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时期论文-徐峰

良渚时期论文-徐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良渚时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良渚,环太湖,水资源管理

良渚时期论文文献综述

徐峰[1](2019)在《良渚时期环太湖地区的水资源管理——以良渚古城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良渚人因水而生,水为他们提供了赖以为生的生业基础。自良渚文化之前的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时期开始,这些最早的江南定居者就持续地在和水打着交道——适应水、管理水、改造水。在这样的过程中,良渚人的社会不断壮大,厚实的经济基础和充足的劳动力为良渚人营建大型工程,如水城、水坝、祭坛等积累了社会实力成本,这些大型工程也展示了良渚人的社会复杂化程度。对水资源的投资和管理刺激了大范围的共同体的合作,很可能也曾引发冲突。良渚文化中社会与水的辩证关系可以说是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社会进程的重要动力之一,并且这种动力在后来的历史时期直到当今社会一以贯之。(本文来源于《中原文化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赵今[2](2019)在《环太湖地区后良渚时期考古学文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后良渚时期是指环太湖地区良渚文化之后的新石器时代末期阶段,这一时期包括两个考古学文化——钱山漾文化和广富林文化。后良渚时期的环太湖地区处于龙山时代文化动荡的大环境中,文化面貌和社会结构均发生了变化。本文的内容共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对论文研究的时间、空间、对象等概念进行界定,确定本文研究对象为钱山漾文化和广富林文化,简要介绍环太湖地区后良渚时期考古学文化的研究简史及现状。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叁章,是后良渚时期两个考古学文化的基础研究。通过对两个考古学文化典型遗址的分析,分别对钱山漾文化和广富林文化的分期和年代进行探讨。最终将钱山漾文化分为早中晚叁期,年代为BC2400~BC2200,将广富林文化分为早晚两期,年代为BC2200~BC1900。第叁部分主要研究环太湖地区后良渚时期考古学文化的纵向关系。通过对各文化内涵面貌的对比,分析良渚文化、钱山漾文化、广富林文化、马桥文化相互之间的继承与发展,探索该时期考古学文化的源流问题。第四部分是环太湖地区在后良渚时期与周边地区的横向交流。与环太湖地区相邻的区域可划分为北方、西方、南方叁大块,钱山漾文化时期与广富林文化时期,在其周边地区的各考古学文化中或多或少发现了环太湖地区文化因素,表明了文化间曾发生过不同程度的交流往来,呈现了文化间互动的动态格局。(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5-01)

陈明辉[3](2019)在《环太湖地区史前时期头向传统的区域差异及演变——兼谈良渚古城崛起的背景》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陶器组合的研究可知马家浜时期环太湖地区太湖西部、太湖北部和太湖南部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这种差异在崧泽至良渚时期逐渐减弱,反映了这一区域日渐加强的文化同化和融合,这一过程在墓葬头向传统的区域差异及演变上也有所显示。良渚古城区的丧葬传统及玉器随葬和部分陶器等与苕溪下游乃至巢湖流域有着最为紧密的关系。根据墓葬头向的研究,在整个环太湖良渚时期墓葬普遍以南向为主导之时,良渚古城区仍存在两种采用不同头向传统的人群。(本文来源于《博物院》期刊2019年02期)

方向明[4](2019)在《浙江德清发现良渚文化玉器加工作坊遗址群》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初鸣遗址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雷甸镇杨墩村中初鸣组。这一区域距离良渚遗址群18公里,毗邻今天的苕溪和京杭大运河,面向广袤的太湖平原。据民国(1932)《德清县新志》卷二记载:“中初鸣、下初鸣、桑育、高桥,地中时掘有杂角古玉及圈环步坠等物,质坚(本文来源于《中国文物报》期刊2019-02-22)

