象,选取校址在江西省的三所学校进行走访调查,对第二课堂综合素质教育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政策指导、学校条件、学生实际情况分析问题成为,以此为基础提出一般本科院校第二课堂综合素质教育优化策略,为高校综合素质教育目标完成提供参考。

陈玲[8](2020)在《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研究 ——来自A高校的经验证据》文中认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人才强国战略”实现程度的重要判断依据。高等教育财政是21世纪以来国际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伴随中共中央、国务院2018年以来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关注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效果将有效增强高等教育财政资源配置效率、提升高等教育服务质量。高校第二课堂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因此,研究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具有现实意义。与过去的宏观研究不同,本文选取一所高校作为研究对象,其第二课堂数据积累时间长、数据类型丰富、个体覆盖完全,从校本微观视角着眼,将不易区分及观测的财政投入以学生第二课堂参与情况替代,以普通授课类、申报-审批类、时长转换类三种学分获取模式为自然划分,选取相应自变量和因变量,分析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的具体效果,给出改善投入效果的对策建议。着眼于这样的研究思路,本文运用了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断点回归法、双重差分法等量化研究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第一,财政投入作用到第二课堂讲授及活动类课程后,学生参与经费充足、管理科学的平台课程,诸如思想引导平台课程、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国际培养平台课程,对其第一课堂学习、知识应用、能力成果的取得具有显着的正相关性。校园文化平台的修习有利于学生结识朋辈、锻炼社会化能力,但由于财政投入分散、课程众多,对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有一定程度的挤出;社团活动平台的修习与学生综合测评和继续深造正相关;就业创业平台因社会资源介入,与学生的学业成就没有显着相关性,与学生奖学金获得的等级呈负相关关系。第二,财政投入作用到第二课堂申报-审批类科研立项课程后,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未对学生科研相关学业成就产生预期的正向效果。相反,对样本数据的分析显示,学生获得了科研资助、参与了科研立项并未提高其科研产出,还反而降低了他们读研和出国深造意愿。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这一现象主要是由科研经费向学生投入不足、科研经费向指导教师投入不足、科研相关辅助资源供给不足等原因造成。第三,财政投入作用到学生志愿服务类课程后,对学生第一课堂成绩和就业质量有正向影响。具体来说,财政投入支持的激励政策使受到影响的学生平均比未受到影响的学生志愿服务时长增加70.613小时,学年平均积点增加0.033,就业质量提升0.343。另外,本文发现志愿服务对学生团队能力培养有正面作用,对个人能力和领导能力培养供给不足;在学生小我责任感、大我责任感以及综合责任感的培养上,如果以每增加100小时志愿服务时长为衡量单位,综合责任感、小我责任感和大我责任感的评分以5分制为计,将分别增加0.3、0.3和0.2,显示出志愿服务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重要价值。最后,本文以研究发现为依据,提出三项改善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的对策建议:一是突出紧扣人才培养目标的财政投入效果评估价值取向,梳理好以财政投入为基础的目标体系,巩固和创设更多优质项目,科学设计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默认设置”;二是构建范围延展的财政投入效果评估标准,建立稳态前提下的核心标准、轮动前提下的支撑标准、开放前提下的环境标准;三是形成助力学生成长的财政投入效果综合评估体系,施行科学评估体系,设置评奖评优激励,增强舆论宣传引导。

叶长红[9](2019)在《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透视》文中提出高校担负文化建设和对大学生进行文化培育的责任,注重高校的文化建设与培育是提高整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从理论归属上讲,大学文化属于社会文化的亚文化范畴,其文化建设与高校的职能息息相关,高校作为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其目的是为社会建设培养更多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以灵活化、终身化为特质,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群体,提高人才培养的全面性与质量,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更需要关注高等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对学生群体的关注,从学生个体——人,从马克思主义人学基点”现实的人“入手,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实施文化育人,以文化整体观贯穿教育过程,以文化的有机整体,实现“文而化之,以文化人”,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同时兼顾文化自觉。在文化育人的内容上,注重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注重文化自觉,在育人过程中,实现文化对人的积极影响与培育作用,重点是以化成天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文化育人的人学透视是以人学理论为指导,界定清楚文化育人的内涵与外延,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视角,分析文化育人在高校的实施中对人的影响,结合国内外学界对于人学理论的讨论与新进展,并关注其他育人理论,主要以人学理论为理论支撑展望文化育人的发展前景,更好地研究关注文化对于人的积极内化作用,培育出更多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较高的人才,并将积极关注学界关于人的理论的新进展,为文化育人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推进高校文化育人。首先,以人学理论为视角,在本文中将文化育人的内涵与外延界定清楚,从人的存在论、本质论、价值论和发展论四个方面阐述文化育人对现实的人的影响。以人学理论透视高校文化育人,其目标是通过文化价值观的整体贯穿,文化对人的影响,实现文化的内化作用,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最终实现人的发展,从这一点上来讲,文化育人的目标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所追求的目标是契合的,体现了高校文化育人对“人”的关注的理论诉求。人作为高校文化育人的一部分,人既可以是高校文化育人的实施者,同时也是高校文化育人的对象,在高校文化育人中,人的存在、人的本质是文化育人实施的对象与基础,而人的价值的实现,人的发展的展开是文化育人所应有的目的。其次,从人的存在论、本质论、价值论和发展论出发,分别探讨当前高校文化育人的理论与实践。人的存在论之人的实践性存在、主体性存在和能动性存在是高校文化育人的起点。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和个体性是高校文化育人的立足点,紧紧抓住人的本质的特点必不可少。当前高校文化育人的价值观建设中必须厘清人的价值论之人的社会价值、个人价值以及价值的群体本位和个体本位。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也要求准确把握价值的属性和特点。人的发展论作为高校文化育人的现实归宿,也是文化育人的人学诉求。本文从人的存在论、本质论、价值论以及发展论四个方面出发,分别分析了当前文化育人在这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成因以及解决建议,丰富了文化育人的理论和实践建设。最后,从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理论建构,人学制度建构和人学实践建构三个方面探讨了文化育人的人学建构。人学理论建构包括人学理念、人学目标和人学内容的建构,人学制度建构要以人为本,建立文化育人的行政组织制度、教育教学制度和机制,人学的实践建构主要从文化育人的课堂建设入手,从传统的第一、第二、第三课堂入手,关注当前的网络课堂建设,形成文化育人的课堂合力,以文化育人的理论、路径和课堂建设三方面的合力,共同推进文化育人的发展。本研究的难点在于以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研究高校文化育人,在研究的深度上还有很多的欠缺,在二者的理论分析以及方法论方面仍然存在不足,这也是本研究后续会注意的问题,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文化育人将面临新的态势,因此,将更加注重研究的时代性和前瞻性。

