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硅藻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硅藻泥,质量安全,风险分析,国内外标准
硅藻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杜丽萍,刘蕊蕊,梅连瑞,王静[1](2019)在《硅藻泥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讨论了硅藻泥产品特点和该行业的发展,以及该行业国内外标准的制定情况。其次,为明确硅藻泥质量安全情况,采集了不同产地、不同品牌的20个批次的硅藻泥产品,进行了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结果显示,硅藻泥产品中游离甲醛符合率为95%,挥发性有机物符合率为90%,苯系物、放射性、可溶性重金属符合率均为100%。最后,从标准体系、市场情况、生产工艺、购买使用多方面、全链条对风险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了详细论述。(本文来源于《中国建材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辛小康,王英才,胡圣,李建[2](2019)在《2018年汉江下游硅藻水华成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2018年初春发生于汉江下游的严重硅藻水华事件,根据2018年2~3月水文水质监测数据,从营养盐、水温、流量、河口水位、流速等方面分析了水华发生期间各因子的浮动范围。结果表明,汉江下游氮、磷浓度分别大于1.5、0.1mg/L,水温为8.4~17.7℃,水华发生期间流量大于700m~3/s,水华消退时流量大于1000m~3/s,仙桃与河口水位分别高于、低于历史水华发生年份对应的水位,兴隆库区平均流速为0.15m/s,兴隆下游平均流速为0.44m/s。与历史数据对比,发现2018年汉江下游严重硅藻水华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氮磷营养盐水平较高和过低的流速条件。研究成果可为汉江下游硅藻水华防治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水电能源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夏桢妍[3](2018)在《乐安河水域重金属污染下的硅藻标志物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乐安河流域由于上游两岸有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采矿作业排放的废水造成河流重金属污染,对两岸的人、畜、鸟类等生命健康造成了潜在的危害。硅藻属种组合甚至某些单个硅藻种对水环境都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研究探讨重金属污染下附生硅藻在乐安河各断面的物种组成和具时空分布差异的标志物响应,可为给河流的水环境监测提供了科学实践,对修复水体重金属污染提供研究依据。本文以乐安河为研究区域,以附生硅藻为研究对象,共设置12个采样点,在四个季度进行采样,通过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去趋势对应分析法(DCA),冗余分析法(RDA)等研究方法分析乐安河附生硅藻与重金属Cu、Pb、Cd、Zn之间的响应指示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乐安河12个样点附生硅藻共鉴定出70种,隶属于2纲5目8科21属;硅藻生物量整体呈春、秋>夏>冬的趋势,乐安河水质较好的样点种类数较多,水质差的样点则较少,且各样点的附生硅藻优势种有所差异;(2)多样性指数(H)的变幅为1.82~3.61,总平均为2.731;均匀度指数(E)的变幅为0.22~0.57,总平均为0.418,乐安河水质全年总体为β-中污水体;(3)通过对乐安河水体及底泥中重金属Cu、Pb、Cd、Zn的测定发现各元素在乐安河各样点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德兴段底泥中重金属含量最高均超标;(4)四种重金属元素和附生硅藻丰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乐安河中硅藻的丰度与Cu、Pb、Cd、Zn含量有显着正相关关系。