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混凝土论文-冯紫荻

复合混凝土论文-冯紫荻

导读:本文包含了复合混凝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复合助剂,混凝土,碳化,水胶比

复合混凝土论文文献综述

冯紫荻[1](2019)在《水胶比对复合助剂改性混凝土碳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了水胶比对混凝土碳化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各混凝土试件的碳化深度随碳化龄期的变化呈递增趋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水比胶为0比.5增0最大有,复利合于助混剂凝改土性的混碳凝化土,的而碳水化胶深比度为0逐.3渐0最增不大利。于水胶混凝土的碳化,即水胶比为0.30的试样的抗碳化能力较强。(本文来源于《绿色环保建材》期刊2019年12期)

祁皑,刘旭宏,杨绵越,李征[2](2019)在《掺镍铁渣-矿渣复合微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配制强度等级为C30、C35,坍落度达100~140 mm的掺镍铁渣-矿渣复合微粉混凝土(镍-矿混凝土)为例,进行了镍-矿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首先,测定了镍铁渣-矿渣复合微粉掺量为10%~50%的复合水泥胶砂的28d抗压强度,定义了不同复合微粉掺量下的复合水泥强度折减系数。然后,以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中的保罗米公式为基准,采用复合水泥强度折减系数对其进行修正,初步计算了复合微粉掺量为10%~50%的镍-矿混凝土配合比。最后,经过试配和调整,配制出了满足强度和坍落度要求的C30、C35镍-矿混凝土,从而确定了最终配合比。试验结果表明:对于镍-矿混凝土,该配合比设计方法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混凝土与水泥制品》期刊2019年12期)

林乾[3](2019)在《住宅工程混凝土结构新型复合模板及免抹灰施工技术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高层建筑中需要进行各项技术的质量管控。因此在施工水平不断提高和施工质量标准不断提升前提下,对于各项施工技术和施工环节,采用严格的管理方式,以提高建筑施工水平。例如高层框剪结构中,利用免抹灰施工工艺,对于现浇混凝土底棚梁柱和墙饰面不再使用传统抹灰的方法,而是在面层进行批刮腻子的方式。混凝土结构新型复合模板及免抹灰施工技术能够达到清水混凝土施工标准,在混凝土结构为主的高层住宅工程,尤其是高层框剪结构中使用的比重越来越大。(本文来源于《绿色环保建材》期刊2019年12期)

李明翰,周威,刘明建,刘广义,张松[4](2019)在《复合螺旋箍筋约束混凝土柱偏压性能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复合螺旋箍筋约束混凝土柱,能在提高混凝土核心强度的同时,实现高延性,可支撑高地震设防烈度区重要结构的设计建造.以箍筋间距与轴向力偏心距为基本参数,完成了6根复合螺旋箍筋约束混凝土柱偏心受压试验,并与同条件下两类常规复合箍筋柱进行对比.获得了轴向力-侧向变形关系、轴向力-箍筋应变关系及轴向力-压区边缘混凝土压应变关系等,发现不同螺距/间距及偏心距下试验柱先后出现纵筋屈服与混凝土压碎的破坏模式.试验结果表明,破坏时采用不高于80 mm螺距/间距的复合螺旋箍筋柱正截面承载力及以柱高中点侧移定义的位移延性系数较常规螺旋箍筋柱有一定提高.结合试验结果,发现偏压复合螺旋箍筋柱破坏机制与螺旋箍筋强核心约束和外围方形箍筋次约束的复合作用明显相关,破坏主要是核心螺旋箍筋约束失效后混凝土压碎引起,而外围复合箍筋在峰值荷载后对混凝土仍具有一定约束作用.基于破坏机制,区分了两类约束区对柱承载力贡献,提出了复合螺旋箍筋柱偏压承载力计算方法.(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梁勇,孙坤[5](2019)在《复合早强剂在隧道衬砌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研究了无水硫酸钠与叁乙醇胺单掺及复掺情况下对普通硅酸盐水泥胶砂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掺量范围内,早期强度随掺量的增加而提高。当硫酸钠掺量为水泥质量的2%时,1d抗压强度能提高40%左右。但28d抗压强度与空白相比出现了降低。复掺叁乙醇胺和硫酸钠,早强效果均显着大于单掺时的算术迭加值,且后期未出现明显降低。(本文来源于《江西建材》期刊2019年11期)

田力,王若晨[6](2019)在《近爆冲击波和破片复合作用下混凝土空心砌块墙防护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在不同冲击波和破片复合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空心砌块填充墙的损伤特征和防护技术,通过ANSYS/LS-DYNA软件建立了混凝土空心砌块填充墙各部件、破片和炸药的模型,得到了比例距离、破片尺寸、起爆点对墙体的位移响应的影响以及在聚脲弹性体与钢丝网共同加固条件下墙体所能承受的极限炸药质量和较为经济的防护厚度.结果表明:通过与试验对比验证,本文的研究方法是可靠的;在近爆冲击波和破片复合作用的条件下,比例距离不能作为判定墙体受损严重程度的依据;同等质量下,减小破片尺寸使墙体破坏加重;改变起爆点对墙体破坏程度的影响微弱;在增加防护后,墙体抗爆性能明显加强,采用5 mm聚脲弹性体和钢丝网加固的墙体在炸药距离1.2 m时的能够抵抗的等效TNT炸药质量在8.296kg和11.376 kg之间;当炸药距离为1.2 m,等效TNT炸药质量为2.456 8 kg时,较为经济的防护手段是聚脲弹性体厚度和钢丝网钢丝直径均为3 mm.本文成果可为混凝土空心砌块填充墙抗爆性能及其防爆技术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1期)