田雨峰[10](2019)在《广西高校社会实践育人质量提升策略研究》文中提出社会实践育人并不是新的话题,至今已有二十来年的历程,何为实践育人,如何实践育人,如何才算达标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还在不断辨析中等待确认。结合相关政策文件可知,社会实践育人应是集高校、社会、学生等多方因素于一身的综合性教育模式,是真正全面育人,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正处在理性信念、健全人格塑造的关键期,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教育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高校应在整合多方资源的情况下,实现全面发挥发展每位学生之所长,实现真正的育人目标,这不仅是高校自身提升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对高校育人的要求。基于上至对党和国家的政策要求,文件出台的响应,下至高校高呼创新、社会谋求发展,本论文通过考虑相关的利弊和现状调查,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见解,力求为提升高校社会实践育人质量提供些许助力。本文共有四大部分组成:第一章:本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研究的思路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之处和重难点,籍此说明研究广西高校社会实践育人质量提升问题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第二章:本章从“实践育人--社会实践育人--高校社会实践育人”层次上渐进深入分析高校社会实践育人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充分结合理论依据,详细思考社会实践育人功能,创新研究的角度,明确高校社会实践育人的重要性。第三章:本章主要是基于对实际调查数据深入细致的分析,通过数据得出广西高校社会实践育人取得的成果、存在的不足。并进行原因分析,为第五章有针对性地提出育人质量提升策略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佐证。第四章:本章主要结合前期对理论的研究和实际调研的情况分析,进行深入思考,力求从社会、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大学生本身的多个方面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广西高校社会实践育人质量的有效提升,提出行之有效的策略。

二、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素质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素质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选题依据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现状
        (一)关于以人为本思想内涵的研究
        (二)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以人为本关系的研究
        (三)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必要性的研究
        (四)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内在根据的研究
        (五)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实践途径的研究
        (六)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分期与发展经验的研究
    五、研究思路
    六、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理论解读
    第一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解读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构成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
        五、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与特点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理论解读
        一、相关概念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
第二章 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渊源
    第一节 中国历史上的以人为本思想
        一、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二、中国近代的人道主义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思想
        一、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二、人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一、毛泽东:人民主体观,人民动力观,人民利益观
        二、邓小平: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塑造人
        三、江泽民:突出人民本位,关心人民疾苦,维护人民利益
        四、胡锦涛:关照人民利益,坚持共建共享,构建和谐社会
        五、习近平:体察民情,改善民生,保障民主
第三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探索起步(1949—1956)
        一、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提出
        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开始有效开展
        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萌芽
    第二节 曲折前进(1957—1965)
        一、“又红又专”培养目标的提出
        二、“社会主义教育”的全面展开
        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
    第三节 遭遇挫折(1966-1976)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存在
        二、“教育革命”旗帜下的系列政治运动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沦失
    第四节 恢复调整(1977-1988)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地位重新确立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建设逐步恢复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开展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向趋于明确清晰
        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度陷入低徊迷惘
    第五节 改进深化(1989-2001)
        一、重新确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地位
        二、系统设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三、细化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四、着力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五、优化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第六节 创新发展(2002-现在)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顶层政策设计系统清晰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明确呈现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务实有效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充分拓展
        五、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局面开始形成
