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软件测试论文-熊纪海

通信软件测试论文-熊纪海

导读:本文包含了通信软件测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融合应急通信,Linux网络设备驱动,零拷贝,包速率模型

通信软件测试论文文献综述

熊纪海[1](2018)在《融合应急通信软件实现与模拟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世界范围内重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我国的自然灾害也逐渐增多。除了自然灾害之外,紧急事件也时有发生,因此应急通信系统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以广电总局的国家项目“融合应急通信”为背景,在方案组提供的系统组网方案基础上,完成融合应急通信系统软件方案的设计以及主要功能模块的软件实现。在当前条件下,硬件平台尚未开发,广电链路也无法使用,因此设计模拟测试方案,搭建模拟测试平台,完成主要功能模块的集成与测试工作。融合应急通信系统由叁级通信设备组成,分别是分发汇聚服务器、移动通信平台和应急终端。应急终端完成紧急现场的信息采集,分发汇聚服务器完成信息的汇总和调度并将信息提交到应急指挥中心,移动通信平台完成应急终端和分发汇聚服务器的信息中继工作。本文介绍了叁级设备的功能模块组成以及上下行业务流程,介绍了总体的上下行业务流程。主要功能模块包括虚拟网卡和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欺骗、LLC(Logical Link Control,逻辑链路控制子层)封装/解封装、多业务自适应重传、设备关联接入、链路质量探测、上下行资源调度、公网专网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等。本文进行了自适应链路容量探测与资源动态调度研究,在链路容量的测量、报文分片重组和LLC封装以及资源调度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使得系统满足高性能传输要求:(1)提出了基于链路经验容量的PRM(Packet Rate Model,包速率模型)模型,完成链路容量的自适应测试工作;(2)提出了改进的零拷贝方案,完成报文分片重组的零拷贝实现和LLC封装的零拷贝实现;(3)提出了基于多用户、多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多模的动态调度策略与同步调度模型,完成了网络资源的调度工作。(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刘素京[2](2018)在《通信软件的自动化测试及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通信软件测试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通信软件测试技术是软件开发的基础,保障了软件的使用周期和计算机硬件系统稳定运行周期。本文依据通信软件的特点,将通信软件自动化系统模块化,对自动化测试与实现进行分析研究,期望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期刊2018年02期)

谷红枫[3](2015)在《通信软件的自动化测试及实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随着时代发展要求不断进步,信息化技术呈现出了跨越式的发展姿态,通信软件技术测试领域也越发受到各个行业所关注,这不仅是因为软件测试利于保障软件寿命周期,促进计算机硬件设备系统等维持稳定运行周期,更是软件开发设计工作的重要基础工作。本文结合通信软件本身特点展开分析,提出了通信软件自动化系统主要模块构成部分,并以此提出了自动化测试与实现的一些研究成果,以供交流。(本文来源于《信息技术与信息化》期刊2015年04期)

陈宇[4](2014)在《通信软件自动化测试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呈现跨越性发展,软件规模和复杂性的大幅度提升,其所应用的领域也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如何保证软件质量的可靠性变得尤为重要。软件测试作为保证软件质量和软件生命周期的关键技术,同时已经越来越引起了人们对这一领域的重视。软件测试的作业过程是测试人员根据软件的需求,编写测试用例,使用相应的测试工具对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进行相应的测试,同时对测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建立测试文本对之后的技术提供后备支持。使用不同的测试方法可根据系统的不同来确定。就现在情况而言,人们对测试领域的重视使得测试技术得到了极大地推广,但在一些特殊的应用中,还未有明确的规范来指导我们对其进行功能和性能的测试。而本文所作的工作内容主要如下:1.详尽的了解整个测试理论的发展历程,主要发展节点,最新的测试理念,以及相关测试技术,结合相关的文献材料,分析测试工作目前所存在的优势和劣势。为了达到发挥优势弥补劣势的目的,着重对比了手动测试和自动化测试,针对手动测试在实际的测试过程中存在的短板现象,从而引出自动化测试概念,并阐述了自动化测试在目前的测试活动中的意义以及所占的地位。简单的介绍几款常用的测试软件,以及自动化测试的步骤。2.针对通信软件的特点做了相应的分析,并详尽的介绍了自动化测试工具的特征、流程设计、系统模块的划分,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系统测试框架的设计理念,尤其对叁层API结构进行了重点陈述。3.首先介绍了脚本实现途径—TCL脚本语言,简要的介绍了TCL测试脚本的开发方法和执行管理,采用TCL语言脚本可以很好的解决叁层API的实现问题;基于TCL的自动化测试系统的实现,详细介绍了TCL脚本这一关键技术的实现过程,以及该系统的各个重要功能模块的设计过程,并以CustommizationTesting模块作为实例,展示其开发设计的过程,并对其运行得到结果,通过对结果的分析,以此来说明自动化测试系统的开发和使用方式保证了测试工作的高质量,同时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标,工作效率提高明显。论文研究的通信软件自动化测试是一种基于逐步分析了通信软件和软件测试的主要特点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针对通信软件的特点来制定的不同的测试流程。探讨了基于TCL(Tool Command Language)脚本语言的自动化测试规范和测试框架的设计与实现。对于由不同产品和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导致的测试平台无法兼容问题,以及测试工具的局限性和不扩展性,叁层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Interface)技术可帮助我们解决以上问题,也使得通信软件的测试效率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论文就通信软件的自身特点,对自动化测试最新的测试技术理念进行了相应的介绍,结合于通信软件和测试方法,详细的分析了两者结合的测试规范,阐述了使用脚本的技术特点以及基于脚本的测试框架。而叁层API技术的出现为论文提供了底层支持,在论文中就叁层API技术会做详细论述,同时就自动化测试技术在通信软件中的应用,本文也做了相应的创新尝试,不仅拓展了前人的论述成果,同时也为日后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4-05-01)

