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植物生物防治论文-邵华,胡云霞,袁着耕,韩彩霞,周世兴

入侵植物生物防治论文-邵华,胡云霞,袁着耕,韩彩霞,周世兴

导读:本文包含了入侵植物生物防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疆,外来入侵植物,意大利苍耳,刺苍耳

入侵植物生物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邵华,胡云霞,袁着耕,韩彩霞,周世兴[1](2018)在《新疆外来入侵植物叁剑客:入侵机理与生物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疆地理位置特殊,发育有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生态系统结构相对简单、脆弱,外来种入侵引发的负面效应更为显着。在对新疆危害严重的入侵植物意大利苍耳(Xanthium italicum)、刺苍耳(Xanthium spinosum)、黄花刺茄(Solanum rostratum)的研究中发现,叁种植物均可产生化感物质;其中,两种苍耳属植物产生的主效化感物质均为苍耳内酯类化合物。化感物质进入土壤后,不仅可以直接影响本土植物生长,而且能够通过改变土壤环境而间接作用于本土植物。综合比较对入侵和非入侵地土壤微生物的培养及高通量测序结果、土壤理化分析结果,推测上述几种外来植物可能通过结合直接向周围环境中释放化感物质以及间接改变土壤及内生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土壤理化性质等方式实现入侵的成功。此外,从野外自然生境中采集叁种入侵植物病株并对其病原真菌进行分离纯化,提取DNA并对其ITS区域进行测序和序列比对,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从意大利苍耳病叶上分离得到24株病原真菌,主要为链格孢属和弯孢霉属真菌;从刺苍耳病叶上分离出36株病原真菌,主要为链格孢属、镰刀菌属、青霉属真菌;从黄花刺茄病叶上一共得到32株病原真菌,分属于链格孢属、镰刀菌属、青霉属等。(本文来源于《第五届全国入侵生物学大会——入侵生物与生态安全会议摘要》期刊2018-08-03)

刘刚[2](2014)在《我国发现气候变暖下生物防治入侵植物的非靶标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气候变化和外来生物入侵是威胁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由于生物的种群、分布、物候期等均受气候的影响,气候变化可影响外来入侵生物和本土生物及其互作关系,从而影响入侵生物治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效果。生物防治,即通过引进、释放原产地专一性天敌控制入侵生物,是目前全球范围内用于治理入侵生物的重要手段。然而,一些生防天敌也可能对引入地本土生物造成危害,产生非靶标效应。因此,探讨气候变化将如何影响入侵生物-本土非靶标生物-(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4年29期)

农立初[3](2013)在《外来入侵植物及其生物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外来入侵植物就是原土地区的植物通过不同的方式进入到另一个环境下进行生长和繁衍,这些植物一般比原土的植物更加具有生存能力,这就给原土地区的植物结构构成了严重的危险。本文通过对外来入侵植物的概率和特征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概况,从目前我国的外来入侵植物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生物防治的办法。(本文来源于《农业与技术》期刊2013年05期)

徐文玉[4](2013)在《论外来入侵植物及其生物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外来入侵植物是指由于人为或者自然等等诸多因素,特殊植物由一个特定的生态环境传播到另外一个生态环境,从而在另一个生态环境中定居、繁衍以及扩散,并且对传入地其中的其他植物或者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威胁,甚至给当地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植物。因此,研究入侵植物的特性,对入侵植物进行有效的防治成为了植物学家和生态学家重中之重的工作。(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期刊2013年05期)

舒易星,施祖荣,王连水,向梅梅,黄江华[5](2013)在《外来入侵植物及其生物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外来入侵植物(Alien invasive plants,AIP)是由于自然或者人为等因素,由一个特定地域生态系统传播进入另一个生态环境中定居、繁殖和扩散,并对传入地生态环境或其中的物种构成一定威胁,给传入地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植物.文章对AIP及其生物防治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内容涉及危害较严重的主要AIP、AIP的危害特点,以及包括植物替代控制、利用天敌昆虫控制、利用微生物及其天然产物控制等在内的生物防治方法.认为单凭一种方法难以有效控制AIP,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是有效控制AIP的最佳途径.(本文来源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朱建义,周小刚,陈庆华,高菡,郑勇生[6](2011)在《外来入侵植物薇甘菊的生物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薇甘菊是一种为害严重的外来入侵植物。在薇甘菊的防治中,生物防治以其无污染、高安全性等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本文概述了薇甘菊生物防治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展望。(本文来源于《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1-11-06)

