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化复用论文-杨晓丽

极化复用论文-杨晓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极化复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信道建模,去极化效应,大规模天线阵列,轨道角动量

极化复用论文文献综述

杨晓丽[1](2016)在《无线通信中极化信道建模及其与OAM复用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用户对数据业务宽带化、多样化需求的日益增加,传统时域、频域和空域的无线资源面临紧缺现状,制约了无线移动通信与业务应用的持续发展,探索新的通信方式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近年来,电磁波的极化状态、轨道角动量的研究及应用倍受关注。目前对于电磁波的极化状态的研究虽相比轨道角动量的研究而言较为成熟,但仍有很多待探索的问题。尤其是随着极化信号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无线通信中的极化信道建模需求越来越迫切。但是相比雷达通信和光纤通信领域,无线信道的极化信道呈现复杂的去极化效应,从而导致其信道的建模相对比较困难,因此极大的影响了通信质量。对于电磁涡旋波的研究目前正处于起始阶段,虽然轨道角动量和极化的复用波束能够极大的提高频谱利用率、提高通信效率,但是在复用波束中,极化和轨道角动量之间的关系较为模糊,因此对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主要工作成果与结论如下:(1)通过对相关的极化的表征、极化信息的相关技术及极化信道建模的主要方法进行分析与综述,指出极化信道建模的必要性。同时,通过总结现有的极化与轨道角动量复用的方法,提出探讨复用波束中极化与轨道角动量间关系的必要性。这为本文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展开奠定了理论基础。(2)针对信道去极化效应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几何散射理论的多天线极化信道模型。该模型可通过已知的多天线配置、极化场辐射模式以及散射体的空间分布,建立每一条路径的去极化效应模型,从而将F2M、M2M通信系统中极化信道的去极化效应由交叉极化鉴别度——XPD(cross polarization discrimination)的值表示出来,以拓展极化调制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使用范围,提高信息的传输速率。通过仿真实验,所得到的XPD值受到发射和接收端之间距离的影响存在有一个阈值,并强烈依赖于极化波到达接收端时的到达方位角的分布常数,而且当方位角的值不同时,XPD值的变化呈固定趋势。该信道模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传统信道建模的复杂性,并能够直观的再现信号的传输过程。(3)针对极化与轨道角动量复用波束的认识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庞加莱球的表示方法。通过将不同模态的轨道角动量对应不同的庞加莱球,以获得不同球的球面上每一点所对应的不同极化状态。为了方便表述,挑选出球面上的几个特殊的点,画出了这些点在不同方位角时的极化旋向图,得到球上某点的极化状态与该点电磁涡旋波的模态值、方位角都有密切关系的结论,这对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复用波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期刊2016-04-01)

王怀,李化营,王涛,刘焱[2](2016)在《星地一体化极化复用接收实验比对标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的快速发展,地面接收系统所面临的数据速率与系统带宽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固有的单极化接收难以满足带宽要求,虽然极化复用接收能有效地解决带宽不足的问题。但极化复用的难点在于两个极化间存在不可避免的干扰,对星地链路的极化隔离度要求很高。经理论分析发现极化复用接收性能取决于星地间的联合隔离度,随着星地天线空间关系的不同,隔离度会发生变化。由于星地联合隔离度的不确定性,设计极化复用接收的比对标准是极化复用接收结果处理上面临的主要难点,为验证理论分析,极化复用体制下的接收试验不可或缺。(本文来源于《电子测量技术》期刊2016年02期)

王中果,王振兴,汤海涛,乔亦实,汪大宝[3](2014)在《频率偏置对Ka频段圆极化频率复用数传链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国际电信联盟(ITU)的星地链路计算模型,仿真分析Ka频段双圆极化频率复用(简称"圆极化复用")链路可用情况随2个正交射频通道载波中心频率偏置量变化的关系,得出特定链路可用率下频率偏置量与临界接收仰角的定量关系。在此基础上,为了综合衡量频谱利用情况,提出有效频带利用率指标,并依据此指标对地面站的利用方案进行尝试性设计,以达到优化利用频谱资源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中心频率偏置量与有效频带利用率是对立统一体。增大中心频率偏置量,在特定链路可用率下可增长数传弧段,进而改善链路可用情况,但无法获取最大有效频带利用率。当载波中心频率偏置量为零时,通过选择合适的链路可用率可实现最大有效频带利用率。文章采用的分析方法和提出的有效频带利用率指标,可推广到其他频段的星地数传链路分析中,为Ka频段星地数传系统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航天器工程》期刊2014年05期)

时红伟[4](2014)在《正交极化频率复用星地数据传输链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在庞加莱球上研究了正交极化频率复用星地数据传输通道的极化损失和干扰问题。分析表明,极化损失和交叉极化鉴别率取决于接收天线和输入电磁波的极化轴比。同时,建立了极化损失和交叉极化鉴别率模型。(本文来源于《空间电子技术》期刊2014年02期)

