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建筑精神论文-姜欢笑,王铁军

中国传统建筑精神论文-姜欢笑,王铁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传统建筑精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空间肌理,陕西省,精神故乡

中国传统建筑精神论文文献综述

[1](2018)在《陕西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之根和精神故乡》一文中研究指出陕西是中国文化的天然博物馆,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神故乡。她创造了不同自然气候条件的"场所精神",孕育了宫殿建筑、陵墓建筑、宗教建筑、景观园林、传统民居等丰富的建筑类型。传统建筑解析地域解析地理位置陕西地理环境丰富多样,南北高,中部低,西部高,东部低,区域内山水环绕,地形多样,形成了陕西北部的陕北黄土高原、中部的关中平原和南部的秦巴山区。截然不同的自然和地理环境,使陕西传统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地域(本文来源于《中国勘察设计》期刊2018年02期)

汪慧莲,吴晓敏,窦法楷,谢建斌,王勇胜[2](2016)在《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精神》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文章从儒家上下有序的伦理等级观、天人合一的自然伦理观、不偏不倚的尚中思想等方面介绍儒家思想在中国建筑中的体现。针对当今中国建筑深受现代主义建筑形式影响的特点,提出如何将儒家传统文化体现在现代建筑中。(本文来源于《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期刊2016年03期)

姜欢笑,王铁军[3](2014)在《和谐之美——论中国传统建筑之文化生态与精神复归》一文中研究指出和谐之美是中国传统建筑追求的重要美学原则,中国传统建筑美学深得儒家、道家文化影响,是一种追求心灵复归、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中国传统建筑通过建筑物的美学形态,切合了华夏子民的审美心理,是礼乐之行的完美与统一,它将建筑凝固了礼的精神,并赋予其乐的意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最好的物化表现形式。讲求天人合一的美学境界,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生态追求和审美追求,这一理念也深刻地影响着华夏子民对建筑艺术的认识,也是人们对审美精神复归的家园。这种美学原则应充分利用于当今建筑,并物化成一种精神习惯。(本文来源于《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6期)

郭新,曹梓煜[4](2011)在《现代建筑中的中国传统建筑精神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国传统建筑精神源远流长,在现代建筑发展历程中无不得到体现和发扬。从分析中国传统建筑特征入手,探讨西方现代建筑和中国传统建筑精神之间的互通关系,提出了对当代建筑设计本原问题的一些思考。(本文来源于《后勤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江彬,曾军宏[5](2011)在《人本精神: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文化内核》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传统建筑是以人为本的建筑,始终灌注着关注现世人生的人本主义理性精神。中国传统建筑从营构理念、建筑语汇、空间比例到营构尺度等,都是以人的理解和接受为基础,遵循"人伦之轨模"的设计原则,始终浸润着天人合一、群己和谐、重生知礼的精神追求。由于中国儒道两教都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精神准则之上,而儒道两家又是作为社会主流阶层官家与知识分子的基本信仰,由此而生成的建筑文化也必然具有了人本精神,这便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核及渊源之所在。(本文来源于《作家》期刊2011年02期)

黄薇[6](2009)在《中国传统建筑室内设计之美学精神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几千年的古老中国,在漫长的社会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在这种民族文化中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关于中国建筑室内设计的美学精神,这种精神层面是和世界其他民族有着本质区别的。它注重完整性、偏爱含蓄性和喜欢情节性,本文从几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论述。(本文来源于《中国新技术新产品》期刊2009年07期)

霍光[7](2009)在《简论中国传统建筑室内设计的精神层面》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传统建筑的室内设计与装修(以下简称中国室内设计)具有鲜明的风格。室内设计有叁个层面,即物质层面、技术层面与精神层面。物质层面包括空间界面、家具与陈设;技术层面涉及结构、工艺、规范与标准;精神层面则指凝固于物质层面和体现于技术层面的社会意识和设计者的文(本文来源于《中华建筑报》期刊2009-03-03)

何韶颖[8](2009)在《浅析中国传统建筑的人文精神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比中西方传统建筑精神层面的差异,并分析其隐含的人文精神因素,以探讨中国传统建筑的人文内涵,为国内现代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提供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科学研究》期刊2009年01期)

李伟,陈朝晖[9](2007)在《场所精神的深化与表达——中国传统建筑中文学语言的美学释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建筑语言和文学语言相互组合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试图探讨"建筑意"和"场所精神"的内在关系,进而分别从建筑欣赏的主体环节和建筑创作的客体环节两个角度,来论述文学语言对深化场所精神的意义与方法。(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4期)

谷健辉[10](2004)在《舞的精神:关于中国传统建筑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 ,这一根本精神表现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研究中国传统建筑可以借助于相关的艺术形式 ,如舞。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构成表现出了和舞共通的方面 ,诸如多样的形态变化、丰富的表现内涵。对传统建筑进行深入考察 ,对于我们发掘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 ,引发建筑空间意识的思考 ,展现传统建筑的魅力方面会有很大的价值 ,对于当前的建筑创作也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来源于《高等建筑教育》期刊2004年02期)

中国传统建筑精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文章从儒家上下有序的伦理等级观、天人合一的自然伦理观、不偏不倚的尚中思想等方面介绍儒家思想在中国建筑中的体现。针对当今中国建筑深受现代主义建筑形式影响的特点,提出如何将儒家传统文化体现在现代建筑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传统建筑精神论文参考文献

[1]..陕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之根和精神故乡[J].中国勘察设计.2018

[2].汪慧莲,吴晓敏,窦法楷,谢建斌,王勇胜.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精神[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6

[3].姜欢笑,王铁军.和谐之美——论中国传统建筑之文化生态与精神复归[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4].郭新,曹梓煜.现代建筑中的中国传统建筑精神探讨[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11

[5].江彬,曾军宏.人本精神: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文化内核[J].作家.2011

[6].黄薇.中国传统建筑室内设计之美学精神初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

[7].霍光.简论中国传统建筑室内设计的精神层面[N].中华建筑报.2009

[8].何韶颖.浅析中国传统建筑的人文精神内涵[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

[9].李伟,陈朝晖.场所精神的深化与表达——中国传统建筑中文学语言的美学释义[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10].谷健辉.舞的精神:关于中国传统建筑的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4

标签:;  ;  ;  ;  

中国传统建筑精神论文-姜欢笑,王铁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