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外交论文-熊喆

东西方外交论文-熊喆

导读:本文包含了东西方外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外交特权与豁免,管理机制,比较研究,国际法

东西方外交论文文献综述

熊喆[1](2019)在《东西方外交特权与豁免管理机制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外交特权与豁免是自从有外交起就存在的国际惯例,随着外交的发展和各国交往的加深,外交特权与豁免制度也越来越规范化。但与之一同发展的还有如特权与豁免的滥用、使馆馆舍的保护等问题,给各国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当代外交实践当中出现的问题,本文选取美国、新加坡和中国作为比较对象,研究东西方国家外交特权与豁免管理机制。通过介绍和分析比较这叁个国家的外交部门管理机构设置、法律制度建设和其他相关管理规定,结合具体案例,总结出关于外交特权与豁免管理机制法制化、全面化和电子化的特点。并且与中国的情况相比较,分析中国在上述方面的优劣,得到关于在立法、制度建设、保护和宣传方面的一些启示。面对外交特权与豁免制度的新的挑战,中国应该继续加强和完善立法和制度建设,重视和落实“外交为民”的理念,做好相关的宣传教育工作。中国应当进一步加强自身治理能力,积极应对外交特权与豁免相关的各种问题,为在国际上推行外交政策和在国内实现社会稳定发展打造良好的内部环境。(本文来源于《外交学院》期刊2019-05-28)

木春山[2](2014)在《趣谈东西方的“夫人外交”》一文中研究指出东方人和西方人文化上的差异,体现在"夫人外交"上具有一些不同的表征。和西方的开放相比,东方人更多强调的是女性的内敛与含蓄。因而无论在几十年前,还是在如今的现实条件下,亚洲国家的"夫人外交"都相对低调。"夫人外交"的发端无疑是西方。西方文化中鼓励女性抛头露面的特质,以及女性长期公开游走在高层政治中的现实,都是"夫人外交"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原因。对中国以及其他很多国家而言,"夫人外交"还处在一种从摸索到实践的学习进取状态。(本文来源于《晚晴》期刊2014年06期)

姚海[3](2010)在《在东西方之间——涅夫斯基外交及其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涅夫斯基对西方政策的重点是同瑞典人、日耳曼人、立陶宛人争夺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同时发展同西方的贸易和文化关系,并在这种交往中保持罗斯的独立性。他的东方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与鞑靼蒙古结盟,其目的是为了巩固自己在罗斯内部的权力地位,以及在同西方的争夺中稳定后方。涅夫斯基的外交是实用主义的,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核心利益而在东西方同时开展活跃的外交,甚至不惜让罗斯付出高昂的代价、承受巨大的牺牲。(本文来源于《俄罗斯研究》期刊2010年04期)

焦文明[4](2009)在《魏玛共和国初期的东西方外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处于德意志第二帝国和第叁帝国之间的魏玛共和国在很多方面体现了德国历史的连续性特征,例如其外交所肩负的根本任务就是恢复一战前德意志第二帝国在政治、经济、乃至军事上的世界大国地位。本文就试图以魏玛共和国初期的东西方外交为切入点,分析德国在战败的困境下,在改变了的国际格局中,如何不断探索摆脱孤立、寻求修约的道路的。除绪论外,正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分别从叁个方面论述了影响魏玛共和国初期东西方外交政策的各种因素。通过对1870-1918年德国东西方外交政策的历史回顾,理清了魏玛共和国初期东西方外交政策的历史渊源;通过对战后德国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形势的分析,简单地勾略了这一时期影响德国东西方外交政策的国内因素;通过对战后国际形势及东西方各国外交目的的分析,概括了这一时期德国东西方外交所面临的国际环境。第二章论述的是魏玛共和国建国之初的东西方外交政策。面对国内的混乱和国际上的孤立,为了稳定建立不久的共和国,德国政府艰难地平衡着来自东西两方面的威胁。在西方,德国政府希望依靠国内的压力和英美的支持达到修约的目的;在东方,德国希望通过德俄关系的缓和一方面给协约国施加压力,另一方面为以后德国外交保留一个可能的选择。第叁章论述的是维尔特政府时期德国的东西方外交政策。鉴于前一阶段的失败,维尔特上台后发展了前任的东西方外交政策。在西方,他希望通过“履行和约政策”以合作、而不是对抗的方式达到修约的目的;在东方,他通过《拉巴洛条约》不仅实现了德俄政治关系的正常化,而且间接地带来了德俄经济、军事合作的进展,从而为德国摆脱《凡尔赛和约》的束缚提供了更大的空间。第四章论述的是古诺政府时期德国的东西方外交政策。由于德国国内政治、经济的恶化以及法国对德政策的日趋强硬,古诺上台后,德国东西方外交政策出现了危机。在西方,“履行和约政策”和消极抵抗政策相继失败,从而把德国带到了崩溃的边缘;在东方,虽然德俄两国进行了紧密的合作,但这种合作不仅不能消除德国的危机,而且还为以后的动乱埋下了隐患。第五章论述的是斯特莱斯曼上台后德国的东西方外交政策。鲁尔危机的发生最终使德国人明白,要从根本上摆脱战后的不利局面、恢复战前德国的大国地位,必须推行亲西方的政策,因而也就必须限制德俄关系的发展。因此,斯特莱斯曼上台后,在西方推行了英美支持下的法德和解政策,在东方则使德俄关系始终维持在《拉巴洛条约》的水平上。结语则简要地论述了魏玛共和国初期东西方外交政策的根本任务、它和国际格局以及国内各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它所产生的影响等问题。(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9-05-01)