第四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发展动因
    第一节 传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缺失
        一、以人为本的社会环境的缺失
        二、以人为本的学校资源的缺失
        三、理论研究与实践中的虚空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外部动因
        一、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必然要求和体现
        二、多元文化环境下大学文化创新的要求
        三、网络信息时代教育模式创新的必然要求
    第三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内在动力
        一、大学生的主体诉求与教育者主导地位之间的矛盾
        二、大学生主体需求与教育者教育供给之间的矛盾
        三、大学生自我教育动力与自我教育能力的矛盾
第五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现实路径
    第一节 确立科学理念: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前提
        一、“尊重人”:发挥大学生的价值主体作用
        二、“服务人”:发挥大学生的权益主体作用
        三、“发展人”:发挥大学生的发展主体作用
    第二节 贴近学生生活: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生活世界”理论的内涵要求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学生生活的路径选择
    第三节 满足合理需要: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动力
        一、人的需要的内涵要求
        二、当前大学生的需要现状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满足学生合理需要的路径选择
    第四节 融入人文关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情感支撑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内涵
        二、传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具体路径
    第五节 促进全面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归宿
        一、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要求
        二、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发展目标要求的变迁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后记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第二课堂的学生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缘起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研究成果概览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外研究现状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1.2.5 国内外研究发展态势
    1.3 概念的厘清
        1.3.1 高校第二课堂
        1.3.2 高校第二课堂学生行为
        1.3.3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框架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建构
    2.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点
        2.1.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下的行为本质
        2.1.2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的行为意义
        2.1.3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下行为与思想关系
        2.1.4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行为理论
    2.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支点
        2.2.1 心理学关于行为研究的理论支撑
        2.2.2 教育学关于第二课堂的核心理论
    2.3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研究的理论切入点
        2.3.1 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理论
        2.3.2 新时代第二课堂建设的政策及其思想
        2.3.3 网络与信息数字技术的相关理论
        2.3.4 定性定量的教育研究相关理论
第三章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现实分析
    3.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产生与发展
        3.1.1 行为产生发展机制
        3.1.2 影响行为的因素
        3.1.3 行为影响的因素
    3.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现实形态
        3.2.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发展
        3.2.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现实形态的原因
    3.3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评价
        3.3.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评价的现状
        3.3.2 第二课堂评价现状的原因
第四章 大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研究方法论
    4.1 研究的理论框架
        4.1.1 量化研究的优势与局限
        4.1.2 行为的统计物理研究
        4.1.3 因果关系的误区
    4.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描述数据类型与属性概念
        4.2.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过程描述数据
        4.2.2 学生成长发展数据类型与属性概念
    4.3 行为研究设计
        4.3.1 第二课堂的课程设计
        4.3.2 学生行为的数据记录采集
        4.3.3 学生行为数据的求证与评价
    4.4 团中央“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借鉴与对比
第五章 大学生第二课堂行为研究实践案例
    5.1 案例数据概况
        5.1.1 行为数据的基本情况
        5.1.2 学业成绩基本情况
        5.1.3 毕业去向
        5.1.4 职业发展状态
        5.1.5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数据
    5.2 案例数据的数据挖掘分析
        5.2.1 行为状况统计学分析
        5.2.2 行为与学生发展的关系分析
        5.2.3 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数据研究
第六章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应用
    6.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价值
        6.1.1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状况的观测价值
        6.1.2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状况的判断价值
        6.1.3 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状况的预测价值
    6.2 基于第二课堂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指导思想
        6.2.1 树立“大思政”格局的理念
        6.2.2 巩固增强获得感的内容创新理念
