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论文-李刚森,赵林秀,王培义,苏豪,翟家彬

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论文-李刚森,赵林秀,王培义,苏豪,翟家彬

导读:本文包含了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协同效应

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论文文献综述

李刚森,赵林秀,王培义,苏豪,翟家彬[1](2016)在《N,N'-对苯二亚甲基-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AEO_9复配体系表面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对二氯苄(XDC)和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为原料,合成了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N,N'-对苯二亚甲基-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XBDDMA)。产物结构经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碳谱(~(13)C NMR)进行了确认。研究了XBDDMA与脂肪醇聚氧乙烯(9)醚(AEO_9)按不同摩尔比复配所得体系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平衡表面张力(γ_(cmc))及动态表面张力。结果表明,当n(XBDDMA)∶n(AEO_9)=1∶9~9∶1时,随XBDDMA含量增加,复配体系的cmc先降低后升高,表面活性剂分子在表面上的极限占有面积(A_(min))持续降低,当n(XBDDMA)∶n(AEO_9)=1∶1时复配体系的cmc最小,为2.27×10~(-6)mol/L,γ_(cmc)也最小,为33.06 m N/m;XBDDMA的添加降低了吸附初期的扩散能,从而降低了AEO_9的动态表面活性,二者复配不具有动态表面活性的协同增效作用。(本文来源于《日用化学工业》期刊2016年07期)

李刚森,赵林秀,王培义,宁小钰,秦鹏举[2](2016)在《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N,N'-双(十二/十四烷基二甲基)-1,4-对苯二甲基氯化铵盐的合成及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以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十四烷基二甲基叔胺和对二氯苄(XDC)为原料,"一步法"合成了两种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合成条件,结果表明,当n(叔胺)∶n(XDC)=2.4∶1、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2 h时,XDC转化率达到100%;产物结构经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碳谱(13CNMR)进行了确认。研究了其表面活性,结果表明:25℃时,碳链长度分别为12和14时,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CMC)分别为1.36×10-5和2.56×10~(-6)mol/L,表面张力(γCMC)分别为40.71和35.37 m N/m;p C20值分别为5.63和6.18;表面过剩吸附量(Γmax)分别为2.41×10~(-6)和3.09×10~(-6)mol/m~2;分子最小截面积(Amin)分别为0.69和0.54 nm~2。动态表面张力参数n值分别为0.85、0.74,t*分别为1.05和0.27 s,R1/2分别为14.11和69.79 m N/m/s,R=14的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动态表面张力优于R=12时。该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与结构相似的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如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CTAB)相比CMC低2个数量级。(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期刊2016年05期)

陈鑫琪,黄超,周桃玉[3](2012)在《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活性物含量的紫外-可见光度法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法,通过实验获得了甲基橙(MO)与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DAC)相互作用、在415 nm附近产生的一个新的强吸收峰。运用该结果对作为表面活性剂、水处理杀菌剂的DDAC样品进行了活性物含量的无有机溶剂萃取、水相直接可见光度法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标准曲线线性回归的相关性好、区间宽,实验操作简便、快速,实验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测定均值相对误差均显着好于四苯硼钠化学滴定法。(本文来源于《工业水处理》期刊2012年02期)

郭弈光,赵娜,尚亚卓,刘洪来[4](2011)在《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水溶液的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动态光闪射、透射电子显微镜、流变仪等手段初步探讨了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TA-100)水溶液内部胶束大小、形貌以及溶液的流变性质,借助偏光显微技术观察了TA-100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各相异性水溶液的液晶织构。研究发现,溶液中表面活性剂聚集体的平均粒径、溶液流变性质随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分数发生规律性变化,TA-100本身两个相对较长的疏水链导致其所形成的聚集体疏水作用较强,有利于进一步有序排列,从而导致较低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下十字花纹理层状液晶的生成。(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2期)

秦晓琴,候大庆,高春光,赵永祥[5](2007)在《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水溶液CMC值的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电导法和荧光法测定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ODAC)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在温度为14℃时,电导法测得DODAC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为5.24×10-5mol/L,荧光法测得DODAC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为9.67×10-5mol/L。(本文来源于《分析试验室》期刊2007年02期)

