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哲学论文-夏纪森

中国法律哲学论文-夏纪森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法律哲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普遍主义,特殊主义,世界结构,全球化

中国法律哲学论文文献综述

夏纪森[1](2018)在《主体性中国与中国法律理想图景——评《谁之全球化?何种法哲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世界结构"被认为是使中国问题发生变化乃至中国人甚或中国法律哲学认识问题的方式发生变化的历史性条件,世界结构中的中国法律哲学的实质在于主体性,在于形成一种世界结构下的中国观,并以这种中国观主动参与世界结构的重构。这意味着在中国法治在坚持主体性的同时,要积极参与世界对话,防止陷入盲目拥抱西方价值和盲目拥抱本土价值两种极端倾向的悲剧。(本文来源于《民间法》期刊2018年02期)

[2](2016)在《法律·政治·哲学——法治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一文中研究指出[编者按]2016年3月6日,由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江苏高校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师范大学江苏法治发展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法制现代化研究中心和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联合举办的"法律·政治·哲学——法治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成功举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本文来源于《法制现代化研究》期刊2016年00期)

吴欢[3](2016)在《法治的传承之道、生成之路与转进之途 “法律·政治·哲学——法治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对话”学术研讨会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3月6日,"法律·政治·哲学——法治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对话"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学术交流中心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江苏高校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师范大学江苏法治发展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法制现代化研究中心和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共同举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广西(本文来源于《法制现代化研究》期刊2016年00期)

杨青[4](2017)在《中国哲学中的辩证思维对传统法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哲学是一个民族思想的集中表现,对一个民族的法律有重要的影响,辩证思维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哲学中的辩证思维主要有整体思维、矛盾思维等,这些辩证思维全面影响了中国传统法律,法律理念、法典编纂体例以及司法制度等方面都受到了辩证思维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学理论》期刊2017年02期)

沈阳[5](2016)在《法律一元下的权力多元体系如何形成——兼论当前中国法律体系元哲学之辩》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中国法律体系元哲学"论理"之辩开始被国内高校法学界重视。以季卫东教授为代表,主张法律一元下的权力多元体系,认为实现这一理想的途经是"司法体制改革"。强世功教授则认为,法学界应"从一个更为广泛的角度来理解‘法’",坚持多元主义法律体系之路。由于这一争论是在2015年"四个全面"提出的背景下产生的,其现实意义不可小觑。固然"法律一元"或"法律多元"是法律哲学和法律体系的基础命题,该文以欧美宪政历程中的法制史和观念史的系统梳理为基础指出:对西方法律体系元哲学的探讨,比较中国传统法律体系院元哲学,应当在一个"实证"的、也即结合政治社会学的跨学科方法论中读懂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而不是任凭相关讨论缺乏明确的范式支撑,甚至从"政治理想主义"走向"政治想象主义",此时,走出意识形态捆绑的跨学科思维对理解当前中国政治和法律的"逻辑"非常重要。(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论坛》期刊2016年10期)

姚选民[6](2016)在《法律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法治二元观——基于一种民间法哲学主体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法律全球化特别是西方法律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引发了中国社会甚或非西方社会中法秩序的二元化:一个是名义上居社会生活主流、整体上来源于西方的国家法秩序,另一个是实际上居社会生活主流却"上不了台面"的、源自于历史传统的民间法秩序。从场域公共秩序逻辑角度所建构之法律全球化背景下的民间法哲学论纲,确立了一种像国家法主体思维一样的民间法主体思维,主张:当下中国法治秩序状态的真正实现不能仅仅倚靠国家法及其所支撑的国家法治秩序,还要仰赖民间法及其所支撑的民间法治秩序;是为法律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法治二元观。(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法律评论》期刊2016年02期)