单永新[5](2005)在《普京时期俄罗斯东西方外交战略中的中国因素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世纪之交以及新世纪初的俄罗斯对外战略不仅对俄罗斯本身,而且对于新的国际格局的形成,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不仅是因为俄罗斯是一个大国,它的举手投足将会在冷战后国际政治版图上留下清晰的投影,而且按相当一部分俄罗斯人的表述,这个新生的俄罗斯的对外行为,也将是国际社会瞩目的焦点。在普京执政以来,一个并非事事一帆风顺、但却是充满活力的新俄罗斯外交形象正在确立。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9·11事件”以来,国际局势大变动,旧格局大变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国际关系尤其是大国关系处于调整之中,国际社会多元化、多极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俄罗斯在这一进程中必然占有重要地位。俄罗斯国内的转型进程经过了十年曲折与动荡,已经基本进入一个稳定和开始复苏的阶段。经济的回升、民意的凝聚、各个领域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化以及困难问题一个又一个地得到解决,为俄罗斯外交地位的提升提供了非常难得的历史机遇。普京总统及时抓住历史所赋予的良机,以俄罗斯国家利益为主线,把既面向西方又面向东方作为俄罗斯外交的座右铭,打造更加自信的形象,现身国际舞台。中国和俄罗斯都是当今世界的大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和核大国,同时这两个大国又是邻国。冷战结束后,在国际政治力量对比严重失衡、单极趋势凸显的形势下,中俄两国作为国际政治力量对比的平衡力量,对于维护世界的稳定、安全与和平,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都具有巨大的作用,因此中俄两国在对方国家的外交战略中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中国而言,研究中俄关系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中国与俄罗斯有过相同的社会制度,俄罗斯的对外政策会对中国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同时,对奉行在东西方保持平衡外交政策的俄罗斯来讲,它是想通过实现大国间和各地区内的力量对比的均衡来保证国家安全和达到利益分配的均衡。在这种外交战略的指导下,俄罗斯首先应与西方(特别是美国)保持良好的伙伴关系,但为避免一极主宰世界,俄罗斯需要借助其他力量来达到“均衡”的目的。换言之,俄罗斯用东方外交平衡西方外交,而这个平衡的筹码就是中国,也就是说俄罗斯把中国看成它平衡西方外交的借助力量,同中国友好可以使其有一个可靠的后方。对新时期俄罗斯外交战略用“举足轻重”这四个字来描述中国,是无论如何也不过分的。本文共分为叁部分:第一部分论述普京时期俄罗斯积极务实的东西方平衡外交战略:普京大力推行以国家利益为基础,以恢复俄世界大国地位和全球战略稳定为目标,积极推动多极化和世界新秩序的建立,欧亚并重、东西兼顾、平衡的全方位外交。第二部分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俄罗斯对外政策的走向:第一,协调与美国的关系;第二,抓住独联体,重点不变;第叁,加速融入欧洲体系;第四,拓展在亚太地区的(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05-10-01)