姜莉[5](2013)在《基于STB和SIP视频通信软件设计及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中的视频呼叫控制协议选用SIP协议,通信数据的传输承载于NGB网络。设计了总体软件流程,包括STB与SIP终端之间的通信流程,视频播放浏览器模块与视频通信模块之间的接口函数。最后搭建模拟测试平台,对所构成的视频通信模块进行了测试;同时利用Wireshark1.6.1抓包软件,抓取SIP协议数据包,验证了SIP协议能够正常工作,可应用于简易的视频通信。(本文来源于《电子测试》期刊2013年08期)

丁硕[6](2012)在《基于QTP的GPON通信软件自动化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通信企业和其产品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手工测试越来越不能满足日益膨胀的开发速度和版本要求,对于需要大量进行回归测试的测试用例。手工测试就会花费相当长的时间,而且由于长时间进行重复性的劳动会造成测试人员的疲劳,容易出现失误,这些都会影响到测试效率和产品的版本质量,加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行敏捷测试的尝试,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新版本,功能点也越来越细,开发迭代的次数随之越来越多,采用手工测试进行黑盒测试已经无法跟上敏捷测试的脚本,因此自动化测试的需求就孕育而生了。由于通信软件多半伴随着设备的测试,用例错综复杂,设备验证困难,对测试人员的专业知识基础要求较高,这些都大大制约了测试这个阶段的成本,因此,自动化测试的这种智能而简便的方式就显得尤为引人注目。本文基于QTP自动化测试工具对爱立信的ENTRIVIEW网管软件进行测试,在执行一定的界面配置和参数设定之后,自动化测试工具就会自行运转,将结果生成测试报告,供测试人员参考。自动化测试包括自动化测试用例,自动化脚本代码编写,测试结果分析和测试结果报告叁个部分。1.测试用例是自动化测试流程的基础,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测试用例包括用例名称,前置条件,执行步骤,后置条件,执行参数验证,分析执行结果和生成测试报告几部分。测试人员通过编写自动化脚本对用例进行实现,并且对被测的设备进行连接和搭建,最后进行设备和软件的自动运行,参数的传递,测试结果分析和报告都可以通过脚本予以实现。2.代码编写,通过在QTP上层封装一层TCL的代码,为测试人员准备出更容易上手的环境,采用RA(reuseable action)的方式,测试人员可以在搭建好的framework上自己拼装用例,解决了自动化测试人员对编码能力的依赖。3.测试结果分析是决定测试用例是否通过的关键。本文通过自动生成的测试报告,可以对执行的测试用例进行细化到每一步的分析,并能对整体的执行结果进行汇总,达到覆盖自动化测试的目的。采用自动化测试,不存在手工测试的测试误差,提高了精准度和测试的可信度,使测试周期缩短了6个工作日以上,节约了至少2个人的工作量。(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2-10-01)

