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导论论文-范姗慧,魏凯华,樊凯,陈冬梅,吴开华

生命科学导论论文-范姗慧,魏凯华,樊凯,陈冬梅,吴开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命科学导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案例教学法,PBL教学法,现代生命科学导论

生命科学导论论文文献综述

范姗慧,魏凯华,樊凯,陈冬梅,吴开华[1](2019)在《案例和PBL相结合教学方法在“现代生命科学导论”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生命科学导论"是一门交叉型课程,有助于对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本文从课程的特点出发,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并分析了采用案例和PBL (基于问题式学习)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该课程中的可行性和优势。(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9年08期)

魏艳红[2](2019)在《非生物类本科生“生命科学导论”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应用在非生物类学生的"生命科学导论"的实践教学中,并具体阐述其设计思路及实施方案,分析了其应用特色及推广价值,为面向非生物类本科生"生命科学导论"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帮助。(本文来源于《科教导刊(上旬刊)》期刊2019年01期)

王雪丽,姜加良,孟宪梅[3](2018)在《翻转课堂对《生命科学导论》教学效果影响的研究与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生命科学导论》是学科基础选修课,是生物工程专业的先导课程,是一门以素质教育为目标,提升学生专业兴趣,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但在有限的学时内如何实现优质的教学效果一直是该课程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引入翻转课堂的思想,转变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位置。通过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堂组织形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以期提升教学效果。本研究有益于提升生命科学类选修课的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8年23期)

李琴,王宏勋,胡申才,陶兴无[4](2018)在《“互联网+”背景下线下课程体系构建探索——以《生命科学导论》课程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互联网时代,许多高校开始尝试利用计算机和各种网络平台进行在线学习和线下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平台,了解学生所思所想,从而合理定位课程性质,精心安排教学内容,不断优化教学计划。笔者针对抽样调查数据和微信平台获取的学生反馈信息进行课程学习过程分析,摸索针对网络授课模式的线下课程体系建设,为今后相关课程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武汉轻工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秦利军,赵德刚[5](2018)在《本科《生命科学导论》通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生命科学导论》通识课程开设的现状、必要性以及教学任务和目标探讨出发,研究我校"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提出用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手段等方法来促进《生命科学导论》授课的体系化、系统化和规范化,拓宽学生生物学及相关领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生命现象本质的认知,理解生命科学与其他自然学科之间的密切关系和相互联系,进而真正实现对我校非生物学本科生生命科学理论知识的普及化教育。(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8年40期)

何磊,吴敏,唐建军,陈欣,王国强[6](2018)在《研究生助教在“生命科学导论”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浙江大学的"生命科学导论"是国家级精品课程,是面向非生物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通识课程。为了培养研究生的教学实践能力,该课程采取研究生助教参与指导实验课程和组织小班讨论的形式。多年的实践结果表明:研究生担任助教指导"生命科学导论"实验和讨论,不仅提高了本科生的教学质量,增加了研究生的教学经验;而且提升了研究生的实验技能、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推行研究生助教制度(选拔、培训、考核等)过程中还发现一些不足与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改进。(本文来源于《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期刊2018年04期)

郭淼,严明,徐莹,王晟,薛凌云[7](2018)在《混合式教学在通识课《现代生命科学导论》中的应用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生命科学导论》是本科教育阶段重要的通识课,是一门适应素质教育、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由于生命科学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如何在有限学时内精选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并凸显本校学科优势,均是当前该课程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难题。研究者在教学实践中引入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并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课堂组织形式、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探索,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研究为综合类高校中生命科学类通识课的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8年20期)

张宏宇[8](2018)在《浅谈《生命科学导论》在中外合作土木工程管理课程中的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外合作办学的广泛开展给我们的传统教学方法带来了新的挑战。生源基础较差、国外教学内容和侧重点的差异、信息交流不畅等因素严重阻碍了中外合作班的教学成果。本文浅析了笔者最近四年的教学方法,并与广大一线教学工作者共享经验,促进中外教学方法的融合,取长补短,精益求精。(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8年18期)

张大为[9](2018)在《非生物专业《生命科学导论》公选课的教学探索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生命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是今后科学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生命科学导论作为面向全校学生的公选课,应更好地发挥介绍生命科学发展、促进学科交叉的作用。本文针对面向非生物专业本科生的"生命科学导论"课程开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该课程建设的具体措施,对完善该课程体系具有重要参考和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期刊2018年03期)

王训恒[10](2017)在《以提升学习专注力为导向的生命科学导论教学探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也是信息科学的世纪。如何在信息爆炸时代科学地、有效地传播生命科学知识,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面中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提出以提升学习专注力为导向的生命科学导论教学探索研究,阐述基于MOOC形式的多层次学习模式。(本文来源于《情感读本》期刊2017年15期)

生命科学导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提出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应用在非生物类学生的"生命科学导论"的实践教学中,并具体阐述其设计思路及实施方案,分析了其应用特色及推广价值,为面向非生物类本科生"生命科学导论"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帮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命科学导论论文参考文献

[1].范姗慧,魏凯华,樊凯,陈冬梅,吴开华.案例和PBL相结合教学方法在“现代生命科学导论”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视界.2019

[2].魏艳红.非生物类本科生“生命科学导论”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

[3].王雪丽,姜加良,孟宪梅.翻转课堂对《生命科学导论》教学效果影响的研究与探索[J].现代交际.2018

[4].李琴,王宏勋,胡申才,陶兴无.“互联网+”背景下线下课程体系构建探索——以《生命科学导论》课程为例[J].武汉轻工大学学报.2018

[5].秦利军,赵德刚.本科《生命科学导论》通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8

[6].何磊,吴敏,唐建军,陈欣,王国强.研究生助教在“生命科学导论”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8

[7].郭淼,严明,徐莹,王晟,薛凌云.混合式教学在通识课《现代生命科学导论》中的应用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8

[8].张宏宇.浅谈《生命科学导论》在中外合作土木工程管理课程中的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8

[9].张大为.非生物专业《生命科学导论》公选课的教学探索与实践[J].山西青年.2018

[10].王训恒.以提升学习专注力为导向的生命科学导论教学探索研究[J].情感读本.2017

标签:;  ;  ;  

生命科学导论论文-范姗慧,魏凯华,樊凯,陈冬梅,吴开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