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控制技术对GustiloⅢ型胫腓骨折治疗的疗效观察

损伤控制技术对GustiloⅢ型胫腓骨折治疗的疗效观察

谭小波万彬许勐宇刘文和张挺帅

(清远市人民医院骨二科511518)

【摘要】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技术对GustiloⅢ型胫腓骨折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32例胫腓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损伤控制技术分阶段疗法进行治疗。结果32例患者中,骨折一期愈合30例(93.8%),延迟愈合2例(6.2%),没有1例患者出现骨髓炎或者骨不连等并发症。行二期皮瓣转移者,随访5个月后皮瓣均成活,皮瓣血运好且质地柔软。结论损伤控制技术在胫腓骨折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损伤控制胫腓骨折开放性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7-0103-02

TheefficacyofdamagecontroltechnologyforGustiloⅢtypetibiofibulafracturestreatment

【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efficacyofthedamagecontroltechnologyforGustiloⅢtypetibiofibulafracturestreatment.Methodsselect32patientswithtibiofibulafracturesastheresearchobject,whichtreatedinourhospitalfromAugust2012-August2013;Userthedamagecontroltechnologyinstagestherapyfortreatment.Theresultsof32caseswasthat,30cases(93.8%)hadprimaryhealing,2cases(6.2%)haddelayedunion,noneofpatientshadboneosteomyelitisornocomplications.Fortheline2periodflaptransfer,alltransplantedtissuessurvivedafter5months,flapbloodsupplyandqualityofamaterialsoftwasverygood.Conclusiondamagecontroltechnologyintibiofibulafractureshashighapplicationvalueinfracturetreatmentandcanbeapplied.

【Keywords】damagecontroltechnologytibiofibulafracturesopenfracturethecurativeeffect

损伤控制学技术强调快速有效的止血,在短时间内迅恢复机体正常生理状态,纠正患者的缺氧、凝血功能紊乱以及体温过低、酸中毒等临床症状,关闭空腔脏器的损伤或者仅行肠道修补,暂缓重建手术,直到病人病情稳定,各项生理参数基本恢复正常。我院自2012年8月——2013年8月共收治了32例胫腓骨折患者,采用损伤控制技术后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32例胫腓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男23例,女9例,年龄18—60岁,平均34.9±7.2岁,4例患者合并颅脑损伤、2例患者合并胸部损伤、1例患者合并腹部损伤,4例患者合并其他部位骨折。致伤原因方面,15例为交通事故伤,13例为高处坠落伤22例,4例为重物压砸伤。其中ⅢA型骨折8例,ⅢB型骨折21例,ⅢC型骨折3例。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损伤控制技术的分阶段治疗方法,目的在于及时控制患者的出血和感染情况,其治疗的核心思想是采取任何可能的治疗手段来挽救患者的生命,提高生存率,具体如下。

1.2.1第一阶段—手术室治疗:(1)纠正休克。对于合并休克及其他脏器损伤患者,首先应当行液体复苏,建立双静脉通道,同时采取输液、输血等方式恢复血容量,有效控制致命性大出血。如果患者为胸部损伤需要行胸腔闭式引流,如果为腹部出血则需要行填塞止血或脾切除。(2)彻底清创。麻醉成功后对患者的小腿创面进行清创处理,注意先使用肥皂水清洗,而后在采用生理盐水、过氧化氢以及新洁尔灭等进行冲洗。清洗完毕户再次碘伏消毒,铺无菌单,再次进行彻底清创,手术过程中注意清除患者伤口内所有污染物、失活或可疑失活组织。(3)复位固定。对患者行抗牵引复位后,还应当在骨折断端近或者远侧选择安全区域,开展微创操作处理,穿入固定针,需要注意的是应尽量避免在危险区域行穿针处理,同时还要尽可能远离骨折断端。骨折近和远端至少两枚,同时也可以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适当增加针的数量,在患者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时可采取跨关节外固定。在完成牵引复位证实位置良好后,应当行上外固定架连接杆,对于外露的污染骨块在经过冲洗和浸泡后行回植处理。(4)并发症处理:部分合并有血管神经肌腱损伤者应当采取血管神经肌腱吻合术,对合并软组织缺损者以及皮肤缺损的患者需要采用VSD技术,用略大于缺损区的VSD辅料进行覆盖,然后在VSD辅料外面覆盖好半透膜以确保创面处于封闭状态,完成后引流管连接至负压源。待患者创面软组织逐渐好转后在应用二期皮瓣转移或植皮术;同时请其他相关科室处理脑、腹、胸外伤等其他合并损伤进行对症治疗。