姚选民[7](2016)在《法律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法治二元观——基于一种民间法哲学主体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法律全球化特别是西方法律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引发了中国社会甚或非西方社会中法秩序的二元化:一个是名义上居社会生活主流、整体上来源于西方的国家法秩序,另一个是实际上居社会生活主流却"上不了台面"的、源自于历史传统的民间法秩序。从场域公共秩序逻辑角度所建构之法律全球化背景下的民间法哲学论纲,确立了一种像国家法主体思维一样的民间法主体思维,主张当下中国法治秩序状态的真正实现不能仅仅倚靠国家法及其所支撑的国家法治秩序,还要仰赖民间法及其所支撑的民间法治秩序,是法律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法治二元观。(本文来源于《民间法》期刊2016年01期)

吴经熊,黎登鑫[8](2016)在《中国法律与政治哲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短篇论文里欲涵盖中国法律与政治哲学整个领域,势不可能。作者因而只自限于叁个基本问题:(1)政治权力之基础;(2)法律与伦理之关系;(3)人类社会之终极理想及其实现之历史过程。甲政治权力之基础依据中土最古老之文献《书经》1之记载,一切政治权力之来源有叁:天命、人民之善意与统治者之德行。天命不用说乃是真正之基石。但值得注意者,古人并不将天命视为命运。它是靠吾人持续之德行与努力而获得并加以维系之物。古人毫不惮烦教导吾人,天命乃非永远固定于一家一姓,倘若在位者不忠于此一庄严之付托,则此一天命便会旁落。(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颜天民,高健,汪流,杜向峰,王荣波[9](2016)在《当代中国体育法律制度建设的文化哲学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中国体育法律制度建设的研究不仅运用法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理论来探讨体育领域的法律问题,还十分关注文化哲学的理论影响。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和哲学的方法,以文化哲学介入当代中国体育法律制度建设的研究,将有助于在时代文化场景中从更深的层面来思考体育法律制度建设对人、对生活、对社会、对民族、对国家的深刻影响。研究认为:1)体育法律制度建设是"文化实在"的社会活动;2)体育法律制度建设是基于"文化规则"的模式建构;3)体育法律制度建设是"文化价值"的具体体现;4)体育法律制度建设是"文化自觉"的时代要求;5)体育法律制度建设是"文化自信"的精神体现。将有助于在时代文化场景中从更深的层面来思考体育法律制度建设对人、对社会、对民族、对国家的深刻影响。(本文来源于《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黄文,杨青[10](2015)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我国传统法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哲学是一个民族思想的集中表现,对一个民族的法律有重要的影响。它影响了中国传统的法律理念,法律制定、法典编纂以及司法制度等多个方面。(本文来源于《边缘法学论坛》期刊2015年02期)

中国法律哲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编者按]2016年3月6日,由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江苏高校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师范大学江苏法治发展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法制现代化研究中心和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联合举办的"法律·政治·哲学——法治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成功举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法律哲学论文参考文献

[1].夏纪森.主体性中国与中国法律理想图景——评《谁之全球化?何种法哲学?》[J].民间法.2018

[2]..法律·政治·哲学——法治中国的历史与现实[J].法制现代化研究.2016

[3].吴欢.法治的传承之道、生成之路与转进之途“法律·政治·哲学——法治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对话”学术研讨会综述[J].法制现代化研究.2016

[4].杨青.中国哲学中的辩证思维对传统法律的影响[J].学理论.2017

[5].沈阳.法律一元下的权力多元体系如何形成——兼论当前中国法律体系元哲学之辩[J].社会科学论坛.2016

[6].姚选民.法律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法治二元观——基于一种民间法哲学主体视角[J].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16

[7].姚选民.法律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法治二元观——基于一种民间法哲学主体视角[J].民间法.2016

[8].吴经熊,黎登鑫.中国法律与政治哲学[J].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16

[9].颜天民,高健,汪流,杜向峰,王荣波.当代中国体育法律制度建设的文化哲学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

[10].黄文,杨青.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我国传统法律的影响[J].边缘法学论坛.2015

标签:;  ;  ;  ;  

中国法律哲学论文-夏纪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