朱少杰[5](2014)在《极化复用技术对空间数据信道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各类数据应用与信息交互需求的不断提高,空间数据传输领域正面临着海量数据吞吐的巨大压力。尤其针对航空飞行器上的数据传输系统,由于航天器输出能量和空间构型的特点,采用提高输出功率技术和扩展天线有效面积技术均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的缺点,而采用信道极化复用技术理论上可以实现信道容量的成倍拓展,因此如何合理和有效的应用极化复用技术拓展信道容量已成为空间数据传输领域中一项重要工程设计。(本文来源于《科技展望》期刊2014年03期)

王中果,汪大宝,曹京,汤海涛,田志新[6](2013)在《Ka频段双圆极化频率复用的星地数传链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提高低轨遥感卫星数据的下传速率,文章采用国际电信联盟(ITU)的星地链路计算模型,对Ka频段双圆极化频率复用(简称"极化复用")的雨衰和去极化效应进行了定量影响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Ka频段同频极化复用具备可行性,通道传输速率达6Gbit/s,可有效解决海量数据的下传难题;但只有建立在干旱少雨的地面站(如喀什站),才能实现95%的链路可用率,而对降雨量中等的地面站(如北京站),则无法实现95%的链路可用率。(本文来源于《航天器工程》期刊2013年05期)

张莎莎,刘希刚,黄缙[7](2012)在《双圆极化频率复用数传链路极化损耗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双圆极化频率复用技术的原理进行了说明,并介绍了影响链路性能的关键参数——交叉极化。通过对遥感卫星极化复用数据传输链路的分析,从工程应用的角度研究了交叉极化的产生及其对链路极化损耗的定量影响。可为极化复用数传链路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航天器工程》期刊2012年06期)

王万玉,李娟妮,张宝全,王强,李凡[8](2012)在《宽频带低轴比双圆极化频率复用天馈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影响卫星数据地面接收系统交叉极化鉴别率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天馈系统的体系结构和设计方案。该方案已用于频率复用高码速率遥感卫星数据接收系统工程中,并成功实现了国内首颗双圆极化频率复用遥感卫星("资源叁号"卫星,数据速率450Mbit/s×2)的数据接收。(本文来源于《电讯技术》期刊2012年06期)

张领,刘文,王磊[9](2012)在《基于极化和复用的SAW传感器阵列》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谐振型声表面波(SAW)温度传感器难以灵活构建较大规模传感器阵列的问题,结合天线技术,基于极化和复用的思想,通过频分、时分、空间角度分集和极化,研究实现较大规模的SAW传感器阵列的方法。并通过实际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略微增加发射天线数目的代价下,阵列规模迅速增大,阵列中的传感器元能得到有效辨识。实验结果验证了设计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传感器与微系统》期刊2012年03期)

郑剑锋,张敬修,冯正和[10](2011)在《天线耦合和极化对空分复用MIMO系统误码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目的在于研究天线的互耦、匹配和极化特性对于基于空分复用的分层结构空时编码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系统误码性能的影响。采用了基于电路网络参数的信号分析模型,精确描述了匹配/未匹配天线阵列的发射、接收特性,接着使用蒙特卡罗分析方法对空分复用MIMO系统的误码性能进行了分析,包括匹配/未匹配线性阵列和极化分集阵列,并且讨论了极化失配特性对误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匹配网络的应用能够有效地降低空分复用MIMO系统的误码率;同时极化分集天线的应用能够降低耦合和极化失配的影响,降低系统的误码率。(本文来源于《微波学报》期刊2011年05期)

极化复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的快速发展,地面接收系统所面临的数据速率与系统带宽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固有的单极化接收难以满足带宽要求,虽然极化复用接收能有效地解决带宽不足的问题。但极化复用的难点在于两个极化间存在不可避免的干扰,对星地链路的极化隔离度要求很高。经理论分析发现极化复用接收性能取决于星地间的联合隔离度,随着星地天线空间关系的不同,隔离度会发生变化。由于星地联合隔离度的不确定性,设计极化复用接收的比对标准是极化复用接收结果处理上面临的主要难点,为验证理论分析,极化复用体制下的接收试验不可或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极化复用论文参考文献

[1].杨晓丽.无线通信中极化信道建模及其与OAM复用方法研究[D].宁夏大学.2016

[2].王怀,李化营,王涛,刘焱.星地一体化极化复用接收实验比对标准研究[J].电子测量技术.2016

[3].王中果,王振兴,汤海涛,乔亦实,汪大宝.频率偏置对Ka频段圆极化频率复用数传链路的影响[J].航天器工程.2014

[4].时红伟.正交极化频率复用星地数据传输链路研究[J].空间电子技术.2014

[5].朱少杰.极化复用技术对空间数据信道的影响分析[J].科技展望.2014

[6].王中果,汪大宝,曹京,汤海涛,田志新.Ka频段双圆极化频率复用的星地数传链路分析[J].航天器工程.2013

[7].张莎莎,刘希刚,黄缙.双圆极化频率复用数传链路极化损耗影响分析[J].航天器工程.2012

[8].王万玉,李娟妮,张宝全,王强,李凡.宽频带低轴比双圆极化频率复用天馈系统设计[J].电讯技术.2012

[9].张领,刘文,王磊.基于极化和复用的SAW传感器阵列[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2

[10].郑剑锋,张敬修,冯正和.天线耦合和极化对空分复用MIMO系统误码性能的影响[J].微波学报.2011

标签:;  ;  ;  ;  

极化复用论文-杨晓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