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质异能位移论文-于金库,李东春,高发明

同质异能位移论文-于金库,李东春,高发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同质异能位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超导体,铊钡钙铜氧,化学键,穆斯堡尔效应

同质异能位移论文文献综述

于金库,李东春,高发明[1](2006)在《Tl_2Ba_2Ca_2Cu_3O_(10)的化学键性质和同质异能位移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在Tl2Ba2Can-1CunO2n+4(n=1,2,3,4)系列超导性氧化物中,Tl2Ba2Ca2Cu3O10具有最高Tc值(125 K).利用电介质的平均能带模型计算了Tl2Ba2Ca2Cu3O10的局域化学键参数,得到Cu(1)-O键的共价性为0.561,Cu(2)-O键的平均共价性为0.296.应用化学环境因子计算了57Fe在Tl2Ba2Ca2Cu3O10中的穆斯堡尔同质异能位移,证实了57Fe在低掺杂时以Fe3+和Fe4+离子形式占据Cu(1)位置,而在高掺杂时以Fe3+和Fe4+离子形式分别占据Cu(1)和Cu(2)位置.结果表明,化学键理论计算有助于复杂晶体的穆斯堡尔谱的正确分析.(本文来源于《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期刊2006年03期)

李哲,刘惠珍,徐文东,叶大年,马玉光[2](1999)在《磷酸盐矿物中Fe~(2+)同质异能位移与配位数之间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已发表的磷酸盐矿物的同质异能位移参数和键长参数,确定了磷酸盐矿物中同质异能位移与配位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对磷酸盐矿物中键长 d=0.200 7~0.237nm的6次配位的八面体位置来说,Fe2+同质异能位移处于1.18~1.274mm/s范围中,而对具有键长 d=0.200~0.2134nm的5次配位的畸变双锥或单锥来说,Fe2+同质异能位移为1.10~1.16mm/s.这表明同质异能随键长的增加而增加.这样,可以根据同质异能位移来决定配位数.(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1999年05期)

李哲[3](1995)在《硅酸盐矿物中Fe~(2+)离子同质异能位移与平均有效离子半径之间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同质异能位移是矿物的重要穆斯鲍尔参数之一,本文首次讨论了硅酸盐矿物中硅酸盐矿物中Fe2+离子的同质界能位移Is与离子的平均有效半径r-之间的关系,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简单线性力程IS(mm/s)=0.58r-+0.695来表示,其相关系数R=0.93。本文还根据同质异能位移与原子核处s电子密度之间的关系,定性地解释了上述线性方程。(本文来源于《矿物学报》期刊1995年03期)

李哲[4](1995)在《硅酸盐矿物中Fe~(2+)离子的同质异能位移与平均原子间距之间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60年代的研究就已表明,同质异能位移主要决定于铁的价态、配位数以及自旋态,后来,李哲和Grave发现,在岛状硅酸盐中,Fe~(2+)离子的同质异能位移与平均原子间距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包括岛状、链状和层状等在内的硅酸盐中Fe~(2+)离子的同质异能位移与平均原子间距之间的关系,发现在它们之间可以用一线性方程表示,并对它给出了定性的解释.(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1995年07期)

李哲,E,De,Grave[5](1994)在《岛状和双岛状硅酸中Fe~(2+)同质异能位移与键长和键强度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同质异能位移δ、四极分裂△E_Q(或四极位移εQ)和磁超精场H_(hf)是3个由穆斯堡尔谱学测定的重要物理量.众所周知,这些参数与穆斯堡尔原子的配位数和电子状态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许多文献资料(例如Bancroft)表明,随着价态和氧的配位数的不同,许多矿物中铁(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1994年18期)

同质异能位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根据已发表的磷酸盐矿物的同质异能位移参数和键长参数,确定了磷酸盐矿物中同质异能位移与配位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对磷酸盐矿物中键长 d=0.200 7~0.237nm的6次配位的八面体位置来说,Fe2+同质异能位移处于1.18~1.274mm/s范围中,而对具有键长 d=0.200~0.2134nm的5次配位的畸变双锥或单锥来说,Fe2+同质异能位移为1.10~1.16mm/s.这表明同质异能随键长的增加而增加.这样,可以根据同质异能位移来决定配位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同质异能位移论文参考文献

[1].于金库,李东春,高发明.Tl_2Ba_2Ca_2Cu_3O_(10)的化学键性质和同质异能位移研究(英文)[J].ChineseJournalofChemicalPhysics.2006

[2].李哲,刘惠珍,徐文东,叶大年,马玉光.磷酸盐矿物中Fe~(2+)同质异能位移与配位数之间关系[J].科学通报.1999

[3].李哲.硅酸盐矿物中Fe~(2+)离子同质异能位移与平均有效离子半径之间的关系[J].矿物学报.1995

[4].李哲.硅酸盐矿物中Fe~(2+)离子的同质异能位移与平均原子间距之间的关系[J].科学通报.1995

[5].李哲,E,De,Grave.岛状和双岛状硅酸中Fe~(2+)同质异能位移与键长和键强度的关系[J].科学通报.1994

标签:;  ;  ;  ;  

同质异能位移论文-于金库,李东春,高发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