用Cu、Pb、Cd、Zn分别单独建立的附生硅藻丰度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1.325x+302.381;y=9.786x+342.618;y=121.254x+298.841;y=3.258x+337.913;用Cu、Pb、Cd、Zn共同建立的附生硅藻丰度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0.965x_1-0.822x_2+14.701x_3+1.703x_4+290.640;(5)硅藻群落与重金属对应关系分析显示Cyclotella(小环藻属)、Frustulia(肋缝藻属)、Melosira(直链藻属)与环境因子pH呈正相关,对pH十分敏感;Fragilaria(脆杆藻属)、Gomphonema(异极藻属)、Nitzschia(菱形藻属)、Achnanthes(曲壳藻属)、Pinnularia(羽纹藻属)、Synedra(针杆藻属)、Cymbella(桥湾藻属)、Navicula(舟形藻属)、Diatoma与重金属Cu、Pb、Cd、Zn浓度呈正相关,为重金属耐污属;而Surirella、Diploneis、Cocconeis、Hantzschia、Bacillaria、Amphora、Tabellaria、Gyrosigma等的分布偏向于清洁水体;(6)N.viridula(微绿舟形藻)与F.capucina(钝脆杆藻)为河流重金属Cu污染的指示物种;A.minutissima(极小曲壳藻)与P.subcapitata(近小头羽纹藻)为河流重金属Pb污染的指示物种;N.palea(谷皮菱形藻)和G.parvulum(小形异极藻)为河流重金属Cd污染的指示物种;S.ulna(肘状针杆藻)、C.ventricosa(偏肿桥湾藻)为河流重金属Zn污染的指示物种。A.nodusa(肿节曲壳藻)、A.sublaevis(亚平滑曲壳藻)和F.crotomensis(克洛脆杆藻)对金属也具有一定耐受能力,是重金属污染的耐污种;SHE、IDP、LOBO指数适合用于评价乐安河各断面的水质评价。(本文来源于《南昌工程学院》期刊2018-12-01)
石峰,魏晓雪,冯剑丰,朱琳[4](2018)在《不同无机氮条件下一种硅藻的氮吸收动力学及模型预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海水体系中藻类对无机氮源的吸收利用以及氮源之间相互关系,在室内条件下,利用单细胞藻一次性培养的方法,以无机氮源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为基础,通过改变氮源的形态及比例,研究了叁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的生长动力学和氮吸收动力学特征,并通过构建动力学模型对该特征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同浓度不同形态的无机氮源培养中,叁角褐指藻生长无显着差异(P>0.05)。分别以NH+4-N和NO-3-N作为唯一氮源时,叁角褐指藻能够快速对氮源吸收利用,而两种氮源同时存在时,藻类优先利用NH+4-N,NO-3-N的吸收则受到一定的抑制。同时,所构建的模型较好地预测了藻类的生长动力学和氮吸收动力学趋势。(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许常伦[5](2018)在《硅藻泥岩力学性能分析及分数阶导数蠕变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硅藻泥岩的力学性质是软弱硅藻土土层特性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对硅藻泥岩从物质组成、宏微观结构、物理性能、强度特征、力学与冻土力学特性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研究其物理力学性质和变形规律,从而加强对这种特殊的区域性岩土的认识。利用X射线光学显微镜通过重建数据图像,提取了样品的整体扫描图与叁个不同方向的二维切片信息。通过分析立方体单元的二维截面灰度图,统计出了所提取矿物颗粒体积的百分比。通过对岩心孔隙特征进行分析,获得了孔隙率、孔隙总数、最大孔隙体积、平均孔隙体积等参数,并对不同等效直径的孔隙进行了筛分。最后通过对样品面孔隙率分析统计,获得了连通孔隙与非连通孔隙的体积分数,还对连通孔隙的渗流过程进行了模拟。通过对硅藻泥岩在不同围压下条件下进行试验,并利用Excel非线性规划求解,求出了抗剪强度指标,绘制出摩尔破坏应力圆与强度包线,并与实际结果进行了比对,通过人工绘图计算与用线性规划求解方法计算结果误差,发现粘聚力绝对误差在0.2~0.4k Pa,内摩擦角绝对误差在0.2~0.5°。在低温下硅藻泥岩的研究方面,分别研究了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并采用FLAC3D软件对冻结硅藻泥岩的单轴压缩过程进行了模拟。并通过分析硅藻泥岩的蠕变曲线,发现模拟退火算法的分数阶导数西原模型可以较好的模拟冻结硅藻土土层的蠕变全过程,可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安徽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7)
