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配置系统论文-孙文智,张军,陈宗利,孙宏强,夏志勇

产品配置系统论文-孙文智,张军,陈宗利,孙宏强,夏志勇

导读:本文包含了产品配置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PDM系统,产品结构,产品配置

产品配置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孙文智,张军,陈宗利,孙宏强,夏志勇[1](2017)在《基于PDM系统的产品配置管理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航空工业的快速发展,机载电子产品型号不断增加、升级换代也越来越快。如何快速高效地设计生产满足用户的产品是机载电子研制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针对某航空企业业务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PDM系统的产品配置方法。通过先构建产品结构模型以及现有有效产品、零部件的资源库,再定义配置规则,最后根据配置条件动态筛选,确定是否新设计生产新的产品、零部件的方式,完成产品设计生产的降耗提速。通过实际应用,达到了提升产品设计、生产效率的目的。(本文来源于《信息通信》期刊2017年12期)

蔡盼龙[2](2017)在《面向低压开关柜柜体的产品配置方法及信息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与科技的进步,伴随着市场的扰动程度增大、客户需求的个性化以及买方市场需求的细分化,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应运而生。在大规模生产方式中,产品配置是一种典型的产品设计方法,该方法是将产品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进行排列组合及对局部结构、尺寸做相应变型来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满足个性化需求。成套电气设备行业是大规模定制模式中的典型行业,其面临着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压力;低压开关柜柜体是成套电气设备行业的一种产品,其组成原理与适用于产品配置方法的产品特点相符。因此,低压开关柜柜体设计需要一套完整的产品配置方法,本文就基于低压开关柜柜体的配置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研究了低压开关柜设计特点及命名规则,提出了一套面向开关柜柜体功能部件模块划分、描述的方法,阐述了功能部件模块内部的组合原理,实现了一种部件模块的不同功能类型,制定了柜体配置的约束规则。其次,进行了面向低压开关柜柜体产品配置方法的研究。第一,研究了基于实例类的柜体产品配置方法,定义了实例类索引表达方法,建立了实例类配置模型,给出了相似实例的匹配算法,结合实例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第二,利用柜体产品配置的设计规则,提出了基于规则类的柜体产品配置方法;将规则模型映射层分为功能部件层、约束规则层、部件型号层,并结合规则配置方法建立配置模型,利用实际的配置实例验证了规则配置的可行性。第叁,针对开关柜柜体产品独特的结构特点,提出了参数化驱动建模的配置方法;利用低压开关柜柜体结构单元之间的尺寸约束原理并结合建模软件的二次开发,建立了基于参数的产品配置模型,利用某功能部件的顶板单元件进行了实例验证。第四,总结了实际工作过程中的配置特点,需要使用多种配置方法完成客户的各种个性化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类的柜体产品配置方法并建立了配置模型,。然后,制定了柜体产品配置环节中客户需求的获取与转换过程。在客户需求的获取与转换中,总结了客户需求的特点;建立了客户需求的获取过程,根据柜体产品客户定制信息将需求进行分解,对技术单元与非技术需求单元进行了粒度的划分与表达形式的指定;给出了客户非技术需求因素权重的计算方法。最后,设计并开发了低压开关柜柜体的产品配置系统。系统基于柜体产品配置原理,结合企业实际的设计过程,将系统划分为产品配置管理与产品配置设计两大功能区域,并进行了软件内部功能模块的开发及设计。(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7-05-01)

张宇博[3](2016)在《集成Kano模型的协同交互产品配置决策方法及支持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消费水平和审美观念的提升,消费者需求变得更加个性化、多元化。作为迎合个性化需求的有效手段,定制化产品设计采用了面向消费者的设计驱动策略,能够根据个体偏好的不同生成与之对应的产品属性组合,在增加产品设计灵活性的同时充分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追求,因而受到厂商关注,并在工业设计领域得到应用。基于交互式遗传算法(IGA)的产品配置方法强调协同交互和群体客户参与,能够快速捕捉并响应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为厂商有效开展定制化设计提供了新思路,而如何在避免用户疲劳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产品配置效率就成为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文章提出一种Kano模型改进下基于IGA的产品配置决策方法,意在从产品定制属性的有效识别和合理设置这一角度出发,进一步降低产品定制过程的复杂性,优化设计体验。该方法借助Kano模型识别产品定制属性,将各属性按对消费者满意度影响能力的不同进行划分,并在基于IGA的产品配置过程中根据划分结果动态调整可供定制的属性,从而在不引起用户疲劳的前提下,加速消费者找到满意设计方案。文章通过开发产品配置支持系统原型,以平板电脑设计为实例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科学性及有效性。结果表明方法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升产品定制效率,通过加速消费者找到满意设计个体的过程有效缓解用户疲劳。本研究为定制化设计和大规模产品定制补充了理论框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基础。研究成果能够应用于实际生产,指导厂商开展面向群体客户的产品定制策略。所给出的支持系统原型更为开发可应用于实际生产的计算机辅助产品配置系统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6-11-01)