        6.2.3 强化信息技术同步的形式创新理念
    6.3 基于第二课堂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原则
        6.3.1 精准教育原则
        6.3.2 数据研究原则
        6.3.3 评价反馈原则
        6.3.4 行为评价思想的反思
    6.4 基于第二课堂学生行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
        6.4.1 第二课堂组织工作机制
        6.4.2 第二课堂过程管理机制
        6.4.3 第二课堂评价导向机制
        6.4.4 第二课堂支持保障机制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价值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价值
    二、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一)研究的创新点
        (二)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理论概述
    一、实践的生成与发展
        (一)词源学意义上的实践
        (二)知行观在中国哲学中的流变
        (三) “实践”的哲学生成
    二、实践育人的内涵与特征
        (一)实践育人的基本含义
        (二)实践育人的基本特征
    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概念界定
        (一)实践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与实践育人的关系
        (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内涵界定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价值蕴含
        (一)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有效抓手
        (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遵循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集中体现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理论基础和时代依据
    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实践育人的相关观点
        (二)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重要论述
        (三)中西方思想家关于实践育人的思想理论
    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时代依据
        (一)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
        (二)传承家国情怀的时代使命
        (三)回应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四)高校开展“三全育人”的重要举措
第三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基本要义
    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目标指向
        (一)核心目标是品质
        (二)具体目标是知识
        (三)关键目标是能力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内容结构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
        (二)社会服务型实践
        (三)社会考察型实践
        (四)劳动教育型实践
        (五)校园文化型实践
        (六)其他类型的实践
    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形态特征
        (一)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
        (二)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
        (三)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
        (四)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
第四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现状
    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总体情况
        (一)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成效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挑战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现存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现存问题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问题成因
第五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对策
    一、全面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认知
        (一)正确认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目标任务
        (二)科学把握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阶段特征
        (三)合理优化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理念原则
    二、不断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动力来源
        (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动力的构成
        (二)不断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动力来源的原则
        (三)不断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动力来源的实施路径
    三、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协同运作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协同运作的基本要素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协同运作的基本要求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协同运作的实施路径
    四、强化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保障机制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保障机制的基本要素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保障机制的基本要求
        (三)强化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保障机制的构建路径
    五、科学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评价机制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评价机制的基本要素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评价机制的基本要求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评价机制的构建路径
结语 内在需要与现实价值的契合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新时代基于社会实践培育大学生社会公德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及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及创新
第一章 新时代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关系
    第一节 新时代社会实践的概述
        一、新时代社会实践的内涵与类型
        二、新时代社会实践的形式与特点
    第二节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公德
        一、新时代社会公德内涵