薄小雪[5](2018)在《来自良渚时期的鳄鱼牌杯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良渚文化中发现了各种各样的陶杯,形状各异。如现代感十足的圆桶杯,古典美女般的束腰杯,有动感的带流宽把杯。每一件杯子都有它的独特韵味。本文介绍的这件陶杯,不仅因为它有独特的标志,而且它与良渚古城城墙的年代有着密切的关联。这件杯子通高20厘米,底部的直径约有15厘米(图1)。如此的尺寸,不仅显示了其超大的容量。从其形状看更似一只憨态可掬的小企鹅。杯子的嘴部,被捏制成一个扁平略上翘的流。颈(本文来源于《杭州文博》期刊2018年02期)

金涛[6](2018)在《基于GIS的良渚时期人地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良渚文化遗址是长江流域古文明遗址中的典型代表之一,良渚文化的发展、繁荣和消亡与古环境及古气候之间的关系即“良渚时期人地关系”的研究也一直是良渚文化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地理信息系统(即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种采用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分析、模拟的数据库系统,GIS在国内的考古学研究中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应用。随着良渚文化考古资料的不断涌现,笔者试图借助遥感、GIS等工具对良渚遗址群的人地关系进行一些有意义的研究。笔者搜集了大量的良渚文化考古与古环境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良渚遗址群考古资料,结合良渚遗址群范围内的高程数据、遥感影像数据等,建立了良渚遗址群地理信息系统。然后对研究区域进行了数字地形分析、遗址群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和古东苕溪水文分析等。经过分析和初步探讨,得出以下结论:1.良渚地区具有先天的自然环境优势。如良渚古城位于叁面环山的C形盆地内部,有利的地形条件能够减缓暴雨、大风和寒流的直面侵袭,也间接增加了良渚先民的生存机会,成为当地人长期生活的“避风港”。遗址所在地区整体位于河口冲积平原附近,海拔较低,也拥有充沛的地上地下淡水资源。2.良渚遗址群从遗址空间分布特征上看呈两个中心聚集分布,以良渚古城为主中心聚集区,以及以庙前遗址周围为副中心聚集区。从聚集方式来看,主中心周围是向古城即权力行政中心聚集,而副中心周围则是向大型村落聚集。3.从苕溪改道分析看,卞家山码头南侧的古水域很有可能就是北苕溪与中苕溪汇合之后的河流,并且一直东流汇入太湖与钱塘江大通道水域。良渚先民的生活居住等选址都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首先为满足生存需要选择有充足淡水资源和适宜种植土地资源的地区,并且为了安全长期的生存,先民在选址上明显选择了有利躲避自然灾害的地形。同时良渚先民对周围环境的改造同样不能忽视,水利工程、码头等设施的建设充分展示了他们不仅仅是被动地选择和适应环境,而是已经具备了改造环境的能力。总之,良渚文化是在良渚先民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下繁荣起来的。(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8-05-01)

郑云飞[7](2018)在《良渚文化时期的社会生业形态与稻作农业》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考古遗址的植物遗存和稻作农耕遗迹调查和发掘成果,对新石器时代晚期良渚文化时期的社会生业形态和稻作农耕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勾勒出良渚稻作农业文化体系的生业形态特点:稻米生产发达,瓜、果、蔬菜等种植业结构完备,采集食物作为补充。以河道、水渠、田塍为基本要素的灌溉农业的成熟,以翻耕、除草为代表的栽培技术的改进,以选留良种和无性繁殖为特点的品种选育和繁育技术的进步等促进良渚文化时期的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表现为农作物驯化历程基本完成,农业生产规模扩大,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等。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加速了社会分工和复杂进程化,增强开展大型工程建设的能力,为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本文来源于《南方文物》期刊2018年01期)

宋建,赵东升,李溯源,徐燕[8](2016)在《上海广富林遗址2012年南京大学发掘区良渚文化时期墓葬发掘简报》一文中研究指出2012年上海市博物馆、南京大学历史系等单位对广富林遗址进行了发掘,在南京大学发掘区发现良渚文化时期墓葬10座。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随葬品以陶器为主,还有少量玉器和石器。根据墓葬开口层位、随葬品组合、典型陶器演变序列判断,10座墓葬年代存在早晚差异,其中早期墓葬3座,中期1座,晚期4座,另有2座因被晚期水沟打破不见随葬品而未能断代。墓葬均位于高土台上,反映了良渚先民择高处而葬。这批墓葬的发掘为研究良渚文化的丧葬习俗提供了新资料。(本文来源于《江汉考古》期刊2016年04期)

