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行为论文-黄学强

病毒行为论文-黄学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病毒行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木马病毒检测,N-Gram特征,信息增益,支持向量机

病毒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黄学强[1](2019)在《基于网络行为分析的木马病毒检测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木马病毒检测是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关键。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行为分析的木马病毒检测方法。首先,提取变长度N-Gram特征作为木马行为特征;其次,针对NGram特征存在的冗余问题,采用信息增益进行筛选,提高特征对木马检测的针对性;最后,构建了一个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木马病毒检测分类器。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检测方法能够有效检测各类木马病毒程序,且各项检测指标均优于目前检测方法。(本文来源于《信息技术》期刊2019年12期)

陈亮,严延生[2](2019)在《我国男男性行为人群中HIV-1病毒亚型分布及其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男男性行为人群(MSM)仍是我国HIV感染的高危人群,欧美B亚型、CRF01_AE和CRF07_BC亚型是其人群中流行的主要病毒亚型。近年来,MSM中HIV-1亚型的流行趋势发生改变,欧美B亚型所占比例显着下降,CRF01_AE和CRF07_BC亚型所占比例则明显增加,并且出现新的重组亚型。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我国男男性行为人群中HIV-1病毒亚型分布和变化趋势,可有助于阐明MSM人群中HIV-1的流行规律,追踪传染来源和确定相关危险因素,并为MSM人群精准干预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邓鹏飞,杨天,王卫平,杨来宝,丁施夏晔[3](2019)在《上海市某高校医学生关于埃博拉病毒感染的认知、态度及行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埃博拉病毒是一种感染人类和非灵长类动物(non-human primates,NHPs)且会引起病毒性出血热,以发热为特征的急性系统性疾病、凝血障碍、爆发性休克和死亡的烈性病毒~([1-3])。有文献提示,该病始于1976年,至今已有数次大流行~([4]),因人类尚未发明治疗埃博拉出血热的特效药和疫苗~([5]),其高传染性、高致死性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对人类危害最(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陈碧玉,曾雪霞,李俊,符江鹏,陈少明[4](2019)在《海南省公共场所顾客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及其防治知识态度行为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海南省公共服务场所顾客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分析其防治知识知晓、态度和行为影响因素,为制定公共服务场所乙肝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3个乙肝高流行市县的43家公共服务场所,对其顾客开展乙肝防治的知识态度行为(KAP)调查,同时采集血液标本检测乙肝感染状况。结果共调查300人,HBsAg阳性率、抗-HBs阳性率、抗-HBc阳性率分别为10.00%、63.00%、28.33%。乙肝防治知晓率评分和乙肝防治态度行为评分M(P25,P75)分别为50.00(42.86,57.14)分和66.67(50.00,83.33)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乙肝防治知晓率评分与场所规模、顾客文化程度、年龄及同事中是否有乙肝病人或HBsAg阳性者等因素有关,乙肝防治态度行为与场所规模和知晓率评分有关。结论海南省公共服务场所顾客乙肝感染水平高,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高危行为比例较高,应以中小型服务场所为重点场所,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30岁以上人员为重点人群,以乙肝传播途径、消毒方法及乙肝疫苗接种等方面为宣传重点开展健康教育。(本文来源于《中国热带医学》期刊2019年08期)

徐晓华,福燕,宋兵,许洪新,绳宇[5](2019)在《书写表达改善男男性行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患者自我歧视的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书写表达改善男男性行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自我歧视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北京市3所艾滋病诊疗定点医院就诊和随访的108例男男性行为HIV/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n=52)和对照组(n=51)。干预组接受连续4次,1次/周,每次20 min以上与"患病后的经历、情感、认识"有关的书写表达,对照组接受医院常规关怀。两组男男性行为HIV/AIDS患者分别在干预结束时、干预后1个月和3个月接受随访,测量其自我歧视、负性情绪和控制感得分。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自我歧视、负性情绪得分明显下降,控制感得分明显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平均书写时长为(30.15±5.31)min,书写内容均高度提及了"患病后的经历、情感、认识"相关的内容。结论书写表达可有效降低男男性行为HIV/AIDS患者的自我歧视、负性情绪,提升其自我控制。该干预方法具有可行性,可作为促进HIV/AIDS患者心理健康的重要措施。(本文来源于《解放军护理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谢守琦[6](2019)在《GandCrab病毒行为分析及应对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网络安全技术的升级,反勒索病毒的技术也在不断提高,但是攻击者使用的加密方式也在随之改进,各类勒索病毒攻击变幻莫测,令人防不胜防。本文针对2019年3月11日在中国爆发的GandCrab V5.2勒索病毒的传播方式、恶意行为进行分析,并根据该病毒的攻击特点,提出了有效的预防及应对策略。(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产品与流通》期刊2019年08期)