徐清魁,李玉刚,朱卫宁[4](2015)在《基于信息系统的汽车产品配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汽车大批量定制技术的核心是基于信息系统的产品配置,文章通过标准化、模块化、多视图、变更管理、产品结构建模与配置具体方法的论述,提出了构建产品配置的途径。(本文来源于《汽车实用技术》期刊2015年10期)

张琴[5](2015)在《人身险产品配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信息技术为保险公司带来巨大利益。在保险市场不断发展的前提下,有关人身险产品在数量、种类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转变。随着保险市场扩大和新保险法出台,保险产品技术含量显着提高,保险产品推陈出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新产品开发时间决定了产品的市场占有率[1]。保险产品开发是指从生产产品保险产品的开发,是指从产生产品创意到销售产品所经历的整个过程。在传统的保险产品销售系统中不含有产品配置的相关内容,产品开发完成后,由业务部门进行提出需求,再进行开发、测试流程才能上线。传统的人身险产品上线周期过长,业务人员自主参与不足,产品缺乏有效分析,阻碍了市场的有效竞争力。本文通过对人身险产品的分析,针对人身险产品快速上线的问题,提出了人身险产品配置引擎的方法,运用新型的产品结构与框架技术,设计与实现了一种人身险产品配置系统。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设计产品基础知识库,并规范条款、责任等基础数据。本文通过对人身险产品的研究,定义了人身险产品基础知识库的概念,并且规范了条款、责任等基础数据,增加了产品基础配置的统一性与规范性,实现各种产品下对基础配置内容的统一。规范产品定义,将产品划分为单一、组合产品,规范产品发布流程,从基础数据定义到条款配置,再到产品发布。2.提出基于多层结构设计模式设计系统整体框架。本文采用多层设计模式,设计出人身险产品配置系统的整体框架。该框架共有6层:客户层、WEB层、业务层、核心层、持久层、资源层[15]。客户层主要指浏览器,用于显示应用系统的页面。WEB层主要处理页面提交的请求和返回最终处理结果,WEB层把数据传输准备好后传递给业务层进行业务处理。在系统中,核心层是以jar类库形式存在,为各层提供服务与支持。持久层负责将数据持久化到数据库中,而资源层为数据存储的媒介[16]。3.设计人身险产品层次[17]模型。基于上千个产品分析,并对不同层次进行不同粒度的统计和核算,提出人身险产品层次模型,且对标准化代码实现知识库的积累和复用。将产品分为单一产品、综合产品和组合产品,所有产品都基于条款,而条款依赖于责任。4.基于组件设计思想,利用J2EE实现业务逻辑封装。人身险系统的主要结构采用基于组件的设计思想,利用J2EE框架来实现业务逻辑的封装,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公司将人身险引擎和人身险产品组件进行配置,从而满足各保险公司对人身险产品进行管理。论文详细论述了其相应的研究过程。(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5-07-01)

王伟军,史剑,贺永波[6](2015)在《基于PDM系统实现产品配置BOM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产品配置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供这样一种能力:根据用户需求,基于单一、通用的产品(或产品族)结构,选配出满足需要的零部件及其产品结构。通过产品配置管理能够使企业各部门在产品全生命周期内共享统一的产品配置数据(以CBB公共基础模块为主),同时对应不同阶段的产品定义,生成相应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结构视图,如设计视图、工艺视图、装配视图和售后视图等,最终达到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目的。(本文来源于《汽车实用技术》期刊2015年04期)

蔡薇,胡敏,戴修建,冯军[7](2015)在《知识规则的可信度在游艇产品配置系统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游艇客户在选择配置产品时通常会提出各种个性化需求,因此在构建游艇产品配置系统时,需要对配置结果进行评价,作为客户满意产品的选择依据。在建立客户需求知识库的基础上,结合运用加权法与规则可信度方法,提出了基于加权的产生式规则可信度推理方法,并应用到客户满意度的推理机中,最后通过实例验证在游艇产品配置系统中对客户选择方案集做出最终满意度评估。(本文来源于《船舶工程》期刊2015年01期)

李维新[8](2014)在《基于SmarTeam框架的产品配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PDM构架的产品配置设计对产品配置设计提出了新的需求,它是企业信息化支持平台中必不可少的核心功能,对于开发大型复杂机械产品的企业来说尤为重要。针对用户对产品信息需求多样性的特点,在建立产品配置网状模型和配置算法的基础上,完成了产品配置设计功能模块的开发及产品配置管理软件与SmarTeam的接口程序。实现了在PDM环境下产品配置管理系统的开发与集成。该系统有益于提高企业已有产品资源的利用率,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快速满足多样化需求的客户。(本文来源于《现代电子技术》期刊2014年14期)

