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商业银行员工道德风险防控田歌

浅谈商业银行员工道德风险防控田歌

天津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

摘要:员工道德风险一直是银行业内部管理的一个顽疾,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内外部环境深刻变化,商业银行员工行为也不断变化,加强员工道德风险防控愈加紧迫。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形势下,关注并把握员工道德风险的种种形态,剖析其背后的深层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是推进道德风险管理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商业银行;员工;道德风险

对于银行而言,员工既是利润价值的创造者,又是风险的承担者和管理者。如果在价值创造过程中员工跌破道德底线酿成风险,那么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严重损害银行声誉和社会形象。历来国内外银行频频爆出的员工欺诈和舞弊行为导致重大损失并带来极大声誉损害的重大道德风险事件,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随着当前金融机构深化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关注并紧紧抓住员工道德风险防控,已是各家银行努力实践求索的目标。

一、员工道德风险的释义

道德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内部员工,在经办业务交易和业务产品营销过程中,受利益驱动或各种因素诱导,违反员工职业精神、道德规范所形成的风险隐患聚集。个别员工初期的道德失范行为并不一定在当时对资产形成威胁,其爆发有一个延缓过程,任其发展,风险将逐步聚集。这种风险的发生、发展取决于个人的职业道德品质,如思想观念、价值观、敬业精神等,它一般的表现形式为打乱正常工作秩序,集中的表现则是导致所供职的商业银行处于风险状态或形成资产损失。

二、商业银行内部道德风险的表现形式

(一)懈怠不作为。指长期从事同一岗位对工作失去热情,对周围事情漠不关心,即使明知办事流程不合常理,也懒得计较。甚或办理业务时,有些流程和要素错误能够审核发现,但员工从自身利益出发却故意隐瞒,使得该业务能够轻松过关,追究责任时又相互推脱。

(二)职务侵占。指银行员工利用岗位和职务赋予的权利,挪用银行资金或从事贪污受贿活动,谋取私利。例如柜员利用银行业务流程控制缺陷,将客户资金转入自己帐户挪作他用;客户经理以职务之便在贷款业务中收受贿赂,使利益输送变现为钱权交易。类似行为尤其在社会资金面趋紧、地下钱庄盛行的大背景下愈显突出,严重损害客户利益,损害银行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

(三)内部欺诈。典型特征是员工要么欺上瞒下串通同事作案;要么将银行作为实施诈骗的基地,利用客户信赖银行的心理,以高息为诱饵把其骗至实施非法占有资金目的;甚或同社会不法分子勾结,做里应外合共同骗取银行资金勾当。此类行为在银行的系列案件中并不少见,亦属于银行重拳打击的对象。

(四)严重违规。典型表现是员工利用与客户建立的关系,用个人帐户归集客户资金,代客理财。在内部考核时用以完成任务,客户有资金需要时,调剂帐上的闲钱帮助客户融资还款。这种行为极易与个人私欲迎合而演变为高利贷的短期逐利行为,使银行体系的资金与全社会泛滥的货币暗流之间失去防火墙的功能,引发系统性风险。

三、员工道德风险引发的危害

(一)导致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案件风险带来的损失往往数额巨大,尤其是一些隐藏多年、累积甚多的大案,给银行动辄带来上千万、甚至上亿元损失,有些机构负责人伙同所辖员工的窝案、以及内部人勾结外贼的串通作案损失甚至多达数亿元。这些损失不仅会直接影响银行当年的盈利能力,还会通过监管机构的惩戒间接影响银行经营能力的持续增长。

(二)严重损害银行声誉。信誉是银行的生命,存款人将资金存入银行,就是银行购入原材料,银行发放贷款,就是销售商品。这些过程都是建立在银行与客户相互信任基础之上的。商业银行名誉好、服务质量高,就容易赢得客户的信任,并通过员工道德行为体现。一旦银行员工违反道德规范,给客户带来资金损失,就会失去客户对银行的信任,就会出现存款挤兑,导致金融监管当局的严厉查处,严重的还会威胁银行的生存。

(三)员工的士气将被极大挫伤。一家银行发生风险事件,在社会上形成的负面影响会迅速扩散,媒体会追踪曝光,监管机构会追踪通报,银行内部会作为反面教材反复宣讲,这家机构会承受巨大压力,员工内心也会留下不良记忆。这种负面情绪对外直接影响客户服务水平,对内则影响队伍团结,从而影响银行业绩的创造,甚至会为下一个操作风险事件埋下伏笔。

