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层动态资源分配论文-唐良瑞,张静

跨层动态资源分配论文-唐良瑞,张静

导读:本文包含了跨层动态资源分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PLC,OFDM,D-S证据理论,跨层

跨层动态资源分配论文文献综述

唐良瑞,张静[1](2012)在《基于证据理论的电力线OFDM多业务跨层动态资源分配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调度策略,该策略采用QoS要求中时延、速率公平性和丢包率叁个评价指标来确定数据包调度优先级。通过为各评价指标分别选取隶属度函数,进而求得基本概率分配值,并利用D-S证据理论的合成法则将叁个评价指标进行融合判决,判决后结果作为层间信息传递给物理(PHY)层,PHY层根据MAC层提供的控制参数,完成子载波、功率和比特的分配,实现跨层资源分配。建立电力线通信(PLC)系统模型,仿真并与现有跨层资源分配算法比较,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根据信道条件在满足多业务用户Qos需求的情况下动态分配资源,在保证系统性能的基础上满足不同业务用户的QoS要求。(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期刊2012年14期)

张静[2](2012)在《电力线通信跨层动态资源分配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作为实现电力线高速通信的核心技术而备受关注,然而传统的OFDM技术无法克服电力线信道时变性和频率选择性衰落的特点。OFDM动态资源分配能够根据用户子载波的信噪比,动态的为每个用户分配子载波并为每个子载波分配比特数和发射功率,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频谱利用率,更好地满足用户服务质量。而将时域和频域的物理层资源分配算法结合起来的跨层资源分配策略由于兼顾上层业务,避免了资源分配的不合理,成为OFDM系统的研究热点。本文以电力线通信OFDM系统资源分配为研究背景,分析了媒体接入控制(MAC)层用户调度策略,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效用函数的调度策略,该策略在指数调度函数中引入满意因子,用满意因子取代指数调度算法中的指数权重因子,构造新的效用函数.根据此效用函数制定跨层用户调度策略,调度策略作为层间信息传递给物理(PHY)层,PHY层根据MAC层提供的控制参数,完成子载波、功率和比特的分配,实现跨层资源分配。本文还提出了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MAC层调度策略,该策略采用QoS要求中时延、速率公平性和丢包率叁个评价指标来确定数据包调度优先级。通过为各评价指标分别选取隶属度函数,进而求得基本概率分配值,并利用D-S证据理论的合成法则将叁个评价指标进行融合判决,判决后结果作为层间信息传递给物理(PHY)层,PHY层根据MAC层提供的控制参数,完成子载波、功率和比特的分配,实现跨层资源分配。最后建立电力线通信(PLC)系统模型,仿真并与现有跨层资源分配算法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所提两种算法均能够根据信道条件在满足多业务用户Qos需求的情况下动态分配资源,在保证系统性能的基础上满足不同业务用户的QoS要求,基于D-S证据理论调度策略的性能略优于改进的基于效用函数的调度策略。(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期刊2012-03-01)

陈刚[3](2012)在《基于缓存动态调整的跨层资源分配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用户缓存受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缓存动态调整的多用户正交频多分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 access,OFDMA)系统跨层资源分配策略。该策略以最大化系统吞吐量为目标,同时满足多用户多业务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要求。在资源分配时,首先根据用户队列状态对用户缓存空间进行动态调整,然后将MAC层分组调度、物理层的子载波、功率与比特分配进行联合设计。仿真结果表明,本策略在保证用户服务质量的同时,提高了缓存的有效利用率,并且在系统吞吐量和丢包率方面也有较大提升。(本文来源于《数据采集与处理》期刊2012年S1期)

仲崇显,李春国,杨绿溪[4](2010)在《多业务MIMO-OFDMA/SDMA系统跨层调度与动态资源分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多业务MIMO-OFDMA/SDMA系统下行链路跨层调度与动态资源分配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在满足各种约束条件的前提下,以最大化系统吞吐量为目标建立了相应的优化模型;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业务类型和子空间距离的用户分组算法,该算法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在每个子载波上对配置有多根接收天线的用户进行分组,从而降低了调度时所需搜索的用户空间的维数;接着,基于所提出的用户分组算法并结合不同业务的优先级提出了一种新的跨层调度和资源分配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跨层信息为每个子载波调度相应的用户组,并为调度到的用户分配相应的系统资源,从而通过最大化每个子载波的吞吐量近似实现了系统整体吞吐量的最大化。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的方案相比,所提算法更好地满足了不同业务用户的QoS要求,并获得了更好的吞吐量性能。(本文来源于《通信学报》期刊2010年09期)

