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色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魏圣楠

(南京恩荣环境艺术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人们的人文素质也在不断提高。对于色彩的追求和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园林设计方面要改变过去传统的观念,要富有时代感和现代气息。这就需要我们运用色彩,本文就色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园林设计;色彩应用

前言

大量的绿地公园在逐年增加,人们在享受园林绿化带来无限乐趣的同时,又不得不忍受现代园林设计中色彩运用单一的现状,以及人们对园林设计中色彩运用的不够重视等因素而带来的“色彩视觉污染”。对于色彩的追求,使得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色彩不能不追求更加丰富、更加富有感情的色彩。

1园林色彩概述

1.1园林景观色彩

园林是否美观,在看第一眼时就可以感觉出,色彩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设计园林时一定要注重色彩的搭配。园林色彩主要有三类:自然山水和天空的色彩、园林建筑色彩、园林植物色彩。在园林的设计中,一些外物颜色我们不能改变,我们能改变的只有植物的颜色。在园林中绿色占主导颜色,所以我们可以用一些其他颜色来搭配绿色。这样,园林的颜色就丰富多彩。

1.2园林环境色彩

园林环境色彩一般有两种:一是自然色彩,这种色彩一般多代表植物的色彩,在设计时,一定要考虑植物在一年四季中不同季节颜色的变化,来种植不同的植物,使植物的颜色更能表现出人们心中所想。二是人工色彩,人们在设计建筑时,结合园林的设计颜色,找合适的颜色进行建筑设计。让建筑颜色和园林的颜色相辅相成,使园林更加有环境色彩。

2色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园林景观的色彩造型已经成为设计中的一大要素。由于色彩具有节奏感、轻重感、距离感以及质感等,能够体现一个城市的精神文化素养。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运用色彩能够使景观更加生动形象,从而调节人们的情绪。例如,利用红色可以渲染喜庆的氛围。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可以利用色彩的表现能力,使园林景观小品成为人们视觉上的焦点,同时也能够成为景观的标识。在景观空间设计中,当空间与空间之间需要进行过渡设计时,也可以通过色彩的色相、明度以及纯度来营造不同的空间,从而在整体的视觉上给人强烈的节奏感以及韵律感。以下将通过对园林植物、山石、建筑、水体等方面对园林设计中的色彩运用进行一一探讨。

2.1植物

以植物为设计素材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是风景园林设计所特有的,有生命的植物材料与冷冰冰的建筑截然不同。因此,利用植物造景我们不仅要考虑植物本身的生长习性、地域特征,又要考虑植物与环境的生态关系,还需满足审美的效果。对于园林中占很大比重的园林植物而言,植物色彩在园林设计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植物的色彩往往是园林设计中色彩设计的主要部分。目前的许多小区中到处都被冷冰冰的灰色所取代,甚至没有过多考虑植物色彩多样性这一特征,在植物色彩选择上显得过于简单。

园林植物的色彩主要来源于园林植物,植物的绿色是园林色彩的底色。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色彩,而且它们也会随着其生长阶段变化而改变自身的颜色。因此,园林植物的选择要尽量避免一个季节只开一次花的现象,注意植株的配置要分层排列,不同花期的植物要自由混栽,或以木本、草本花卉配置,以弥补它们之间的不足之处,以达到“春季观花、夏季观叶、秋季观果、冬季观枝”的景观色彩层次效果。在种植设计色彩运用过程中,特别要注意早春或晚秋开花的暖色系花木,如早春开花的连翘、红碧桃和晚秋开花的地被菊等;而夏季应多选用一些冷色系花木,比如白兰、米兰、茉莉、莺尾等,在炎热的夏季能给游园者带来凉爽的心理感受。园林的环境随季节的变化而改变。植物色彩一年四季变化万千,以植物为主要设计对象,园林植物的色彩首先映人游园者眼帘,因而园林植物的应用,首先得有一个美丽的色彩。色彩一定要动人,园林中的色彩极其丰富,具有不同的叶色、花色、果色和枝干色。给人不同的色彩感觉,因而表现不同的艺术效果,营造一种独特的景观效果。

同时,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时,可以适当地考虑色彩的其他要素,如色彩的明度、纯度等,对植物加以应用。当植物的色彩过于单调时,可以通过加入其他颜色进行调和,从而使整体感观趋于柔和。在加人彩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色相来区分色彩,从而使景观能够协调、有序,激发人们游玩的乐趣。