舒挺,贾宇波,张华熊[7](2011)在《案例驱动的通信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信软件测试课程具有概念繁多,理论抽象和实践性要求较高的特点。本着通信协议测试理论研究和实践能力并举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一个基于具体协议测试案例驱动的课程教学新方法。案例驱动的教学方法强调测试案例在理论和实践两者之间结合的重要性,遵循学习的本质规律,促使学生以知识探索者身份提升学习主动性,从而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本文来源于《中国校外教育》期刊2011年24期)

童旭亮[8](2010)在《专用车载通信软件系统的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计算机软件设计技术的迅速发展,应用软件的规模和复杂性越来越大,传统的测试技术而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进行测试,提高软件的可靠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由于专用软件的特殊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往往很高,对其进行测试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挑战。如何保证软件的质量,已成为软件工程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首先从软件工程的角度对软件测试进行介绍,对现有的测试技术和软件测试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然后对测试项目专用车载通信软件的组成和需求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软件主要分为信息处理模块,数据发送接收模块,异常处理模块等,而各个模块又具有各自的特点:如信息处理模块具有采集设备的数据并进行处理的功能,数据发送接收模块向各设备发送接收控制指令和业务数据,异常处理模块对接收到的错误数据和对用户错误的操作进行处理,并给出提示,且不影响软件的正常工作。本人通过运用测试用例生成方法从功能,性能,界面等方面设计了测试用例。对项目进行了测试的实施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和对比,最后对测试工作进行了总结,对未来软件测试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0-09-01)

蒋凡,章磊,陈军成,王建学[9](2009)在《基于程序分析的通信软件模型驱动测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通信软件的模型驱动测试框架中出现的测试生成问题,对MSC测试模型的测试生成方法进行改进,获得有效的系统测试集。采用符号执行和程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收集生成的约束、测试脚本变量与被测系统变量之间的映射关系,据此生成测试模型,进一步进行模型验证和测试生成。这种方法可以对原有的测试集合进行半自动的扩展,对关心的程序路径进行测试覆盖,从而提高测试集合的有效性和完备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期刊2009年31期)

李强[10](2009)在《M公司通信软件测试信息化的反馈控制管理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信息产业持续发展,信息网络广泛普及,信息化已成为包括通信软件企业在内的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着特征。随着软件产业的深入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软件过程管理的重要性,管理学的思想逐渐融入软件开发过程中。虽然M公司根据软件工程理论建立了一些软件开发管理规范,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软件开发的质量控制问题。这样导致软件质量和开发成本不稳定,软件后期的维护、升级出现麻烦,同时最终也损害了用户的利益。如何根据通信软件测试信息化的特点,找到一个适合M公司的软件开发管理模式是M公司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M公司的实际情况,利用企业调查、数学分析和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针对通信软件测试信息化特点的通信软件测试信息化的反馈控制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是传统软件测试过程、信息化和反馈控制管理理论叁者的融合。在这种管理模式下,通信软件企业可以充分发挥信息化工具的优势积累丰富通信软件测试信息,并及时反馈给管理者和软件开发人员,作为企业决策和员工改进工作的依据,从而使管理者和员工互相激励、互相促进,使整个M公司的软件开发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境界。这种管理模式应用到M公司通信软件测试信息化管理中,在抑制反馈滞后性带来的危害的前提下,将提升M公司通信软件质量,降低开发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增进M公司经济效益。同时挖掘出通信软件测试信息的长效性,从而使M公司信息资产增值。(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09-06-01)

通信软件测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通信软件测试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通信软件测试技术是软件开发的基础,保障了软件的使用周期和计算机硬件系统稳定运行周期。本文依据通信软件的特点,将通信软件自动化系统模块化,对自动化测试与实现进行分析研究,期望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通信软件测试论文参考文献

[1].熊纪海.融合应急通信软件实现与模拟测试[D].华中科技大学.2018

[2].刘素京.通信软件的自动化测试及实现[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

[3].谷红枫.通信软件的自动化测试及实现研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5

[4].陈宇.通信软件自动化测试的研究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4

[5].姜莉.基于STB和SIP视频通信软件设计及测试[J].电子测试.2013

[6].丁硕.基于QTP的GPON通信软件自动化测试[D].电子科技大学.2012

[7].舒挺,贾宇波,张华熊.案例驱动的通信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1

[8].童旭亮.专用车载通信软件系统的测试[D].北京邮电大学.2010

[9].蒋凡,章磊,陈军成,王建学.基于程序分析的通信软件模型驱动测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

[10].李强.M公司通信软件测试信息化的反馈控制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

标签:;  ;  ;  ;  

通信软件测试论文-熊纪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