        二、新时代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与特点
    第三节 新时代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关系
        一、基于社会实践培育大学生社会公德的理论依据
        二、基于社会实践培育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实践意义
第二章 新时代基于社会实践培育大学生社会公德的现状与优势
    第一节 新时代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社会公德培育现状
        一、大学生了解并参与社会实践情况
        二、通过社会实践培育大学生社会公德路径及效果的现状
    第二节 新时代基于社会实践培育大学生社会公德的优势
        一、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内容逐渐丰富
        二、实践活动参与主体学历层次多样
        三、社会实践教育指导工作不断加强
        四、社会实践教育运行机制逐步建立
第三章 新时代基于社会实践培育大学生社会公德的不足与原因分析
    第一节 新时代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社会公德培育的不足
        一、新时代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社会公德结合不够紧密
        二、高校基于社会实践培育社会公德体系不够完善
        三、大学生缺乏对社会实践培育社会公德功效的认知
    第二节 新时代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社会公德培育不足的原因分析
        一、影响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社会公德培育的外部因素
        二、影响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社会公德培育的内部因素
第四章 新时代基于社会实践培育大学生社会公德的有效路径
    第一节 引导大学生加深对社会实践育德功能的认识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培育要注意差异性
        三、丰富社会实践内容以促进育德功效
    第二节 开展社会实践组织制度创新
        一、设立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专门机构
        二、建立社会实践科学分工制度
        三、完善校企共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支持制度
    第三节 积极探索虚拟空间大学生社会实践育德新路径
        一、发挥大学生在虚拟空间社会实践育德的主体作用
        二、探索虚拟空间大学生社会实践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附录 新时代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社会公德培育的路径研究调查问卷
致谢
个人简介

(5)社会实践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创新点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多学科交叉研究法
        1.4.3 访谈法
2 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概述
    2.1 大学生社会实践概述
        2.1.1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涵
        2.1.2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特征
        2.1.3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基本形式
    2.2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概述
        2.2.1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
        2.2.2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特征
    2.3 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契合点
        2.3.1 社会实践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目标一致
        2.3.2 社会实践蕴含理想信念教育功能
    2.4 社会实践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来源
        2.4.1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2.4.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4.3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
3 社会实践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可行性与作用分析
    3.1 社会实践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可行性
        3.1.1 社会实践是理想信念教育的补充与延伸
        3.1.2 社会实践增强了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
    3.2 社会实践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作用
        3.2.1 实现大学生修身成才的教育目标
        3.2.2 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3.2.3 促使大学生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理性
        3.2.4 社会实践使得大学生理想信念更深刻更成熟
4 社会实践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4.1 社会实践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访谈调查分析
        4.1.1 社会实践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访谈结果
        4.1.2 社会实践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访谈结果分析
    4.2 社会实践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间联系不够紧密
        4.2.2 部分高校培育内容与现实需求相脱节
        4.2.3 大学生服务社会意识有待增强
5 社会实践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探析
    5.1 强化大学生对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的认知能力
        5.1.1 提升大学生自我教育觉悟
        5.1.2 大学生应提高自身责任感和使命感
    5.2 高校构建社会实践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培育体系
        5.2.1 树立“三全育人”工作理念
        5.2.2 将劳动教育纳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培育过程
        5.2.3 将实践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的考核内容
        5.2.4 完善组织架构和规划
    5.3 发挥指导教师在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的关键作用
        5.3.1 配备专业指导教师
        5.3.2 发挥教师主导性作用
    5.4 搭建社会实践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社会平台
        5.4.1 搭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践平台
        5.4.2 推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践社区化、常态化
        5.4.3 发挥政府助力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社会实践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访谈》
作者简介
致谢

(6)实践育人视域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
