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供水存在安全问题及对策探究

城市供水存在安全问题及对策探究

莒南县自来水公司山东莒南276600

摘要:城市供水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健康,是构筑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民生工程。目前,水资源短缺和污染,成为饮用水安全头号问题,传统的制水工艺,已不能满足日益恶化污染原水水质的净化处理要求。本文通过对水源、输配水管网等方面,就目前的城市供水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供水安全;水源;水处理工艺;水质;保障能力

前言:供水企业是城市的重要的基础设施,供水安全保障是供水发展中各方关注的重大问题。我国国家领导人提出:“饮用水安全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必须高度重视。”我国的城市供水已有百余年历史,近年随着经济的发展更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随着水资源短缺形势的严峻、水质污染程度的加剧,特别是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的频发,城市供水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做好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1城市供水安全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水源短缺,污染严重

最近几年来在有关部门的水污染治理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下,有些地区的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总体水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污染物排放总量还很大。城市用水量的增加,直接导致城市排水量的增加,但由于城市污水处理建设相对滞后,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导致区域性水体污染,水环境功能退化现象严重,造成了部分城市的水质型缺水问题。供水水源的污染,不仅加剧了水源短缺的矛盾,而且加大了饮用水的处理难度,致使部分水源不得不采取更为复杂、处理成本更高的深度净化处理工艺。

1.2供水系统的各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水厂在正常生产中可能影响供水水质的问题有:工艺技术上不够完善,如混合不充分,絮凝不完善,滤池去除率低;工艺可靠性不够高,遇流量变化较大或原水水质变化较大时,水质缺乏保证;设备损坏、后备不足,或由于设备质量、维护原因导致损坏增加;运行上缺陷,如混凝剂、消毒剂加注不当,滤池运行产生气阻或滤层含泥量增加,絮凝与沉淀间穿孔墙处积泥过多,使絮凝体打碎影响沉淀效果;缺乏浊度、余氯等在线监测仪表、警报装置及自动控制加注混凝剂消毒剂设备,或这些设备损坏;所用设备或投加的药剂不符合卫生标准等等。

1.3输配水系统安全性差

在城市供水系统中,输配水系统管道的安全性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供水管网系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管材低劣、管网老化、施工技术落后及非正常工况运行等问题,导致了较为突出的供水服务压力不足、管网漏损率高、爆管事故频发、管网余氯消耗速率加快、二次污染严重等供水安全问题。

1.4水质问题

水质的安全问题是整个城市供水系统问题中的核心问题。供水水源在使用中不应该给人体带来短期或长期的健康危害。影响供水水质的因素有原水水质、水厂水处理工艺、管网输配的二次污染等。我国目前之所以供水水质安全存在很大问题,与水源被污染,预处理工艺的落后,输配水管网的陈旧等因素是分不开的。供水水源的污染增加了城市供水的处理难度,传统的水处理技术难以处理原水中的一些有毒有害物质,有机物在氯化消毒过程中与氯作用,不仅增加氯耗影响消毒效果,还生成多种对人体有害的氯化消毒副产物;同时供水水质标准的提高迫使水处理中加入更多的药剂,副作用危害也更大;管网的服役时间过久锈蚀程度严重,随着供水规模的加大,水体在管网中滞留时间随之变长,二次污染随之产生,加之过多二次供水设施密闭性差、工艺管材不合格、卫生防护条件差、管理不善,进一步加剧水质的变坏。供水水质不安全更会变相加剧供水水量的不足,使得城市供水安全问题更严峻,因此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必须要从水质方面下功夫。

1.5保障能力问题

在城市的经济发展进程中。保障水质的安全就是为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城市供水系统是个复杂的系统,存在许多因素会导致供水系统的不安全,城市供水的保证率和水质要求都很高,如何应对紧急情况下的供水危机是供水系统保障能力面临的迫切问题。城市供水的保障能力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保障供水的自然属性及安全的能力;第二,保障供水的社会属性(供水系统在遭受突发性事故情况下的安全)安全的能力,如自然灾害、突发性水污染、内源性水质恶化、供水系统故障、人为破坏、恐怖袭击等非常态下的预防、保护、应急、恢复能力。如果供水的自然和社会两种属性安全了,整个城市供水系统就会确保安全。因此,城市安全供水保障能力的建设工作要得到加强,从而为城市安全供水提供足够的保障。

2提高城市供水安全的有效措施

2.1加大城市供水科技投入,保证水质安全

水质安全是城市居民健康生活的重要保证,为了保证城市用水的水质必须加大科技投入,研制开发出先进技术与净水工艺。因此,供水单位应重视净水设备的创新,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新技术应用针对水资源中出现的污染物质,开发高效复合生物滤池、电化学处理等去除技术及设备。同时,针对不同的地下水质研究,劣质地下水处理的新技术还要提高设备性能,科学安排设备的检修计划,使净水设备能充分发挥作用进而提高城市供水水质。

2.2加强科学管理,还要安装必要的仪表、监视系统或自动化措施

进水、各沉淀池出水、滤后水及出厂水宜安装在线浊度仪。加氯后的沉淀水、滤后水和出厂水宜安装在线余氯仪。根据控制的需要和条件,确定pH及氨氮是否安装在线仪表。浊度、余氯以及其他主要运行参数宜有越限警报,能在水厂调度室监视,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

2.3加强管网规划、进行供水管网改造与管网管理

科学实施管网规划,完善管网配置。积极做好城市供水专项规划,制定关于管网管理的中长期规划。分期实施供水管网改造,逐步解决市区供水管网老化,供水管径过小、材质差,跑冒,滴漏严重的问题。解决一些地段管网水压“卡脖子”的现象,消除因水压导致的管道爆裂隐患。确保施工图设计科学规范,工程精心施工。建立供水管网改造工程考核质量指标,严把工程质量。争取管网改造工程结束后管网漏失率明显下降

2.4抓住关键性运行项目的检测

为保证供水水质,需定期检测水质标准(或目标)所规定的各项目,以验证所供水质是否符合要求。但检测是定期的,检测的结果也是事后的。故在水厂日常运行中,要寻找便于频繁检测或连续检测的关键性运行项目以确保供水安全。浊度和余氯是常规处理中共同的关键性运行项目。此外根据净水要求,增加pH、氨氮或其他项目。

2.5加强城市供水管网系统的改造与维护

为了保证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并提高城市供水安全,城市供水单位必须在供水管网系统的改造中下功夫。首先在选择供水管材问题上要优先选择封闭性能高、水利条件好、输送水质好的管材,选择性能佳、投资省的管网阀门。在对管网的改造中尤其要重视管网的漏损问题,为提高供水安全可靠性而进行管网的改造工作。其次,还要重视管网系统的维护与检测工作,以确保管网的持久安全工作。

2.6完善供水系统应急处置

突发各类供水安全事故后,事发部门或单位负责人应根据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和级别,立即启动部门级相应预案,组织指挥应急抢险队伍进行先期处置,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并将处置情况报上级领导。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提出现场应急行动的原则要求;组织各工作机构和生产厂参加应急救援、救治和转移、疏散人员;制订并组织实施抢险救援方案,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故;组织抢修损坏的设备设施;尽快恢复供水生产;研究处理其他重大事项。

标签:;  ;  ;  

城市供水存在安全问题及对策探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