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肿瘤论文-谭建英,孔丽惠,朱惠璇

沟通肿瘤论文-谭建英,孔丽惠,朱惠璇

导读:本文包含了沟通肿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恶性肿瘤,多种形式护患沟通,优质护理服务

沟通肿瘤论文文献综述

谭建英,孔丽惠,朱惠璇[1](2019)在《多种形式护患沟通会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多种形式护患沟通会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60例恶性肿瘤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召开传统形式护患沟通会,观察组开展多种形式护患沟通会,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后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依从率、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多种形式护患沟通会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着,能够改善其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本文来源于《齐鲁护理杂志》期刊2019年22期)

余庆庆[2](2019)在《治疗性沟通对肿瘤化疗患者情绪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治疗性沟通对于肿瘤化疗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住院行肿瘤化疗的患者90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沟通组(常规护理+治疗性沟通)和对照组(常规护理)。评估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抑郁量表(SDS)和自动思维问卷(ATQ)。结果:沟通组患者在护理干预之后的抑郁情绪以及负性思维比对照组显着改善。结论:对肿瘤化疗患者进行治疗性沟通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和负性思维,在临床肿瘤化疗患者的护理中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人人健康》期刊2019年22期)

姚佩,李隽,许永华,刘春[3](2019)在《MRI对眶颅沟通性肿瘤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MRI对于眶颅沟通肿瘤的诊断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0例眶颅沟通肿瘤的MRI影像学表现。结果:共发现眶颅交通肿瘤共10例。其中神经鞘瘤1例,表现囊实性肿块,经视神经孔延伸至海绵窦旁;炎性假瘤3例,表现片块状、境界不清肿块影,其中2例经眶上裂延伸至海绵窦旁,侵犯同侧颞叶,1例经视神经管、眶上裂进入,延伸至海绵窦,侵犯视交叉和颞叶;腺样囊性癌2例,表现片块状不规则肿块影,经眶上裂延伸海绵窦、颞叶、颞下窝及翼腭窝;混合性生殖细胞瘤1例,表现为卵圆形软组织肿块影,直接破坏骨壁,侵犯额叶;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复发1例,表现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经视神经管、眶上裂进入,延伸至海绵窦,侵犯视交叉和颞叶;骨母细胞瘤样骨肉瘤伴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表现为眼眶上壁骨质破坏,直接破坏骨壁,侵犯额叶。结论:MRI检查可以明确眶颅沟通肿瘤的部位、性质及周围侵犯情况,对于眶颅沟通肿瘤的手术方法选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19期)

顾益群[4](2019)在《护患沟通在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护患沟通在肿瘤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到2017年的肿瘤病患49例。其中2015年一月到2016年一月收治的患者24例没有采取护患沟通,为对照组,而在2016年医院将注意力放到的护患的关系中,护理人员加强了与肿瘤患者的沟通,所以以2016年1月到1017年一月收治的患者25例设为对照组,通过对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观察,记录下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采用护患沟通的实验组,可以发现总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患者常患有焦虑、抑郁等一系列不良心理反应,护患沟通可以作为解决此问题的有效措施,在护患之间搭起一座桥,使双方建立友好关系,互相信任,实现互利共赢,不仅提高患者满意度,而且提升护理人员护理技巧。(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38期)

樊宇耕,米良,寇欣,杜宏瑞,白小飞[5](2019)在《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手术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临床中不同节段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手术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延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经显微手术切除的16例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完善脊柱X线、CT叁维重建、MRI(平扫+增强)检查,明确肿瘤大小、位置及其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对于颈段的肿瘤,术前还需行颈部血管CTA检查评估肿瘤与椎动脉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指导术中肿瘤完整切除和避免损伤椎动脉。手术方式采取后正中入路暴露病变椎体节段、显微镜下一期完整切除肿瘤,其中14例采用钉棒系统内固术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术后行脊柱CT叁维重建和X线检查评价脊柱稳定性,行MRI检查评价肿瘤的切除情况,对手术前后感觉、运动障碍恢复情况,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结果本组16例椎管沟通性肿瘤均在显微镜下行一期全部切除。术后无一例脑脊液漏、切口感染及死亡病例发生。术后随访3月~2年,16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影像检查随访均无肿瘤复发及脊柱失稳。结论对于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选择显微镜下手术一期全切肿瘤,同时行脊柱内固定术维持术后脊柱稳定性,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来源于《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赖安琪[6](2019)在《基于护士与肿瘤患者家属沟通的影响因素和对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探究基于护士与肿瘤患者家属沟通的影响因素和对策。方法择取2017年10月8日至2019年3月4日于我院进行治疗的63位肿瘤患者开展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择取患者划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2),对照组人员采取基础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沟通干预。对入选患者认知评分、纠纷事件发生情况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开展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认知评分高于对照组,纠纷事件发生率3.13%低于对照组19.35%,家属护理满意度总满意度93.75%高于对照组70.97%,差异显着(P<0.05)。结论分析护士与肿瘤患者家属沟通的影响因素并开展针对性沟通,可有效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情况,提高依从性。改善患者及家属与护理人员关系,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本文来源于《智慧健康》期刊2019年23期)