蔡美萍[6](2018)在《部分硅藻泥游离甲醛超标》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江苏省质监局发布墙纸墙布、硅藻泥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2017年第3季度,江苏省质监局委托泰州市质检院和苏州市综合检测中心对墙纸墙布产品质量进行了监督抽查。共抽查98批次产品,合格98批次,合格率为100%。墙纸按材质不同分为纯(本文来源于《中国质量报》期刊2018-05-17)
林政[7](2018)在《海洋硅藻饵料对浮游桡足类繁殖影响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硅藻与桡足类是海洋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和初级消费者,彼此之间具有复杂的响应关系。自1993年Ianora等人提出“硅藻对海洋浮游桡足类卵的存活有抑制效应”以来,众多国内外学者们对于硅藻-桡足类之间的关系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但由于各项研究选择的硅藻、桡足类和对照藻不同,研究方法不一致,导致诸多研究结果差异巨大甚至相悖的情况,无法对该问题有系统全面的认识。本文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通过搜集和筛选国内外已发表的研究文献,提取数据和合并效应值,综合量化评估了海洋中硅藻与浮游桡足类之间的繁殖响应。本研究共提取了来自32篇文献的实验室研究数据,形成295个配对数据(包括140个产卵率的配对,114个孵化率的配对和41个排泄率的配对数据),共涉及18种海洋硅藻、19种非硅藻海洋微藻和18种桡足类,并从硅藻、对照藻和桡足类叁个维度按系统分类层次开展亚组分析,剖析硅藻抑制效应程度和桡足类的响应。主要结果如下:1.硅藻一定程度上抑制桡足类的产卵率SMD+=-0.48(SMD+>-0.8,P<0.01)。不同硅藻的属种间差异巨大,海链藻属硅藻相比对照藻促进桡足类的产卵率,叁角褐指藻和角毛藻属硅藻相比对照藻抑制桡足类的产卵率。纺锤水蚤和哲水蚤的产卵率受到硅藻饵料的抑制,无法判断宽水蚤的产卵率是否受到硅藻饵料的影响。相对桡足类产卵率的生殖响应,原甲藻作为饵料显着优于硅藻,无法判断硅藻与红胞藻和等鞭金藻之间的优劣。PUA物质不能解释桡足类产卵率受到的抑制效应。桡足类产卵的生殖响应和饵料的营养等级、细胞形态和桡足类的摄食偏好关系更密切。2.硅藻极大地抑制桡足类的孵化率SMD+=-1.255(SMD+<-0.8,P<0.01)。不同硅藻的抑制程度有显着性差异,其中海链藻属硅藻、骨条藻属硅藻和叁角褐指藻显着抑制桡足类的孵化率,并且海链藻属硅藻的抑制性显着大于其他硅藻。叁种主要桡足类的孵化率都受到硅藻的抑制,宽水蚤受到的抑制效应显着大于纺锤水蚤和哲水蚤。叁种对照藻相比硅藻更有利于桡足类的孵化率,原甲藻显着优于等鞭金藻,红胞藻在二者中间。PUA物质是硅藻抑制桡足类孵化率的一个主要因素,也可能存在其他氧化脂物质产生毒性效应。桡足类孵化率的生殖响应同时受到饵料的营养因素和毒性因素的影响,其中毒性因素起到主要作用。3.桡足类摄食硅藻的排粪率极大的增大SMD+=0.891(SMD+>0.8,P<0.01)。较大的排粪率意味着硅藻在桡足类肠道较短的停留时间,说明桡足类不能有效的消化吸收硅藻。(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8-05-01)
韩诺[8](2018)在《短水力滞留型水库浮游植物与附着硅藻群落特征:两座热带水库的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短水力滞留型水库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及在直流型水库中应用附着硅藻进行生物监测的可行性,本文以两座热带短水力滞留型水库(A水库、B水库)为对象,于2016年-2017年对两座水库进行每月一次的空间采样和测定,从环境因子、浮游植物群落结构、附着硅藻群落结构、浮游硅藻群落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有:1.在两座水库共检出浮游植物131种和103种,两座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空间尺度上的变化不大;温度是解释两座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和多样性的最主要环境因子。2.A水库为水力滞留时间小于15天的直流型水库,来水的稀释和快速水流导致浮游植物现存量和丰度较低,浮游植物的优势种和丰度的季节变化较能反映水体环境的变化。3.A水库共检出附着硅藻10科36属138种和浮游硅藻31种;附着硅藻和浮游硅藻分别以羽纹纲的种类(微小舟形藻、谷皮菱形藻)和中心纲的种类(颗粒直链藻、小环藻)为优势种;附着硅藻优势种丰度的空间变化与环境的变化一致,部分种类能够指示具体环境因子的变化;浮游硅藻的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比附着硅藻低。4.对A水库分析表明,浮游植物Q评价指数适用于直流型水库的健康评价,结合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附着硅藻群落一起对直流型水库水环境进行分析能更全面反映水质变化。(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8-05-01)