陈亮[7](2011)在《3种菊科入侵植物的入侵机制及空心莲子草生物防治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外来植物入侵引起人们的关注,探索植物的入侵机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而入侵地土壤微生物与入侵植物的互作关系是植物入侵机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以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叁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和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等4种典型的外来入侵植物作为对象,对其入侵机制和防治进行了初步探索。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在云南紫茎泽兰、薇甘菊和叁叶鬼针草等发生较为普遍的区域采集植株根际土壤样品,测量其理化性质和生化活性强度,以此来探讨3种菊科入侵植物的入侵对被入侵地土壤理化性质和生化活性的影响。土壤理化性质测定结果显示,各样品的含水量和PH无显着差异;3种菊科入侵植物入侵地域的土壤样品中有机质、全N、速效K的含量都显着高于本地植物混生地域的土壤样品,其中紫茎泽兰入侵地土壤样品有机质含量最高为30.42 g/1kg,本地植物混生最低,为16.35g/kg。紫茎泽兰入侵地域的土壤样品的各项理化指标都明显高于其他样品;薇甘菊入侵地域的土壤样品的有机质、全N和速效K的含量显着高于叁叶鬼针草和本地植物混生地样品;叁叶鬼针草入侵地域的土壤样品的有机质、全N、速效N和速效K的含量显着高于本地植物混生地样品。土壤生化活性的测定结果显示:3种菊科入侵植物入侵地域的土壤样品的硝化势和氨化作用强度均高于本地植物混生地域的土壤样品,其中薇甘菊入侵地域的土壤样品的硝化势最高,紫茎泽兰的次之;但紫茎泽兰入侵地域的土壤样品的氨化作用强度最高;叁叶鬼针草入侵地域的土壤样品的反硝化作用强度最高,本地植物混生地域的土壤样品比紫茎泽兰和薇甘菊入侵地域的土壤样品的反硝化作用强度要高,紫茎泽兰入侵地域的土壤样品的反硝化作用强度最低。从总体来看,本地植物混生地域的土壤样品的各项理化和生化指标普遍低于被入侵地域的土壤样品。紫茎泽兰、叁叶鬼针草和薇甘菊对土壤生态的影响比当地植物混合生长对土壤生态的影响更为显着,外来植物入侵能够引起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变,表明外来植物通过改善被入侵地的土壤养分水平,掠夺资源而排挤本地植物。利用PCR-DGGE技术研究了薇甘菊和叁叶鬼针草在海口和广州两地不同入侵程度土壤中的细菌群落的变化。对DGGE图谱中不同入侵植物样品进行聚类分析显示:薇甘菊海口重度入侵和该地轻度入侵样品中的细菌种类的相似性较高;叁叶鬼针草广州未入侵土壤和该地轻度入侵土壤样品中的细菌种类相似性为最高。对DGGE图谱中不同地域样品进行聚类分析显示:在广州,相对于被入侵的区域,本地植物混生区域所采的两个土样的细菌群落最为相近;在海口.薇甘菊重度入侵土壤和薇甘菊轻度入侵样品的细菌群落相似性最高。该两种入侵植物在海口和广州的样品分别聚为一簇,表明地域差别比覆盖植物差别对土壤中细菌种类的影响大。从特异性条带测序和比对的结果可以看出,薇甘菊和叁叶鬼针草对广州和海口两地的入侵,可能造成了入侵地芽孢杆菌纲和变形菌纲等细菌群落的改变。上述结果表明:海口和广州两地的薇甘菊和叁叶鬼针草根际土壤中的细菌种类在不同入侵程度土壤的差异,可能是由于该两种外来植物通过改变本地植物土壤的原始微生物群落结构来形成利于自身生长的微环境,便于进一步入侵扩张。从自然发病的空心莲子草病斑叶片上分离了11株致病真菌,其中1株对空心莲子草具有较强致病性,命名为NT008。在室内、室外条件下,测定了菌株NT008对空心莲子草的致病力、供试除草剂对菌株NT008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以及菌药混用的除草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菌株NT008对空心莲子草具有较强的致病力;不同除草剂、同种除草剂不同浓度之间对空心莲子草NT008病原菌菌丝影响存在差异;根据生产厂家推荐最适浓度(草甘膦200ml/亩,2,4-D二胺盐水剂300mV亩,使它隆50ml/亩)进行试验,草甘膦浓度为2050μg/mL时,抑制率为43.23%,2,4-D二甲铵盐水剂浓度为2867μg/mL时,抑制率达96.30%,使它隆浓度为166.7μg/mL时,抑制率为37.07%。2,4-D二甲铵盐水剂对菌株NT008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为20.4%,而草甘膦、使它隆的抑制作用分别为8.1%、3.1%,抑制作用较弱。菌药混用结果表明,草甘膦、使它隆与菌株NT008孢子混用都具有较好的效果,2,4-D二甲铵盐水剂次之。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外来入侵植物不仅能引起入侵地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也对土壤微生物群落造成影响。这种改变可能反过来影响入侵植物,从而有利于入侵植物在入侵地的生长和竞争。(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1-04-01)