郭锦霞,魏江磊[9](2014)在《基于SAP系统的产品配置管理技术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SAP有利用各种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技术手段实现信息的高度集成,提高获取信息文章,利用信息的能力。文章阐述了在铁路车辆配置管理概念的基础上,如何基于SAP系统,建立了产品配置管理平台,实现配置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本文来源于《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期刊2014年11期)

毛小江,王宗彦,吴淑芳[10](2013)在《基于推理的产品配置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产品配置求解过程中产品设计参数多、产品实例库大、数据库检索慢的问题,分析了产品叁维装配模型的组成特性、产品的参数化全息建模方法和实例数据库的组成及实例数据命名规则,提出了基于规则的推理和基于实例的推理相结合的产品配置求解策略,引入了层次事物特性表的数据处理方法,以VB 6.0为开发语言,Solid Edge为叁维设计平台,Access为数据库平台,开发了面向用户的桥式起重机配置设计系统。经验证,使用本系统进行端梁的配置设计可调高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本文来源于《制造业自动化》期刊2013年23期)

产品配置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进步,伴随着市场的扰动程度增大、客户需求的个性化以及买方市场需求的细分化,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应运而生。在大规模生产方式中,产品配置是一种典型的产品设计方法,该方法是将产品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进行排列组合及对局部结构、尺寸做相应变型来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满足个性化需求。成套电气设备行业是大规模定制模式中的典型行业,其面临着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压力;低压开关柜柜体是成套电气设备行业的一种产品,其组成原理与适用于产品配置方法的产品特点相符。因此,低压开关柜柜体设计需要一套完整的产品配置方法,本文就基于低压开关柜柜体的配置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研究了低压开关柜设计特点及命名规则,提出了一套面向开关柜柜体功能部件模块划分、描述的方法,阐述了功能部件模块内部的组合原理,实现了一种部件模块的不同功能类型,制定了柜体配置的约束规则。其次,进行了面向低压开关柜柜体产品配置方法的研究。第一,研究了基于实例类的柜体产品配置方法,定义了实例类索引表达方法,建立了实例类配置模型,给出了相似实例的匹配算法,结合实例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第二,利用柜体产品配置的设计规则,提出了基于规则类的柜体产品配置方法;将规则模型映射层分为功能部件层、约束规则层、部件型号层,并结合规则配置方法建立配置模型,利用实际的配置实例验证了规则配置的可行性。第叁,针对开关柜柜体产品独特的结构特点,提出了参数化驱动建模的配置方法;利用低压开关柜柜体结构单元之间的尺寸约束原理并结合建模软件的二次开发,建立了基于参数的产品配置模型,利用某功能部件的顶板单元件进行了实例验证。第四,总结了实际工作过程中的配置特点,需要使用多种配置方法完成客户的各种个性化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类的柜体产品配置方法并建立了配置模型,。然后,制定了柜体产品配置环节中客户需求的获取与转换过程。在客户需求的获取与转换中,总结了客户需求的特点;建立了客户需求的获取过程,根据柜体产品客户定制信息将需求进行分解,对技术单元与非技术需求单元进行了粒度的划分与表达形式的指定;给出了客户非技术需求因素权重的计算方法。最后,设计并开发了低压开关柜柜体的产品配置系统。系统基于柜体产品配置原理,结合企业实际的设计过程,将系统划分为产品配置管理与产品配置设计两大功能区域,并进行了软件内部功能模块的开发及设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产品配置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孙文智,张军,陈宗利,孙宏强,夏志勇.基于PDM系统的产品配置管理应用研究[J].信息通信.2017

[2].蔡盼龙.面向低压开关柜柜体的产品配置方法及信息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17

[3].张宇博.集成Kano模型的协同交互产品配置决策方法及支持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6

[4].徐清魁,李玉刚,朱卫宁.基于信息系统的汽车产品配置技术研究[J].汽车实用技术.2015

[5].张琴.人身险产品配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5

[6].王伟军,史剑,贺永波.基于PDM系统实现产品配置BOM管理[J].汽车实用技术.2015

[7].蔡薇,胡敏,戴修建,冯军.知识规则的可信度在游艇产品配置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船舶工程.2015

[8].李维新.基于SmarTeam框架的产品配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电子技术.2014

[9].郭锦霞,魏江磊.基于SAP系统的产品配置管理技术应用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

[10].毛小江,王宗彦,吴淑芳.基于推理的产品配置系统的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13

标签:;  ;  ;  

产品配置系统论文-孙文智,张军,陈宗利,孙宏强,夏志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