2.2山石

水石结合创造的空间宁静、简洁。现代的园林设计中,用石点缀或组石烘托的例子有很多,但是大部分的石材运用大多比较相近,对于不同色彩石材的运用却很少。自然中的石材数量众多,而且色彩各异,可以说是设计中很好利用的一个载体。石材的颜色有灰白、肉红、青灰、棕黑、浅绿、褐红等,它们都是复色,在不同程度上与园林环境的基色—绿色都有不同程度的对比。比如岩石的色彩分为壮阔的咖啡色系、钢铁般坚硬的青黑色系、冷暖交融的青灰色和秀红色、姜黄、豆青、绿灰等。这些低纯度、中明度的色彩伴着高大宽厚的岩石造型,呈现出雄伟强劲、刚毅不屈、成熟稳重的个性美感,在园林景观中巧以利用,既醒目又协调。在园路的石材选择上,不能仅仅停留在那种在主干道和次干道中的青一色,要打破这种传统的设计手法。在主干道铺装上,可以修筑硬质的路面,以便于车辆的通行;而在辅助道路上,可以选择红色、绿色、黄色等多种不同色彩的材质来进行铺装,实现颜色利用的多样性,增添园林的色彩。我们还应对其进行艺术性的创造。在不同的功能区,可以通过色彩来进行划分或通过对色彩搭配,以实现园林中不同功能区的划分效果。在游园过程中,通过色彩的变化也会让人感到环境的变化,有步移景异的感觉。可以说色彩的运用也可以起到引导指示的作用。

2.3建筑

建筑物在园林景观设计要素中被称为“眼睛”,常作为园林景观的一部分。只有将园林景观中主体建筑物的位置、造型和色彩三者有利的结合,才能对园林景观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园林建筑设计中,以色彩最令人瞩目。建筑色彩的选择要充分利用色彩的共性、对比、主次等,在我国传统园林中,建筑色彩起到了不同的作用,色彩在建筑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当然,园林中色彩的运用还应与周围环境协调,建筑的色彩要与园林植物的色彩相互协调。我国北方地区的皇家园林,如颐和园、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等都对色彩加以利用,由于地处我国北部地区,冬季较为寒冷,植被多为落叶树种或者针叶类,在寒冷的冬季色彩较为单一,为使园林中色彩丰富,在园林建筑中运用大量的黄色或红色等,不失为园林中一道靓丽的风景;南方园林由于地处亚热带或热带地区,植物多为常绿植物,植被多为阔叶植物,绿色在园林设计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建筑色彩的作用则显得不那么突出,大多以灰色调为主,因而色彩的重要作用显现得不是那么明显。

2.4水体

山无水不活,水无山不转,所以水体在园林设计中至关重要。自然界中的水体是没有颜色的,水体的色彩是园林景观色彩的背景,水色的变幻可以与植物、建筑、天空等的色彩相协调,犹如水天一色的感觉。但受光源色和周围环境色彩的影响可以产生不同的色彩效果,具有较强的光炫动感。水景的设计要充分利用水的各种特性,综合考虑。

2.4.1利用好水的一些特性。水本来是无色透明的,但水流经过水坡、水台或水墙时,这些构筑物的表面色彩会随着水厚度的变化而变化。在阳光照射下,通过阳光折射,水纹的反射光也会呈现不同的色彩。

2.4.2重视驳岸植物配置。平静的水面会反射出周围环境的颜色,岸边的植物、假山等无不映在水中。因此,周围环境的颜色又显得那么重要,大概“水天一色”就是这个道理吧,水中的倒影无不显现岸边植物的色彩。因此,要特别重视驳岸植物的配置。

2.4.3水墙或水坡设计须考虑其质感和色彩。若在设计时设计出带有色彩图案的艺术品,则水层与坡面会凸显很好的视觉效果。水池的池底可用深色的材料增加色彩,这样可以营造一种错觉,让游人感觉到水底色彩的绚丽、池底的无限美,却望而止步。

2.4.4采用一些现代手法。在园林中,可以通过为水池、溪流、人工瀑布、喷泉等配置上各色灯光,对水体进行巧妙合理的运用,营造出绚丽多彩的景观(如苏州的金鸡湖音乐喷泉)。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满足了照明的需求,还起到了装饰性的效果。此时,色彩也可以起到很好的点缀作用。

2.4.5运用水中生物增加水体的色彩。在园林设计中引入水生生物,如鱼类、藻类等,既可以给园林增加色彩,又可以注入生命的活力。水中鱼类的嬉戏,点点红色与水中漂浮的绿藻交相呼应,增添了无限的乐趣。游动的鱼儿,使整个画面色彩瞬间都活了起来,显现出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感觉,增添了园中的动态之美。

3结语

色彩设计在园林的建设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园林设计是否成功,可以从色彩中看出。色彩是人的直观视觉,视觉效果可以决定心理想法。在色彩方面的设计要丰富协调,给人美感。在这个精神文明不断提高的社会,人们对美的追求越来越明显,园林的设计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符合现代人的追求。

参考文献:

[1]孙美婷.色彩景观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园艺,2015(18)

[2]马颖.色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发展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2(01)

[3]毛景林.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色彩应用探讨[J].中国园艺文摘,2009(11)

标签:;  ;  ;  

色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