[8](2010)在《《生态学应用》:生物防治入侵植物研究获新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最近,国际权威生态学期刊Ecological Applications在线发表了武汉植物园在生物防治入侵植物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http://www.esajournals.org/DOI/pdf/10.1890/09-2406.1)。(本文来源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2010年20期)

丁建清[9](2008)在《植物入侵、天敌防御机制的适应性进化以及生物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很多研究表明,外来入侵植物逃避了原产地天敌的控制因而在入侵地爆发蔓延(天敌假说,Release from natural enemy)。植物防御天敌攻击的机制分为两类:即抵抗(Resistance) 和忍耐(Tolerance)。植物通过自身的物理性状或分泌化学物质抵抗天敌的危害,也可能通过补偿生长忍耐昆虫和病害的侵袭。在天敌假说和资源分配理论基础上,植物竞争力进化增加假说(Evolved increased competitive ability)进一步揭示了生物入侵过程中了植物与天敌的互作关系的进化。该假说认为,外来植物在传入后的进化过程中,由于较少天敌的危害,(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期刊2008-07-01)

王翰林,丁建清[10](2000)在《外来有害植物薇甘菊、大米草治理有望 我国将引进生物防治技术控制“生态入侵”》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王翰林、通讯员丁建清:从中国农科院生防所获悉:作为“生态入侵”产物的薇甘菊、大米草对我国农林业和生态环境破坏现象将得到遏制,经有关部门批准,中国农科院生物防治研究所将引进生物防治技术,以控制薇甘菊和大米(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00-07-18)

入侵植物生物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全球气候变化和外来生物入侵是威胁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由于生物的种群、分布、物候期等均受气候的影响,气候变化可影响外来入侵生物和本土生物及其互作关系,从而影响入侵生物治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效果。生物防治,即通过引进、释放原产地专一性天敌控制入侵生物,是目前全球范围内用于治理入侵生物的重要手段。然而,一些生防天敌也可能对引入地本土生物造成危害,产生非靶标效应。因此,探讨气候变化将如何影响入侵生物-本土非靶标生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入侵植物生物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1].邵华,胡云霞,袁着耕,韩彩霞,周世兴.新疆外来入侵植物叁剑客:入侵机理与生物防治[C].第五届全国入侵生物学大会——入侵生物与生态安全会议摘要.2018

[2].刘刚.我国发现气候变暖下生物防治入侵植物的非靶标效应[J].农药市场信息.2014

[3].农立初.外来入侵植物及其生物防治[J].农业与技术.2013

[4].徐文玉.论外来入侵植物及其生物防治[J].河南科技.2013

[5].舒易星,施祖荣,王连水,向梅梅,黄江华.外来入侵植物及其生物防治[J].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3

[6].朱建义,周小刚,陈庆华,高菡,郑勇生.外来入侵植物薇甘菊的生物防治[C].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

[7].陈亮.3种菊科入侵植物的入侵机制及空心莲子草生物防治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

[8]..《生态学应用》:生物防治入侵植物研究获新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

[9].丁建清.植物入侵、天敌防御机制的适应性进化以及生物防治[C].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2008

[10].王翰林,丁建清.外来有害植物薇甘菊、大米草治理有望我国将引进生物防治技术控制“生态入侵”[N].科技日报.2000

标签:;  ;  ;  ;  

入侵植物生物防治论文-邵华,胡云霞,袁着耕,韩彩霞,周世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