鞠振国,王艳慧,吴锡,王旭[9](2018)在《硅藻泥的质量调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居民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对于居住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应运而生了一种新型装修材料——硅藻泥。硅藻泥是一种环保行列的新型材料,具有净化甲醛、去除甲醛、使用周期长等作用,深受市民喜爱。然而市面上出现的硅藻泥产品却质量不一,品牌众多,有些品牌甚至并未达到标准就进行销售。通过对硅藻泥产品的质量调查,可以提高市民对该产品的质量辨别能力,促使商家进行良性销售,使硅藻泥产品成为真正的环保产品,造福居民,提高居民的居住质量。(本文来源于《居舍》期刊2018年02期)
陈轶群[10](2017)在《小环藻属硅藻检验定量分析体系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及目的】打击犯罪、伸张正义、告慰亡灵、侦破命案,是全体法医工作者的夙愿。溺死,作为法医日常工作中常见的死因之一,在法医学实践中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因为“生前溺死”和“死后抛尸”的鉴别和区分即便是在现有的科学和技术的帮助下仍然存在一些难度,而这两者又代表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侦查思维方向。因此,如何在短时间内快速确定此类死者的死亡性质,并为案件侦破提供准确的侦查方向,对该类型的案件的侦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硅藻检验作为国内甚至世界范围内广泛被采用并投入大量实践的溺死诊断方法,在此类型的案件的侦查过程中经常扮演重要角色。硅藻检验的结果通常能够判定案件性质,可在案件侦查、审判中起到关键性证据的作用。开展硅藻相关科学研究,符合“证据科学”的发展方向和司法部门对案件侦查、审理的要求,保护人民最根本的利益,为新中国建设法治社会、依法治国提供坚实的证据基础。溺死的诊断在当前的法医学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疑问,因为溺死本身缺少特征性的尸体征象,而水中尸体本身受环境的影响又非常大,这些可能的尸体征象又会在短时间内消失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尸体自身腐败的影响,因此增加了诊断难度。在实际工作中,若能严格管控硅藻检验过程中的污染因素,硅藻检验不失为一种可靠的检验方法。有文献报道称硅藻检验是溺死诊断的“金标准”,但是也因为一些客观存在的经验问题、设备问题、污染问题等,造成的漏诊或假阴性、假阳性的判断都会给案件性质的判断造成不小的困扰。同时,由于不同硅藻种类形状、大小不一,通过肺泡壁毛细血管的能力存在差异,不同藻属的阳性结果判定亦应存在差异,而关于硅藻检验的定量标准,现阶段并没有达成共识,故仍需进一步研究形成统一。如何排除以上这些问题的干扰,确定硅藻检验的定性定量标准,对确认溺死具有重要的价值。文献表明,在武汉市中心城区水域小环藻属是优势种属,对于小环藻属硅藻检验进行量化,可有助于武汉市中心城区水域中尸体检验的死亡原因及死亡方式判断。文献中报道的实验室硅藻检验方法很多,包括强酸消化法、酶消化法、Soluene-350法、微波消解法等等,这些方法或多或少有着操作麻烦、检出率低、费时费力、成本较高的缺陷。有的操作方法甚至会对环境和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有的操作方法对实验室和设备要求极高,不适合集中应用和广泛推广。同时,现行的公安部硅藻检验实验标准使用3000~4000rpm离心机对待检器官消解液进行硅藻富集,该过程中存在大量的硅藻损失。微波消解-真空抽滤法经过实验研究及文献报道,克服了以上问题并具有消化彻底、节省试剂,方便高效、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成本低廉,灵敏度高、硅藻回收率高保存完好等优势,是很好的实验室硅藻检验方法并值得推广和应用。数字虚拟切片技术的应用和“叁区四象限二野”法的使用为硅藻检验定量分析提供了可能,通过这两种方法,我们可以提高硅藻计数的准确性,更有利于实验人员对切片进行观察,较大程度排除客观性因素给观察者带来的干扰。本实验用纯度较高的小环藻属硅藻土和高纯度双蒸水,在不同硅藻浓度的条件下制造溺死水样模型,并利用该水样模型和SD大鼠成功建立不同硅藻浓度下的溺死模型。