        1.1.2 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
        1.1.3 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创新之处
2 实践育人相关概念与理论概述
    2.1 实践与社会实践
        2.1.1 实践
        2.1.2 社会实践
    2.2 实践育人
    2.3 思想政治教育
    2.4 相关理论依据
        2.4.1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2.4.2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4.3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
    2.5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2.5.1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涵
        2.5.2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演进
        2.5.3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
        2.5.4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特征
        2.5.5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地位与作用
    2.6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
        2.6.1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的概念
        2.6.2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的具体表现
        2.6.3 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的必要性
3 实践育人视域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分析
    3.1 问卷调查设计与实施
        3.1.1 调查内容的确定
        3.1.2 选择调查对象
        3.1.3 调查研究方法
        3.1.4 调查问卷情况
    3.2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
        3.2.1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逐渐多元化
        3.2.2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更加多样化
        3.2.3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日益标准化
        3.2.4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育人功能逐渐显现化
        3.2.5 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制度逐渐规范化
4 实践育人视域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4.1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的问题
        4.1.1 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认识上存在误区
        4.1.2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
        4.1.3 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缺乏针对性
        4.1.4 制度保障不够完善
    4.2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对社会实践认知不充分
        4.2.2 社会实践组织不够到位
        4.2.3 社会实践活动缺少专业性
        4.2.4 有效的保障制度有待完善
5 实践育人视域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的提升对策
    5.1 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的原则
        5.1.1 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
        5.1.2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
        5.1.3 集体组织与自主实践相结合
    5.2 提高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工作的认识
    5.3 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
        5.3.1 开展丰富的社团活动
        5.3.2 开发社会实践类课程
        5.3.3 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基地
        5.3.4 建设学生创新创业团队
    5.4 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结合
    5.5 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规范化的保障制度
        5.5.1 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制度
        5.5.2 加大社会实践活动的资金保障
        5.5.3 构建激励制度保障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7)大学生第二课堂综合素质教育研究 ——以江西省一般本科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1.3.2 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1.4 课题的主要创新点
2 大学生第二课堂综合素质教育理论与综述
    2.1 大学生第二课堂综合素质教育的理论
        2.2.1 概念界定
        2.2.2 相关理论介绍
    2.2 大学生第二课堂综合素质教育综述
        2.2.1 大学生第二课堂综合素质教育背景
        2.2.2 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目标定位
        2.2.3 大学生第二课堂综合素质教育原则
3 江西省一般本科院校大学生第二课堂综合素质教育的现状
    3.1 教学框架与管理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的运行机制
        3.1.1 教学框架设计不科学
        3.1.2 教学管理不规范
    3.2 课程体系的制度与定位不合理
        3.2.1 第二课堂的课程体系存在制度性与实效性缺陷
        3.2.2 课程体系的定位不准确
    3.3 第二课堂的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
        3.3.1 教师缺少对第二课堂内容的指导
        3.3.2 第二课堂的课程内容科技含量较低
        3.3.3 第二课堂课程内容缺少系统化和科学化设计
    3.4 第二课堂的教育保障不到位
        3.4.1 经费投入不足
        3.4.2 师资配备不合理
    3.5 第二课堂的教育管理评价缺失
        3.5.1 尚未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
        3.5.2 第二课堂活动的考评与学校实际情况不符
4 江西省一般本科院校大学生第二课堂综合素质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4.1 学校管理部门对第二课堂的重视程度不够
        4.1.1 第二课堂的建设思想有待统一
        4.1.2 教学管理机构协同力度较弱
    4.2 综合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
        4.2.1 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联系不紧密
        4.2.2 缺乏学校顶层整体设计以及规范性不足
    4.3 学生第二课堂教育课程内容设计需要完善
        4.3.1 教师难以胜任第二课程内容设计角色
        4.3.2 没有从学生的专业需求设计课程内容
        4.3.3 课程内容设计缺少整体有效性规划
    4.4 校领导对第二课堂教学重要性认识不足
        4.4.1 部分科技课程性质要求投资较多
        4.4.2 学校管理层对第二课堂不够重视