于晓雪[5](2009)在《MIMO-OFDM系统动态资源分配的跨层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MIMO-OFDM技术是OFDM与MIMO技术结合而形成的新技术,它通过在OFDM传输系统中采用阵列天线来实现空间分集,提高了通信质量。由于利用了时间、频率和空间叁种分集技术,大大增加了无线系统对噪声、干扰和多径的容限。在深入研究MIMO-OFDM系统物理层技术的同时,如何将各种物理层技术更加有效地结合以及如何使之与上层算法或协议有效地交互这一问题成为跨层设计的研究热点。在MIMO-OFDM系统中,对基于跨层设计思想的自适应资源分配方案的研究非常具有发展前景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MIMO-OFDM系统研究了一种跨层的资源分配算法。传统的非跨层资源分配算法,没有考虑上层链路的排队、时延等信息,因此不能很好地协调用户间的资源分配,从而造成系统资源的浪费。本文所研究的算法在媒体接入控制(MAC)层建立用户队列状态信息,完成对用户数据的接入控制和队列信息调度;在物理(PHY)层,根据上层的用户队列状态信息,采用比例公平算法为用户分配子信道、比特和功率。本算法实现了跨层信息的交互,有效地解决了资源分配问题。仿真结果表明通过采用所提算法,系统在满足了用户间比例公平性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频谱利用率,降低了功率消耗,其性能优于非跨层资源分配算法。(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9-04-01)

韩明,李晓辉,易克初[6](2008)在《基于区分业务的OFDM跨层动态资源分配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跨层设计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有效的无线系统设计方法。本文针对多业务(实时业务和非实时业务)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提出了一种跨层结构的动态资源分配算法。该算法不仅在物理层上考虑信道状态信息和功率限制条件,而且在MAC层上针对不同类型业务采取不同的调度策略:(1)对于高优先级的实时业务,采用最大化容量的OFDMA策略,在频域上最大限度地利用多用户分集提高频谱效率,在时域上通过时隙的分配来保证时延边界;(2)对于低优先级的非实时业务,在频域上采用基于比例公平的OFDMA策略,在时域上尽力而为地分配时隙。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单层资源分配算法相比,所提算法能够在保证不同业务服务质量(QoS)的前提下,大幅度地提高系统性能。(本文来源于《电路与系统学报》期刊2008年05期)

跨层动态资源分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作为实现电力线高速通信的核心技术而备受关注,然而传统的OFDM技术无法克服电力线信道时变性和频率选择性衰落的特点。OFDM动态资源分配能够根据用户子载波的信噪比,动态的为每个用户分配子载波并为每个子载波分配比特数和发射功率,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频谱利用率,更好地满足用户服务质量。而将时域和频域的物理层资源分配算法结合起来的跨层资源分配策略由于兼顾上层业务,避免了资源分配的不合理,成为OFDM系统的研究热点。本文以电力线通信OFDM系统资源分配为研究背景,分析了媒体接入控制(MAC)层用户调度策略,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效用函数的调度策略,该策略在指数调度函数中引入满意因子,用满意因子取代指数调度算法中的指数权重因子,构造新的效用函数.根据此效用函数制定跨层用户调度策略,调度策略作为层间信息传递给物理(PHY)层,PHY层根据MAC层提供的控制参数,完成子载波、功率和比特的分配,实现跨层资源分配。本文还提出了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MAC层调度策略,该策略采用QoS要求中时延、速率公平性和丢包率叁个评价指标来确定数据包调度优先级。通过为各评价指标分别选取隶属度函数,进而求得基本概率分配值,并利用D-S证据理论的合成法则将叁个评价指标进行融合判决,判决后结果作为层间信息传递给物理(PHY)层,PHY层根据MAC层提供的控制参数,完成子载波、功率和比特的分配,实现跨层资源分配。最后建立电力线通信(PLC)系统模型,仿真并与现有跨层资源分配算法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所提两种算法均能够根据信道条件在满足多业务用户Qos需求的情况下动态分配资源,在保证系统性能的基础上满足不同业务用户的QoS要求,基于D-S证据理论调度策略的性能略优于改进的基于效用函数的调度策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跨层动态资源分配论文参考文献

[1].唐良瑞,张静.基于证据理论的电力线OFDM多业务跨层动态资源分配算法[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2

[2].张静.电力线通信跨层动态资源分配算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

[3].陈刚.基于缓存动态调整的跨层资源分配策略[J].数据采集与处理.2012

[4].仲崇显,李春国,杨绿溪.多业务MIMO-OFDMA/SDMA系统跨层调度与动态资源分配[J].通信学报.2010

[5].于晓雪.MIMO-OFDM系统动态资源分配的跨层设计[D].吉林大学.2009

[6].韩明,李晓辉,易克初.基于区分业务的OFDM跨层动态资源分配算法[J].电路与系统学报.2008

标签:;  ;  ;  ;  

跨层动态资源分配论文-唐良瑞,张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