1.2.2第二阶段—ICU。手术完毕后将患者送回ICU复苏,给予纠正凝血障碍、低体温以及酸中等处理,解决通气障碍,同时还应当给予呼复温、纠正凝血功能紊乱以及呼吸支持。把患者的患肢抬高,采用碘伏纱条覆盖进针部位,护理人员每日需要对钉道行消毒处理,常规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1.2.3第三阶段—手术室,如果有对腹部或者骨盆出血的病人有填塞无的取出填塞物,(对于患者的脑、腹、胸外伤等其他合并损伤进行对症治疗)这个应该是急诊手术范围第一阶段的事情,生理状态改善且软组织恢复后,部分患者还需要二期行髓内钉或者钢板螺钉内固定等确定性手术,目的在于促进解剖复位早期功能锻炼。部分患者需选择外固定架技术来作为最终治疗手段。

2.结果

32例患者中1例发生创面感染,给予抗炎、换药后一段时间痊愈,24例患者二期行植皮术覆盖创面,2例患者二期行皮瓣转移后创面愈合。骨折一期愈合30例(93.8%),延迟愈合2例(6.2%),没有1例患者出现骨髓炎或者骨不连等并发症。2例延迟愈合患者均为选择外固定架作为最终治疗者,经过调整外固定架同时采取加压处理后28—31周全部愈合。行二期皮瓣转移者,随访5个月后皮瓣均成活,皮瓣血运好且质地柔软,具有较好的弹性。

3.讨论

开放性粉碎性胫腓骨骨折主要是由于高能量损伤而导致的,常见于交通事故和工伤事故,如果治疗措施不当,会导致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或者骨髓炎,部分患者会出现关节功能障碍、截肢、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首先,在纠正患者失血性休克、抢救患者生命的同时,还应当积极行彻底清创处理,原因在于软组织损伤、污染严重,只有采取正确而彻底的清创才能够确保治疗的成功,我们对伤口内所有污染物、失活或可疑失活组织进行清除,尽量不进行剥离等有创,减少对机体生理坏境的干扰和骨折局部失血破坏,从而进行了有效的损伤控制;另外,还需要控制大的活动性出血,小动脉应当采取结扎处理,大血管损伤则需要暂时夹闭,等到骨折复位固定后进行吻合处理;对胫骨外固定不仅符合DCO理论,还可以达到微创的目的,避免骨折局部软组织剥离造成的血供减少,因而成为临床首选方法;损伤早期行VSD可以起到扩张狭窄、闭塞的毛细血管的作用,促进患者血管正常形态以及功能的尽快恢复,还能够减轻炎性反应和组织水肿,促进微循环,加快创面愈合速度。本组32例患者均行VSD,术后给予植皮或者皮瓣转移,再次进行VSD覆盖。术后随访结果表明皮瓣均成活,且血运好,弹性好。

综上所述,对于胫腓骨折采用损伤控制理念指导其相关治疗,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可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洪昌,陈仲,等.损伤控制性手术在多发骨折为主的严重多发伤中的应用[J].创伤外科杂志,2009,11(6).

缺损治疗中的[2]谢春雷,陈孜,等.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外固定架在下肢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应用[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9,29(12).

[3]刘欣伟,商慧娟,等损伤控制原则在骨盆骨折合并大面积皮肤剥脱伤救治中的应用[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0,35(06).

[4]韩飞,陈郑宇,李鑫,刘华兴.改良可灌洗式持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疗效观察[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12(01).

[5]陶海涛,许嘉宁,张志.GustiloⅢ型小腿开放性骨折的治疗现状[J].实用骨科杂志.2013(11).

[6]张宏峰,赵溪林,吴昱成.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远[J].GustiloⅢ型骨折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3(07).

标签:;  ;  ;  

损伤控制技术对GustiloⅢ型胫腓骨折治疗的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