    4.5 综合素质有关评价没有形成体系
        4.5.1 评价标准缺乏可操作性
        4.5.3 教学评价内容形式没有深度
5 江西省一般本科院校大学生第二课堂综合素质教育的对策
    5.1 建立协同合作的第二课堂教学框架设计
        5.1.1 融合以生为本的教学框架理念
        5.1.2 系统建构素质提升与能力塑造的教学框架
    5.2 完善高校第二课堂的课程体系建设
        5.2.1 整合校内外资源建课堂体系的长效机制
        5.2.2 完善高校第二课堂课程体系制度性与实效性方案
    5.3 丰富与完善第二课堂的课程内容
        5.3.1 提升教师对第二课堂课程内容的把控能力
        5.3.2 增强第二课堂教学内容的专业性
        5.3.3 建设系统化和科学化的第二课堂课程内容
    5.4 建立综合素质实施路径效果保障机制
        5.4.1 建立完善的组织和人员保障机制
        5.4.2 加强第二课堂教学的师资和基础设施投入
    5.5 完善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5.5.1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5.5.2 考评机制符合学校实际情况
6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8)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研究 ——来自A高校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高等教育财政的重要性地位日益突出
        1.1.2 第二课堂财政是高等教育财政的有机组成部分
        1.1.3 当前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研究相对滞后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点及不足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
    2.1 高校第二课堂的由来、发展与界定
        2.1.1 高校第二课堂发展缘起
        2.1.2 高校第二课堂主体结构
    2.2 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概述
        2.2.1 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的构成要素
        2.2.2 典型项目投入概述
        2.2.3 部分高校投入概述
        2.2.4 样本高校投入情况
    2.3 文献综述
        2.3.1 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研究总体现状
        2.3.2 高校第二课堂财政经费来源及拨款相关研究
        2.3.3 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评估指标相关研究
        2.3.4 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评估方法应用相关研究
        2.3.5 文献综述小结
    2.4 理论基础
        2.4.1 绩效预算管理理论
        2.4.2 受托经济责任理论
        2.4.3 学生发展与学生参与理论
第3章 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的分析框架
    3.1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效果评估的基本指标
    3.2 样本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的微观执行结构
        3.2.1 直接委托的财政投入
        3.2.2 间接委托的财政投入
        3.2.3 直接委托和间接委托的基本特点
    3.3 学生第二课堂参与度: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的根本体现
        3.3.1 项目实施过程:一个逻辑模型
        3.3.2 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作用机理:一个修正模型
        3.3.3 第二课堂学生参与:反映财政投入效果的根本路径
    3.4 分析框架构建
        3.4.1 基本分析框架
        3.4.2 分析框架的合理性及应用价值
第4章 投入效果(一):基于学习联动的替代数据评估
    4.1 研究数据
        4.1.1 样本选取
        4.1.2 自变量选择
        4.1.3 因变量选择
    4.2 分析方法
    4.3 实证结果
        4.3.1 变量描述性统计
        4.3.2 第一、第二课堂学习联动分析
        4.3.3 第二课堂学习与知识应用
        4.3.4 第二课堂学习与能力成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投入效果(二):基于科研资助的替代数据评估
    5.1 研究数据
        5.1.1 样本选取
        5.1.2 自变量选择
        5.1.3 因变量选择
    5.2 分析方法
    5.3 实证结果
        5.3.1 变量描述性统计
        5.3.2 模糊断点回归假设条件检验
        5.3.3 结果变量与参考变量的关系
        5.3.4 基于断点回归的实证结果分析
    5.4 补充讨论
        5.4.1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5.4.2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投入效果(三):基于志愿服务激励的替代数据评估
    6.1 研究数据
        6.1.1 样本选取
        6.1.2 自变量选择
        6.1.3 因变量选择
    6.2 分析方法
    6.3 实证结果
        6.3.1 变量描述性统计
        6.3.2 A学院改革政策对志愿服务总时长的影响
        6.3.3 A学院改革政策对学生学年平均积点的影响
        6.3.4 A学院改革政策对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
    6.4 对志愿服务投入效果的延伸讨论
        6.4.1 描述性数据统计
        6.4.2 学生志愿服务能力的供需分析
        6.4.3 学生年平均志愿服务时长对责任感自评分的回归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改善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的对策建议
    7.1 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的总体讨论
        7.1.1 历史演变和学校特色构成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的特殊背景
        7.1.2 “黑箱式”投入阻碍“最后一公里”资源有效配置
        7.1.3 科学评估手段缺失影响投入效果的有效发挥
    7.2 改善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的基本原则
        7.2.1 科学的“默认设置”原则
        7.2.2 精准的“投入优化”原则
        7.2.3 系统的“刚柔相济”原则
    7.3 改善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的对策建议
        7.3.1 突出紧扣人才培养目标的财政投入价值取向
        7.3.2 构建范围延展的财政投入效果评估标准
        7.3.3 形成助力学生成长的财政投入综合评估体系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主要结论
    8.2 本文研究展望
附录 A 高校第二课堂经费投入情况访谈提纲
附录 B 样本高校本科生科研立项回访问卷
附录 C 样本高校本科生科研立项问卷数据报告
附录 D 样本高校志愿服务调查问卷
附录 E 样本高校志愿服务调查问卷数据报告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2 高校文化育人的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高校文化育人的理论依据
    2.3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视角选择
    2.4 高校文化育人的经验与教训
3 高校文化育人的存在论透视
    3.1 人的存在论:高校文化育人的起点
    3.2 高校文化育人对人的存在特质认识不足
    3.3 高校文化育人对人的存在特质认识不足的成因
    3.4 以重视人的存在的特质促进文化育人
4 高校文化育人的本质论透视
    4.1 人的本质论:高校文化育人的立足点
    4.2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本质把握方面存在的问题