薛军鹏[7](2019)在《硫酸盐-氯盐复合因素对混凝土的损伤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在工程应用中尤为重要。本试验分别研究了硫酸盐、氯盐,以及硫酸盐和氯盐复合因素、海水等作用下对高性能混凝土以及钢筋混凝土的损伤特性。氯盐较高的扩散系数可对硫酸盐侵蚀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矿物掺合料有利于混凝土耐久性能的提高,在海水侵蚀下,由于多种离子的相互作用,高性能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的损伤过程相对缓慢。(本文来源于《福建建设科技》期刊2019年06期)

黄倩,张文波,陆嘉瑜,甄建鑫,张文会[8](2019)在《关于装配式混凝土复合外墙保温建造体系的核心以及施工控制的重点路线》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装配式混凝土复合外墙保温建造相关问题,做了简单的论述,提出了施工控制的策略,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基于当前建筑发展的背景,若想实现建筑现代化施工,必须要注重技术的创新和升级,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要不断提高施工节能环保水平,进而实现可持续化发展。现围绕此课题进行如下分析。(本文来源于《绿色环保建材》期刊2019年11期)

高培琦,葛文杰,虞佳敏,陈秋兵,宋婉蓉[9](2019)在《碳纤维布加固钢筋ECC/混凝土复合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碳纤维布加固钢筋ECC-混凝土复合梁、钢筋ECC梁和钢筋混凝土梁进行静力受弯试验,研究碳纤维布锚固长度、环箍锚固数量对不同ECC高度替代率的ECC-混凝土复合梁承载能力、破坏形态、裂缝、挠度的影响。研究表明,ECC-混凝土复合梁、ECC梁的承载能力高于钢筋混凝土梁;随着碳纤维布锚固长度和环箍数量增加,复合梁表面裂缝数量增加的同时裂缝间距减小;经加固后构件的开裂荷载、屈服荷载及极限荷载较未加固试件明显提高,且粘结碳纤维布加固对于控制构件的变形和裂缝有明显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建筑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沈路[10](2019)在《半柔性复合混凝土动态模量主曲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半柔性复合混凝土的设计及材料组成,首先针对大空隙沥青混合料OGFC设计方法,研究2.36 mm筛孔通过率与所形成的混合料空隙率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OGFC的空隙率与2.36 mm筛孔通过率大致呈线性相关关系,可依据空隙率需求来预估2.36 mm筛孔通过率;然后研究不同温度、不同荷载频率下半柔性材料的动态模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半柔性复合混凝土的动态模量值与普通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值相当,采用时温等效原理研究半柔性材料的黏弹性能,移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半柔性材料符合线黏弹材料性能,并且通过移位因子,构建不同温度下半柔性复合混凝土模量主曲线,为半柔性复合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提供材料参数。(本文来源于《中外公路》期刊2019年05期)

复合混凝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配制强度等级为C30、C35,坍落度达100~140 mm的掺镍铁渣-矿渣复合微粉混凝土(镍-矿混凝土)为例,进行了镍-矿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首先,测定了镍铁渣-矿渣复合微粉掺量为10%~50%的复合水泥胶砂的28d抗压强度,定义了不同复合微粉掺量下的复合水泥强度折减系数。然后,以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中的保罗米公式为基准,采用复合水泥强度折减系数对其进行修正,初步计算了复合微粉掺量为10%~50%的镍-矿混凝土配合比。最后,经过试配和调整,配制出了满足强度和坍落度要求的C30、C35镍-矿混凝土,从而确定了最终配合比。试验结果表明:对于镍-矿混凝土,该配合比设计方法是可行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复合混凝土论文参考文献

[1].冯紫荻.水胶比对复合助剂改性混凝土碳化的影响[J].绿色环保建材.2019

[2].祁皑,刘旭宏,杨绵越,李征.掺镍铁渣-矿渣复合微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9

[3].林乾.住宅工程混凝土结构新型复合模板及免抹灰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

[4].李明翰,周威,刘明建,刘广义,张松.复合螺旋箍筋约束混凝土柱偏压性能试验[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9

[5].梁勇,孙坤.复合早强剂在隧道衬砌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9

[6].田力,王若晨.近爆冲击波和破片复合作用下混凝土空心砌块墙防护技术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7].薛军鹏.硫酸盐-氯盐复合因素对混凝土的损伤特性研究[J].福建建设科技.2019

[8].黄倩,张文波,陆嘉瑜,甄建鑫,张文会.关于装配式混凝土复合外墙保温建造体系的核心以及施工控制的重点路线[J].绿色环保建材.2019

[9].高培琦,葛文杰,虞佳敏,陈秋兵,宋婉蓉.碳纤维布加固钢筋ECC/混凝土复合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科学.2019

[10].沈路.半柔性复合混凝土动态模量主曲线研究[J].中外公路.2019

标签:;  ;  ;  ;  

复合混凝土论文-冯紫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