吕劲军[6](2001)在《从地缘政治看普京的东西方平衡外交》一文中研究指出冷战结束以来 ,整个世界的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世界各国 ,特别是大国、强国在制定和实施自己国家的对外政策和策略的过程中 ,都非常重视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审视国家的对外战略 ,谋求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地缘政治学重新为世人所重视。俄罗斯作为一个地跨欧亚的大国 ,其对外战略的调整、变化更是与地缘政治密切相关。从地缘政治在俄外交中的传统影响、俄当前所处的地缘政治状况 ,可以看出在新欧亚主义地缘政治思潮日益影响下逐步形成了普京的东西方平衡外交(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1年S1期)

陈庄[7](1991)在《东西方关系变化与日本的"大国外交"》一文中研究指出80年代后期东西方关系的重大变化,开创了战后国际关系的新局面,同时也向各国,特别是各大国的对外政策提出了新的课题.日本地处中、美、苏叁国的"峡谷"之中,东西方关系的演变无疑将对其外交战略走向产生深刻影响.去年5月日本外务事务次官栗山尚一在《外交论坛》发表题为《动荡不安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进展》的长文,强调日本必须转而推行"大国外交",就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动向.它意味着日本将告别战后长期奉行的追随美国的"被动外交",以西方"重要一员"的姿态参与世界事务,为实现"政治大国"的战略目标铺平道路.(本文来源于《世界经济与政治》期刊1991年11期)

林孝锃[8](1989)在《东西方缓和与东盟国家外交政策调整》一文中研究指出去年以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东盟国家对外交政策作了重要调整,特点是:逐步摆脱美苏对抗的影响,加强独立自主;谋求早日解决柬埔寨问题,改善同印支国家的关系;加速经济发展,增强经济实力;重视利用大国的关系,推行“势力均衡”政策;更加重视区域经济合作。此次调整,必将对本地区的形势和各方面关系带来一定影响。(本文来源于《国际问题研究》期刊1989年03期)

程克雄[9](1986)在《东西方外交活动中重要的一环》一文中研究指出伦敦专电 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七月十叁日至十六日在伦敦的访问,是苏联外长整整十年来第一次访问英国。此间分析家们认为,这次访问不仅标志着冷却多年的英苏关系呈现转暖,而且是当前东西方之间外交活动中的重要一环。 谢瓦尔德纳泽访英期间签订的叁项协议,主要是两国间为期五年的经济和工业合作计划。这叁项协议表明双方都希望从关系的正常化中得到经济上的好处。而其中的一项解决旧沙俄债券纠纷的协议,尤其引起西方的兴趣。英国报界认为,苏联新领导一举改变几十年来不承认旧沙俄债券的立场,反映出莫斯科(本文来源于《了望周刊》期刊1986年30期)

东西方外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东方人和西方人文化上的差异,体现在"夫人外交"上具有一些不同的表征。和西方的开放相比,东方人更多强调的是女性的内敛与含蓄。因而无论在几十年前,还是在如今的现实条件下,亚洲国家的"夫人外交"都相对低调。"夫人外交"的发端无疑是西方。西方文化中鼓励女性抛头露面的特质,以及女性长期公开游走在高层政治中的现实,都是"夫人外交"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原因。对中国以及其他很多国家而言,"夫人外交"还处在一种从摸索到实践的学习进取状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东西方外交论文参考文献

[1].熊喆.东西方外交特权与豁免管理机制比较研究[D].外交学院.2019

[2].木春山.趣谈东西方的“夫人外交”[J].晚晴.2014

[3].姚海.在东西方之间——涅夫斯基外交及其评价[J].俄罗斯研究.2010

[4].焦文明.魏玛共和国初期的东西方外交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5].单永新.普京时期俄罗斯东西方外交战略中的中国因素评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5

[6].吕劲军.从地缘政治看普京的东西方平衡外交[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

[7].陈庄.东西方关系变化与日本的"大国外交"[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1

[8].林孝锃.东西方缓和与东盟国家外交政策调整[J].国际问题研究.1989

[9].程克雄.东西方外交活动中重要的一环[J].了望周刊.1986

标签:;  ;  ;  ;  

东西方外交论文-熊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