秦洪伟[9](2015)在《东方上古的城建美学——良渚时期图符内涵与建筑文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良渚古城遗址及其建筑形制的考古发现,呈现出良渚先民的心造境界,巨大的土筑祭坛见证了良渚先民共同的文化信仰,蕴藏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知行合一、向上向善的实践美学特质。良渚时期建筑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华夏民族建筑美学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并不断启迪古老华夏建筑文明与现代人居智慧。(本文来源于《美术大观》期刊2015年06期)

李力行,叶凤[10](2013)在《中华玉文化中心第四届年会在良渚召开》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通讯员 李力行 余杭站 叶凤)昨天,良渚遗址遗产价值对比研究之“玉器·玉文化·夏代中国文明”学术研讨会暨中华玉文化中心第四届年会在余杭良渚开幕。来自故宫博物院、内地16个省市区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的80余位知名考古专家学者出席开幕式。市政协主席(本文来源于《杭州日报》期刊2013-12-25)

良渚时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后良渚时期是指环太湖地区良渚文化之后的新石器时代末期阶段,这一时期包括两个考古学文化——钱山漾文化和广富林文化。后良渚时期的环太湖地区处于龙山时代文化动荡的大环境中,文化面貌和社会结构均发生了变化。本文的内容共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对论文研究的时间、空间、对象等概念进行界定,确定本文研究对象为钱山漾文化和广富林文化,简要介绍环太湖地区后良渚时期考古学文化的研究简史及现状。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叁章,是后良渚时期两个考古学文化的基础研究。通过对两个考古学文化典型遗址的分析,分别对钱山漾文化和广富林文化的分期和年代进行探讨。最终将钱山漾文化分为早中晚叁期,年代为BC2400~BC2200,将广富林文化分为早晚两期,年代为BC2200~BC1900。第叁部分主要研究环太湖地区后良渚时期考古学文化的纵向关系。通过对各文化内涵面貌的对比,分析良渚文化、钱山漾文化、广富林文化、马桥文化相互之间的继承与发展,探索该时期考古学文化的源流问题。第四部分是环太湖地区在后良渚时期与周边地区的横向交流。与环太湖地区相邻的区域可划分为北方、西方、南方叁大块,钱山漾文化时期与广富林文化时期,在其周边地区的各考古学文化中或多或少发现了环太湖地区文化因素,表明了文化间曾发生过不同程度的交流往来,呈现了文化间互动的动态格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良渚时期论文参考文献

[1].徐峰.良渚时期环太湖地区的水资源管理——以良渚古城为中心[J].中原文化研究.2019

[2].赵今.环太湖地区后良渚时期考古学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9

[3].陈明辉.环太湖地区史前时期头向传统的区域差异及演变——兼谈良渚古城崛起的背景[J].博物院.2019

[4].方向明.浙江德清发现良渚文化玉器加工作坊遗址群[N].中国文物报.2019

[5].薄小雪.来自良渚时期的鳄鱼牌杯子[J].杭州文博.2018

[6].金涛.基于GIS的良渚时期人地关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

[7].郑云飞.良渚文化时期的社会生业形态与稻作农业[J].南方文物.2018

[8].宋建,赵东升,李溯源,徐燕.上海广富林遗址2012年南京大学发掘区良渚文化时期墓葬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2016

[9].秦洪伟.东方上古的城建美学——良渚时期图符内涵与建筑文化研究[J].美术大观.2015

[10].李力行,叶凤.中华玉文化中心第四届年会在良渚召开[N].杭州日报.2013

标签:;  ;  ;  

良渚时期论文-徐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