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肌肌电图论文-谢燕江,杨智,范正平,罗远明

膈肌肌电图论文-谢燕江,杨智,范正平,罗远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膈肌肌电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信号处理,小波变换,膈肌肌电图信号,心电干扰

膈肌肌电图论文文献综述

谢燕江,杨智,范正平,罗远明[1](2010)在《应用小波变换去除膈肌肌电图信号中的心电干扰》一文中研究指出膈肌肌电图信号是微弱的人体生物电信号,该信号往往受到被测对象自身心电图信号的严重干扰.本文应用小波变换的分析方法,提出了一种心电定位和小波阈值相结合的去心电新算法.该方法在对信号各层小波系数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小波相关系数法确定心电干扰的位置和范围,并用绝对值均值的阈值算法对该范围内的小波系数进行阈值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去除膈肌肌电图信号中的心电干扰,并较好地保留了膈肌肌电图信号的信号特征,为膈肌肌电图信号用于呼吸疾病的分析诊断创造良好的条件.(本文来源于《电子学报》期刊2010年02期)

叶少武,陈昌枝,粱勇,邹艺,冯洁美[2](2006)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膈肌肌电图与肺功能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膈肌是人体的重要呼吸肌,在维持正常通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导致膈肌功能下降的因素,使膈肌极易发生疲劳、乏力,而膈肌疲劳被认为是COPD发展为呼吸衰竭的重要环节[1]。笔者对我院住院的65例慢性阻塞性(本文来源于《医学文选》期刊2006年04期)

陈昌枝,梁勇,叶少武,邹艺,冯洁美[3](2006)在《膈肌肌电图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膈肌疲劳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测定膈神经传导时间(PNCT)及动作电位(AP)幅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膈肌疲劳的诊断意义。方法对4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病人(COPD组)治疗前后进行膈肌肌电图检查,测定PNCT及AP,并与同期22例健康志愿者(志愿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志愿组PNCT左右分别为(7·016±0·516)ms、(7·089±0·531)ms;AP左右分别为(0·508±0·131)mv、(0·573±0·134)mv。COPD组治疗前PNCT左右分别为(7·982±0·563)ms、(7·912±0·692)ms;AP左右分别为(0·405±0·165)mv、(0·388±0·170)mv。COPD组治疗后PNCT左右分别为(7·764±0·509)ms、(7·729±0·520)ms;AP左右分别为(0·613±0·164)mv、(0·599±0·171)mv。志愿组与COPD组治疗前PNCT及AP的差异有高度显着性(P<0·01);志愿组与COPD组治疗后PNCT的差异有高度显着性(P<0·01),而AP的差异无显着性(P>0·05);COPD组治疗前后的PNCT差异无显着性(P>0·05),而AP的差异有高度显着性(P<0·01)。结论PNCT及AP的测定可以评价COPD急性加重期膈肌疲劳,其中AP是检测膈肌的收缩疲劳,而PNCT则是检测神经肌肉连接点的传递疲劳。(本文来源于《广西医学》期刊2006年04期)

郑则广,陈荣昌,王思华,陈思蓓,罗群[4](2004)在《食管膈肌肌电图在呼吸机触发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选自 2 0 0 2 - 0 12 0 0 4 - 0 6以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 4名健康医务工作者为研究对象 ,探讨食管膈肌肌电图 (EMG)应用于呼吸机触发的可行性。方法 实时记录 4名正常人膈肌肌电图和流速的变化 ,建立肌电图触发模型并比较其触发时机与吸气流量出现时机的差异性。结果 肌电图模拟触发信号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达10 0 % ,触发时机比流量出现变化时机早 (2 0± 5 0 )ms。结论 肌电图可用于呼吸机的触发(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内科杂志》期刊2004年11期)

庄立,汤晓芙,樊东升,许贤豪,李本红[5](2002)在《膈肌肌电图在肌萎缩侧索硬化诊断中的应用及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膈肌肌电图 (DEMG)在肌萎缩侧索硬化 (ALS)患者的应用及特点。方法4 3例ALS患者 ,以同心圆针电极用肋间隙进针法分别记录屏气、平静吸气和深吸气时的膈肌肌电活动 ,并以 2 2块健康膈肌结果为对照。 2 8例患者同时接受用力肺活量百分比 (%FVC)测定。结果 所有受检者均无任何并发症。与对照者相比 ,ALS患者屏气时可见自发电位 ;平静吸气时膈肌运动单位动作电位时限 (12 1ms± 2 7ms)延长、波幅对数 (2 5 9± 0 13)及面积对数 (2 72± 0 2 1)增大、多相波比例 (5 3% )和卫星电位比例 (5 % )增多。有临床呼吸困难患者的时限 (13 6ms± 3 6ms)比无临床呼吸困难的患者 (11 6ms± 2 2ms)长。自发电位与临床呼吸困难与 %FVC相关。结论 针极DEMG能从电生理角度评价ALS患者的呼吸功能 ;时限和自发电位是敏感的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杂志》期刊2002年20期)