沈月兰,程晓莉,姚晖,艾平,王祥[7](2019)在《2010-2018年安徽省吸毒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及危险行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安徽省吸毒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和危险行为特征,为制定预防吸毒人员感染HCV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2018年安徽省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采用趋势性检验分析HCV抗体阳性率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HCV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0—2018年安徽省共调查18 925名吸毒者,吸毒人群HC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5.2%、34.9%、39.1%、30.4%、22.5%、20.1%、20.5%、18.6%和19.1%(趋势χ~2=458.635,P<0.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来源于社区(a OR=1.310,95%CI:1.074~1.597);美沙酮门诊(a OR=3.182,95%CI:1.434~7.062);20~(a OR=2.246,95%CI:1.134~4.450)、30~(a OR=5.283,95%CI:2.669~10.458)、40~(a OR=7.158,95%CI:3.565~14.375)、50~(a OR=3.125,95%CI:1.205~8.102);在婚(a OR=1.708,95%CI:1.296~2.252)、离异或丧偶(a OR=1.818,95%CI:1.354~2.442);注射吸毒史(a OR=5.370,95%CI:4.239~6.804)和最近一年商业性行为中有时使用安全套(a OR=1.254,95%CI:1.037~1.517)和从未使用安全套(a OR=1.282,95%CI:1.021~1.610)是吸毒者感染HCV的高危因素。结论安徽省吸毒人群HCV感染率较高,整体呈下降趋势,需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感染HCV的危险行为。(本文来源于《疾病监测》期刊2019年08期)

高鸣,李永红,李凌华,邓西子,聂源[8](2019)在《HIV阳性的男男性行为者肛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现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人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的男男性行为者(MSM)肛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方法选择门诊患有尖锐湿疣或疑似尖锐湿疣的HIV阳性的MSM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共140例。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肛门部位进行HPV检测。结果 140例HIV阳性的MSM中,HPV感染率为77.86%(109/140),高危型HPV感染率为57.86%(81/140),低危型HPV感染率为61.43%(86/140)。低危型以HPV6和HPV11型检出率最高。高危型检出率前5位依次为:HPV16、58、51、52、18型。109例HIV阳性MSM感染了HPV的患者中,以多重感染为主,占71.56%(78/109),最多有十重感染。在HIV阳性的MSM中,≤20岁和>50岁年龄组HPV阳性率均为100%,21~30岁年龄组HPV阳性率为76.25%,31~40岁年龄组HPV阳性率为74.36%,41~50岁年龄组HPV阳性率为81.82%。CD4+T<500/μL和CD4+T≥500/μL组在HPV阳性率、低危型HPV感染率、多重基因型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46、3.40、1.53,P均>0.05),而两组在高危型HPV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P<0.05)。结论在HIV阳性的MSM中,HPV感染率和高危型HPV感染率均高,以多重感染为主,在各年龄组的阳性率都保持在较高水平,并未随年龄增长而降低,需要高度重视这一高危人群的HPV感染情况,从多方面做好HPV相关性恶性肿瘤的预防。(本文来源于《热带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Sabir,Hussain[9](2019)在《番茄斑萎病毒对西花蓟马交配及取食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西花蓟马是世界性的园艺作物的主要害虫,主要采用锉吸式口器取食植物的各个部位,并且能够以循环增殖方式传播番茄斑萎病毒(TSWV)等多种病毒。西花蓟马和TSWV存在互惠互利关系,TSWV侵染可以增加蓟马取食,提高其存活率和生殖力,从而促进病毒传播。由此我们推测蓟马感染病毒后,其一些生殖相关的行为,如交配行为和信息素可能发生变化。本研究中,对TSWV侵染对西花蓟马交配行为(起始交配,交配时长,交配后行为,雌虫再次交配频率和雄虫滋扰率),信息素含量,信息素检测以及取食行为等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蓟马与TSWV互作关系,对制订合理治理策略有指导意义。在交配行为研究中,设计了四个交互配对处理(带毒/不带毒雌虫×带毒/不带毒雄虫)。结果发现,TSWV侵染显着增加了交配时间,但是初始交配时长没有显着差异。带毒雌虫的再次交配频率显着降低,带毒雄虫的滋扰行为显着增加。对处理后代的观察发现,病毒处理后代中雄虫数量显着高于雌虫,导致后代的性比由偏雌性转为偏雄性。在信息素研究中,测定了TSWV对蓟马聚集信息素含量的影响,采用Y型管和GSMS对西花蓟马雌虫对雄虫的气味反应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感染TSWV的雌虫对雄虫气味的吸引力低于对照,感染TSWV的多杀菌素敏感和抗性西花蓟马的聚集信息素含量没有显着差异。发现了两种新的信息素化合物:正十六烷和正二十一烷,感染TSWV的敏感和抗性西花蓟马雄虫中正二十一烷含量显着高于对照。在取食行为研究中,测定了获毒时间(AAP)对病毒含量,获毒能力和传毒效率的影响。获毒96小时,多杀菌素敏感和抗性西花蓟马若虫的病毒含量没有显着差异,但是,在成虫中,获毒6小时敏感和抗性西花蓟马体内TSWV含量无显着差异。传毒效率随着获毒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获毒96小时,抗性种群的传毒效率高于敏感种群。带毒雄虫在健康辣椒上的非刺吸刺探更高,说明传毒效率更高,不带毒雄虫在健康辣椒上的长刺吸显着较长,说明取食危害更大。我们的研究结果不仅拓宽了人们对昆虫-病毒互作的认识,并且有助于对TSWV和西花蓟马防治策略的合理制订。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为:TSWV改变了西花蓟马的交配、取食行为和信息素的含量,上述改变更有利于病毒的传播。在制订防治策略中需要考虑TSWV和西花蓟马的互作关系,对田间西花蓟马的带毒率进行监测,提早进行防治非常重要。(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9-06-01)