四、员工道德风险成因剖析

道德风险的形成比较复杂,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既有历史的因素,也有现实的影响。

(一)价值观念出现偏差是导致道德风险发生的根本。市场经济本身所具有的功利性,在激发创造力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各种私欲的膨胀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滋生蔓延。有的员工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当面对外部各种诱惑时,难免会产生一夜暴富的思想和侥幸心理,诱使他们发生道德风险。银行的特殊性质,其带有资源禀赋的一些特殊岗位,就成为这些精神空虚、意志薄弱的人直接侵占或进行利益输送的沃土。

(二)员工思想教育滞后缺乏应有的效果。银行机构普遍偏重于对经营指标的追求,对员工思想教育重视不够,有些基层领导及员工以及员工之间除了工作很少有其他交流。开展思想教育的时效性不强,教育形式单一陈旧、内容不够创新,不能真正触及到员工的内心深处,不能入脑入心,致使员工法制观念淡薄,对于道德风险的行为后果认识不足。

(三)银行员工招录把关不严编制设置存在缺陷。银行在人员录用上重业绩轻操守,只是简单地看业绩,看人际关系,而没有把拟任人选的道德品质作为主要考察内容,致使一些道德品质较差,职业操守不强的人被录用到银行队伍中,而实际工作中对这些人进行考核排名时,经常出现一好遮百丑的现象。

(四)传统的伦理价值观成为诱发道德风险的另一特色因素。中国社会延续着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礼俗习惯。“情”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有特色,在重伦理亲情的乡土社会,法与情理的界限很难划分。

五、有关对策及建议

实施员工道德风险管理的关键在于建立一种机制。在这种机制中,首先是让想犯罪的人没有机会犯罪,其次是让想犯罪的人不敢犯罪,再次是使得制止违规甚至是犯罪成为员工自觉行为,最后是让员工积极参与到引领企业创造美好未来的行动中,使其在促进企业健康成长的同时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构筑牢固的流程防线,在制度设计上防范道德风险。严格落实员工行为排查机制,针对人员道德风险、业务操作风险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加强员工队伍从业行为管理,深入开展员工思想和业务风险双排查。坚持集中排查与日常排查相结合,把职业操守、群防群治、八小时以外监督结合起来,严格排查员工有无不良行为,切实掌握员工工作表现、生活情况、思想动态和倾向性问题,对于可能存在道德风险、蓄意违规的员工,坚决依规严肃处理,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加大责任追究和违规惩戒,提高道德风险成本。银行业的违规常受利益驱动,在员工绩效考核中应充分考量风险成本,将违规行为的检查纳入到绩效考核中,层层签订风险防范责任状,使风险防范责任目标与员工个人利益直接挂钩,增加员工的违规成本。要通过加大对违规处罚的力度,让违规者付出昂贵的代价,使想违规的人能够看到违规后自己应付且必须付出的巨大成本,警示和教育全行员工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发挥违规约束的警示作用。

(三)注重理念引导,积极营造合规经营的健康氛围和环境。各级领导要着力于本行合规环境的营造,通过各类会议、各类场合传导合规理念,在经营管理、管理导向、日常操作上从严要求。各级领导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带头遵章守纪,带头廉洁勤政。对干部、尤其是基层机构负责人的选拔任用,摒弃重才失德的倾向,不仅考虑其市场拓展能力,更应考虑其内控和风险管理的能力,从上到下积极倡导和践行合规理念。鼓励检举违规违章和提供案件线索的行为,给予明确奖励。

(四)真正关爱员工,为其创造良好成长空间。员工心情愉快、身体健康、家庭和谐对工作尤为重要,对避免出现道德风险也很关键。注重以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强化员工对银行的归属感,提升凝聚力、向心力和团队意识。同时,建立专门晋升的通道,使各级员工都有积极向上的空间。尤其是设计针对一线员工的专业晋升通道,通过职级的不断细化,多一些晋升的格子,让员工每隔两三年都有机会爬上格子,获得职级晋升和薪酬的增加,使员工成长与企业成长密切挂钩,彻底摒弃短期行为。

作者简介:

田歌,女,天津财经大学在职研究生,工作单位: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沧县支行

标签:;  ;  ;  

浅谈商业银行员工道德风险防控田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