洪昀,戴磊[7](2019)在《标准化沟通对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护患关系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标准化沟通模式对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护患关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7年2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4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沟通模式进行护理干预;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4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标准化沟通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护理纠纷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及护士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纠纷发生率为2.23%,对照组为9.30%(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74.41%,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51.16%(p<0.05);采用标准化沟通模式的护士满意度为83.33%,采用传统沟通模式的护士满意度为50.00%(p<0.05)。结论标准化沟通模式不仅能提高护士的有效沟通能力,还能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和护士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医院管理论坛》期刊2019年06期)

陈博玲,刘琼,马志平[8](2019)在《浅谈肿瘤专科医院导诊护士与患者的沟通技巧》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对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也要求更高。因此,为了不影响医院的正常工作,导诊护士要学会一些与患者的沟通技巧,提高导诊护理工作质量,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促进后续医疗工作的开展。(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47期)

包雯光,彭志刚,钟进才,马劼,胡晓桦[9](2019)在《试论培养肿瘤学专业学生临床医患沟通的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医患沟通是肿瘤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加强肿瘤学专业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医学生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创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矛盾。(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9年18期)

薛淑枝,赵广秀,赵小红,刘红梅,何莉[10](2019)在《基于AIDET沟通模式的健康教育在缓解晚期肿瘤患者疼痛中的应用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基于AIDET沟通模式的健康教育在缓解晚期肿瘤患者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晚期肿瘤患者2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沟教组和常教组,每组100例。常教组给予健康教育,沟教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AIDET沟通模式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肿瘤疼痛知识掌握程度、心理状态、疼痛及生活质量。结果沟教组患者的肿瘤疼痛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常教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SAS、SDS及VAS评分均降低,且沟教组低于常教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QLQ-C30评分均显着改善,且沟教组优于常教组(P<0.05)。结论基于AIDET沟通模式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晚期肿瘤患者肿瘤疼痛知识掌握程度及心理状态,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及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期刊2019年07期)

沟通肿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治疗性沟通对于肿瘤化疗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住院行肿瘤化疗的患者90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沟通组(常规护理+治疗性沟通)和对照组(常规护理)。评估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抑郁量表(SDS)和自动思维问卷(ATQ)。结果:沟通组患者在护理干预之后的抑郁情绪以及负性思维比对照组显着改善。结论:对肿瘤化疗患者进行治疗性沟通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和负性思维,在临床肿瘤化疗患者的护理中值得推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沟通肿瘤论文参考文献

[1].谭建英,孔丽惠,朱惠璇.多种形式护患沟通会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

[2].余庆庆.治疗性沟通对肿瘤化疗患者情绪的影响[J].人人健康.2019

[3].姚佩,李隽,许永华,刘春.MRI对眶颅沟通性肿瘤的诊断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4].顾益群.护患沟通在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

[5].樊宇耕,米良,寇欣,杜宏瑞,白小飞.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手术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评价[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9

[6].赖安琪.基于护士与肿瘤患者家属沟通的影响因素和对策分析[J].智慧健康.2019

[7].洪昀,戴磊.标准化沟通对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护患关系的影响研究[J].医院管理论坛.2019

[8].陈博玲,刘琼,马志平.浅谈肿瘤专科医院导诊护士与患者的沟通技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9].包雯光,彭志刚,钟进才,马劼,胡晓桦.试论培养肿瘤学专业学生临床医患沟通的措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9

[10].薛淑枝,赵广秀,赵小红,刘红梅,何莉.基于AIDET沟通模式的健康教育在缓解晚期肿瘤患者疼痛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

标签:;  ;  ;  

沟通肿瘤论文-谭建英,孔丽惠,朱惠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