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孝道教育论文-渠爱连

家庭孝道教育论文-渠爱连

导读:本文包含了家庭孝道教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家庭教育,孝道文化,价值

家庭孝道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渠爱连[1](2019)在《新家庭教育中弘扬孝道文化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孝道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优势资源,作为开展新家庭教育的切入点,可引领中国家庭教育正向发展,对改变家长教育观念、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追求家庭和谐和社会文明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吕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赵振锋[2](2018)在《从《教子寻亲》看传统社会家庭教育中的孝道层次》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社会认为以孝为核心的道德素质首先是在家庭教育中形成的,主张教子读书应求知孝明理,这种根深蒂固的孝悌观念也深深地影响了传统戏剧发展。南戏中有不少与孝有关的剧目,其中《教子寻亲》显着体现了中国传统孝道的内涵层次以及传统家庭中孝道传承的典型模式。文章着重从《教子寻亲》郭氏家庭教育中道德培养、勤学教育、孝道教养叁个层面,研究传统社会孝道内涵和孝道践行的终始之别,并进一步探析传统社会家庭教育对孝道传承的意义和作用。(本文来源于《长治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王红[3](2018)在《孝与非孝:现代家庭孝道教育的两难处境——从近代孝道之争说起》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孝"与"非孝"之争归根结底是专制与民主两种价值观在文化上的较量,文章认为,今天孝道价值虽然重新被提倡,但在现代家庭教育中依然面临两难境地:重孝道则轻民主,重民主则轻"孝道"。若要兼顾民主之自由和孝道之规范,唯有寻求孝道现代化和民主中国化的契合与协同,只有如此,才可能实现现代家庭孝道教育。(本文来源于《新疆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5期)

吕飞[4](2018)在《《弟子规》中“孝道”思想及其在家庭教育中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伦理本位的中国社会,家庭教育首要解决的是"孝道"的培育和践行问题。然而,当下中国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导致了"孝道"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弟子规》中蕴含着丰富的"孝道"思想,阐发其中优秀的文化思想,进行科学的教育解读,对儿童健全品格的塑造,家庭关系的维系,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读与写(教育教学刊)》期刊2018年01期)

王中教,樊丽琴[5](2017)在《“2—1”核心家庭视角下孝道教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孝道作为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内容,富有底蕴与内涵的人文精神、普遍的伦理道德,对构建中华传统人本主义理论体系,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当下的孝道教育蕴含着丰富的养老敬亲教育、感恩教育、爱国教育和博爱教育等内容。"核心家庭"视角下孝道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表现为:传统文化浸润心田、经典义理涵养人格、感恩孝悌和谐社会。可以从父母的行为示范、加强传统文化的认同、孝道义理的现代性诠释、社会舆论的文化熏陶、制度建设的保障落实等几个途径促进核心家庭视角下的孝道教育。(本文来源于《考试与评价》期刊2017年07期)

杨婷婷[6](2015)在《试论家庭教育中孝道教育的缺位与回归》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在所说的孝道教育往往只是停留在学校层面,忽视了家庭教育对孝道教育的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本文从孝道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缺失的现状入手,分析孝道缺失的家庭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在家庭教育中进行孝道教育的对策。在家庭教育中加强孝道教育不仅对家庭的和睦幸福有重要影响,而且对社会养老问题和社会和谐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5年A3期)

盛桂颖[7](2013)在《“421家庭”模式与孝道教育研究——以阜新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421家庭"模式,助推着社会老龄化的趋势,也使年青一代面临着现实生活压力与赡养双方老人的沉重负担,对传统的孝意识和孝行为产生了冲击。本文从国情和伦理观念这一基点出发,来探讨人口老龄化、"421家庭"模式普遍化状况下开展孝道教育的意义和方法,以促进和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的和谐人际关系。(本文来源于《前沿》期刊2013年20期)

段雪辉[8](2012)在《家庭变迁中的孝道危机及学校教育的应对》一文中研究指出"孝"可谓中国深厚文化传统的核心。工业文明带来的社会变迁动摇了中国孝道的社会基础,对孝道构成了巨大的冲击。在众多因素中,家庭的变迁可以说尤为重要。本文从家庭变迁的视角对孝道危机进行了审视并提出学校教育的应对之策。(本文来源于《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期刊2012年26期)

李少玉[9](2012)在《传统孝道与家庭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青少年品格的培养主要依靠家庭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传统的家庭教育内容和方式也逐渐产生了变化,出现了一些误区,误区之一就是淡化了孝道教育,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加强家庭孝道教育是解决当今家庭道德危机的重要手段,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从小注重对青少年的孝道培养,以提高青少年的道德水平,健全青少年的人格。(本文来源于《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郭学渊[10](2010)在《青少年孝道教育——家庭教育之基》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是立国之本,而作为教育源头的家庭教育更是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不容忽视。笔者认为,家庭教育应从孝道教育抓起,把加强青少年孝道教育作为提高家庭教育工作成效的一个基础。本文通过分析孝道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涵义及关系,阐述了在家庭教育中进行孝道教育的优势,并提出了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加强青少年孝道教育,最后阐述了加强青少年孝道教育的重要性。(本文来源于《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05期)

家庭孝道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传统社会认为以孝为核心的道德素质首先是在家庭教育中形成的,主张教子读书应求知孝明理,这种根深蒂固的孝悌观念也深深地影响了传统戏剧发展。南戏中有不少与孝有关的剧目,其中《教子寻亲》显着体现了中国传统孝道的内涵层次以及传统家庭中孝道传承的典型模式。文章着重从《教子寻亲》郭氏家庭教育中道德培养、勤学教育、孝道教养叁个层面,研究传统社会孝道内涵和孝道践行的终始之别,并进一步探析传统社会家庭教育对孝道传承的意义和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家庭孝道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1].渠爱连.新家庭教育中弘扬孝道文化的价值[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9

[2].赵振锋.从《教子寻亲》看传统社会家庭教育中的孝道层次[J].长治学院学报.2018

[3].王红.孝与非孝:现代家庭孝道教育的两难处境——从近代孝道之争说起[J].新疆社会科学.2018

[4].吕飞.《弟子规》中“孝道”思想及其在家庭教育中的意义[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

[5].王中教,樊丽琴.“2—1”核心家庭视角下孝道教育研究[J].考试与评价.2017

[6].杨婷婷.试论家庭教育中孝道教育的缺位与回归[J].考试周刊.2015

[7].盛桂颖.“421家庭”模式与孝道教育研究——以阜新市为例[J].前沿.2013

[8].段雪辉.家庭变迁中的孝道危机及学校教育的应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

[9].李少玉.传统孝道与家庭教育[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2

[10].郭学渊.青少年孝道教育——家庭教育之基[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

标签:;  ;  ;  

家庭孝道教育论文-渠爱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