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血清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意义

68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血清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意义

王泳霞(泰兴市人民医院儿科225400)

【摘要】目的探讨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9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68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进行心肌酶谱检测。结果轮状病毒组(感染组)患儿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kinaseMB,CK-MB)较普通腹泻组(对照组)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会引起心肌受损,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时要注意保护心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轮状病毒肠炎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类儿童

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婴幼儿免疫力低下,肠道通透性强,成为轮状病毒的易感人群。患儿临床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蛋花汤样或水样便,易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其患病率和危害程度居秋冬季腹泻的首位,故又称为婴幼儿秋冬季腹泻。轮状病毒不仅可以引起肠道内感染,并可引起全身多器官损伤。以呼吸、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等多器官损害为多见。我科自2009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腹泻病患儿148例,其中经微生物学确诊为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68例,研究显示,通过心肌酶学改变诊断心肌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为探讨患儿心肌酶学变化及与心肌损伤的关系,现将2009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68例轮状病毒感染患儿所测的心肌酶谱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轮状病毒感染组68例,其中男30例,女38例,年龄6月~2岁49例,2~5岁19例。所有患儿均因腹泻前来就诊,采集新鲜大便做轮状病毒抗体测定,结果为阳性。患儿患病前无其它基础疾病,均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同时选择同期我院普通腹泻病患儿7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4例,女36例,年龄6月~5岁。其性别、年龄与感染组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

感染组于入院后24h内抽取静脉血3ml,全部标本的检测均用同一台德国罗氏60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心肌酶谱测定包括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所有项目由专人操作,均在质控后进行检测。对照组在病程3d内抽取血标本,检测方法同感染组。

1.3统计学处理

所有计量资料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方差检验,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感染组血清LDH、CK、CK-MB较对照组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见表1。

表1感染组和对照组血清中LDH、CK、CK-MB含量比较:(x±s,U/L)

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比较,P<0.01

3讨论

轮状病毒感染是儿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对机体的损害是全身多脏器的,心脏是易受损的重要脏器之一。乳酸脱氢酶(LDH)在心、肾和骨骼肌内含量最丰富,肌酸激酶(CK)是一个与细胞内能量转运、肌肉收缩、能量再生有直接关系的重要激酶,主要存在于心肌、骨骼肌和脑组织中。虽然血清心肌酶活性干扰因素较多,但当心肌受损时心肌活性有明显改变,尤其是CK、CK-MB升高的特异性较高,是监测心功能状态的重要酶类[1]。目前,公认为心肌酶同工酶对诊断心肌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血清CK-MB升高提示心肌受累明显。CK-MB绝大部分存在于心肌细胞中,心肌以外组织含量甚微,如果心肌细胞受损伤,其活性即升高,而且较CK总活性上升快消失快,因此灵敏性及特异性均较CK好,对早期判断心肌损伤价值大[2]。

轮状病毒致心肌损害的机制十分复杂,目前推测可能是1.轮状病毒直接损害心肌细胞,通过胃肠道粘膜侵犯深层淋巴细胞膜进入淋巴和血液循环而导致病毒血症,引起脱水,酸中毒,机体代谢紊乱等反应,造成心肌损害[3]。2.轮状病毒肠炎伴脱水,酸中毒,引起循环障碍,组织缺血缺氧,氧自由基生成增多,造成心肌损伤[4]。3.淋巴途径。4.免疫机制。

本研究结果显示感染组心肌酶谱水平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心肌酶谱作为反映心肌损害的一项常规参考指标,可作为监护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病情和转归的重要指标。因此,对于临床医师来讲,不但要对腹泻患儿及时进行止泻,补液等治疗,还应考虑心肌酶谱的检测并重视保护心肌的治疗,减少并发症发生。对于心肌受损患儿,本组均给予果糖二磷酸钠保护、营养心肌治疗,患儿恢复良好,治疗10~14d后复查心肌酶谱降至正常范围,治愈出院。、

参考文献

[1]王京力,马亚萍,金春华.热性惊厥患儿心肌酶学变化与心肌损伤的关系[J].山东医药杂志,2009(5):99-100.

[2]王国芳,张焕新,薛海荣.高热惊厥患儿血清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动态变化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08(26):39.

[3]翟雪玲,史玉艳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心肌损害79例临床分析中外医学研究20119(22)28.

[4]黎念.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心肌酶谱变化.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8):582-585).

标签:;  ;  ;  

68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血清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