    4.3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本质把握方面问题的成因
    4.4 以全面把握人的本质促进文化育人
5 高校文化育人的价值论透视
    5.1 人的价值论:高校文化育人的重点
    5.2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价值引导方面存在的问题
    5.3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价值引导方面问题的成因
    5.4 注重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与教育
6 高校文化育人的发展论透视
    6.1 人的发展论:高校文化育人的现实归宿
    6.2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6.3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发展方面问题的成因
    6.4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发展方面问题的解决建议
7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建构
    7.1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理论建构
    7.2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制度建构
    7.3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实践建构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情况

(10)广西高校社会实践育人质量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3.1 国内研究述评
        1.3.2 国外研究述评
        1.3.3 研究现状评述
    1.4 主要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与重难点
        1.5.1 本文创新点
        1.5.2 研究重难点
第二章 高校社会实践育人的理论基础
    2.1 高校社会实践育人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2.1.1 高校社会实践育人的内涵界定
        2.1.2 高校社会实践育人的基本特征
        2.1.3 高校社会实践育人的功能体现
    2.2 高校社会实践育人理念确立的理论依据
        2.2.1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实践育人的理论
        2.2.2 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实践育人的理论
        2.2.3 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规律
        2.2.4 协同理论
    2.3 高校社会实践育人的重要意义
        2.3.1 社会实践育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要求
        2.3.2 社会实践育人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手段
        2.3.3 社会实践育人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
        2.3.4 社会实践育人是提升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必经之路
第三章 广西高校社会实践育人的实证分析
    3.1 广西高校社会实践育人的总体状况
        3.1.1 调查的范围和方法
        3.1.2 调查的基本情况
    3.2 广西高校社会实践育人的主要成果
        3.2.1 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3.2.2 提高了大学生的各项能力
        3.2.3 促进了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
        3.2.4 提高了大学生的理论转化程度
        3.2.5 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
        3.2.6 校内外协力育人进一步加强
        3.2.7 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大幅度扩大
    3.3 广西高校社会实践育人的短板
        3.3.1 对社会实践育人的重视度和投入参差不齐
        3.3.2 社会实践育人的形式和内容仍较为单一
        3.3.3 社会实践育人的专业性较低
        3.3.4 社会实践校内外融合育人不够深入
        3.3.5 社会实践育人的覆盖面仍有局限
        3.3.6 社会实践育人评价不全面
    3.4 广西高校社会实践育人短板的归因分析
        3.4.1 高校社会实践育人效果缺乏衡量标准
        3.4.2 社会实践育人受重视程度较低
        3.4.3 社会实践育人成果和经验缺乏转化、宣传和推广
        3.4.4 专项资金不足,实践基础不完善
        3.4.5 企业和社会团体缺乏育人观
        3.4.6 缺乏专业的社会实践育人队伍
第四章 优化广西高校社会实践育人质量提升的策略
    4.1 提升高校社会实践育人质量应坚持的原则
        4.1.1 方向性原则
        4.1.2 目标性原则
        4.1.3 主体性原则
        4.1.4 系统性原则
    4.2 提升思想认识,形成齐抓共管实践育人的良好局面
        4.2.1 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加强育人顶层设计
        4.2.2 发挥政府引领作用,保障育人工作落地
        4.2.3 转变高校育人理念,突出实践育人功能
        4.2.4 激发学生成才动力,主动参与社会实践
    4.3 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高校社会实践育人体系
        4.3.1 引导社会实践目的有效化
        4.3.2 创新社会实践形式多样化
        4.3.3 突出社会实践内容专业化
        4.3.4 实现社会实践育人成果化
    4.4 明确高校社会实践育人的评价标准
        4.4.1 对学校的评价标准
        4.4.2 对社会组织的评价标准
        4.4.3 对学生的评价标准
    4.5 完善实践育人保障体系
        4.5.1 加强组织保障
        4.5.2 确立指导保障
        4.5.3 落实经费保障
    4.6 构建立体教育平台,校内外协力育人
        4.6.1 创设科学实践课程
        4.6.2 重视实践基地建设
        4.6.3 构建共享交流平台
        4.6.4 创立宣传表彰平台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素质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研究[D]. 王光.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视域下第二课堂的学生行为研究[D]. 王纲.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问题研究[D]. 苌宇慧. 兰州大学, 2021(02)
  • [4]新时代基于社会实践培育大学生社会公德路径研究[D]. 程倩玥. 北方民族大学, 2021(09)
  • [5]社会实践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 田子祎. 河北经贸大学, 2021(12)
  • [6]实践育人视域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研究[D]. 王仕葆.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7]大学生第二课堂综合素质教育研究 ——以江西省一般本科院校为例[D]. 李秉轩.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0(02)
  • [8]高校第二课堂财政投入效果研究 ——来自A高校的经验证据[D]. 陈玲.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9]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透视[D]. 叶长红.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10]广西高校社会实践育人质量提升策略研究[D]. 田雨峰. 桂林理工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大学生社会实践与素质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