李玉霞,赵永祥,高春光[6](2004)在《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为模板制备介孔SiO_2材料》一文中研究指出九十年代初,Mobil公司研究人员首次采用十六烷基叁甲基氯化铵为模板剂,制备去了M41S系列二氧化硅介孔材料。这种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均一的孔径分布及较大的孔道直径(相对于微孔分子筛),这些特性使得M41S系列介孔材料能够在催化、传感器、光器件及生物医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分子水平对孔径的调控,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改变合成时所用的表面活性剂种类及烷基链的长度而加以调变。本工作以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通过水解共缩合方法,在碱性条件下制备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初步考查了不同表面活性剂浓度对材料结构的影响,用氮吸附法进行了表征。(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十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04-09-01)

刘茂扬,徐海涛[7](1993)在《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合成工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硬脂脯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加氢脱氨合成双十八烷基仲胺,仲胺含量大于90%。制得的仲胺与氯甲烷反应合成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ODMAC),反应转化率97%,合成产品的性能达到了80年代国际水平。(本文来源于《精细石油化工》期刊1993年04期)

黄洪周[8](1990)在《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制法评述》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以下简称DODMAC)表面活性剂的国内外发展现况和合成工艺路线,并结合我国国情对各种合成方法做了评述。一、国内外概况 DODMAC是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1951年(有的资料称1955年)首先由美国工业化;五十年代末日本开始工业生产;西欧各国也相继生产。经30多年的发(本文来源于《精细石油化工》期刊1990年06期)

冯望烟,颜庄宁,蒋泽英[9](1989)在《脂肪醇合成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新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十八醇和氨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常压胺解,可一步合成双十八烷基仲胺。胺收率和双十八烷基仲胺含量均在90%以上。制得的仲胺与氯甲烷反应合成季铵盐,产品完全符合季铵盐成品分析的各项指标。(本文来源于《日用化学工业》期刊1989年05期)

路亦景,王逸兴,娄晓芬,汪岫芝[10](1989)在《TLC扫描密度法定量及斑点面积半定量测定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用TLC测定样品中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的含量,经与常用的高氨酸滴定法相比,斑点面积的标准曲线法和计算法的最大误差分别为-13.5%及-6%,而扫描密度法则为±5%。(本文来源于《日用化学工业》期刊1989年04期)

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分别以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十四烷基二甲基叔胺和对二氯苄(XDC)为原料,"一步法"合成了两种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合成条件,结果表明,当n(叔胺)∶n(XDC)=2.4∶1、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2 h时,XDC转化率达到100%;产物结构经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碳谱(13CNMR)进行了确认。研究了其表面活性,结果表明:25℃时,碳链长度分别为12和14时,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CMC)分别为1.36×10-5和2.56×10~(-6)mol/L,表面张力(γCMC)分别为40.71和35.37 m N/m;p C20值分别为5.63和6.18;表面过剩吸附量(Γmax)分别为2.41×10~(-6)和3.09×10~(-6)mol/m~2;分子最小截面积(Amin)分别为0.69和0.54 nm~2。动态表面张力参数n值分别为0.85、0.74,t*分别为1.05和0.27 s,R1/2分别为14.11和69.79 m N/m/s,R=14的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动态表面张力优于R=12时。该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与结构相似的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如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CTAB)相比CMC低2个数量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论文参考文献

[1].李刚森,赵林秀,王培义,苏豪,翟家彬.N,N'-对苯二亚甲基-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AEO_9复配体系表面活性研究[J].日用化学工业.2016

[2].李刚森,赵林秀,王培义,宁小钰,秦鹏举.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N,N'-双(十二/十四烷基二甲基)-1,4-对苯二甲基氯化铵盐的合成及性能[J].精细化工.2016

[3].陈鑫琪,黄超,周桃玉.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活性物含量的紫外-可见光度法测定[J].工业水处理.2012

[4].郭弈光,赵娜,尚亚卓,刘洪来.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水溶液的性质[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5].秦晓琴,候大庆,高春光,赵永祥.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水溶液CMC值的测定[J].分析试验室.2007

[6].李玉霞,赵永祥,高春光.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为模板制备介孔SiO_2材料[C].中国化学会第十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2004

[7].刘茂扬,徐海涛.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合成工艺的研究[J].精细石油化工.1993

[8].黄洪周.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制法评述[J].精细石油化工.1990

[9].冯望烟,颜庄宁,蒋泽英.脂肪醇合成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新工艺研究[J].日用化学工业.1989

[10].路亦景,王逸兴,娄晓芬,汪岫芝.TLC扫描密度法定量及斑点面积半定量测定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J].日用化学工业.1989

标签:;  ;  ;  ;  

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论文-李刚森,赵林秀,王培义,苏豪,翟家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