通过严格控制无污染的实验操作提取SD大鼠溺死模型的各个器官,并利用微波消解-真空抽滤法进行硅藻消解、富集后,用数字虚拟切片技术和“叁区四象限二野”法对水样模型和各个器官中硅藻数量进行统计,试图构建以小环藻属为例的硅藻检验量化体系,结合以往的相关研究,为硅藻检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供依据和量化指标,具有重要意义。【材料和方法】实验对象为SD大鼠,分为溺死组、死后抛尸组和空白对照组。溺死组和死后抛尸组分别在4个不同浓度的小环藻属单一水样模型下进行10个个体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后对大鼠进行解剖,提取器官后记录各个器官的质量,然后对各个器官进行微波消解-真空抽滤的硅藻检验,分别制作切片。通过光镜观察切片,并对小环藻属的硅藻进行计数,利用Microsoft Excel、SPSS 22.0 for Windows等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1.溺死组大鼠的各器官中硅藻阳性率与水样中硅藻浓度相关。2.溺死组大鼠各器官硅藻丰度与水样中硅藻浓度存在相关性,各器官间硅藻丰度值也存在相关性。3.肾、脾、心作为硅藻检验的器官,其敏感性较高。4.溺死实验组大鼠各个器官间的硅藻丰度值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都存在相关性,其中肺和肝作为高检出率器官,其比值具有很高的辅助参考价值。5.空白对照组的大鼠各个器官中均未检测出硅藻。6.死后抛尸组大鼠各个器官内均未检测出硅藻。7.硅藻检验量化体系的建立在溺死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各个器官中硅藻丰度值与水样中硅藻浓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能在溺死的诊断和死亡地点的推断中提供有力支持。【实验结论】本课题利用最新的微波消解-真空抽滤技术进行了实验动物检材的硅藻消解与富集的过程,利用虚拟数字切片系统和“叁区四象限二野”法进行硅藻定量分析,并从数据上证明了水样中硅藻浓度与单位质量检材样品中硅藻含量的相关性,并构建了各个器官的回归方程和量化体系,阐述了单位器官检材中硅藻检出值的意义,并进一步说明不能独立于水样中硅藻浓度而单独通过各个器官硅藻检验结果判断溺死。利用该量化体系肯定了硅藻检验的价值,并可以对源自不同水样的硅藻检验检材进行检出值的估计与分析,对硅藻检验结果的阳性判断和死亡地点推断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硅藻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2018年初春发生于汉江下游的严重硅藻水华事件,根据2018年2~3月水文水质监测数据,从营养盐、水温、流量、河口水位、流速等方面分析了水华发生期间各因子的浮动范围。结果表明,汉江下游氮、磷浓度分别大于1.5、0.1mg/L,水温为8.4~17.7℃,水华发生期间流量大于700m~3/s,水华消退时流量大于1000m~3/s,仙桃与河口水位分别高于、低于历史水华发生年份对应的水位,兴隆库区平均流速为0.15m/s,兴隆下游平均流速为0.44m/s。与历史数据对比,发现2018年汉江下游严重硅藻水华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氮磷营养盐水平较高和过低的流速条件。研究成果可为汉江下游硅藻水华防治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硅藻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1].杜丽萍,刘蕊蕊,梅连瑞,王静.硅藻泥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J].中国建材科技.2019
[2].辛小康,王英才,胡圣,李建.2018年汉江下游硅藻水华成因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19
[3].夏桢妍.乐安河水域重金属污染下的硅藻标志物响应分析[D].南昌工程学院.2018
[4].石峰,魏晓雪,冯剑丰,朱琳.不同无机氮条件下一种硅藻的氮吸收动力学及模型预测分析[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8
[5].许常伦.硅藻泥岩力学性能分析及分数阶导数蠕变模型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8
[6].蔡美萍.部分硅藻泥游离甲醛超标[N].中国质量报.2018
[7].林政.海洋硅藻饵料对浮游桡足类繁殖影响的Meta分析[D].厦门大学.2018
[8].韩诺.短水力滞留型水库浮游植物与附着硅藻群落特征:两座热带水库的比较分析[D].暨南大学.2018
[9].鞠振国,王艳慧,吴锡,王旭.硅藻泥的质量调查分析[J].居舍.2018
[10].陈轶群.小环藻属硅藻检验定量分析体系的建立[D].华中科技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