李玉红[10](2019)在《脉冲输注寨卡病毒的脑癌治疗模型的动力学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脑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诸多癌症之一,一直以来,脑癌的预防和治疗是科学工作者和医务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有一项新研究称,寨卡病毒能够针对性地杀死脑癌中的干细胞,其与常规治疗手段结合,可能成为治疗致命脑癌――胶质母细胞瘤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利用生物数学建模的思想,对上述研究结果建立了相关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定性分析,主要成果概况如下:第二章利用生物数学建模的思想,构建了一个脉冲输注寨卡的脑癌治疗微分方程模型.在没有脉冲输注寨卡的情形下,分析了模型解的有界性和非负性,并且利用常微分方程稳定性理论探究了模型平衡点的稳定性和阈值;当考虑脉冲输注寨卡的情形时,利用脉冲微分方程理论讨论了脉冲条件下周期解的局部渐近稳定性,并对脉冲输注量和脉冲周期长度进行了估计.最后,利用数值模拟对文中的主要结论做出了合理的说明.第叁章分析了未感染的脑癌细胞,已感染的脑癌细胞,寨卡病毒叁者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相应的脉冲微分方程模型,且对已有的模型进行了改进和分析.通过研究得到:当脉冲输入寨卡病毒的周期满足一定条件时,系统的周期解是全局渐近稳定的,此时,脑癌被完全消灭,患者是可以治愈的.此外,还讨论了系统的持久性与灭绝性,对脉冲周期长度进行了估计,把脉冲输注寨卡与连续输注寨卡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得到脉冲输注寨卡的优越性,最后对研究的结果进行了数值模拟和总结。(本文来源于《广州大学》期刊2019-06-01)

病毒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男男性行为人群(MSM)仍是我国HIV感染的高危人群,欧美B亚型、CRF01_AE和CRF07_BC亚型是其人群中流行的主要病毒亚型。近年来,MSM中HIV-1亚型的流行趋势发生改变,欧美B亚型所占比例显着下降,CRF01_AE和CRF07_BC亚型所占比例则明显增加,并且出现新的重组亚型。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我国男男性行为人群中HIV-1病毒亚型分布和变化趋势,可有助于阐明MSM人群中HIV-1的流行规律,追踪传染来源和确定相关危险因素,并为MSM人群精准干预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病毒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1].黄学强.基于网络行为分析的木马病毒检测算法[J].信息技术.2019

[2].陈亮,严延生.我国男男性行为人群中HIV-1病毒亚型分布及其演变[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9

[3].邓鹏飞,杨天,王卫平,杨来宝,丁施夏晔.上海市某高校医学生关于埃博拉病毒感染的认知、态度及行为分析[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9

[4].陈碧玉,曾雪霞,李俊,符江鹏,陈少明.海南省公共场所顾客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及其防治知识态度行为影响因素[J].中国热带医学.2019

[5].徐晓华,福燕,宋兵,许洪新,绳宇.书写表达改善男男性行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患者自我歧视的效果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9

[6].谢守琦.GandCrab病毒行为分析及应对策略[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

[7].沈月兰,程晓莉,姚晖,艾平,王祥.2010-2018年安徽省吸毒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及危险行为分析[J].疾病监测.2019

[8].高鸣,李永红,李凌华,邓西子,聂源.HIV阳性的男男性行为者肛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现状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19

[9].Sabir,Hussain.番茄斑萎病毒对西花蓟马交配及取食行为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

[10].李玉红.脉冲输注寨卡病毒的脑癌治疗模型的动力学行为研究[D].广州大学.2019

标签:;  ;  ;  ;  

病毒行为论文-黄学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