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cGIS的岑溪市城市生态用地适宜性分析

基于ArcGIS的岑溪市城市生态用地适宜性分析

李春

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

摘要:由于岑溪市生态环境极为敏感,因此需要对现状生态环境进行分析,以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下载的基础数据,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地形分析,根据多种因子得出生态敏感性分析,最后在生态敏感性评价分级图基础上,叠加禁止开发区域,最终形成建设用地适宜性的综合叠加评价。

关键词:地形分析,生态敏感性评价,用地适宜性分析

1、岑溪市现状概况

岑溪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处于广西与广东交界处,大部分地区属云开大山北麓东段的丘陵山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境内山脉为云开大山及勾漏山余脉延伸,地形较为复杂,包括沿黄华河和义昌江两侧结合两侧山体形成的河谷地貌、西南面的高山以及高山平原地貌、中部的丘陵地貌以及西北面的石山地貌。

2、评价方法解析

2.1评价方法

基于生态敏感性和用地适宜性评价原理基础,结合实际和现有资料,通过从生态环境限制和经济社会促激两个层面5项单因子评价指标进行分析评价;对评价区域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在单因子评价基础上,并结合自然保护区、基本农田、文化历史遗产保护地等禁止建设用地因素,进一步划分建设用地的适宜范围及等级。

2.2技术支撑

主要运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对评价区域进行现状模拟、单因子评价、综合叠加等技术处理,获取直观形象的评价图支撑理论分析。GIS技术能快速准确地提取多种生态环境方面的基础信息,生成与更新不同生态因子的专题图,从而克服传统技术手段周期长、操作复杂、景观要素被割裂等弊端,使生态敏感性分析结果更加准确。

2.3评价范围

本次评价将岑溪市市域范围作为评价对象。

2.4单因子确定

城市空间结构模式的选择与城市的自然环境条件紧密结合,具体包括: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应该与城市的地形地貌条件、城市地质条件、气象条件、水文条件紧密结合,规划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应建立在土地利用适应性评价和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基础上,规划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应有利于城市自然空间结构的延续。

根据现状已有资料,将评价因子分为生态环境限制和经济社会促激两个层面。生态环境限制层面,包括坡度、地表水系、高程3个单因子;经济社会促激层面包括建成区用地强度、线状交通影响2个单因子。

2.5单因子分级

对选定的评价因子,将其属性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影响程度,或是对开发利用的支持程度划分为四级,分别赋值5、3、1、0。

编号生态因子属性分级评价值

2.6单因子评价

对现状分析得出的矢量图像,根据以上各评价标准进行赋值、栅格化,按照结果进行重分类,得到以下分析表。

(1)高程影响分析。根据“生态环境应力指数”(EcologicalStressIndex,ESI)、“地表起伏度”(ReliefDegreeofLandSurface,RDLS)与区域开发成本(RDC)的基本关系,即ESI—F(RDLS)b,RDC—f(ESI)。可以得出海拔高度影响一个地区的开发时间和成本,是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之一,海拔高度高的区域相比较海拔高度低的区域开发时间和成本都相对较高。

高程影响分析图坡度影响分析图

(2)坡度影响分析。坡度因子对城市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不同坡度条件下的城市开发建设对区域的生态环境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地形坡度影响城市建设投资规模和开发强度,一般认为坡度低于5%利于建设,5%—10%为较利于建设,10%—25%为较不利于建设,大于25%为不利于建设,不同的城市用地类型也对坡度有一定的要求。

(3)河流分析。地表水系在提高城市景观质量,改善环境、调节水循环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易发生水灾、易被污染的环境因子。合理的开发和保护能为水生生物提供栖息地,并且为居民提供休闲、游憩环境。分析分别按易被破坏程度及其航运利用价值对其本身和周边地区进行分级。

河流缓冲分析图建成区缓冲分析图

(4)建成区用地强度分析。建成区规模是判断城镇集聚效应大小,影响开发投资、工程建设的重要因素。可以通过对评价区域内建成区连片规模大小进行筛选,获得规模较大的主要城镇进行缓冲分析。

(5)重要线状交通影响分析。重要线状交通影响单因子评价指标,主要选择对外联系紧密、对区域发展影响大的洛湛铁路、岑罗铁路、广昆高速公路、包茂高速公路、及207国道和324国道等进行线状缓冲分析。

线性交通缓冲分析图

3、生态敏感性判别

运用GIS进行综合叠加计算得到的综合评价值,从1.0(敏感度高)~5.0(敏感度低)变化。将其按生态敏感性分为四级,得到生态敏感性评价图。具体如下:

(1)生态敏感度高。开发环境补偿费用很高,环境对人工破坏、干扰承受能力很弱,恢复很困难。主要分布于江河湿地及其周边地区。主要分布于以林草地为主的山地、丘陵地区。

(2)生态敏感度较高。生态敏感度较高:开发环境补偿费用较高,环境对人工破坏、干扰承受能力较弱,恢复缓慢。

(3)生态敏感度一般。生态敏感度一般:开发环境补偿费用较低,环境对人工破坏、干扰的承受能力较强,系统恢复能力较强。

(4)生态敏感度较低。生态敏感度较低:开发环境补偿费用低,环境对人工破坏、干扰的承受能力强,恢复能力强。

根据生态敏感性判别和结合区域内的森林公园分布,本研究将评价区域内的建设用地适宜性分为不适宜、较不适宜、适宜3个级别。

生态敏感性分析图

(1)不适宜建设用地

——黄华河义昌江沿江以及南渡镇吉太森林公园片区

包括生态敏感性分析中生态敏感度高的地区,主要分布于江河流域和一些森林公园,应特别注重黄华河、义昌河沿岸一定范围内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以及生产、生活污水排放问题,确保生态敏感区域的生态平衡。

(2)较不适宜建设用地

——三堡、波塘以及梨木镇区域

包括生态敏感性分析的生态敏感度较高的用地,主要分布于评价区域西北以及东南部的大面积山地、丘陵地区。主要包括三堡镇、波塘镇以及梨木镇。此类用地生态敏感度较高,一般不适宜进行建设开发,但也可以在规划引导下,进行少量的、低密度的旅游设施建设。

(3)适宜建设用地

——马路至归义一带,以及安平至糯垌一带,水汶镇一带

包括生态敏感性分析的生态敏感度一般和生态敏感度较低的用地,主要分布于两江交汇处地势较平坦的用地以及峡谷丘陵之间。主要包括:岑城镇城区,马路镇、归义镇镇区,安平镇、糯垌镇、水汶镇镇区,及周边高速公路、铁路交汇片区。此类用地生态敏感度不高,可以进行低密度的、少量的开发建设。

4、小结

本次研究是在岑溪市进行新一轮的总体规划编制的背景下完成的,充分吸收喝运用了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科学、合理、系统的梳理,同时引入多因子gis评价方法,使适应性评价具有更强的适用性,增强其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铭,郭蒙.基于GIS技术的传统城市规划用地评价方法—以莆田为例.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9137:264-268

[2]展安,宗跃光,徐建刚.基于多因素评价GIS技术的建设适应性分析—以长汀县中心城区为例.华中建筑第26卷3/2008:84-88

[3]尹海伟,徐建刚,陈昌勇,孔繁华.基于GIS的吴江东部地区生态敏感性分析.地理科学,2006,26(1):64-69

标签:;  ;  ;  

基于ArcGIS的岑溪市城市生态用地适宜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