庄立,汤晓芙,樊东升,许贤豪,蒋景文[6](2002)在《健康人膈肌肌电图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索膈肌肌电图的方法及其在健康人的特点。方法 以同心圆针电极用肋间隙进针法分别记录屏气、平静吸气和深吸气时 1 3位健康受试者的 2 2侧膈肌肌电活动。结果 所有受检者均无任何并发症。屏气时未见纤颤电位和正锐波 ;深吸气时见干扰相或混合相 ;平静吸气时膈肌运动单位动作电位各参数不受侧别、性别、年龄、身高、胸围、腹围影响 ;合并侧别和性别后时限 7 9ms± 0 6ms、波幅 3 1 3 μV± 68μV、面积 3 0 6( μV×ms)± 81 ( μV×ms)、多相波出现率的中位数为 1 9%。结论 膈肌针极肌电图是评价与呼吸有关的神经肌肉功能的不可替代的电生理指标 ;用肋间隙进针法检测膈肌针极肌电图比较安全(本文来源于《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期刊2002年02期)

庄立,汤晓芙,樊东升,许贤豪,李本红[7](2002)在《肌病患者膈肌肌电图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初步探讨膈肌肌电图 (DEMG)在肌病患者的应用及特点。方法 以同心圆针电极用肋间隙进针法分别记录屏气、平静吸气和深吸气时 3 0例肌病患者和 13例 2 2块健康对照者的膈肌肌电活动。19例患者同时接受用力肺活量百分比 (%FVC)测定。结果 所有受检者均无任何并发症。与对照者相比 ,肌病患者屏气时可见纤颤电位及正锐波等自发电位 ;平静吸气时膈肌运动单位动作电位时限和去多相时限均缩短、面积对数减少、波幅对数、多相波和卫星电位无明显变化。自发电位与临床呼吸困难和 %FVC相关。去多相时限异常率高于临床呼吸困难出现率。结论 针极DEMG能从电生理角度评价肌病患者呼吸功能 ;时限和自发电位是敏感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期刊2002年02期)

李增煌[8](2000)在《膈肌肌电图频谱分析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膈肌功能检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病 ( COPD)是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最常见的病因 ,也是引起膈肌疲劳的最常见病因。 COPD患者合并膈肌疲劳明显地影响患者的病程及预后 ,如何早期诊断膈肌疲劳 ,对于COPD患者的病程估计、药物疗效的评价及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华中医学杂志》期刊2000年04期)

李增煌[9](2000)在《膈肌肌电图频谱分析在慢阻肺患者膈肌疲劳诊断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经体表肌电图频谱分析的方法诊断慢阻肺(COPD)患者的膈肌疲劳,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实验组:24例经治疗后缓解的COPD患者,男性16例,女性8例,年龄6132±99岁。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检、X线胸片、心电图和肺功(本文来源于《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期刊2000年03期)

庄立[10](1998)在《膈肌肌电图、膈神经传导及重复电刺激检查方法和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许多神经系统疾病可累及呼吸。故呼吸系统神经电生理检查对其诊治、预后有重要价值。一、膈肌和膈神经解剖生理概要1、膈肌:左右两半,穹隆状弓形向上,起自下六肋内面、胸骨下部后面、腰弓状韧带及上叁位腰椎体,呈上下走行向穹隆中央集中移行为腱膜。膈肌上邻心、肺...(本文来源于《临床神经病学杂志》期刊1998年06期)

膈肌肌电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膈肌是人体的重要呼吸肌,在维持正常通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导致膈肌功能下降的因素,使膈肌极易发生疲劳、乏力,而膈肌疲劳被认为是COPD发展为呼吸衰竭的重要环节[1]。笔者对我院住院的65例慢性阻塞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膈肌肌电图论文参考文献

[1].谢燕江,杨智,范正平,罗远明.应用小波变换去除膈肌肌电图信号中的心电干扰[J].电子学报.2010

[2].叶少武,陈昌枝,粱勇,邹艺,冯洁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膈肌肌电图与肺功能相关性研究[J].医学文选.2006

[3].陈昌枝,梁勇,叶少武,邹艺,冯洁美.膈肌肌电图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膈肌疲劳的临床研究[J].广西医学.2006

[4].郑则广,陈荣昌,王思华,陈思蓓,罗群.食管膈肌肌电图在呼吸机触发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

[5].庄立,汤晓芙,樊东升,许贤豪,李本红.膈肌肌电图在肌萎缩侧索硬化诊断中的应用及特点[J].中华医学杂志.2002

[6].庄立,汤晓芙,樊东升,许贤豪,蒋景文.健康人膈肌肌电图初探[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2

[7].庄立,汤晓芙,樊东升,许贤豪,李本红.肌病患者膈肌肌电图初步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2

[8].李增煌.膈肌肌电图频谱分析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膈肌功能检测中的应用[J].华中医学杂志.2000

[9].李增煌.膈肌肌电图频谱分析在慢阻肺患者膈肌疲劳诊断上的应用[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0

[10].庄立.膈肌肌电图、膈神经传导及重复电刺激检查方法和临床应用[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8

标签:;  ;  ;  ;  

膈肌肌电图论文-谢燕江,杨智,范正平,罗远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